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团月”与“小龙团”的共联
1
作者 姜凡 《语文学习》 2003年第2期25-25,共1页
关键词 高中 语文 《咬文嚼字 备课参考 “小团月” 小龙团
原文传递
福建茶事略考 被引量:2
2
作者 林岑 《福建论坛》 1982年第4期73-79,93,共8页
福建茶叶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制作技艺精湛,在我国茶业史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试图对八闽“山经”之一的茶事作初步探索,俾望对念好“山海经”有所助益。我国历史上,茶曾有茗、槚、蔎、荈等异名。“茶”古称“荼”,最先见于《诗经·... 福建茶叶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制作技艺精湛,在我国茶业史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试图对八闽“山经”之一的茶事作初步探索,俾望对念好“山海经”有所助益。我国历史上,茶曾有茗、槚、蔎、荈等异名。“茶”古称“荼”,最先见于《诗经·邶风》:“谁谓荼苦,其甘如荠”。《说文》草部:“荼,苦荼也”; “茗,荼芽也”。荠是一种含有甜味的野菜。《诗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茶 武夷茶 北苑茶 东溪试茶录 邶风 台湾乌龙茶 长寿玉圭 腊茶 小龙团 龙焙
下载PDF
蔡襄《茶录》帖考 被引量:1
3
作者 水赉佑 《中国书画》 2006年第6期183-184,共2页
北宋名臣蔡襄,不但是个书法家,还是个精于园艺、善于品茶、制茶的茶学家。福建有千年的种茶、制茶历史,建宁府建安县的北苑(今福建建瓯县凤山一带)是官家茶园,每年都有贡茶送京。宋仁宗庆历年间,蔡襄任福建转运使职后,亲自监制北苑贡茶... 北宋名臣蔡襄,不但是个书法家,还是个精于园艺、善于品茶、制茶的茶学家。福建有千年的种茶、制茶历史,建宁府建安县的北苑(今福建建瓯县凤山一带)是官家茶园,每年都有贡茶送京。宋仁宗庆历年间,蔡襄任福建转运使职后,亲自监制北苑贡茶,把过去八饼为一斤的大团茶,改为二十饼为一斤的小团茶,并采用鲜嫩茶芽精制,茶饼表面用凹凸模印上栩栩如生的龙凤图,其边缘还设置花草图案,并压制成圆形、棱形、方形、椭圆形多种形体。为此,得到仁宗赞赏。"仁宗尤所珍惜,虽辅相之臣,未尝辄赐。"于是北苑"小龙团"茶名声大噪,誉满京师。在发展福建茶业的同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苑 福建建瓯 小龙团 贡茶 宣和书谱 建安县 使职 茶饼 建宁府 临本
下载PDF
读《辞源》修订本札记
4
作者 张蓁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1988年第2期14-19,共6页
抽暇粗涉《辞源》修订本第一分册一过,于其中之注解及引例有可商榷者,随手记之,凡得若干条。为使“我国现代第一部较大规模的语文词书”更臻完善,不揣谫陋,谨择抄其较著者如下,以供“再作必要的订正”时参考,并愿请教。 一、释义方面 ... 抽暇粗涉《辞源》修订本第一分册一过,于其中之注解及引例有可商榷者,随手记之,凡得若干条。为使“我国现代第一部较大规模的语文词书”更臻完善,不揣谫陋,谨择抄其较著者如下,以供“再作必要的订正”时参考,并愿请教。 一、释义方面 【一切】①权宜。《淮南子·泰族》:“今商鞅之《启塞》,申子之《三符》,韩非子《孤愤》,张仪苏秦之从衡,皆掇取之权,一切之术也,非治之大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申子 泰族 词书 抽暇 龙凤团 长案 《韩诗外传》 朱浮 小龙团 《文选》
下载PDF
趣说中西茶文化(一)
5
作者 吕传彬 《烹调知识》 2015年第6期10-11,共2页
18世纪英国作家西德尼·史密斯嗜茶如命,他曾说:"感谢上帝赐给我们茶,要是没有茶,这世界不知成何样子,不知还能继续存在否?我不生在茶叶未出世之前,真是喜不自胜哩!"像史密斯这种人,在我们东方人看来,当然属于卢仝、陆羽之流;... 18世纪英国作家西德尼·史密斯嗜茶如命,他曾说:"感谢上帝赐给我们茶,要是没有茶,这世界不知成何样子,不知还能继续存在否?我不生在茶叶未出世之前,真是喜不自胜哩!"像史密斯这种人,在我们东方人看来,当然属于卢仝、陆羽之流;论其性格,仿佛可以与之分为"皮包水"的类型。世界上的事,本来可真可假,不能一概而论。有人说茶是英国人的"国民饮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卢仝 成何 符昭远 候汤 西德尼 龙凤团 三沸 小龙团 享受生活 下午茶
下载PDF
文徵明:山静日长 茶韵悠悠
6
作者 杨多杰 《月读》 2023年第2期48-55,共8页
绢封阳羡月,瓦缶惠山泉。至味心难忘,闲情手自煎。地炉残雪后,禅榻晚风前。为问贫陶谷,何如病玉川。—[明]文徵明《煮茶》明朝建立之初,中国茶界发生了一件大事。据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记载:国初四方贡茶,以建宁、阳羡茶品为上,时犹仍... 绢封阳羡月,瓦缶惠山泉。至味心难忘,闲情手自煎。地炉残雪后,禅榻晚风前。为问贫陶谷,何如病玉川。—[明]文徵明《煮茶》明朝建立之初,中国茶界发生了一件大事。据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记载:国初四方贡茶,以建宁、阳羡茶品为上,时犹仍宋制,所进者俱碾而揉之,为大小龙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德符 陶谷 文徵明 小龙团 《万历野获编》 韵悠悠 阳羡茶
原文传递
中国成功研制国产6英寸碳化硅晶片 年产7万片 被引量:2
7
作者 赵佶 《半导体信息》 2015年第1期36-38,共3页
从2英寸、3英寸、4英寸到如今的6英寸碳化硅单晶衬底,陈小龙团队花了10多年时间,在国内率先实现了碳化硅单晶衬底自主研发和产业化。不久前,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小龙研究组与北京天科合达蓝光半导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科合达... 从2英寸、3英寸、4英寸到如今的6英寸碳化硅单晶衬底,陈小龙团队花了10多年时间,在国内率先实现了碳化硅单晶衬底自主研发和产业化。不久前,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小龙研究组与北京天科合达蓝光半导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科合达)合作,解决了6英寸扩径技术和晶片加工技术,成功研制出了6英寸碳化硅单晶衬底。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硅和锗构成了第一代半导体材料,主要应用于低压、低频、中功率晶体管以及光电探测器中。相比于锗半导体器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晶片 硅单晶 半导体材料 小龙团 光电探测器 功率晶体管 锗半导体 第三代半导体 科合 晶体生长
原文传递
建窑黑釉兔毫盏 宋代文人士大夫最爱的一种茶碗 中国茶叶博物馆馆藏文物精粹 被引量:2
8
作者 乐素娜 《茶博览》 2020年第9期68-69,共2页
《惠山谒钱道人烹小龙团登绝顶望》踏遍江南南岸山,逢山未免更留连。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石路萦回九龙脊,水光翻动五湖天。孙登无语空归去,半岭松声万壑传。——宋·苏轼回顾饮茶发展史,宋代的品饮方式最优雅,也最讲究... 《惠山谒钱道人烹小龙团登绝顶望》踏遍江南南岸山,逢山未免更留连。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石路萦回九龙脊,水光翻动五湖天。孙登无语空归去,半岭松声万壑传。——宋·苏轼回顾饮茶发展史,宋代的品饮方式最优雅,也最讲究,这同宋代以程朱理学为主导的审美取向有着密切的关系。宋代是一个"抑武扬文"的时代,在文人主导的茶事生活里,饮茶变得更加有文化、有品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兔毫盏 中国茶叶博物馆 文人士大夫 馆藏文物 小龙团 茶事生活 程朱理学
原文传递
蔡襄,宋茶文化的集大成者 被引量:1
9
作者 左如 右然(图) 《茶道》 2021年第1期12-21,共10页
苏黄米蔡,即苏轼、黄庭坚、米芾和蔡襄,被誉为宋“四大家”,代表了宋代书法艺术的最高成就。不过,在举国上下饮茶成风的北宋,他们的造诣远不止于笔墨纸砚,还在一盏茶里。尤其是蔡襄(公元1012-1067年),系-代名臣,曾奉旨在闽督造贡茶,创... 苏黄米蔡,即苏轼、黄庭坚、米芾和蔡襄,被誉为宋“四大家”,代表了宋代书法艺术的最高成就。不过,在举国上下饮茶成风的北宋,他们的造诣远不止于笔墨纸砚,还在一盏茶里。尤其是蔡襄(公元1012-1067年),系-代名臣,曾奉旨在闽督造贡茶,创制了“小龙团”,令宋仁宗爱不释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黄米蔡 笔墨纸砚 小龙团 宋代书法 蔡襄 茶文化 最高成就 黄庭坚
原文传递
南宋茶文化之变
10
作者 尹晓宁 《杭州(我们)》 2016年第10期54-58,共5页
'茶兴于唐而盛于宋'。这里的'茶'字是专指'茶文化'而言。所谓'兴于唐',并非指唐前无茶,也非指唐前无'茶文化',而是说自唐代——尤其是在陆羽《茶经》问世之后——方可谓有'茶文化'之&#... '茶兴于唐而盛于宋'。这里的'茶'字是专指'茶文化'而言。所谓'兴于唐',并非指唐前无茶,也非指唐前无'茶文化',而是说自唐代——尤其是在陆羽《茶经》问世之后——方可谓有'茶文化'之'兴'。在唐代,茶开始成为知识阶层的品评对象,也开始更为'讲究'。宋茶由唐茶发展而来,但品饮方式有了很大变化,斗茶盛极一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文化 徽宗 《大观茶论》 《圣宋茶论》 斗茶 陆羽 茶圣 点茶 小龙团 《茶经》 分茶
原文传递
苏颂与北苑茶
11
作者 苏诗布 林影(图) 《福建乡土》 2020年第1期54-56,共3页
建州的北苑茶,缘自于建安县的茶园主张廷晖。在闽龙元年(993年),他把自己创建的凤凰山茶园奉献给闽王王延钧作为皇家御茶园。至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北宋在凤凰山设漕司衙门,置北苑御焙。所生产的龙凤茶已有龙凤团、小龙团、密云龙、龙... 建州的北苑茶,缘自于建安县的茶园主张廷晖。在闽龙元年(993年),他把自己创建的凤凰山茶园奉献给闽王王延钧作为皇家御茶园。至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北宋在凤凰山设漕司衙门,置北苑御焙。所生产的龙凤茶已有龙凤团、小龙团、密云龙、龙团胜雪等品牌,苏颂等一批儒臣酷爱北苑茶。苏颂(1020-1101年),字子容,厦门同安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苑茶 太平兴国 小龙团 茶园 苏颂 龙凤团 厦门同安
原文传递
茶专家蔡襄
12
作者 郑凛 《七彩语文(初中)》 2013年第11期36-39,共4页
关键词 小龙团 石岩白 凤茶 茶圣陆羽 茶学 茶叶品质 能仁寺 《茶经》 三人
原文传递
茶与"龙涎香"
13
作者 郑毅 《茶世界》 2004年第10期19-22,共4页
"龙涎香",又称龙脑香,龙脑或脑子,又名阿丰香。龙涎香最早是古代渔民在海水中发现的,他们常常在海面上发现一种灰黑色的腊状飘浮物,从千克到几十千克不等;这种飘浮物有一股很强的腥臭味,但是干燥后却能发出持久的香气,而点燃... "龙涎香",又称龙脑香,龙脑或脑子,又名阿丰香。龙涎香最早是古代渔民在海水中发现的,他们常常在海面上发现一种灰黑色的腊状飘浮物,从千克到几十千克不等;这种飘浮物有一股很强的腥臭味,但是干燥后却能发出持久的香气,而点燃后则更是香味四溢,比麝香还要香。当时,谁也不知道这是什么;后来有人将它当作宝物送进皇宫里作为香料或药物。而宫廷里的炼丹术士则认为这里海里的"龙"在睡觉时流出的口水,滴到海水里凝固起来,天长日久就成了 "龙涎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脑香 丰香 饼茶 浮物 腥臭味 贡茶 小龙团 龙团凤饼 龙凤团茶 制茶工艺
原文传递
诗心湖畔居
14
作者 景迪云 吴海森 +2 位作者 马荣壮 金波 胡展 《浙江画报》 2010年第12期13-15,共3页
每次去湖畔居,总会想起那个著名的"湖畔诗社"——那个由四位年轻人不经意间于西湖游船上创立的诗社。1922年4月,就读于浙江第一师范的学生诗人汪静之、潘谟华、冯雪峰与来自上海的职员应修人相约在西湖和诗歌中度过短暂的春... 每次去湖畔居,总会想起那个著名的"湖畔诗社"——那个由四位年轻人不经意间于西湖游船上创立的诗社。1922年4月,就读于浙江第一师范的学生诗人汪静之、潘谟华、冯雪峰与来自上海的职员应修人相约在西湖和诗歌中度过短暂的春假。他们在桨声欸乃之中,用年轻人特有的热情互相欣赏着那些关于爱情的诗篇。西湖的水,西湖的风进一步催动着他们的诗情。其间,汪静之提起他的诗已编成一集《蕙的风》。应修人受此启发,便提议潘谟华、冯雪峰和他自己三人的诗也编成一册合集。4月4日,诗集选编完成,《蕙的风》里的六首小诗也被选入其中。应修人略一沉思,随手在封面上题了"湖畔"二字,并进一步提议,不妨就成立一个"湖畔诗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畔诗社 诗心 汪静之 二字 贺敬之 接天莲叶无穷碧 乃之 诗创作 小龙团 映日荷花别样红
原文传递
古典诗词中好茶外观和内质的辨与变
15
作者 左如 《茶道》 2017年第3期28-39,共12页
伴随着制茶技术的不断革新进步,茶类品种由单一变丰富,并产生了饮茶方式的嬗变,进而影响到诗人词客对好茶的品评标准。传世茶诗词为我们鲜活地呈现了不同时代的人们对一杯好茶之色、形、香、味的辨识与评价,以及品茶鉴茶背后的审美趣尚... 伴随着制茶技术的不断革新进步,茶类品种由单一变丰富,并产生了饮茶方式的嬗变,进而影响到诗人词客对好茶的品评标准。传世茶诗词为我们鲜活地呈现了不同时代的人们对一杯好茶之色、形、香、味的辨识与评价,以及品茶鉴茶背后的审美趣尚与精神底色。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夷茶 阳羡茶 龙井茶歌 龙团凤饼 顾渚紫笋茶 碧螺春 小龙团 和章岷从事斗茶歌 古典诗词
原文传递
从《咬文嚼字》中收获到的写作方法
16
作者 杨贞 《初中生优秀作文》 2015年第4X期11-11,共1页
中学生害怕写作文,一提到写作文便愁眉苦脸,好不容易东拼西凑才达到字数要求,就更别指望情文相生了。写作不是简单地文字堆砌,写作要张开翅膀,一只翅膀扇动思想,一只翅膀扇动情感。文章表面看起来是作者感情的抒发,但并不仅仅只有感性... 中学生害怕写作文,一提到写作文便愁眉苦脸,好不容易东拼西凑才达到字数要求,就更别指望情文相生了。写作不是简单地文字堆砌,写作要张开翅膀,一只翅膀扇动思想,一只翅膀扇动情感。文章表面看起来是作者感情的抒发,但并不仅仅只有感性的存在。真正伟大的作者,他的文章往往包含着他的思考,关怀天下的博大情怀促使他去思索一切的始末缘由,然后用文字表达出自己的独到见解。这使文章的内容有了思想的基石,有了理性精神的依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作方法 情文相生 始末缘由 字数要求 开到荼蘼 联想义 王若虚 套板反应 小龙团 寂静无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