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7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作为表演的翻译——表演理论视域下的我国少数民族口头文学对外翻译 被引量:15
1
作者 段峰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53-156,共4页
当代美国民俗学和人类学的表演理论将民间口头艺术文本的呈现视为一种表演的过程,一种特殊的艺术交流和特殊的事件发生。文章认为口头艺术文本的呈现也是一种翻译行为,一种包括理解和再现的语内翻译或语际翻译行为。表演理论和翻译研究... 当代美国民俗学和人类学的表演理论将民间口头艺术文本的呈现视为一种表演的过程,一种特殊的艺术交流和特殊的事件发生。文章认为口头艺术文本的呈现也是一种翻译行为,一种包括理解和再现的语内翻译或语际翻译行为。表演理论和翻译研究中的表演观可以相互阐发,相互补充。在此基础上,文章将我国少数民族口头文学的对外翻译纳入表演理论的视域中,提出我国少数民族口头文学的对外翻译本质上是一种跨文化的民族志实践过程,译者需要具有民族志的跨文化意识和掌握基本的民族志调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演理论 少数民族口头文学翻译 民族志方法 文化翻译
下载PDF
译介学视域下少数民族文学作品翻译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曦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第5期52-55,77,共5页
文学是文化的载体,少数民族文学是中国文学的一部分。少数民族文化的国际传播,与民族文学的发展密切相关。以译介学为研究理论,从译介主体、内容和受众3个方面研究少数民族文学作品的翻译,对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对外传播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 译介学 少数民族文学 作品翻译
下载PDF
马克·本德尔少数民族口传文学翻译观及读者责任
3
作者 聂志锋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3年第9期109-113,共5页
马克·本德尔基于中国少数民族口传文学自身的特殊形态、文化背景,并出于自身的文化考量,提出了万物志翻译观。本文从中国少数民族口传文学自身的特殊形态、本德尔自身的文化考量两方面对本德尔万物志翻译观进行解读,围绕动物文化... 马克·本德尔基于中国少数民族口传文学自身的特殊形态、文化背景,并出于自身的文化考量,提出了万物志翻译观。本文从中国少数民族口传文学自身的特殊形态、本德尔自身的文化考量两方面对本德尔万物志翻译观进行解读,围绕动物文化意象、植物文化意象进行翻译实践,最后通过密集的注释阐释物质文化意象、借助序言传达真实的本土文化语境对本德尔所强调的读者责任加以诠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本德尔 少数民族口传文学 翻译 读者责任
下载PDF
论南方少数民族口头文学中的生态观 被引量:1
4
作者 袁翔珠 《人民论坛(中旬刊)》 2010年第3期114-115,共2页
南方少数民族的口头文学体系中,包含着许多保护生态和谐的观念。少数民族群众把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的观念,以各种形式融入到口头文学中,并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口口相传。作品对生态和谐思考的表达方式虽然感性、朴素,却蕴含着深刻的哲学、... 南方少数民族的口头文学体系中,包含着许多保护生态和谐的观念。少数民族群众把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的观念,以各种形式融入到口头文学中,并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口口相传。作品对生态和谐思考的表达方式虽然感性、朴素,却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法律、经济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 口头文学 生态和谐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的西北少数民族口头文学——评《西北回族口头文学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哲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20-22,共3页
作为口头传统的口头文学具有最为广泛的传承性、传播性和扩布性。从民俗学角度看,口头文学是语言民俗,属于信息交流系统。因而,作为语言交流的一种形式或媒介,口头文学不仅在本民族内部承担着信息交流、文化传承、情感沟通等功能,还在... 作为口头传统的口头文学具有最为广泛的传承性、传播性和扩布性。从民俗学角度看,口头文学是语言民俗,属于信息交流系统。因而,作为语言交流的一种形式或媒介,口头文学不仅在本民族内部承担着信息交流、文化传承、情感沟通等功能,还在不同民族、地区实现着各种讯息的横向扩布。口头文学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的有机的组成部分,在体现民族个性、文化多样性的同时,也展示着人类文化共通性的一面,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从某种意义上说,口头文学既是人类文明的基因,人类生命的记忆,也是人类文化创造的源泉;既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人类的精神家园。《西北回族口头文学研究》一书,在该领域的学术研究中,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西北少数民族 口头文学 《西北民族口头文学研究》
下载PDF
目的论视角下少数民族典籍翻译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范晓民 崔凤娟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367-369,384,共4页
翻译目的论认为翻译目的决定了翻译方法与策略的选择,所有翻译活动应遵循目的、忠实与连贯三原则,其中目的性法则要求译者最大限度地保留源语文化要素,从而实现传播的目的。目的论在中国少数民族典籍翻译上具有适用性。中国少数民族典... 翻译目的论认为翻译目的决定了翻译方法与策略的选择,所有翻译活动应遵循目的、忠实与连贯三原则,其中目的性法则要求译者最大限度地保留源语文化要素,从而实现传播的目的。目的论在中国少数民族典籍翻译上具有适用性。中国少数民族典籍英译不仅需要帮助目的语读者明白源语语言符号的意思,还须表现出源语言包含的文化信息,实现原文作者、译者与译文读者间跨时空的有效沟通,促成跨文化传达与交流,更好地对外传播中华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目的论 少数民族典籍 翻译
下载PDF
浅议少数民族文学典籍英译中宗教文化元素的翻译补偿——以《尼山萨满》英译为例 被引量:4
7
作者 田春燕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6期650-653,共4页
通过对比、分析《尼山萨满》满文转写本、汉译本及英译本中的一些实例,研究了英译文本中几种宗教文化元素的翻译损失问题,提出了翻译补偿在少数民族文学典籍英译中的应用与作用。补偿翻译方法在英译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典籍中的宗教文化元... 通过对比、分析《尼山萨满》满文转写本、汉译本及英译本中的一些实例,研究了英译文本中几种宗教文化元素的翻译损失问题,提出了翻译补偿在少数民族文学典籍英译中的应用与作用。补偿翻译方法在英译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典籍中的宗教文化元素时较为常用,有利于忠实有效地传达原文的宗教文化信息,起到译介少数民族文学和文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文学典籍 宗教文化因素 翻译补偿 尼山萨满
下载PDF
少数民族口传文学翻译过程探微 被引量:5
8
作者 刘雪芹 《民族翻译》 2014年第4期66-72,共7页
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学者的口传文学翻译实践和理论探索的基础上,尝试探讨我国少数民族口传文学的翻译过程,将其分为田野调查和(再)文本化两个阶段分别阐述,并讨论此过程中译者素养和译者组合问题。
关键词 少数民族口传文学 翻译 田野调查 (再)文本化 译者素养 译者组合
下载PDF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翻译及其民族文化心理透视 被引量:2
9
作者 刘丽娜 《心理研究》 2016年第2期16-20,共5页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英译工作是"走出去"大环境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目的是让世界了解我国少数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作为了解民族文化和民族价值取向的重要途径,文学作品中的民族文化心理指的是民族社会经济环境下形成的以各种形...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英译工作是"走出去"大环境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目的是让世界了解我国少数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作为了解民族文化和民族价值取向的重要途径,文学作品中的民族文化心理指的是民族社会经济环境下形成的以各种形式表现出的人生态度、情感方式、伦理道德、思维模式、审美情趣以及价值取向等。因此,在翻译少数民族作品过程中,译者须扩大视野,着力搞好"文化表现"和对文学作品的民族文化心理进行重点分析。本文指出少数民族文学作品翻译工作应把握其民族文化心理,进而讨论了其理论基础及重要意义,并从民族文化心理主轴和民族文化心理"场"两方面做出进一步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 文学作品翻译 民族文化心理
下载PDF
论少数民族史诗翻译中的文学要素再现——以土家族《摆手歌》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沈晓华 《民族翻译》 2018年第4期60-68,共9页
《摆手歌》是一部重要的土家族史诗,具有丰富的修辞、韵律、意象、叙事逻辑等文学要素。翻译并于译文中再现这些文学要素对于土家族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研究和传播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基于《摆手歌》的英译实践提出:少数民族史诗翻译中文... 《摆手歌》是一部重要的土家族史诗,具有丰富的修辞、韵律、意象、叙事逻辑等文学要素。翻译并于译文中再现这些文学要素对于土家族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研究和传播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基于《摆手歌》的英译实践提出:少数民族史诗翻译中文学要素的再现可遵循4种策略:即译诗如诗、保留修辞、传递意象、衔接语篇。在4种策略中灵活运用多种英译技法,如再造韵律格式、再现叠字音韵、译出拟声词、重复诗节开头或结尾、转换辞格、完善辞格、文外注释、释义、增译等,以实现原作文学价值的译语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摆手歌》 少数民族史诗翻译 文学要素再现
下载PDF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少数民族非遗的外宣翻译研究--以畲族非遗英译为例
11
作者 钟恬静 陈昕瑶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3年第36期21-24,共4页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凝结,少数民族非遗的外宣有助于提升我国的“软实力”,促进世界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本文以生态翻译学的“三维转换”原则为研究维度,以畲族非遗介绍文本的英译为例,利用AntConc,WordSmith语料库工具,...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凝结,少数民族非遗的外宣有助于提升我国的“软实力”,促进世界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本文以生态翻译学的“三维转换”原则为研究维度,以畲族非遗介绍文本的英译为例,利用AntConc,WordSmith语料库工具,探讨如何在非遗翻译中彰显文化自信。研究发现,译者常选用音译、意译等方法以达到语言、文化和交际三个维度上的翻译效果,基本上适应了目的语读者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翻译 少数民族 非遗 外宣翻译 畲族
下载PDF
文化视域下云南少数民族典籍翻译策略探究
12
作者 杨娟 《海外英语》 2023年第12期46-48,52,共4页
云南位于中国的西南边陲,是中国实施“一带一路”倡议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有着十分重要的区位优势。同时,云南有25个少数民族,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拥有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及少数民族文化典籍。少数民族典籍的翻译对于保护... 云南位于中国的西南边陲,是中国实施“一带一路”倡议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有着十分重要的区位优势。同时,云南有25个少数民族,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拥有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及少数民族文化典籍。少数民族典籍的翻译对于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特色文化、促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跨文化交流意义重大。该文立足于翻译实践,探讨文化视域下云南少数民族典籍英译策略,以供学习和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文化交流 少数民族典籍 翻译策略
下载PDF
论少数民族文学作品翻译中的文化自觉
13
作者 姜蓓蓓 《海外英语》 2018年第21期138-139,共2页
少数民族文学作品翻译是民族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途径。通过透视文化本质,增强文化自觉意识,赋予了少数民族文学作品翻译的全新视野。该文从少数民族文学作品翻译的现状着手,并进一步分析其中的文化本质,形成文化层面的共鸣与文化自觉,... 少数民族文学作品翻译是民族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途径。通过透视文化本质,增强文化自觉意识,赋予了少数民族文学作品翻译的全新视野。该文从少数民族文学作品翻译的现状着手,并进一步分析其中的文化本质,形成文化层面的共鸣与文化自觉,使得目的语受众群体感受到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内涵。但想要持续地发挥出民族文化的对外传播效果,还需要基于文化自觉的视角下制定少数民族文学作品的翻译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文学 文学作品翻译 文化自觉
下载PDF
阐释学视角下少数民族文学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以葛浩文《尘埃落定》英译本为例 被引量:3
14
作者 郭佩英 王玉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2期89-95,共7页
少数民族文学因其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成为中国文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何将少数民族文学全面真实对外传播,译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葛浩文《尘埃落定》英译本为例,结合阐释学翻译理论,通过原著和英译本对比,从译前文本选择、... 少数民族文学因其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成为中国文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何将少数民族文学全面真实对外传播,译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葛浩文《尘埃落定》英译本为例,结合阐释学翻译理论,通过原著和英译本对比,从译前文本选择、翻译策略方面分析了葛浩文英译本中译者主体性在少数民族文学翻译中的体现。研究发现,藏族文学特有的语言风格、民风习俗、人物特性在英译本中得到很好的呈现,民族文学的生命得以延续,体现了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再创造性和受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阐释学翻译 译者主体性 葛浩文 《尘埃落定》 少数民族文学翻译
下载PDF
翻译漫谈——兼及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的汉译问题 被引量:2
15
作者 艾克拜尔.米吉提 《民族翻译》 2011年第2期74-82,共9页
先从一个关于翻译重要性的故事开始进入我们的话题。前不久我带一个中国作家代表团到波兰访问,去的时候要从法兰克福转机。到法兰克福机场,得知现在因为申根协定生效,在欧洲凡参加该协定的国家中任意一国海关落地签证以后,在其他国家都... 先从一个关于翻译重要性的故事开始进入我们的话题。前不久我带一个中国作家代表团到波兰访问,去的时候要从法兰克福转机。到法兰克福机场,得知现在因为申根协定生效,在欧洲凡参加该协定的国家中任意一国海关落地签证以后,在其他国家都能自由通行。我们一行4人出海关的时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作品 文学翻译 文学作品 少数民族文学 翻译 蒙古秘史 维吾尔族 法兰克福 语言 翻译
下载PDF
关于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翻译问题 被引量:1
16
作者 彭继宽 《民族论坛》 1985年第4期67-69,72,共4页
编辑民间文学三套集成(民间故事、民间歌谣和民间谚语集成,以下简称三套集成)是民间文学工作的一项基本建设,也是继承和发扬祖国各民族文化遗产的一件大事。全国民间文学集成总编委会提出了全面性、代表性和科学性的集成编选.
关键词 翻译方法 少数民族民间文学 民族文化遗产 意译 翻译 翻译问题 汉语语法 原文
下载PDF
少数民族典籍翻译中民族文化意象的传递——以土家族长篇史诗《梯玛歌》篇目英译为例 被引量:13
17
作者 沈晓华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76-180,共5页
通过土家族长篇史诗《梯玛歌》的英译分析可以发现,少数民族典籍中的民族文化意象丰富,应遵循文化导向翻译策略,灵活采用直译、释义、直译/音译加文内外注释、增益、具体化、直译加副标题、替代等英译方法,实现少数民族典籍中民族文化... 通过土家族长篇史诗《梯玛歌》的英译分析可以发现,少数民族典籍中的民族文化意象丰富,应遵循文化导向翻译策略,灵活采用直译、释义、直译/音译加文内外注释、增益、具体化、直译加副标题、替代等英译方法,实现少数民族典籍中民族文化意象的充分有效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典籍翻译 民族文化意象 《梯玛歌》 翻译策略
下载PDF
少数民族文物翻译中的补偿问题 被引量:10
18
作者 戈思齐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4-138,共5页
在处理文化差异的翻译问题上,有众多翻译方法。在翻译过程中,损失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进行语际的历史交际时,文化差异使得许多语义内涵无法共享,从而造成翻译的缺失。因此,需要翻译补偿来确保翻译的完整性,使得译作能够准确传达原文的... 在处理文化差异的翻译问题上,有众多翻译方法。在翻译过程中,损失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进行语际的历史交际时,文化差异使得许多语义内涵无法共享,从而造成翻译的缺失。因此,需要翻译补偿来确保翻译的完整性,使得译作能够准确传达原文的信息与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翻译 补偿翻译 少数民族
下载PDF
中国少数民族母语文学现状与发展论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钟进文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1期95-98,共4页
少数民族母语文学主要是指用本民族母语讲述、记录和创作的文学。母语文学是少数民族文学的核心组成部分。长期以来中国各民族母语文学和汉语文学并行发展,但是整体而言,母语文学的发展存在困境;文学翻译是推动母语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 少数民族母语文学主要是指用本民族母语讲述、记录和创作的文学。母语文学是少数民族文学的核心组成部分。长期以来中国各民族母语文学和汉语文学并行发展,但是整体而言,母语文学的发展存在困境;文学翻译是推动母语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文学 母语文学 文学翻译
下载PDF
社会符号学视角下的少数民族典籍翻译策略 被引量:8
20
作者 吕爱军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373-376,共4页
以社会符号学翻译法为理论依据,侧重从指称意义、言内意义和语用意义三大层面研究少数民族典籍翻译,并提出相应的翻译策略,以期为典籍翻译提供参考。
关键词 社会学符号 少数民族典籍 翻译策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