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少数民族村庄“礼法结合”治理模式及其启示——以贵州毕节大方县兴隆苗族乡菱角村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郭茜倩 刘国新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6年第4期56-62,共7页
少数民族村庄治理以传统的"礼治"为主,随着社会的进步,"礼治"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但"法治"观念在少数民族地区尚未普及,在这种情况下,既不能完全套用现代社会的"法治"模式,也不能完全... 少数民族村庄治理以传统的"礼治"为主,随着社会的进步,"礼治"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但"法治"观念在少数民族地区尚未普及,在这种情况下,既不能完全套用现代社会的"法治"模式,也不能完全因袭传统的"礼治",而应走一条"礼法结合"的治理新模式。贵州毕节大方县兴隆苗族乡菱角村在"礼法结合"治村的道路上已经颇具经验,是新时代环境下少数民族村庄治理成功的典范,对我国少数民族村庄治理具有较好的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村庄 治理模式 礼法结合 菱角村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少数民族村庄文化保护与传承策略研究——以北京巴园子村庄规划为例 被引量:7
2
作者 荣玥芳 高溪 《小城镇建设》 2019年第10期76-82,共7页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村庄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村庄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少数民族村庄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本文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分析了当前少数民族村庄在发展中面临的文化保护方法弱、文化延续性困难等问题,提出了...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村庄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村庄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少数民族村庄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本文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分析了当前少数民族村庄在发展中面临的文化保护方法弱、文化延续性困难等问题,提出了在村庄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中,应以村民为主体,处理好文化传承与村庄发展的良性互动关系。文章以北京满族村巴园子村为例,分析其面临的发展问题,对村庄文化资源进行挖潜,从经济产业、空间环境、设施配置等途径,探讨保护与传承少数民族村庄特色文化的相应对策,以期为同类村庄的文化振兴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村庄规划 文化保护与传承 少数民族村庄 巴园子村
下载PDF
民族宗教文化的现代化——以三个少数民族村庄神龛变迁为例 被引量:19
3
作者 朱炳祥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6-51,共6页
本文对20世纪以来三个少数民族村庄(摩哈苴彝族村、捞车土家族村和周城白族村)在民居神龛上发生的变迁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民族宗教文化现代化的问题。作者指出,在现代化的过程中,民族宗教文化不仅没有消失,而且与时俱进... 本文对20世纪以来三个少数民族村庄(摩哈苴彝族村、捞车土家族村和周城白族村)在民居神龛上发生的变迁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民族宗教文化现代化的问题。作者指出,在现代化的过程中,民族宗教文化不仅没有消失,而且与时俱进,被纳入到现代文化建设中,在与国家文化的互动中取得发展。民族宗教文化现代化的趋向之所以发生,其根源在于文化变迁存在着“多重文化时空叠合”的一般性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宗教文化 现代化 少数民族村庄 自然神 地方领袖神 居民神龛
原文传递
基于少数民族文化特色的村庄规划研究——以《西盟县勐卡镇马散村永俄村民小组村庄规划》为例 被引量:5
4
作者 史慧劼 陆地 《小城镇建设》 2017年第6期46-55,共10页
少数民族的文化和建筑风格具有独特性和不可复制性。佤族是云南省特有的少数民族,有自身独特的历史文化,是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少数民族村庄的特征、村庄规划的基本原则、文化特色的提炼方法,结合民族文化特... 少数民族的文化和建筑风格具有独特性和不可复制性。佤族是云南省特有的少数民族,有自身独特的历史文化,是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少数民族村庄的特征、村庄规划的基本原则、文化特色的提炼方法,结合民族文化特色提出村庄规划策略;以西盟佤族为例,剖析其文化背景,重点关注宗教文化、部落文化和建筑文化;并以西盟县勐卡镇马散村永俄村民小组为例,探讨其村庄规划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文化特色 少数民族村庄 村庄规划 西盟佤族
下载PDF
协商民主在少数民族聚居村庄治理中的运用与发展研究——以四川省A村为例
5
作者 黄彪 《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7-12,共6页
协商民主在四川西部少数民族聚居村庄治理中不仅有着现实的生存土壤,而且对于实现村庄发展与破解社会矛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四川西部的少数民族聚居村,协商民主既有特殊的存在形式——家族议事会,而且还有自身显著的特点。但... 协商民主在四川西部少数民族聚居村庄治理中不仅有着现实的生存土壤,而且对于实现村庄发展与破解社会矛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四川西部的少数民族聚居村,协商民主既有特殊的存在形式——家族议事会,而且还有自身显著的特点。但它也存在一些不足。要提升少数民族聚居村庄治理的水平,既要发挥协商民主的作用,还要合理引导协商民主的发展,并培育协商民主健康生长的土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商民主 治理体系 治理能力 少数民族聚居村庄
下载PDF
少数民族在校生流失的原因
6
作者 黄风訇 《民族教育研究》 1994年第1期94-94,共1页
少数民族在校生流失的原因宁德地区民族中学少数民族在校生流失率比汉族高,在流失生中女生的比例明显地高于男生。那么少数民族流失生多的原因是什么呢?根据调查分析,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一)经济贫困。一些贫困村人均年收入少者... 少数民族在校生流失的原因宁德地区民族中学少数民族在校生流失率比汉族高,在流失生中女生的比例明显地高于男生。那么少数民族流失生多的原因是什么呢?根据调查分析,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一)经济贫困。一些贫困村人均年收入少者仅200元左右,民族学生有85%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 在校生 福建宁德地区 少数民族村庄 民族中学 家长文化素质 少数民族学生 少数民族地区 调查分析 学习能力
下载PDF
复式话语、自利性双向依赖与悬吊治理——基于渝东南民族杂居M村庄治理实践的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高永久 孔瑞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11,共6页
以渝东南M村为个案,呈现了资源入乡镇背景中村庄治理的实态。研究表明,村庄场域实践着的复式话语增加了资源入村的可能性。村庄与当地镇政府、县级有关部门之间的关系是以各自适当满足自利性为前提的相互依赖的关系。民族话语在自利性... 以渝东南M村为个案,呈现了资源入乡镇背景中村庄治理的实态。研究表明,村庄场域实践着的复式话语增加了资源入村的可能性。村庄与当地镇政府、县级有关部门之间的关系是以各自适当满足自利性为前提的相互依赖的关系。民族话语在自利性双向依赖机制形成的过程中,扮演了某种"保护伞"的角色。村庄内部,村民与村干部之间的离心力加大,悬吊治理成为了一种实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治理 少数民族村庄 资源入乡镇 民族话语 项目进村 悬吊治理
下载PDF
天南地北
8
《中国民族》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59-60,共2页
天南地北雀巢公司开发西双版纳咖啡经瑞士雀巢公司与西双版纳州协商决定,在西双版纳联合建立咖啡种植和初加工基地。由雀巢公司独资建一个咖啡种植试验农场。明年将种植咖啡6000亩,并从种植到初加工的全套技术服务由雀巢公司提供... 天南地北雀巢公司开发西双版纳咖啡经瑞士雀巢公司与西双版纳州协商决定,在西双版纳联合建立咖啡种植和初加工基地。由雀巢公司独资建一个咖啡种植试验农场。明年将种植咖啡6000亩,并从种植到初加工的全套技术服务由雀巢公司提供。摘自《人民日报》(海外版)西北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版 《人民日报》 西双版纳 个体工商户 蒙古语 瑞士雀巢公司 北京同仁堂集团公司 开发利用 科尔沁沙地 少数民族村庄
原文传递
简讯
9
《中国民族》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62-62,共1页
简讯国画《欣慰》由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由南京军区专职画家殷培华创作的国画《欣慰》,用写慰的手法,生动地表现了邓小平同志与我党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江泽民同而亲切交谈的情景,体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新一代领导人的期望和... 简讯国画《欣慰》由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由南京军区专职画家殷培华创作的国画《欣慰》,用写慰的手法,生动地表现了邓小平同志与我党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江泽民同而亲切交谈的情景,体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新一代领导人的期望和信任之情。《欣慰》主题鲜明,构思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村庄 我党第三代领导集体 民族出版 伊斯兰教 无产阶级革命家 宗教界 扶贫开发 电视电话会议 儿童 民族团结
原文传递
独具特色的苗族乐器
10
作者 黄正彪 《音乐天地》 1996年第6期15-15,共1页
说起苗族乐器,人们首先想到的便是芦笙。是的,芦笙是苗族人民特别喜爱的一种古老乐器。但是,苗族的乐器,不仅仅是芦笙,而且还有人们比较喜欢、具有民族特色的其他许多乐器。从总体上看,苗族乐器一般分为吹奏乐器和打击乐器(弦乐器在苗... 说起苗族乐器,人们首先想到的便是芦笙。是的,芦笙是苗族人民特别喜爱的一种古老乐器。但是,苗族的乐器,不仅仅是芦笙,而且还有人们比较喜欢、具有民族特色的其他许多乐器。从总体上看,苗族乐器一般分为吹奏乐器和打击乐器(弦乐器在苗族中为数不多)。本文就苗族常见的几种主要乐器,作如下简介。 一、芦笙 芦笙是一种用竹管制作的吹奏乐器。苗语叫“给”、“嗄”或“杆”。其制作工艺十分考究。一般的芦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族人民 芦笙 吹奏乐器 弦乐器 击乐器 制作工艺 民族特色 少数民族村庄 “给” 小伙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