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少数民族生态脆弱区域生态文明建设保障机制构建探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周明星 《改革与战略》 2018年第9期74-80,共7页
少数民族生态脆弱区域生态文明建设保障机制的构建需注重多维并进、协同发力,全方位、多层次、全过程地不断优化与完善少数民族生态脆弱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组织保障、法制保障、资金保障、技术保障、社会保障等多个保障维度,为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生态脆弱区域生态文明建设保障机制的构建需注重多维并进、协同发力,全方位、多层次、全过程地不断优化与完善少数民族生态脆弱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组织保障、法制保障、资金保障、技术保障、社会保障等多个保障维度,为少数民族生态脆弱区域生态文明建设保障制度注入新的引擎动力,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新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生态脆弱区域 生态文明建设 保障机制构建
原文传递
珠江上游少数民族农业区域生态安全预警研究——贵州境内22县实证分析 被引量:17
2
作者 石明奎 彭昱 +1 位作者 李恩东 文传浩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2005年第6期50-54,共5页
区域生态安全是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珠江上游少数民族农业区域的生态安全形势严峻,其生态安全不仅事关本区域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而且影响珠江中下游地区(尤其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 区域生态安全是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珠江上游少数民族农业区域的生态安全形势严峻,其生态安全不仅事关本区域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而且影响珠江中下游地区(尤其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珠江上游少数民族农业区域生态安全预警指标体系,并通过对贵州境内22县的样本分析,横向比较,作出珠江上游少数民族农业区域生态安全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上游 少数民族 区域生态安全 预警
下载PDF
制度创新视角下的少数民族生态脆弱区城镇化问题研究——以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 被引量:6
3
作者 王生荣 李巍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2-46,共5页
城镇化是少数民族地区实现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路径,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在影响城镇化的诸多因素中,制度制约着城镇化发展的规模、速度和方向。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甘南州城镇化历程的梳理,探讨制度变迁对甘南城镇化... 城镇化是少数民族地区实现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路径,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在影响城镇化的诸多因素中,制度制约着城镇化发展的规模、速度和方向。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甘南州城镇化历程的梳理,探讨制度变迁对甘南城镇化的作用;并从草场承包制度、牧民定居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对甘南城镇化的制度困境进行详细分析,得出只有把草场承包制度、牧民定居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等制度充分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甘南城镇化的持续发展;基于此,文章从土地流转制度、户籍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提出了甘南城镇化的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 少数民族 生态脆弱 甘南藏族自治州 城镇化
下载PDF
区域民族农业史研究的一部佳作——评《明清云贵少数民族农业开发与生态变迁研究》
4
作者 朱开悉 《价值工程》 2004年第9期i001-i001,共1页
关键词 《明清云贵少数民族农业开发与生态变迁研究》 书评 农业史研究 区域农业 创新意识
下载PDF
少数民族地区生态变通立法初探 被引量:7
5
作者 乔世明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0-14,共5页
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系统丰富多样,但生态环境脆弱,自然资源破坏严重。生态环境保护立法,少数民族地区最有发言权。所以,各民族自治地区应该充分行使国家赋予的变通、补充立法权,加快对本地区生态环境的特色立法,以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系... 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系统丰富多样,但生态环境脆弱,自然资源破坏严重。生态环境保护立法,少数民族地区最有发言权。所以,各民族自治地区应该充分行使国家赋予的变通、补充立法权,加快对本地区生态环境的特色立法,以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地区 生态环境 区域自治 变通立法
下载PDF
论区域经济特征与少数民族职业教育的发展 被引量:1
6
作者 李瑾瑜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1996年第10期40-41,共2页
论区域经济特征与少数民族职业教育的发展李瑾瑜一区域经济是指在一定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某种占主导地位的经济类型。从其内容来看,某种占主导地位的经济类型的确立,是由一定的区域自然生态环境所决定... 论区域经济特征与少数民族职业教育的发展李瑾瑜一区域经济是指在一定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某种占主导地位的经济类型。从其内容来看,某种占主导地位的经济类型的确立,是由一定的区域自然生态环境所决定的。而一定的经济类型又为一定的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职业教育 少数民族地区 经济特征 经济类型 区域经济发展 自然生态环境 少数民族区域 民族职业技术教育 少数民族经济 文化类型
下载PDF
制约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金融生态建设的瓶颈
7
作者 许艳杰 《吉林金融研究》 2007年第5期46-47,共2页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是我国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地区,也是金融生态环境相对落后的地区。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金融生态建设,对于少数民族地区吸引资金,合理配置金融资源,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笔者以吉林省延...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是我国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地区,也是金融生态环境相对落后的地区。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金融生态建设,对于少数民族地区吸引资金,合理配置金融资源,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笔者以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为个案,分析少数民族地区金融生态建设的制约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 金融生态建设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金融生态环境 区域经济 金融资源 合理配置 吉林省
下载PDF
区域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方法研究综述 被引量:85
8
作者 张学玲 余文波 +1 位作者 蔡海生 郭晓敏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5970-5981,共12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口压力的不断增长,人类活动正越来越强烈地影响着地球的生态系统平衡,导致当前生态环境的脆弱性进一步加剧,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通过对区域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研究相关文献资料整理,认为生态环境脆弱...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口压力的不断增长,人类活动正越来越强烈地影响着地球的生态系统平衡,导致当前生态环境的脆弱性进一步加剧,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通过对区域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研究相关文献资料整理,认为生态环境脆弱性是个相对的概念,受到自然地理条件因素、系统自身恢复能力、人为活动干扰因素等多重影响,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结合生态环境脆弱性内涵表征及其评价的主要内容、评价指标选取及体系构建、评价方法及分析模型等方面的研究,分析了生态脆弱性评价研究领域的发展状况及其不同区域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的差异,讨论了在研究理论方法的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及计算模型的构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评判的定量分析描述、评价结果的应用研究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并结合评价模型构建、数据处理分析的有效性、评价结果应用等方面分析了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研究的发展趋势。总体认为,区域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在未来研究中:研究思路需要进一步突出综合系统性;数据处理需要进一步突出时空动态性;研究方法需要进一步突出学科融合性;研究结果需要进一步突出实践应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脆弱性评价 区域 研究综述
下载PDF
扶贫生态移民工程让少数民族群众安居乐业
9
作者 朱邪 《老区建设》 2014年第23期39-40,共2页
为确保武陵山、乌蒙山、滇黔桂石漠化等三个集中连片贫困区域大山深处的少数民族搬出来、能就业,贵州省各地在实施扶贫生态移民搬迁过程中,结合民族习俗打造各具特色的移民安置点,让移民在新家找到归属感和特色致富门路,安居乐业共建美... 为确保武陵山、乌蒙山、滇黔桂石漠化等三个集中连片贫困区域大山深处的少数民族搬出来、能就业,贵州省各地在实施扶贫生态移民搬迁过程中,结合民族习俗打造各具特色的移民安置点,让移民在新家找到归属感和特色致富门路,安居乐业共建美丽新家园.走进兴仁县李关乡骆丫鼓移民新村,只见一栋栋白墙青瓦的房屋沿骆丫鼓山坡鳞次栉比向上延伸,房顶上的两对牛角和民族文化墙上的芦笙、牛头,让人一眼就能看出这里是苗族同胞的家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移民工程 安居乐业 少数民族 扶贫 群众 移民安置点 贫困区域 移民搬迁
下载PDF
生态脆弱地区的区域外部性及其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19
10
作者 卢艳丽 丁四保 +1 位作者 王荣成 王昱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8-73,共6页
脆弱的生态环境与区域贫困是我国生态脆弱地区最本质的特征。在国家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下,生态脆弱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不单是其自身的问题,而是一个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区域之间关系的问题。本文在凝练我国生态脆弱地区主要特征的基础上... 脆弱的生态环境与区域贫困是我国生态脆弱地区最本质的特征。在国家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下,生态脆弱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不单是其自身的问题,而是一个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区域之间关系的问题。本文在凝练我国生态脆弱地区主要特征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生态脆弱地区所遭遇到的区域外部性问题,即无约束条件下的消极外部性(环境影响)和限制开发条件下所产生的积极外部性(生态服务)。在国家区域协调战略下,由于区域外部性的客观存在,会使生态脆弱地区面临利益失衡,即产业限制导致的发展权力剥夺,人口迁移导致的公共服务流失和承担生态服务的成本。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生态脆弱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和国家的政策取向,指出建立完善的区域生态补偿制度是其中的关键问题,并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人口迁移等具体的区域生态补偿途径展开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外部性 生态脆弱地区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面向“双碳”目标的脆弱区域生态光伏模式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隋欣 魏毅 +1 位作者 罗小林 吴赛男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56-63,共8页
光伏作为大力发展的零碳能源之一,是“双碳”目标达成的主力军,有必要对生态光伏模式进行研究。在总结分析光伏阵列对气象、土壤和植被的影响,光伏电站区域的固碳增汇效益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估算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从成本约束下的生态-... 光伏作为大力发展的零碳能源之一,是“双碳”目标达成的主力军,有必要对生态光伏模式进行研究。在总结分析光伏阵列对气象、土壤和植被的影响,光伏电站区域的固碳增汇效益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估算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从成本约束下的生态-经济效益最大化和固碳效益最优化角度,提出了生态光伏的概念和内涵;基于脆弱区域特征,融合生态系统过程模型和InVEST效益核算模型,构建基于“双碳”目标的脆弱区域生态光伏模式。研究结果可为光伏发电与脆弱区域生态修复双重效益核算,开发路径识别,行业标准出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束优化 生态修复 经济效益 生态光伏 脆弱区域
下载PDF
中国西北部生态脆弱区典型区域土地综合整治分区——以甘肃省兰州市为例 被引量:10
12
作者 张天中 王雯 +1 位作者 刘春芳 赵强军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6年第3期141-147,F0002,共8页
[目的]探讨土地整治规划的重要内容——土地整治分区,为确定土地整治重点区域和土地整治规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西北部生态脆弱区典型区域甘肃省兰州市为研究区域,基于生态保护视角,在充分考虑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土地利用特点及区... [目的]探讨土地整治规划的重要内容——土地整治分区,为确定土地整治重点区域和土地整治规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西北部生态脆弱区典型区域甘肃省兰州市为研究区域,基于生态保护视角,在充分考虑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土地利用特点及区域主要生态问题的基础上,从地形地貌、降雨、土壤类型、植被类型、水土流失、土地利用等5方面选取指标因子初步构建分区指标体系,并从水资源供给、水系分布及行政区划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同时运用ArcGIS空间叠加分析功能,使用综合分析法进行土地综合整治分区。[结果]形成了"方位+地貌+土地利用类型"命名的土地整治两级分区体系,二级分区较为详细。兰州市划分为7个一级区和15个二级区。[结论]中国西北部生态脆弱区域在土地综合整理过程中应该通过选择合理的指标体系分区进行整治。各分区应该针对其土地资源、水资源、生态环境状况等具体特征,基于生态保护视角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土地综合整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综合整治分区 西北部生态脆弱 典型区域
下载PDF
基于生态安全格局与生态脆弱性评价的生态修复关键区域识别与诊断——以汶上县为例 被引量:26
13
作者 刘金花 杨朔 吕永强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3343-3352,共10页
以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为研究区,基于最小阻力模型构建生态安全格局,结合脆弱性评价识别生态修复关键区域,对关键区域分类提出针对性修复保护措施.结果表明在汶上县共识别出11处生态源地,总面积38.72km^(2),35条生态廊道,总长度259.56km... 以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为研究区,基于最小阻力模型构建生态安全格局,结合脆弱性评价识别生态修复关键区域,对关键区域分类提出针对性修复保护措施.结果表明在汶上县共识别出11处生态源地,总面积38.72km^(2),35条生态廊道,总长度259.56km;生态脆弱性分级以中度脆弱与低度脆弱为主,两类型区域总面积594.32km^(2),占比67.40%.中部城区脆弱性较高,西南洼地脆弱性较低;识别出生态修复关键区域5处,总面积107.14km^(2),分布于中部城区及周边;根据区位特征将关键区域分为三类,并分类别提出其生态修复策略,以期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安全格局 生态脆弱性评价 关键区域 修复措施 汶上县
下载PDF
祁连山国家公园脆弱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的跨区域立法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马芳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16-122,共7页
祁连山是我国西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是黄河流域重要水源产流地,也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但由于近年来气候变化及人为因素等诸多方面的影响,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的形势依然不容乐观。本文以跨区域立法协调为研究视角,通... 祁连山是我国西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是黄河流域重要水源产流地,也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但由于近年来气候变化及人为因素等诸多方面的影响,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的形势依然不容乐观。本文以跨区域立法协调为研究视角,通过对祁连山国家公园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跨区域立法中存在的主要障碍进行分析,探索跨区域立法的构建,为祁连山国家公园脆弱生态环境整体性保护与系统性修复提供法律依据及保护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国家公园 脆弱生态环境 区域 立法
下载PDF
少数民族地区实现追赶型、跨越式发展的障碍与对策
15
作者 汪中华 彭涌 《学术交流》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22-124,共3页
实现追赶型、跨越式发展战略是少数民族地区在新形势下的必然选择。鉴于其经济增速缓慢、贫困人口众多、生态环境脆弱的现实性障碍,少数民族地区实现追赶型、跨越式发展的对策在于:国家应加大对民族地区资金、技术和人才的投入,尤其是... 实现追赶型、跨越式发展战略是少数民族地区在新形势下的必然选择。鉴于其经济增速缓慢、贫困人口众多、生态环境脆弱的现实性障碍,少数民族地区实现追赶型、跨越式发展的对策在于:国家应加大对民族地区资金、技术和人才的投入,尤其是对生态建设予以补偿,减少生态压力;通过创新促进科技进步、结构调整,从而激活资源,实现效益倍增;通过降低成本、主辅分离,突出主业,提高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地区 经济落后 生态脆弱 跨越式发展
下载PDF
“区域发展”单元教学设计(人教版)——以选择性必修2“某生态脆弱区的发展”为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伟 《地理教育》 2019年第5期13-15,共3页
围绕某一主题展开教学,构建区域认知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利于提高学生对地理综合性的理解。教师可通过开发重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整合资料、分析问题、提出对策,在教学过程中落实地理核心素养。案例通过中国生态脆弱带的整体区域认知中对... 围绕某一主题展开教学,构建区域认知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利于提高学生对地理综合性的理解。教师可通过开发重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整合资料、分析问题、提出对策,在教学过程中落实地理核心素养。案例通过中国生态脆弱带的整体区域认知中对各自不同表现的成因分析归纳其共有特点,从人地协调角度提出对策,树立科学认识地理现象及处理人地关系的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元整体教学 区域发展 生态脆弱
下载PDF
“121”集雨节灌工程:陇中干旱区“抗风险适应”知识的现代应用——兼谈生态脆弱区灾变救治及区域发展中本土生态知识的发掘利用
17
作者 梁发祥 曹娟玲 《西部经济管理论坛》 2011年第4期93-96,共4页
陇中干旱区居民在长期干旱缺水的环境中探索出了挖水窖蓄水的"抗风险适应"方法,这是本土生态知识的重要内容。近年在全国干旱区推广的"121"雨水集流工程则是其现代运用。生态脆弱区居民在特殊的自然环境和时空背景... 陇中干旱区居民在长期干旱缺水的环境中探索出了挖水窖蓄水的"抗风险适应"方法,这是本土生态知识的重要内容。近年在全国干旱区推广的"121"雨水集流工程则是其现代运用。生态脆弱区居民在特殊的自然环境和时空背景下积累了丰富而又独特的本土生态知识,对于灾变救治及区域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现实中却存在着"共性偏颇"现象,本土生态知识被严重边缘化。我们知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内在发展"观是十分强调区域发展中本土居民的参与和本土生态知识的渗透。因此,在生态脆弱区灾变救治和区域发展过程中,应该树立本土生态知识与普同性知识并存互补观念,秉持开放与宽容理念,坚持保护、挖掘、利用和传承相结合的原则,搞好本土生态知识的保护、挖掘、利用和传承工作,发挥本土生态知识应有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1”集雨节灌工程 陇中干旱区 抗风险适应 生态脆弱 灾变救治及区域发展 本土生态知识 挖掘利用
下载PDF
基于区域文化在我国生态脆弱区人地关系机制分析
18
作者 王成超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年第3期259-262,共4页
在可持续发展时代,生态脆弱区已经成为我国生态环境治理的重点。在我国广大的生态脆弱区,强烈的区域文化作用在潜在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基础上,对生态环境的退化起到显著的作用.因此,在分析生态脆弱区域文化的内涵及生态环境的基础上,通过... 在可持续发展时代,生态脆弱区已经成为我国生态环境治理的重点。在我国广大的生态脆弱区,强烈的区域文化作用在潜在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基础上,对生态环境的退化起到显著的作用.因此,在分析生态脆弱区域文化的内涵及生态环境的基础上,通过研究,总结出我国生态脆弱区人地关系相互作用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脆弱 区域文化 人地关系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普定县石漠化区域生态脆弱性评价 被引量:2
19
作者 郑爽 陈笑媛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3736-3739,共4页
通过实地调查研究获取相关数据,摒弃了以往生态环境脆弱性分析中以乡(镇)为研究单元的传统模式,采用小流域为研究单元,将贵州省普定县石漠化区域分为水母河小流域、野鹿冲小流域、磨香河小流域、鹰子河小流域、天生桥小流域、石旧河小... 通过实地调查研究获取相关数据,摒弃了以往生态环境脆弱性分析中以乡(镇)为研究单元的传统模式,采用小流域为研究单元,将贵州省普定县石漠化区域分为水母河小流域、野鹿冲小流域、磨香河小流域、鹰子河小流域、天生桥小流域、石旧河小流域、南安庄小流域7个单位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普定县石漠化区域生态脆弱性进行评价。并针对评价结果,提出因地制宜的治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漠化区域 小流域 生态脆弱 模糊综合评判法 普定县
下载PDF
少数民族地区贫困状况及成因分析——以内蒙古为例
20
作者 玛努 李媛媛 《内蒙古统计》 2016年第3期49-51,共3页
贫困是困扰各国的一个世界性难题,缓解和消除贫困已成为全人类的共识。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具有其自身显著的民族特征和地域特征,使得少数民族地区成为我国扶贫开发的重点和难点区域。少数民族地区贫困人口占到全国乡村贫困人口的40%以上,... 贫困是困扰各国的一个世界性难题,缓解和消除贫困已成为全人类的共识。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具有其自身显著的民族特征和地域特征,使得少数民族地区成为我国扶贫开发的重点和难点区域。少数民族地区贫困人口占到全国乡村贫困人口的40%以上,呈贫困人口集中、面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地区 内蒙古经济 人口集中 生态脆弱地区 草场退化 饲草料基地 民族特征 风蚀沙化 地区经济 第一产业比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