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媒体语境下少数民族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媒介呈现的现状与反思——基于湖南湘西和贵州黔东南地区的调研
1
作者 孙立青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19-24,共6页
新媒体语境下,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简称少数民族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在新媒体技术的赋能下获得了更多的媒介呈现机遇。少数民族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在进行少数民族非遗传播的过程中,逐步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新媒体语境下,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简称少数民族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在新媒体技术的赋能下获得了更多的媒介呈现机遇。少数民族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在进行少数民族非遗传播的过程中,逐步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并尝试从媒介展示中获取经济利益。受少数民族非遗传播特殊性的影响,少数民族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驾驭新媒介能力不足,少数民族非遗内容呈现整体性不足,获取经济上的盈利较难,缺乏跨文化展示的能力。提升少数民族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媒介素养,提高传承人社会协作与合作的能力,提高少数民族非遗内容展现的全面性,打造相关产业链条,有利于少数民族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提高媒介呈现水平,对推动少数民族非遗的活态传承与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的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语境 少数民族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跨文化理解 媒介素养
下载PDF
纪录片在少数民族"非遗"保护与传承中的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劲松 《新闻前哨》 2023年第13期33-34,共2页
本文在鉴赏和剖析多部优秀少数民族"非遗"题材纪录片的基础上,提出了纪录片在少数民族"非遗"保护与传承中应当发挥的四个关键作用.
关键词 纪录片 少数民族"" 保护与传承 作用
下载PDF
现代学徒制传承少数民族非遗技艺的理论与价值体系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赵鹏燕 曲木铁西 《文化遗产》 CSSCI 2023年第2期35-42,共8页
少数民族非遗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少数民族“非遗”技艺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也是全社会、职业院校以及青年一代共同的使命。借助情境学习理论对现代学徒制传承少数民族非遗技艺进行阐释,使得... 少数民族非遗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少数民族“非遗”技艺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也是全社会、职业院校以及青年一代共同的使命。借助情境学习理论对现代学徒制传承少数民族非遗技艺进行阐释,使得非遗传承跳出学校视野的藩篱,将工作场所的“共在”学习逐渐交叠于教室的符号学习。学徒通过合法的边缘性参与,在实践共同体中由边缘地位逐步向核心地位发展,最终成为合格的非遗传承人。现代学徒制传承少数民族非遗技艺可有效促进学生语言习得,积累非遗知识和技能,升华育人精神;也可助力学徒形成职业意识和角色、获得职业支持、推动职业选择和发展;更能实现少数民族非遗文化传承与创新,增强共同体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学徒制 少数民族技艺传承 理论基础 价值体系研究
下载PDF
辽宁少数民族非遗资源在文创产品中的传承与创新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晓宇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第30期110-114,共5页
辽宁省是多民族省份,省内满族、蒙古族、回族、朝鲜族、锡伯族等世居少数民族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涵盖了中华传统的诸多方面。近年来,辽宁少数民族非遗的传承保护工作有章有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对非遗资... 辽宁省是多民族省份,省内满族、蒙古族、回族、朝鲜族、锡伯族等世居少数民族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涵盖了中华传统的诸多方面。近年来,辽宁少数民族非遗的传承保护工作有章有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对非遗资源的开发利用仍处于浅层次。该文从“以传统美术类非遗文创化为核心,引领社会潮流”“文创产品与时代精神相契合且贴近生活”“以少数民族非遗文创‘品牌化’为抓手,打造城市发展硬支撑”等三方面,探索辽宁少数民族非遗资源的传承及文创转化路径,以非遗为抓手,助力辽宁经济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 少数民族 文创 价值 传承 创新
下载PDF
保护与传承少数民族非遗:应为、难为、可为--以乳源瑶族自治县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田千山 《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48-53,共6页
保护与传承少数民族非遗,是增强中华民族大团结的“凝固剂”、维护国家统一的“助推器”、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强心针”和推进世界文化多元发展的“平衡木”。近年来,各地大力加强对少数民族非遗的保护与传承,虽然取得显著成效,但也面临... 保护与传承少数民族非遗,是增强中华民族大团结的“凝固剂”、维护国家统一的“助推器”、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强心针”和推进世界文化多元发展的“平衡木”。近年来,各地大力加强对少数民族非遗的保护与传承,虽然取得显著成效,但也面临有些政府部门认知不够、专业人才后继乏人、社会公众鲜有参与、保障经费捉襟见肘和开发利用水平欠佳等现实困境。因此,需要从强化保护理念、加强宣传教育、鼓励社会参与、加快队伍建设、加大投入力度、推动文旅融合等方面进一步加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 保护与传承 乳源
下载PDF
西南少数民族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的特点与问题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陈兴贵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6-52,共7页
国家级"非遗"名录是"非遗"保护的重要手段。西南少数民族国家级"非遗"名录明显存在着民族、地区、类别分布上的不平衡性,代表性传承人在总数上严重不足、老龄化严重、性别比例不协调、类别分布不均衡等... 国家级"非遗"名录是"非遗"保护的重要手段。西南少数民族国家级"非遗"名录明显存在着民族、地区、类别分布上的不平衡性,代表性传承人在总数上严重不足、老龄化严重、性别比例不协调、类别分布不均衡等特点。国家级"非遗"名录依然存在表述笼统和不规范、申报地区与项目流行地区不一致、项目分类不明确、传承人数量偏少难以满足遗产保护的实际需要、传承人名录体系的分级制度导致传承人人为阶层化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少数民族 国家级 物质文化产名录 代表性传承人
下载PDF
群体协作性非遗项目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的分类认定 被引量:3
7
作者 马伊超 陈华文 《文化遗产》 CSSCI 2022年第5期10-18,共9页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和文旅部《“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都特别强调了“对集体传承、大众实践的项目,探索认定代表性传承团体(群体)”。这是对十多年来代表性传承...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和文旅部《“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都特别强调了“对集体传承、大众实践的项目,探索认定代表性传承团体(群体)”。这是对十多年来代表性传承人单一维度“个体认定”的一种深化。实际上,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不仅需要在大众实践类以团体或群体为主要特征的非遗项目上有突破,在以个体为核心以群体协作为特征的项目上,也需要不断地探索更加符合实际情况且利于有序传承发展的认定模式,以健全非遗传承保护体系。景德镇对国家级非遗项目“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分类认定”的探索和实践具有特殊性,也兼具同类项目的共性。就国家级、江西省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现状和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的呈现及景德镇在此状况下的非遗保护实践进行调研,提出以群体协作为特征的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分类认定”的可行性,及其在传承保护体系建设和其他非遗保护工作中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协作性项目 代表性传承人 分类认定 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
下载PDF
基于uniapp搭建的助推非遗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8
作者 王亚丽 黄一格 +3 位作者 吴琦琦 赵文涛 顾峻瑄 游嘉靖 《科学技术创新》 2024年第20期101-104,共4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的传承与保护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传统的手工艺品往往只在当地市场销售,受限于地域和宣传渠道,很难拓展到更广泛的受众。许多非遗手工艺人虽然技艺高超,但由于缺乏宣传和推广手段...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的传承与保护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传统的手工艺品往往只在当地市场销售,受限于地域和宣传渠道,很难拓展到更广泛的受众。许多非遗手工艺人虽然技艺高超,但由于缺乏宣传和推广手段,难以形成品牌效应。游客到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想购买产品时还存在有语言不通的问题。年轻一代对非遗文化的了解和兴趣可能不足,导致文化传承出现代际断裂。采用vue的uni-app前端框架,jquery和ajax技术实现用户交互,云数据库技术来实现平台界面效果和实际作用。运用Uniapp跨平台UI框架技术以期通过信息化手段,推动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 跨平台 文化传承 少数民族
下载PDF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被引量:3
9
作者 马盛德 《文化遗产》 CSSCI 2012年第3期1-4,共4页
尊敬的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昨天,我们举办了一次隆重的盛会,祝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培训中心的正式成立。今天,我们按主办方的安排,在这里召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信息交流会议。我代表文化部... 尊敬的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昨天,我们举办了一次隆重的盛会,祝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培训中心的正式成立。今天,我们按主办方的安排,在这里召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信息交流会议。我代表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文化产保护 财政 财政金融 代表性传承人 少数民族物质文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下载PDF
文化资源化:少数民族非遗保护理念转换及其价值实现 被引量:15
10
作者 李向振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1-38,共8页
探索构建少数民族非遗长效传承保护机制,讨论少数民族非遗价值实现路径,是"后申遗"时代不可回避的现实议题,其根本在于是否能够激活非遗传承的内在活力。历史和现实经验表明,大多数少数民族非遗之所以能传承至今,根本动力在... 探索构建少数民族非遗长效传承保护机制,讨论少数民族非遗价值实现路径,是"后申遗"时代不可回避的现实议题,其根本在于是否能够激活非遗传承的内在活力。历史和现实经验表明,大多数少数民族非遗之所以能传承至今,根本动力在于项目本身具有较强的资源禀赋。资源化保护与生产性保护、抢救性保护和整体性保护等既有路径的根本不同之处在于其特别强调多元参与主体之间的协商性,因而有助于少数民族非遗的多元价值真正得以彰显,从而为探索长效保护机制奠定现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资源化 少数民族 传承机制 参与主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