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大汶口到龙山:少昊氏迁移与发展的考古学探索 被引量:8
1
作者 王青 《东岳论丛》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6-52,共7页
少昊氏是史前东夷人的重要支系,考古发现的陶文和大墓证明,少昊氏不仅存在于大汶口文化时期,而且还延续到龙山文化时期,期间经历了不断迁移和发展的过程。其中大汶口晚期以莒县陵阳河一带为中心,到大汶口末期迁到五莲丹土一带,龙山早中... 少昊氏是史前东夷人的重要支系,考古发现的陶文和大墓证明,少昊氏不仅存在于大汶口文化时期,而且还延续到龙山文化时期,期间经历了不断迁移和发展的过程。其中大汶口晚期以莒县陵阳河一带为中心,到大汶口末期迁到五莲丹土一带,龙山早中期又迁到日照尧王城、两城等地,在滨海地带形成超大规模的中心,龙山中期之末迁到了临朐西朱封一带,到龙山晚期又迁到曲阜一带。少昊氏的迁移过程是不断发展壮大和文明化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经历了从古国到方国的社会转变。到龙山文化末期,少昊氏走向衰亡,被东夷新崛起的皋陶、伯益等政权实体取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昊氏 东夷 迁移 考古学 龙山 大汶口 史前东夷人
下载PDF
太昊氏与少昊氏的考古学探索——从宁阳于庄发现的大汶口文化陶文说起 被引量:4
2
作者 王青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4-66,共13页
鲁中南地区是大汶口文化发展的重心地带,也是文献记载的"少昊之墟"和太昊氏后裔分布之地,但长期没有发现大汶口文化陶文。直到2018年,山东宁阳于庄东南遗址出土了大汶口文化陶文,填补了此类陶文在该地区的分布空白。本文在这... 鲁中南地区是大汶口文化发展的重心地带,也是文献记载的"少昊之墟"和太昊氏后裔分布之地,但长期没有发现大汶口文化陶文。直到2018年,山东宁阳于庄东南遗址出土了大汶口文化陶文,填补了此类陶文在该地区的分布空白。本文在这一前提下对太昊氏与少昊氏有关问题做了重新探索,认为大汶口文化晚期"炅(昊)"族首先在鲁中南一带兴起,并创作了标识族群身份的陶文作为族徽,后来分化出少昊氏与太昊氏两个支族;太昊氏主要分布于鲁中南至豫东皖北一带,后来逐渐融入了当地龙山文化之中;少昊氏在大汶口文化晚期主要分布于鲁中南和鲁东南一带,大汶口末期迁入鲁东南,并在龙山文化早中期走向繁荣和强盛,龙山文化晚期少昊氏迁往鲁中南,分裂成皋陶和伯益等分支。宁阳于庄大口尊及其陶文应出自祭祀坑,很可能是太昊氏的遗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汶口文化 陶文 太昊 少昊氏
原文传递
“中华民族”族称考
3
作者 田晓山 《贵阳文史》 2004年第2期60-60,共1页
关键词 民族学 “中华民族” 少昊氏部落 文化制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