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力求少犯错误是我党执政的重要要求
1
作者 王予波 《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5-10,共6页
文章提出并论证了力求少犯错误是我党执政重要要求之命题;论述了力求少犯错误与开拓创新、奋发有为的关系;阐述了力求少犯错误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少犯错误
下载PDF
任弼时调查研究的几个特色
2
作者 周春 《湘潮》 2024年第2期48-50,共3页
任弼时十分注重调查研究,始终强调“我们在订计划、写决议的时候,必须经过仔细的调查研究,按照实际可能的条件,按照群众的觉悟程度和经验去决定我们的政策和办法”。他认为“事前加以深入的调查研究,事后详尽地总结经验教训”,就能“使... 任弼时十分注重调查研究,始终强调“我们在订计划、写决议的时候,必须经过仔细的调查研究,按照实际可能的条件,按照群众的觉悟程度和经验去决定我们的政策和办法”。他认为“事前加以深入的调查研究,事后详尽地总结经验教训”,就能“使我们少犯错误,不重犯错误,而能较快地走上正确的轨道”。他在处理每件事情时,总要经过详细的调查研究后才发表意见。调查研究成为任弼时一生的一个重要习惯,在他30年的革命实践中形成了独具一格的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弼时 革命实践 总结经验教训 少犯错误 特色
下载PDF
论陈云“交换、比较、反复”思想方法的现实意义
3
作者 祝贺 《世纪桥》 2017年第11期84-85,共2页
陈云同志历来重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并结合长期的革命实践和工作积累提出了"交换、比较、反复"的思想方法,这是被实践多次证明了的如何少犯错误的有效方法。深刻理解"交换、比较、反复"的哲学内涵,把其运用到... 陈云同志历来重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并结合长期的革命实践和工作积累提出了"交换、比较、反复"的思想方法,这是被实践多次证明了的如何少犯错误的有效方法。深刻理解"交换、比较、反复"的哲学内涵,把其运用到自己的本职工作中,转化为具体的工作方法,对于我们提高认识,理性思考,少犯错误,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云 交换 比较 反复 少犯错误
下载PDF
陈云延安学习的引路人
4
作者 曹应旺 《当代贵州》 2019年第50期78-78,共1页
学习包括自学,需要老师引路,毛泽东对陈云延安、学习过程中发挥了引路的作用,对此,陈云铭记于心,终生不忘,曾多次讲述毛泽东对他的学习指导,1947年,在坚持南满根据地斗争的一次会议上,陈云谈怎样才能少犯错误时说:在延安的时候,我曾以... 学习包括自学,需要老师引路,毛泽东对陈云延安、学习过程中发挥了引路的作用,对此,陈云铭记于心,终生不忘,曾多次讲述毛泽东对他的学习指导,1947年,在坚持南满根据地斗争的一次会议上,陈云谈怎样才能少犯错误时说:在延安的时候,我曾以为自己过去犯错误是由于经验少,毛主席对我说,你不是经验少,是思想方法不对头,他要我学点哲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满根据地 引路人 陈云 少犯错误 要我学 延安
下载PDF
让警示教育更好发挥“人病我防”作用
5
作者 雷刚 《中国纪检监察》 2020年第24期45-45,共1页
开展警示教育是抓早抓小、筑牢“不敢腐”思想防线的必要举措,体现了对干部的严管厚爱,警示教育最大的意义在于“人病我防”,从小处讲,它能让干部吸取教训校准思想偏差,知敬畏严律己;从大处讲,它可以帮助广大干部筑牢思想道德防线,使其... 开展警示教育是抓早抓小、筑牢“不敢腐”思想防线的必要举措,体现了对干部的严管厚爱,警示教育最大的意义在于“人病我防”,从小处讲,它能让干部吸取教训校准思想偏差,知敬畏严律己;从大处讲,它可以帮助广大干部筑牢思想道德防线,使其不犯或少犯错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防线 抓早抓小 思想道德防线 警示教育 思想偏差 不敢腐 严管厚爱 少犯错误
原文传递
“我愿以高尚的党员品质悬为目标”——许广平与中国共产党人的交往
6
作者 北海 《上海鲁迅研究》 2021年第2期293-299,共7页
1951年,在中国共产党成立30周年之际,许广平发表《向共产党学习》一文,指出:"要想不但有革命的心愿,还能在革命过程中少犯错误,坚持到底,就必须紧紧地依靠着中国共产党。"①许广平虽然在1960年才被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但她与... 1951年,在中国共产党成立30周年之际,许广平发表《向共产党学习》一文,指出:"要想不但有革命的心愿,还能在革命过程中少犯错误,坚持到底,就必须紧紧地依靠着中国共产党。"①许广平虽然在1960年才被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但她与中国共产党人的渊源久远,并在她追求进步的人生历程中始终与中国共产党保持着密切的关系。一、激情澎湃的"五四运动"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学生激于爱国义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许广平 激情澎湃 五四运动 人生历程 北京大学 少犯错误 人的交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