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糖尿病患者少精液症证治撷要
1
作者 周玮 王战士 陈静 《江苏中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42-45,共4页
少精液症是男性不育的原因之一,而糖尿病会通过不同途径导致少精液症的发生。根据糖尿病患者少精液症的发病特点,可将其中医病名命名为“消渴精少”。本病总属本虚标实之证:劳欲过度、先天禀赋不足导致阴虚燥热,耗伤阴精;饮食失节、脾... 少精液症是男性不育的原因之一,而糖尿病会通过不同途径导致少精液症的发生。根据糖尿病患者少精液症的发病特点,可将其中医病名命名为“消渴精少”。本病总属本虚标实之证:劳欲过度、先天禀赋不足导致阴虚燥热,耗伤阴精;饮食失节、脾胃运化失职导致脾肾两虚,化源匮乏;营血亏耗、热灼血络导致瘀热阻滞,精道不畅。临证可治以左归丸加减养阴生精,五子衍宗丸合参苓白术散加减补益脾肾,薛建国教授自拟清瘀育精汤加减凉血化瘀,疗效满意。附验案1则以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少精液 消渴 左归丸 五子衍宗丸
下载PDF
徐福松教授辨治特发性少精液症的经验
2
作者 高永金 金保方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12年第2期183-185,共3页
徐福松教授是我国中医男科学的杰出学者,师从我国中医外科大家徐履和先生。临证从教数十载,在治疗男性前列腺炎、精囊炎、附睾炎、男性不育症及杂病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并根据其多年的临证从教经验提出“腺、性、精、育四大主症”,
关键词 徐福松 少精液 特发性 男性不育症 辨治 中医男科学 中医外科 前列腺炎
原文传递
两地汤加味治疗精液量少37例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宗圣 张庆顺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05年第2期76-76,共1页
关键词 两地汤 精液 中医药疗法 疗效观察
下载PDF
严重少精子症、无精子症15例的大Y遗传学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陈雪银 金应霞 +2 位作者 李崎 麦扬青 黎明红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4期314-316,共3页
目的:探讨大Y与严重少精子症和无精子症的遗传学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有实施单精子卵胞浆内注射意向的严重少精子症和无精子症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染色体G带与Y染色体AZF区18个微缺失位点分析。结果:严重少精子症和无精子症患者病例共... 目的:探讨大Y与严重少精子症和无精子症的遗传学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有实施单精子卵胞浆内注射意向的严重少精子症和无精子症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染色体G带与Y染色体AZF区18个微缺失位点分析。结果:严重少精子症和无精子症患者病例共260例,其中大Y 15例(5.8%),但大Y中未发现AZF微缺失。结论:严重少精子症和无精子症中有部分患者为大Y,但没有发现大Y与Y染色体AZF微缺失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精液 Y染色体 染色体缺失 染色体异常
下载PDF
印迹基因H_(19)在少弱精子症中印迹状态的检测 被引量:4
5
作者 叶静 龙霞 +2 位作者 张芳婷 卢丽华 房家智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7-49,共3页
目的:通过研究印迹基因H19在少弱精子症中的印迹状态,探讨H19与精子发生障碍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与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结合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RFLP),对36例异常精液和15例正常精液标本进行H19印迹状态检测... 目的:通过研究印迹基因H19在少弱精子症中的印迹状态,探讨H19与精子发生障碍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与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结合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RFLP),对36例异常精液和15例正常精液标本进行H19印迹状态检测。结果:15例正常精液没有发现印迹丢失,36例异常精液检测出3例印迹丢失,印迹丢失率为8.3%。结论:H19印迹丢失与精子发生障碍有关,可能影响精子的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精液症/诊断 印迹法 DNA 基因组印迹
下载PDF
中药验方联合维生素A及E治疗少精不育症 被引量:4
6
作者 李天禹 肖宛平 黄秉枢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2期160-161,共2页
关键词 不育 男性 少精液 植物药疗法 睾酮 瑞特恩
下载PDF
无精症及少精症患者的病因学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周利霞 帖彦清 +3 位作者 朱俊真 楚伟 余小平 高健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65-567,576,共4页
目的:探讨染色体核型异常和DAZ基因缺失与生精障碍的关系。方法:应用多重PCR技术对60例无精、少精患者和60例正常生育力男性进行DAZ基因检测,并对60例无精、少精患者进行外周血染色体检查。结果:在60例无精、少精患者中共发现23例异常,... 目的:探讨染色体核型异常和DAZ基因缺失与生精障碍的关系。方法:应用多重PCR技术对60例无精、少精患者和60例正常生育力男性进行DAZ基因检测,并对60例无精、少精患者进行外周血染色体检查。结果:在60例无精、少精患者中共发现23例异常,约为38.3%(23/60),其中DAZ基因缺失4例,染色体异常19例,DAZ基因缺失率为6.7%(4/60),染色体异常率为31.7%(19/60),正常生育力男性未检测到DAZ基因缺失。结论:染色体异常和DAZ基因缺失与生精障碍密切相关,是无精、少精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精液症/病因学 基因 染色体 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bFGF促进特发性少弱精子症生精细胞增殖超微结构改善及临床观察 被引量:8
8
作者 常学良 雷建章 蔡广增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0年第10期460-462,共3页
目的 :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 FGF)对特发性少弱精子症的作用。方法 :应用 b FGF对 34例特发性少弱精子症的患者进行治疗 ,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放射免疫及电镜技术等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睾丸生精细胞增殖情况、超微结构、血生殖... 目的 :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 FGF)对特发性少弱精子症的作用。方法 :应用 b FGF对 34例特发性少弱精子症的患者进行治疗 ,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放射免疫及电镜技术等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睾丸生精细胞增殖情况、超微结构、血生殖激素及精液质量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所有患者睾丸生精细胞增多 (P<0 .0 5 ) ,排列较治疗前规整 ,细胞超微结构改善。精液质量及血生殖激素 (催乳素、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睾酮 )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P<0 .0 5 ) ;停药 6个月后精液质量无明显下降 (P>0 .0 5 )。结论 :b FGF能够促进特发性少弱精子症患者睾丸的生精功能 ,提高精液质量 ,是治疗特发性少弱精子症的有效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少精液 治疗
下载PDF
RBM1基因与无精少精男性不育的关联 被引量:1
9
作者 段稳铭 张清媛 +2 位作者 程凤锐 刘相冬 王滨有 《疾病控制杂志》 CAS 2002年第1期9-12,共4页
目的 应用分子流行病学手段探索男性不育的病因 ,为开展无精少精不育患者单精子注射技术的种植前遗传学诊断与筛选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用质粒克隆技术对 RBM 1基因进行克隆、测序及 PCR技术检测 RBM 1基因的微小缺失。结果 在 75例... 目的 应用分子流行病学手段探索男性不育的病因 ,为开展无精少精不育患者单精子注射技术的种植前遗传学诊断与筛选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用质粒克隆技术对 RBM 1基因进行克隆、测序及 PCR技术检测 RBM 1基因的微小缺失。结果 在 75例男性不育患者中检测出 5例患者存在 RBM 1基因的微小缺失 ,缺失率为 6 .7% ,其中 10例无精症病例有 1例缺失 ,6 5例少精症患者中有 4例缺失。结论 我国正常男子人群中存在 RBM 1基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精液 病因学 基因 DNA序列分析 不育症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针灸治疗少弱精子症取穴规律 被引量:11
10
作者 丁劲 唐楚英 《上海针灸杂志》 2019年第11期1295-1301,共7页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探讨针灸治疗少弱精子症取穴规律。方法收集并筛选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重庆维普数据库(VIP)、万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Wan Fang)中近20年针灸治疗少弱精子症的文献,并将其穴位逐一录入...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探讨针灸治疗少弱精子症取穴规律。方法收集并筛选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重庆维普数据库(VIP)、万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Wan Fang)中近20年针灸治疗少弱精子症的文献,并将其穴位逐一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应用软件对其进行描述性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及复杂系统熵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51篇针灸治疗少弱精子症的腧穴处方,穴位共50个,确定了处方中穴位出现的频次及归经、常用穴位组合的关联规则,并聚类获得6个核心腧穴组合、3个新腧穴处方。结论针灸治疗少弱精子症主要以膀胱经、任脉、脾经、胃经腧穴为主,使用频次排列前5位的穴位有关元、三阴交、足三里、肾俞、气海,使用频次最高的对穴是"三阴交,关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疗法 数据挖掘 少精液 不育 男性 取穴
下载PDF
男方少、弱精子症行宫腔内人工授精和指导性生活治疗不孕症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庆娥 刘能辉 +3 位作者 王蕾 王萍 刘冬娥 李艳萍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6年第10期1658-1659,共2页
【目的】比较分析男方少、弱精子症行宫腔内人工授精(IUI)和指导性生活的临床效果,以期更好地提高妊娠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不孕症门诊病人,采用自然周期或促排卵周期,用阴道B超监测卵泡发育结合尿LH峰于卵泡成熟时或排卵24h内行... 【目的】比较分析男方少、弱精子症行宫腔内人工授精(IUI)和指导性生活的临床效果,以期更好地提高妊娠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不孕症门诊病人,采用自然周期或促排卵周期,用阴道B超监测卵泡发育结合尿LH峰于卵泡成熟时或排卵24h内行宫腔内人工授精或指导性生活。【结果】宫腔内人工授精(IUI)146周期,临床妊娠34例,临床妊娠率23.29%,指导性生活150周期,临床妊娠18例,临床妊娠率12%。【结论】宫腔内人工授精是治疗男方少、弱精症的较好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育 男(雄)性/治疗 少精液 授精 人工
下载PDF
特发性无精子症及重度少精子症不育与AZF区域微缺失的关系 被引量:4
12
作者 邵法明 李铮 +4 位作者 缪起龙 虞建达 刘锦民 方宁军 侯列军 《现代实用医学》 2008年第1期49-50,57,共3页
目的探讨特发性无精子症及重度少弱精子症不育与Y染色体无精子因子(AZF)微缺失的关系。方法实验组选择122例精子发生障碍患者,对照组90例为具有正常生育能力的男性。按照欧洲男科协会和欧洲分子遗传实验质控网检测指南推荐Y染色体序列... 目的探讨特发性无精子症及重度少弱精子症不育与Y染色体无精子因子(AZF)微缺失的关系。方法实验组选择122例精子发生障碍患者,对照组90例为具有正常生育能力的男性。按照欧洲男科协会和欧洲分子遗传实验质控网检测指南推荐Y染色体序列标签点筛查AZFa、b、c区域的微缺失。结果两组采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122例生精障碍患者中发现AZF微缺失13例(10.06%),共5种缺失类型,其中AZFa 1例,AZFb 1例,AZFc 8例,AZFb+c 2例,AZFa+b+c 1例。对照组90例未发现微缺失。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Y染色体微缺失是引起男性不育的重要原因之一。对无精子症和严重少精子症患者,Y染色体AZF区域微缺失的分子遗传学筛查可作为常规检查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精液 Y染色体 微卫星重复
下载PDF
益精赞育汤治疗少精类不育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宝忠 谷宝森 刘鹏 《河北中医》 2003年第2期136-137,共2页
目的 观察益精赞育汤治疗少精类不育症的临床疗效 ,探讨中医药治疗少精类不育症的机理。方法 将 2 30例少精类不育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178例和对照组 5 2例 ,治疗组用益精赞育汤 ,对照组用益肾丸 ,分别对比观察 2组的疗效。结果 ... 目的 观察益精赞育汤治疗少精类不育症的临床疗效 ,探讨中医药治疗少精类不育症的机理。方法 将 2 30例少精类不育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178例和对照组 5 2例 ,治疗组用益精赞育汤 ,对照组用益肾丸 ,分别对比观察 2组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痊愈率 75 .84 % ,总有效率 95 .5 0 % ;对照组总痊愈率5 3.85 % ,总有效率 71.15 %。 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益精赞育汤具有补肾益精、疏肝祛瘀之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精液 益精赞育汤 不育 男性 精子计数
下载PDF
严重少精症患者Y染色体微缺失的家系研究
14
作者 杨艳红 杨华光 +3 位作者 李怡 李艳红 姜峰 尹国武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693-694,707,共3页
目的:研究1例严重少精症患者及其男性亲属Y染色体微缺失,探讨男性不育患者Y染色体微缺失的发生机制。方法:通过对18个AZF区域序列标签位点(STS)的多重PCR扩增,检测1例严重少精症患者及其男性亲属Y染色体微缺失。结果:AZFc区的完全缺失... 目的:研究1例严重少精症患者及其男性亲属Y染色体微缺失,探讨男性不育患者Y染色体微缺失的发生机制。方法:通过对18个AZF区域序列标签位点(STS)的多重PCR扩增,检测1例严重少精症患者及其男性亲属Y染色体微缺失。结果:AZFc区的完全缺失是导致该患者严重少精的病因,该患者AZFc区缺失是新发生的基因突变。结论:新发生的基因突变是严重少精症患者Y染色体微缺失的发生机制之一,Y染色体微缺失是导致男性不育的一个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精液 不育 男性 Y染色体 染色体微缺失 @AZF
下载PDF
严重少精子症和无精子症中Y染色体基因微缺失检测分析
15
作者 王洪华 周小金 +3 位作者 胡玲卿 龚健 熊芳 俞红英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9期1231-1233,共3页
目的:利用Y染色体基因微缺失的检测来明确少精子症、无精子症患者病因。方法:采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技术,针对31例严重少精子症、9例无精症患者与对照组41例已正常生育的男性,进行AZFa、AZFb、AZFc、3个区域共12个序列标签位点(STS)的微... 目的:利用Y染色体基因微缺失的检测来明确少精子症、无精子症患者病因。方法:采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技术,针对31例严重少精子症、9例无精症患者与对照组41例已正常生育的男性,进行AZFa、AZFb、AZFc、3个区域共12个序列标签位点(STS)的微缺失分析。结果;严重少精子症31例中发现Y染色体微缺失6例,无精子症9例中发现Y染色体微缺失3例。而正常对照组41例均未发现Y染色体微缺失。其缺失形式有两种,分别是AZFa+AZFb+AZFc区的全缺失和AZFc区的单独缺失。结论:Y染色体微缺失检测是一种很有价值的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精液症/诊断 Y染色/代谢 染色体缺失
下载PDF
重度少、弱、畸精症及阻塞性无精症患者单精子卵胞浆内注射治疗结果分析
16
作者 童先宏 刘雨生 +4 位作者 骆丽华 朱明 周桂香 付应云 季静娟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3期220-222,共3页
目的 回顾性分析应用单精子卵胞浆内注射 (ICSI)技术治疗重度少、弱、畸精症及阻塞性无精症性不育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 2 0 0 1年 5月~ 2 0 0 3年 3月在我中心接受ICSI技术治疗的 2 9例 (31个周期 )重度少、弱、畸精症及 8例 (9个... 目的 回顾性分析应用单精子卵胞浆内注射 (ICSI)技术治疗重度少、弱、畸精症及阻塞性无精症性不育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 2 0 0 1年 5月~ 2 0 0 3年 3月在我中心接受ICSI技术治疗的 2 9例 (31个周期 )重度少、弱、畸精症及 8例 (9个周期 )阻塞性无精症患者为研究对象 ,长方案进行超促排卵 ,ICSI常规操作 ,分析体外排精组和附睾取精组ICSI后的妊娠结局。结果  4 0个周期共获卵 372枚 ,平均获卵9 3± 5 36枚 ,其中可注射的MⅡ成熟卵 32 6个 (87 6 % ) ,注射后存活卵 30 6枚 (93% )。受精率 78 6 % (2 4 1/ 30 6 ) ,胚胎形成率 89% (2 15 / 2 4 1) ,优质胚胎形成率 39% (84 / 2 15 ) ,平均移植胚胎数 2 73± 0 85 ,周期生化妊娠率 35 % ,临床妊娠率 2 7 5 %。 1例 3胎、3例双胎 ,多胎率 36 % ,目前已全部出生 ,共诞生了 16名健康婴儿。结论 ICSI技术是治疗重度少、弱、畸精症及阻塞性无精症性不育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精子卵胞浆内注射 阻塞性无精症 重度、弱、 畸精症 附睾/睾丸精子抽吸术 不育 男(雄)性/治疗 受精 少精液症/治疗
下载PDF
少精不育患者体细胞与精细胞的雄性激素受体基因突变的比较与分析
17
作者 王建勋 叶锋 袁汉尧 《广东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3期204-206,共3页
目的:了解雄性激素受体基因( Androgen receptor gene)突变对少精不育病症发生所起的作用及突变的来源。方法:利用 P C R 对45 例精液标本和配对的血液标本 A R基因8 个外显子分别进行扩增。扩增产物... 目的:了解雄性激素受体基因( Androgen receptor gene)突变对少精不育病症发生所起的作用及突变的来源。方法:利用 P C R 对45 例精液标本和配对的血液标本 A R基因8 个外显子分别进行扩增。扩增产物经琼脂糖电泳和聚丙烯胺的 C D G E电泳分析,检测基因片段的插入和缺失及点突变。结果:45 例少精不育患者的精液标本中,外显子 A 即基因转录激活区发生点突变者3 例,插入突变4 例,缺失突变3 例共10 例,占22.2% ;外显子 H 发生缺失突变1 例、外显子 G 处发生点突变1 例、外显子 E发生完全缺失突变1 例、不完全缺失突变1 例;同时他们的血液标本中,只有3 例在外显子 A发生插入突变。结论:雄性激素受体基因外显子 A 即基因转录激活区的突变是造成少精不育的重要原因。突变一般发生在减数分裂期,少数是亲代遗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突变 少精液 雄激素 受体 男性不育
下载PDF
针刺配中药冲剂治疗精液异常性不育症260例 被引量:9
18
作者 班旭升 关建美 张咏梅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13-214,共2页
关键词 针灸疗法 少精液 男性不育症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十子四物汤治疗少精症120例临床观察
19
作者 石仁海 石赵雁 《河北中医》 2003年第10期783-783,共1页
关键词 少精液 十子四物汤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补肾调肝方对特发性少精症患者的精子及血清FSH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沈坚华 杨洪伟 《湖南中医杂志》 2007年第3期28-29,共2页
目的:研究补肾调肝方治疗特发性少精症的疗效及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补肾调肝方治疗特发性少精症30例,同时设单纯补肾(五子衍宗丸)方治疗的20例、克罗米酚治疗的20例作对照,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精子密度、生育力及性激素改变情况... 目的:研究补肾调肝方治疗特发性少精症的疗效及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补肾调肝方治疗特发性少精症30例,同时设单纯补肾(五子衍宗丸)方治疗的20例、克罗米酚治疗的20例作对照,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精子密度、生育力及性激素改变情况。结果:补肾调肝方组总有效率为73.3%,单纯补肾方组总有效率为60.0%,克罗米酚组总有效率为35.0%;补肾调肝方组和单纯补肾方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与克罗米酚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补肾调肝方和补肾方对提高特发性少精症患者精子数皆有明显疗效,但补肾调肝方在提高特发性少精症患者生育力方面明显优于补肾(五子衍宗丸)方,其作用机理可能与降低患者血清FSH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精液 中医药疗法 补肾 调肝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