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少阴热化证探讨阴虚型痤疮的辨治 被引量:6
1
作者 丁旭 吴小红 《北京中医药》 2014年第5期362-364,共3页
通过分析阴虚型痤疮中医辨证治疗现状,结合临床实践与体会,提出从少阴病角度认识痤疮虚证的观点,认为少阴病理论对阳虚型和阴虚型痤疮的辨治均有指导意义;指出心肾亏虚、心肾不交是阴虚型痤疮的重要病理基础,参考少阴热化证的治疗法则... 通过分析阴虚型痤疮中医辨证治疗现状,结合临床实践与体会,提出从少阴病角度认识痤疮虚证的观点,认为少阴病理论对阳虚型和阴虚型痤疮的辨治均有指导意义;指出心肾亏虚、心肾不交是阴虚型痤疮的重要病理基础,参考少阴热化证的治疗法则及各家经验,提出阴虚型痤疮的治疗应以养阴清热为大法,重在调节心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 阴虚 少阴热化 心肾不交
下载PDF
基于少阴热化证浅析水热互结型狼疮肾炎 被引量:2
2
作者 张西 周明爱(指导) 《光明中医》 2021年第1期41-43,共3页
对于本文所述水热互结型狼疮肾炎,是以普遍认可的《金匮要略》中的"阳毒"为基础的一种分型,既往中医与本文所述相关疾病有很多,如"肾痹""赤丹"等,但少有人从六经辨证的角度去分析该病。现代中医对于狼疮... 对于本文所述水热互结型狼疮肾炎,是以普遍认可的《金匮要略》中的"阳毒"为基础的一种分型,既往中医与本文所述相关疾病有很多,如"肾痹""赤丹"等,但少有人从六经辨证的角度去分析该病。现代中医对于狼疮肾炎有多种辨证方法。其中脏腑辨证多认为该病根源在肾,气血津液辨证多认为由热毒侵入血分所致,八纲辨证多认为该病以阴虚为主。而本文以现代中医对于该病的总体认识为基础,辨证方向更加系统且有针对性,少阴热化证与肾、心相关,同样包括血分证、阴虚证等,因此本文是对该病更清晰的一个辨证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互结 狼疮肾炎 少阴热化
下载PDF
阴虚火旺与少阴热化
3
作者 江克明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1996年第4期6-6,共1页
一、何谓阴虚火旺 阴虚火旺是一个证候名称。既有舌红、口干等阴虚证,又有烦热、舌苔黄等火旺证。阴虚是正气不足,火旺是邪气有余。两者之间,又可互相影响,阴虚易致火旺,火旺更易伤阴。治疗的宜邪正兼顾,常采用滋阴降火法。
关键词 阴虚火旺证 少阴热化 黄连阿胶汤 滋阴降火法 伤寒论 肾阴虚 清热泻火 麻黄细辛附子汤 证候 性欲亢进
下载PDF
王克穷以大承气汤治疗肿瘤热结旁流少阴热化证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春红 李晨 +1 位作者 王克穷 朱小燕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22年第3期336-338,共3页
热结旁流少阴热化证为少阴火盛水竭热化之变证, 乃火盛水竭, 少阴邪热炽盛, 乘逼胃中津液, 以致燥屎内结, 迫肠中浊液从旁而下所致。"旁流"是现象, "热结"是其本质, 宜予大承气汤治疗, 急下存阴。本证患者泻下物为... 热结旁流少阴热化证为少阴火盛水竭热化之变证, 乃火盛水竭, 少阴邪热炽盛, 乘逼胃中津液, 以致燥屎内结, 迫肠中浊液从旁而下所致。"旁流"是现象, "热结"是其本质, 宜予大承气汤治疗, 急下存阴。本证患者泻下物为纯水样便, 臭秽难闻, 口干舌燥、剑突下疼痛拒按加之少阴病脉微、但欲寐为其典型症状。本证在临床上较少见, 易误诊失治, 临证需仔细辨证, 四诊合参, 与其他有"下利"表现的疾病相鉴别, 如湿热下利、寒结旁流及阳明腑实证, 而"心下必痛"是不可忽视的腹诊要点。王克穷主任医师运用大承气汤治疗肿瘤患者少阴热结旁流证取得较好疗效, 附验案以佐证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承气汤 热结旁流 少阴热化 急下存阴 肿瘤 王克穷 名医经验 医案
原文传递
李文瑞诊治少阴病热化证经验
5
作者 魏玲玲 黄飞 李秋贵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91-492,共2页
关键词 少阴热化 验案 李文瑞
下载PDF
李文瑞教授论治少阴病热化证
6
作者 李秋贵 黄飞 王小刚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8年第1期8-10,共3页
李文瑞教授认为少阴病虽主证是寒证,然而在临床也有热证,且并不少见。这是因为少阴之本属阴而标属阳,故既有阴从阳化寒,又可有阳化热,所以少阴病有寒化、热化之别。少阴病热化证系热伤肾阴,热邪内郁,致手足两少阴俱受病之阴虚火旺证。... 李文瑞教授认为少阴病虽主证是寒证,然而在临床也有热证,且并不少见。这是因为少阴之本属阴而标属阳,故既有阴从阳化寒,又可有阳化热,所以少阴病有寒化、热化之别。少阴病热化证系热伤肾阴,热邪内郁,致手足两少阴俱受病之阴虚火旺证。症见心中烦,不得卧,口燥,咽痛,舌红,脉细数等,但临床证型各异。李文瑞教授根据《伤寒论》原文摘录内容,从病因病机、方解应用等方面对少阴病阴虚火旺心烦不得卧之黄连阿胶汤证、阴虚水热互结之猪苓汤证、阴虚热扰之猪肤汤证、少阴客热咽痛之甘草汤证及桔梗汤证、水亏火炎咽中生疮之苦酒汤证、少阴客寒阴盛阳郁咽痛之半夏散及汤证、阳邪郁遏之四逆散证等少阴病热化证进行论述,并附有治验案例。可能对临床在掌握经方的基础上,灵活应用经方有一定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伤寒论 少阴热化
下载PDF
从《伤寒论》少阴病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证治 被引量:1
7
作者 陈曦霞 祝轩 +1 位作者 何泳谦 张春燕 《河南中医》 2023年第11期1621-1624,共4页
慢性肾功能衰竭根本病机为脾肾阳虚,湿浊邪毒壅塞三焦,日久则耗心阳,阴寒内盛,《伤寒论》少阴病病机为心肾阳虚、阴寒内盛,二者病机一致。少阴病可从阴化寒,发为少阴病寒化证,又可从阳化热,发为少阴病热化证。慢性肾功能衰竭湿浊邪毒壅... 慢性肾功能衰竭根本病机为脾肾阳虚,湿浊邪毒壅塞三焦,日久则耗心阳,阴寒内盛,《伤寒论》少阴病病机为心肾阳虚、阴寒内盛,二者病机一致。少阴病可从阴化寒,发为少阴病寒化证,又可从阳化热,发为少阴病热化证。慢性肾功能衰竭湿浊邪毒壅塞三焦,湿浊可化寒,亦可瘀阻化热,二者的病机变化也一致。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脾肾阳虚甚者,可从少阴病寒化证论治,方选真武汤、附子汤等;湿浊瘀阻重者,可从少阴病热化证论治,方选黄连阿胶汤、猪苓汤等;晚期出现肾功能衰竭、心力衰竭等并发症时,可从少阴病死证论治,采用大剂量参麦注射液联合西医治疗。少阴病预后有三:一为正复欲愈证;二为阳回可治证;三为正衰危重证,少阴病后期,应重点关注患者的神志,舌象,脉象,提前防变。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兼发心脏病或年老体弱患者,易发生阴阳衰竭的危候,应防阴阳离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功能衰竭 少阴 少阴病寒化证 少阴热化 少阴病死证 《伤寒论》 张仲景
下载PDF
试析《伤寒论》太阴少阴病证治的寒热同形同病规律
8
作者 程宜福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1年第4期300-300,共1页
关键词 《伤寒论》 同形同病规律 太阴寒热 少阴寒热 少阴阴盛格阳证 少阴热化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六经辨证临床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岳博文 徐湘茹 +1 位作者 陈洁 严冬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2年第6期981-984,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病人中医六经证型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18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病人的临床资料,基于六经辨证理论,分析性别、年龄及常见并发症与六经病的相关性。结果①418例病人六经证型分...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病人中医六经证型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18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病人的临床资料,基于六经辨证理论,分析性别、年龄及常见并发症与六经病的相关性。结果①418例病人六经证型分布依次为少阴热化>少阳病>少阴寒化>厥阴病>太阳病>阳明病>太阴病。②单经病最常见,两经合病最多的是少阳·少阴合病与少阴·厥阴合病,三经并病仅出现6例。③症状出现例数占比为心慌>失眠多梦>昏沉>胸闷>头晕眼花>疲劳乏力>胸痛。④通过对六经病与年龄、性别、合并症的相关性分析发现:女性更易出现阳明病,年龄越大越容易出现阳明病;患有胆囊炎/胆结石的病人更易出现厥阴病。结论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六经证候以少阴热化证为主,虚证多于实证。年龄、性别是阳明病的危险因素,胆囊炎/胆结石是厥阴病的危险因素,可以作为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病人临床证候分型的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动脉粥样硬化 六经辨证 证候 少阴热化
下载PDF
张燕萍应用生石膏医案3则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聪宾 樊茂蓉 张燕萍 《新中医》 CAS 2018年第3期201-202,共2页
张燕萍教授是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肺病科主任医师,北京市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指导老师、"双百工程"名老中医专家指导老师、中国中医科学院肺病科学科带头人。张教授从事呼吸病的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30余年,擅于应用经方治... 张燕萍教授是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肺病科主任医师,北京市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指导老师、"双百工程"名老中医专家指导老师、中国中医科学院肺病科学科带头人。张教授从事呼吸病的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30余年,擅于应用经方治疗呼吸系统疾病,临证灵活应用生石膏治疗多种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石膏 六经辨证 太阳阳明合病 少阳阳明合病 少阴热化 张燕萍
下载PDF
四逆散应用举隅
11
作者 肖绪银 《现代中医药》 CAS 1989年第5期20-21,共2页
《伤寒论》318条: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本方在《伤寒论》里,原治少阴热化证,阳气郁遏不达四肢致厥的四逆证立方本义,疏畅阳郁,条达气血,后世医家大大发展了它的立法和应用范围... 《伤寒论》318条: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本方在《伤寒论》里,原治少阴热化证,阳气郁遏不达四肢致厥的四逆证立方本义,疏畅阳郁,条达气血,后世医家大大发展了它的立法和应用范围,如逍遥散、血府逐瘀汤、柴胡疏肝散等名方,皆从此方衍化而成,我在临床上喜用四逆散方,随证加味用药,治效颇佳,现举例如下一、胆结石张其,40岁,农民。1988年3月10日初诊,右上腹及剑突下闷胀疼痛一周,加重一日。右上腹持续性胀痛,阵发性加剧,痛重时辗转不安,恶寒发热,在当地卫生院用庆大、阿托品等无效,经他人介绍来诊。查舌质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逆散 应用举隅 少阴热化 柴胡疏肝散 伤寒论 恶寒发热 血府逐瘀汤 四逆证 逍遥散 泄利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