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巢式PCR检测黄瓜尖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cumbrum)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微 文景芝 李永刚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3期335-338,共4页
文章应用BIK2/BIK3和BIK1/BIK4两对引物,采用巢式PCR(Nested-PCR)技术对镰孢菌属26个菌株(代表了6个镰孢菌种)以及从黄瓜根际分离的20株真菌、6株细菌和7株放线菌共计59个菌株进行了扩增。结果显示,只有3个黄瓜尖镰孢菌的致病菌株能产... 文章应用BIK2/BIK3和BIK1/BIK4两对引物,采用巢式PCR(Nested-PCR)技术对镰孢菌属26个菌株(代表了6个镰孢菌种)以及从黄瓜根际分离的20株真菌、6株细菌和7株放线菌共计59个菌株进行了扩增。结果显示,只有3个黄瓜尖镰孢菌的致病菌株能产生一条长度大约为800bp的片断。对接种黄瓜尖镰孢菌的黄瓜植株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巢式PCR能从接种5d后的黄瓜病样中特异性地检测出病原菌,而症状的出现需要10~13d时间。该项技术具有较高的灵敏度,适用于黄瓜枯萎病早期侵染检测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巢式PCR 分子检测 黄瓜尖(fusarium OXYSPORUM f.sp.cucumbrum) 黄瓜枯萎病
下载PDF
茄病镰孢菌对铁皮石斛的致病性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孙惠芳 张发 +2 位作者 刘娜 刘硕然 杨晓燕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6期1441-1444,共4页
研究茄病镰孢菌(Fusarium solani)对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的致病性。试验组通过穿刺接种将茄病镰孢菌菌悬液接种于铁皮石斛组培苗及成苗的根部和叶片,植物发病后从病变植株中分离致病菌,并结合形态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鉴定... 研究茄病镰孢菌(Fusarium solani)对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的致病性。试验组通过穿刺接种将茄病镰孢菌菌悬液接种于铁皮石斛组培苗及成苗的根部和叶片,植物发病后从病变植株中分离致病菌,并结合形态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鉴定。正常对照组接种无菌水。对照组的铁皮石斛正常生长,试验组的铁皮石斛发生不同程度的病变,病原菌经形态和分子生物学鉴定显示为茄病镰孢菌。茄病镰孢菌对铁皮石斛有致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茄病(fusarium solani) 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 致病性
下载PDF
产白僵菌素镰孢菌发酵培养基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霍秦秦 郝玉有 +2 位作者 储炬 高弘 张立新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817-820,836,共5页
目的本文为找到镰孢菌(Fusarium concentricum)发酵产白僵菌素的适合发酵条件,在固液两种发酵方式下研究了影响白僵菌素合成的关键因素。方法对固态发酵培养基的含水量、液态发酵培养基组分以及培养条件进行了考察。结果发现固态发酵培... 目的本文为找到镰孢菌(Fusarium concentricum)发酵产白僵菌素的适合发酵条件,在固液两种发酵方式下研究了影响白僵菌素合成的关键因素。方法对固态发酵培养基的含水量、液态发酵培养基组分以及培养条件进行了考察。结果发现固态发酵培养基含水量为1mL水/g玉米渣时白僵菌素产量最高。经初步优化后的液态发酵培养基为(g/L):淀粉40;酪蛋白胨10;NaNO31.5;MgSO4·7H2O 0.05;KH2PO44;KCl 1,摇床转速为200r/min。结论液态发酵条件下较高溶氧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白僵菌素的合成,但是剪切力对菌体生长及白僵菌素合成有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usarium concentricum 白僵 发酵
下载PDF
进境美国高粱种子中产黄色镰孢菌的检测与鉴定 被引量:2
4
作者 王艺 周密密 +3 位作者 孙民琴 郭晓驹 李彬 吴翠萍 《湖北农业科学》 2019年第8期74-78,共5页
从进境的美国高粱种子中分离到一株疑似产黄色镰孢菌(Fusarium thapsinum)的菌株A009。该菌株菌落形态和显微特征均与产黄色镰孢菌一致。基于双基因位点(ITS、EF-1α)进行最大似然分析,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菌株A009与Fusarium tha... 从进境的美国高粱种子中分离到一株疑似产黄色镰孢菌(Fusarium thapsinum)的菌株A009。该菌株菌落形态和显微特征均与产黄色镰孢菌一致。基于双基因位点(ITS、EF-1α)进行最大似然分析,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菌株A009与Fusarium thapsinum(Gibberella thapsina)聚集在一个分支上,最大相似度为100%。致病性测试表明,菌株A009接种高粱幼苗叶片,4 d后在接种部位出现萎蔫症状。根据上述试验结果,将进境美国高粱种子中的菌株A009鉴定为产黄色镰孢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黄色(fusarium thapsinum) 高粱病害 形态特征 系统发育分析 致病性测试
下载PDF
一种新的豇豆根腐病病原菌鉴定及室内药剂筛选 被引量:15
5
作者 张河庆 席亚东 +3 位作者 陈玲 向娟 韩帅 吴婕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7-183,共7页
本文对四川成都发生的豇豆根腐病病原菌进行鉴定,为豇豆根腐病的药剂防治提供依据。采集了成都市豇豆种植区豇豆根腐病病株,经常规组织分离并纯化获得116株分离菌株,对分离菌株进行致病性测定、形态学鉴定及rDNA-ITS序列分析。结果表明... 本文对四川成都发生的豇豆根腐病病原菌进行鉴定,为豇豆根腐病的药剂防治提供依据。采集了成都市豇豆种植区豇豆根腐病病株,经常规组织分离并纯化获得116株分离菌株,对分离菌株进行致病性测定、形态学鉴定及rDNA-ITS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分离到的镰孢菌中有10株为Fusarium commune,分离频率为8.62%。对该10株菌进行致病性测定,均为致病菌株;其中MW4-11菌株致病性最强。该致病菌株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5~30℃,菌丝致死温度为70℃。选用7种杀菌剂通过平皿培养法对MW4-11菌株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对该致病菌株的毒性最强,EC50为0.030μ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豇豆 根腐病 fusarium COMMUNE
下载PDF
尖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侵染对枸杞光合和荧光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李捷 冯丽丹 +2 位作者 王有科 何静 陈秀蓉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565-1572,共8页
以西北地区主栽枸杞品种宁杞一号和美洲引进枸杞属植物Lycium exsertum为试验材料,采用伤根接种法接种尖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对其叶绿体色素含量、光合作用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动力学特征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接种F.oxyspo... 以西北地区主栽枸杞品种宁杞一号和美洲引进枸杞属植物Lycium exsertum为试验材料,采用伤根接种法接种尖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对其叶绿体色素含量、光合作用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动力学特征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接种F.oxysporum后,宁杞一号和L.exsertum的叶绿体色素含量均降低,但宁杞一号降低速度更快;宁杞一号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水分利用率大幅下降,而L.exsertum的变化幅度显著小于宁杞一号,与对照基本一致;宁杞一号最大光量子效率(Fm/Fv)、实际光量子效率(ΦPSⅡ)、开放中心捕捉效率(Fm′/Fv′)和光化学猝灭效率(qP)大幅下降,非光化学猝灭效率(NPQ)大幅上升,而L.exsertum波动幅度较小,与对照变化相似。L.exsertum叶绿体色素含量、光合作用参数和叶绿素荧光特性受F.oxysporum影响显著小于宁杞一号,维持了较高的光合效率和电子传递速率,对F.oxysporum引起的根腐病有较强的抵抗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 (fusarium oxysporum) 叶绿体色素 光合特性 叶绿素荧光参数
原文传递
一株马铃薯干腐病病原菌的鉴定与药剂筛选 被引量:4
7
作者 颜学明 刘小芳 +3 位作者 吴尧 吴承金 沈艳芬 李维群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22期5607-5609,5656,共4页
分离了一株马铃薯干腐病病原菌,经ITS序列分析证实其为尖刀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通过培养后喷雾接种感病品种AC0338,接种3 d后采用5种药剂进行防治。结果表明,5种药剂处理对马铃薯块茎干腐病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以40%多菌灵... 分离了一株马铃薯干腐病病原菌,经ITS序列分析证实其为尖刀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通过培养后喷雾接种感病品种AC0338,接种3 d后采用5种药剂进行防治。结果表明,5种药剂处理对马铃薯块茎干腐病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以40%多菌灵悬浮剂500倍液处理防效最好,防治效果为72.49%,能有效地控制马铃薯干腐病菌的扩展和蔓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干腐病 尖刀(fusarium oxysporum) 防治效果
下载PDF
连作马铃薯根系分泌物鉴定及其对尖孢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的作用 被引量:6
8
作者 谢奎忠 邱慧珍 +1 位作者 胡新元 罗爱花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15,共9页
为了揭示马铃薯连作化感物质与枯萎病之间的关系,通过水培和田间长期定位试验相结合方法,收集不同连作年限马铃薯根系分泌物,采用GC-TOF-MS进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在检测到的马铃薯根系分泌的48种物质中有机酸占30种。比较轮作、连作5... 为了揭示马铃薯连作化感物质与枯萎病之间的关系,通过水培和田间长期定位试验相结合方法,收集不同连作年限马铃薯根系分泌物,采用GC-TOF-MS进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在检测到的马铃薯根系分泌的48种物质中有机酸占30种。比较轮作、连作5年和连作10年马铃薯根系分泌物中有机酸的相对含量,发现苹果酸和棕榈酸的差异比较大。马铃薯连作条件下根系分泌物能显著增强尖孢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的发育并加重枯萎病发生。通过外源添加法研究苹果酸和棕榈酸对尖孢镰孢菌的化感作用,苹果酸和棕榈酸浓度分别在0.10-0.50 mmol·L^(-1)和0.05-0.10 mmol·L^(-1)对尖孢镰孢菌生长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盆栽试验表明,浓度0.05-0.50 mmol·L^(-1)苹果酸和棕榈酸对马铃薯枯萎病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这说明苹果酸和棕榈酸是马铃薯根系分泌的化感自毒物质,对尖孢镰孢菌生长起促进作用是连作马铃薯枯萎病发病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根系分泌物 苹果酸 棕榈酸 化感效应 (fusarium oxysporum) 枯萎病
原文传递
淡紫紫孢菌PLF-1对感染尖刀镰孢菌百合种球的促生作用及其相关防御酶活性变化 被引量:2
9
作者 虢雅洁 李小龙 +3 位作者 彭旭云 毕晶晶 卢春燕 张凤琴 《生物资源》 CAS 2020年第1期143-150,共8页
为了探究淡紫紫孢菌(Purpureocillium lilacinum)PLF-1对百合种球的促生作用及对百合尖刀镰孢菌的防治效果,采用平板对峙法评估淡紫紫孢菌对尖孢镰刀菌的拮抗效果,以及淡紫紫孢菌对百合抗尖孢镰刀菌的抗性作用。同时监测百合种球中超氧... 为了探究淡紫紫孢菌(Purpureocillium lilacinum)PLF-1对百合种球的促生作用及对百合尖刀镰孢菌的防治效果,采用平板对峙法评估淡紫紫孢菌对尖孢镰刀菌的拮抗效果,以及淡紫紫孢菌对百合抗尖孢镰刀菌的抗性作用。同时监测百合种球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浓度为4.34×10~4CFU/mL和4.34×10~5CFU/mL的淡紫紫孢菌孢子悬浮液对百合种球表现为促进作用,浓度为4.34×10~4CFU/mL时最高茎长达11 cm。平板拮抗实验中该淡紫紫孢菌菌株能有效抑制尖孢镰刀菌生长,抑制率高达72%。接种淡紫紫孢菌和病原菌的百合种球茎长会增长37.6%,根长会增长33%。该菌株能提高感染尖刀镰孢菌百合种球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有效抑制尖刀镰孢菌的毒害作用,促进植株健康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紫紫 百合种球 尖刀 促生 抗性
原文传递
落花生根内生真菌Fusarium oxysporum LHS-P1-3中恩镰孢菌素类化合物及生物活性研究
10
作者 周丽曼 孙建 +5 位作者 潘柳婷 郭梦菲 唐运文 王聪 许海棠 孔凡栋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5473-5480,共8页
目的研究落花生根内生真菌Fusarium oxysporum LHS-P1-3的次级代谢产物及其生物活性。方法使用硅胶色谱柱、高效液相色谱等对代谢粗提物进行分离纯化,采用质谱、核磁共振等方法测定化合物的结构,采用CCK-8法测试化合物的抗肿瘤细胞活性... 目的研究落花生根内生真菌Fusarium oxysporum LHS-P1-3的次级代谢产物及其生物活性。方法使用硅胶色谱柱、高效液相色谱等对代谢粗提物进行分离纯化,采用质谱、核磁共振等方法测定化合物的结构,采用CCK-8法测试化合物的抗肿瘤细胞活性,使用表面等离子共振实验(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研究化合物与胆固醇转运蛋白1(niemann-pick c1-like 1,NPC1L1)相互作用关系。结果从落花生根内生真菌Fusarium oxysporum LHS-P1-3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包括1个新化合物(1)与5个已知化合物:白僵菌素(2)、恩镰孢菌素I(3)、恩镰孢菌素MK1688(4)、恩镰孢菌素H(5)及恩镰孢菌素B(6)。化合物1~4对HepG2细胞和HeLa细胞的IC50均小于10µmol/L,化合物2~4则对HCT116细胞的IC50小于10µmol/L,SPR研究表明化合物2、4在20µmol/L浓度下,可与NPC1L1蛋白相互作用。结论化合物1为新的恩镰孢菌素类化合物,命名为恩镰孢菌素W。化合物1~5具有抗肿瘤活性,化合物2、4与NPC1L1蛋白存在相互作用,可能是NPC1L1蛋白的潜在抑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花生 尖刀LHS-P1-3 白僵 细胞毒活性 NPC1L1蛋白
原文传递
甘肃枸杞镰孢菌根腐病病原鉴定及优势病原菌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14
11
作者 李捷 冯丽丹 +2 位作者 王有科 何静 陈秀蓉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93-1100,共8页
为了明确甘肃省枸杞根腐病病原种类、生态分布和优势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于2013年和2014年采集甘肃省各枸杞主产区根腐病患病植株样品,分离纯化后进行形态和分子鉴定,统计分离到的各主产区的病原种类,并对优势病原菌的适宜生长温度、光... 为了明确甘肃省枸杞根腐病病原种类、生态分布和优势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于2013年和2014年采集甘肃省各枸杞主产区根腐病患病植株样品,分离纯化后进行形态和分子鉴定,统计分离到的各主产区的病原种类,并对优势病原菌的适宜生长温度、光照条件、pH和碳氮源进行了研究。结果共分离到260株镰孢菌菌株,其中GSJT7-2和GSJY8-1分离频率分别为66.15%和26.92%,属优势种;将2株镰孢菌进行EF-1α基因序列分析及对比,菌株GSJT7-2(登录号:KM457089)与腐皮镰孢菌(Fusarium solani),GSJY8-1(登录号:KM457093)与尖镰孢菌(F.oxysporium)同源性达99%,在系统发育树中聚在一起,分别将它们的分类地位初步确定为腐皮镰孢菌和尖镰孢菌。甘肃各产区病原菌分离种类和频率有较大差异,靖远县以尖镰孢菌为主,占82.89%;其余采集地均以腐皮镰孢菌为主,均占80%以上。腐皮镰孢菌GSJT7-2和尖镰孢菌GSJY8-1在10~40℃内均能生长,最适温度分别为35℃和25℃,最适pH为8~9和8,均在12 h光暗交替条件下生长最快,供试碳氮源中GSJT7-2和GSJY8-1对蔗糖和Na NO3利用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根腐病 腐皮(fusarium solani) (F.oxysporium) EF-1α 生物学特性 甘肃
原文传递
中国的膨孢组镰孢菌(英文)
12
作者 赵志慧 吕国忠 姜子德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57-863,共7页
膨孢组镰孢菌Fusarium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该组包括4个种:木贼镰孢菌F.equiseti,藨草镰孢菌F.scirpi,长脚镰孢菌F.longipes和紧致镰孢菌F.compactum。这4个种均产生腹背不平行弯曲的大孢子。分离获得并描述了其中的3个种。木贼镰孢菌F.... 膨孢组镰孢菌Fusarium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该组包括4个种:木贼镰孢菌F.equiseti,藨草镰孢菌F.scirpi,长脚镰孢菌F.longipes和紧致镰孢菌F.compactum。这4个种均产生腹背不平行弯曲的大孢子。分离获得并描述了其中的3个种。木贼镰孢菌F.equiseti是镰孢菌中最常见的种之一,它产生典型的腹背不平行弯曲的大孢子,大孢子的顶细胞和足跟状基细胞明显伸长,菌落因缺乏红色素而呈黄褐色。藨草镰孢菌F.scirpi是比较少见的种类,它的典型特征是在典型的十字形产孢细胞上产生大量的小型分生孢子。由于它在PDA培养基上容易发生小孢子缺乏型的变异,因此,常常被错误地鉴定为木贼镰孢菌F.equiseti。长脚镰孢菌F.longipes的大孢子最容易与其他种的大孢子区分,它的顶细胞和基细胞均极度延长。当长脚镰孢菌F.longipes菌落因为变异而失去产生红色素的能力时,也容易与木贼镰孢菌F.equiseti混淆。基于该组大孢子的典型特征,作者将锐顶镰孢菌F.acuminatum排除在该组之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贼 长脚 藨草 fusarium incarnation-F.equiseti复合种 分类学
原文传递
辽宁省玉竹根腐病病原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晓丽 孙文松 +2 位作者 刘莹 李玲 张天静 《湖北农业科学》 2021年第18期82-85,共4页
为鉴定辽宁省玉竹[PoLygonatum ordoratum(Mill.)Druce]根腐病病原菌的种类及其生物学特性,对玉竹根腐病病原菌进行了分离纯化培养,通过致病性测定,结合病菌形态学观察和延长因子(EF1-腐)序列分析,确定病原菌种类,并对病原菌的生物学特... 为鉴定辽宁省玉竹[PoLygonatum ordoratum(Mill.)Druce]根腐病病原菌的种类及其生物学特性,对玉竹根腐病病原菌进行了分离纯化培养,通过致病性测定,结合病菌形态学观察和延长因子(EF1-腐)序列分析,确定病原菌种类,并对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该病原菌为尖孢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生长最适宜的培养基为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碳源为甘露醇,氮源为硝酸钾,温度为25~30℃,pH为5~7,光照条件为完全黑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竹[PoLygonatum ordoratum(Mill.)Druce] 根腐病 (fusarium oxysporum)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Analysis of endophytic fungi in roots of Santalum album Linn.and its host plant Kuhnia rosmarinifolia Vent
14
作者 Si-sheng SUN Xiao-mei CHEN Shun-xing GUO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B(Biomedicine & Biotechnology)》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2期109-115,共7页
Santalum album Linn. is an evergreen and hemi-parasitic tree, the heartwood-sandalwood of which was used during a long history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Kuhnia rosmarinifolia Vent. is a good host for 1- or 2-ye... Santalum album Linn. is an evergreen and hemi-parasitic tree, the heartwood-sandalwood of which was used during a long history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Kuhnia rosmarinifolia Vent. is a good host for 1- or 2-year-old growing S. album.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 album and K. rosmarinifolia is still little known. Many studies have been carried out on a number of plants for identification and diversity of endophytes. In this study, in total 25 taxa of endophytic fungi were isolated from the roots of S. album and the roots of K. rosmarinifolia. The most frequently isolated genera were Penicillium sp. 1 and Fusarium sp. 1 in the roots of S. album and K. rosmadnifolia, respectively. S. album is a root parasite of K. rosmarinifolia. The interesting result is that they apparently do not share the same endophytic fungi isolates. This study for the first time explored the content of endophytic fungi from S. album and K. rosmarinifolia, which provides important information for further stud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dophytic fungi Santalum album Kuhnia rosmarinifolia Penicillium sp. fusarium sp.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