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尖吻腹蛇血凝酶致高热、呼吸困难1例 被引量:3
1
作者 程刚英 周庆 +2 位作者 刘珏 王奕 邓艾平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CAS 2018年第4期256-258,共3页
1例48岁男性患者因"体检发现血小板减少2个月"入院,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脾肾静脉分流术,先后给予抗感染、抑酸、护肝、止血等治疗,术后第1天使用尖吻蝮蛇血凝酶过程中突发寒战、呼吸困难、高热。医生排除疾病因素,临... 1例48岁男性患者因"体检发现血小板减少2个月"入院,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脾肾静脉分流术,先后给予抗感染、抑酸、护肝、止血等治疗,术后第1天使用尖吻蝮蛇血凝酶过程中突发寒战、呼吸困难、高热。医生排除疾病因素,临床药师结合患者药品使用情况考虑为尖吻腹蛇血凝酶所致严重过敏反应,转入重症医学科监护治疗,停用可疑药物,其他药物继续使用,给予对症处理,患者体温、氧饱和度逐渐恢复正常,次日转回外科继续原治疗,未再使用尖吻腹蛇血凝酶,上述不适症状也未再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吻腹蛇血凝酶 药品不良反应 过敏反应 高热 呼吸困难
下载PDF
尖吻腹蛇血凝酶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2
作者 关瑞宁 周牡丹 +1 位作者 关阳东 邝志成 《中国医学工程》 2013年第4期103-103,105,共2页
目的探讨尖吻腹蛇血凝酶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9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成A、B、C3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予尖吻腹蛇血凝酶、白眉蛇毒血凝酶和脑垂体后叶素治疗共3天。72小时后比较临床效果和用药后的各... 目的探讨尖吻腹蛇血凝酶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9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成A、B、C3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予尖吻腹蛇血凝酶、白眉蛇毒血凝酶和脑垂体后叶素治疗共3天。72小时后比较临床效果和用药后的各种不良反应及平均住院天数。结果尖吻腹蛇血凝酶组(A组)和白眉蛇毒血凝酶组(B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优脑垂体后叶素组(C组),并有明显差异(P<0.05)。而A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优于B组,但两者无明显差异(P>0.05);3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A、B组相似(P>0.05),而与C组有显著的差异(P<0.05)。3组均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尖吻腹蛇血凝酶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显著且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吻腹蛇血凝酶 上消化道出血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尖吻腹蛇血凝酶对腭咽成型术术中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琳 朱优立 万宝罗 《中外医学研究》 2014年第23期30-31,共2页
目的:探讨尖吻腹蛇凝血酶在腭咽成型术术中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行腭咽成型术的10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组,各50例。A组患者术中术腔表面喷洒尖吻腹蛇凝血酶,B组患者术中术腔未喷洒尖吻腹蛇凝血酶... 目的:探讨尖吻腹蛇凝血酶在腭咽成型术术中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行腭咽成型术的10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组,各50例。A组患者术中术腔表面喷洒尖吻腹蛇凝血酶,B组患者术中术腔未喷洒尖吻腹蛇凝血酶,观察术后24 h内伤口出血情况。结果:A组出现继发性出血2例,1例为左术腔血肿,经穿刺及雾化处理后血止;1例患者血压高,术腔间断渗血,经静脉给降压药血压正常后,血止。B组出现继发性出血5例,经静脉给止血药及冰敷后无效,行全麻下止血术后血止。A组出血率4%低于B组的10%,B组需经止血术后止血。结论:术中应用尖吻腹蛇凝血酶可减少腭咽成型术患者术后继发出血,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腭咽成型术 尖吻腹蛇凝血酶 继发出血
下载PDF
尖吻腹蛇血凝酶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中止血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4
作者 李东波 韩锦华 +1 位作者 高伟 孙丽萍 《中外医疗》 2015年第5期5-7,共3页
目的通过对尖吻腹蛇血凝酶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围手术期的应用,评估尖吻腹蛇血凝酶在鼻腔手术中的止血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利用前瞻性对照研究方法,选择于2012年6月—2013年6在该院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手术治疗的6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 目的通过对尖吻腹蛇血凝酶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围手术期的应用,评估尖吻腹蛇血凝酶在鼻腔手术中的止血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利用前瞻性对照研究方法,选择于2012年6月—2013年6在该院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手术治疗的6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前后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于入选患者行一般资料的统计学比较,两组患者的资料具有均一性,可进行进一步的比较研究。一组在术前给2u尖吻腹蛇血凝酶(实验组),另一组不用尖吻腹蛇血凝酶(对照组),比较手术过程中两组患者出血量,评价尖吻腹蛇血凝酶对减少术中出血量的影响,比较应用HCA患者术前、术后3 d血常规、凝血常规,评价应用HCA对血常规、凝血的影响。结果实验组术中出血量明显较对照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80,P=0.00)。实验组与对照组血常规、凝血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血常规=0.866,P血常规=0.478;χ2凝血=0.285,P凝血=0.803)。实验组术前、术后3 d的凝血功能、血常规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PT=0.098、PTT=0.685、Pp=0.796、PFIB=0.744;PRBC=0.275、PHGB=0.12、PPLT=0.393)。结论尖吻腹蛇血凝酶对减少术中出血量有明显疗效,但对患者血常规、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吻腹蛇血凝酶 鼻中隔偏曲手术 出血量
下载PDF
尖吻蝮蛇未知C类凝集素蛋白cDNA扩增、克隆与表达 被引量:4
5
作者 查向东 张华远 +2 位作者 肖亚中 刘兢 徐康森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752-755,共4页
蛇毒中C类凝集素 (C TLs)超家族蛋白 ,是具有抗凝血等功能的一族蛋白质 .根据测得的蛇毒蛋白的N端氨基酸序列 ,设计PCR引物 ;从湖南尖吻蝮蛇毒腺中提取总RNA ,经反转录 ,再通过温度降落锚式PCR ,在只使用一个特异性引物和一个通用引物... 蛇毒中C类凝集素 (C TLs)超家族蛋白 ,是具有抗凝血等功能的一族蛋白质 .根据测得的蛇毒蛋白的N端氨基酸序列 ,设计PCR引物 ;从湖南尖吻蝮蛇毒腺中提取总RNA ,经反转录 ,再通过温度降落锚式PCR ,在只使用一个特异性引物和一个通用引物、进行一次循环数不超过 30的非巢式反应的条件下 ,即获得两个较为清晰的扩增条带 ;其中之一带经克隆、测序、比较 ,证明其与已知的蛇毒中C类凝集素超家族蛋白质有较高的同源性 .在大肠杆菌中获得高效融合表达 ,融合蛋白占细胞总蛋白的 2 6 %~ 3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吻腹 C类凝集素超家族 温度降落锚式PCR 融合表达 agkisasin 蛇毒蛋白 扩增 克隆
下载PDF
尖吻蝮蛇舌状虫成虫、虫卵超微结构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陈韶红 陈盈 +1 位作者 张永年 常正山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41-544,共4页
目的了解尖吻腹蛇舌状虫成虫、虫卵扫描与透射电镜超微结构。方法将尖吻腹蛇舌状虫成虫、虫卵经清洗、固定、脱水、干燥、溅射黄金和环氧树脂包埋,经LKB-E超薄切片机超薄切片双重染色后分别置于S-520扫描电镜与Philp CM210透射电镜下进... 目的了解尖吻腹蛇舌状虫成虫、虫卵扫描与透射电镜超微结构。方法将尖吻腹蛇舌状虫成虫、虫卵经清洗、固定、脱水、干燥、溅射黄金和环氧树脂包埋,经LKB-E超薄切片机超薄切片双重染色后分别置于S-520扫描电镜与Philp CM210透射电镜下进行观察。结果扫描电镜下可见尖吻腹蛇舌状虫成虫虫体有6~9个腹环,腹环之间体表为波纹皱褶。口两侧各有一对钩,虫体布满似乳突状小棘,只有成虫前端和末端两侧可见散在的隆起的椭圆孔状感觉器,虫体末端腹面可见肛孔。透射电镜下尖吻腹蛇舌状虫成虫表皮层为3层,即外皮层、内皮层、基板(膜)。透射电镜显示尖吻腹蛇舌状虫虫卵呈椭圆形,卵有3层结构,分别为卵外膜、透明层和髓质层。结论尖吻腹蛇舌状虫成虫在扫描电镜显示成虫体表布满乳突状小棘,只有头部和尾部两侧可见散在的感觉器,与幼虫全身布满感觉器有区别。透射电镜下的尖吻腹蛇舌状虫成虫表皮层为3层即外皮层、内皮层、基板(膜),与幼虫的六层结构有明显的不同。卵巢中的虫卵于离体的虫卵在扫描和透射电镜下有明显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吻腹蛇舌状虫 乳突 感觉器 超微结构
下载PDF
尖吻蝮蛇毒及其降压组分降压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2
7
作者 林振桃 管锦霞 郑有顺 《蛇志》 1996年第1期4-7,共4页
用离子交换及凝胶过滤的方法,从尖吻蝮蛇毒中分离纯化出具有显著降压作用的组分,经聚丙烯酰胺凝胶圆盘电泳及等电聚焦电泳证实为单一区带,其等电点为6.8,分子量为31000,LD50为7.35±0.51mg/kg(i.... 用离子交换及凝胶过滤的方法,从尖吻蝮蛇毒中分离纯化出具有显著降压作用的组分,经聚丙烯酰胺凝胶圆盘电泳及等电聚焦电泳证实为单一区带,其等电点为6.8,分子量为31000,LD50为7.35±0.51mg/kg(i.v小白鼠)。该组分能使兔和大白鼠颈动脉血压降低,其降压作用在一定的剂量范围内呈较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同时观察大白鼠肠系膜微循环微动脉管径的变化,发现大白鼠颈动脉血压降低与微动脉扩张有关。兔血液流变学实验表明该组分能加快红细胞电泳速度、降低全血及血浆粘度等,提示该降压组分的降压作用可能与其扩张微小血管及降低血液粘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吻腹蛇毒 蛇毒 降压组分 机制
下载PDF
注射用尖吻蝮蛇血凝酶致严重过敏性休克1例 被引量:15
8
作者 曾秀燕 鲁梅玉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3年第31期80-80,共1页
患者,男,42岁,因腹部胀痛〉10d,呈持续性,以上腹部为主,于2012年9月12日入我院消化内科住院治疗。既往2011年工作时右上肢被机器绞伤,于我院行右上肢截肢术,
关键词 休克 过敏性 尖吻腹蛇血凝酶
下载PDF
尖吻蝮自然越冬洞穴的结构观察
9
作者 张世能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55-57,共3页
为了解决尖吻蝮在人工饲养条件下难以安全越冬的问题 ,在黄山地区对尖吻蝮的自然越冬进行了数年的调查 ,陆续观察了 2 3个越冬洞穴的结构。初步总结了尖吻蝮自然越冬的生态 ,并用数据和图示方式较详细地报道了尖吻蝮自然越冬洞穴的构造 ... 为了解决尖吻蝮在人工饲养条件下难以安全越冬的问题 ,在黄山地区对尖吻蝮的自然越冬进行了数年的调查 ,陆续观察了 2 3个越冬洞穴的结构。初步总结了尖吻蝮自然越冬的生态 ,并用数据和图示方式较详细地报道了尖吻蝮自然越冬洞穴的构造 ,介绍了人工饲养过程中保证尖吻蝮安全越冬的管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吻腹 越冬生态 洞穴构造 越冬管理
下载PDF
PCA通过NF-κB和AP-1信号通路影响HUVECs表达TF
10
作者 靳文 张根葆 +1 位作者 高恬媛 桑金凤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04-908,共5页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和活化蛋白1(AP-1)信号通路在尖吻蝮蛇毒蛋白C激活剂(PCA)抑制脂多糖(LPS)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组织因子(TF)表达中的作用。方法:MTT法检测HUVECs活力,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和活化蛋白1(AP-1)信号通路在尖吻蝮蛇毒蛋白C激活剂(PCA)抑制脂多糖(LPS)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组织因子(TF)表达中的作用。方法:MTT法检测HUVECs活力,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蛋白在细胞中的分布,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内NF-κB p65、TF、c-Fos和c-Jun蛋白的表达,qPCR法测定TF mRNA在HUVECs的表达,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TF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LPS组的细胞活力明显下降(P<0.01),胞质内出现明显的黄染颗粒,胞质染色加深,TRAF6平均吸光度值升高(P<0.01),NF-κB p65、c-Jun和c-Fos的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P<0.01),TF mRNA和蛋白表达亦明显增加(P<0.01);PCA+LPS组的细胞活力较LPS组升高(P<0.05),细胞形态正常,胞质黄染颗粒不明显,TRAF6平均吸光度明显小于LPS组(P<0.01),NF-κB p65、c-Fos和c-Jun 3种蛋白表达则明显降低(P<0.01),TF mRNA及蛋白亦表达减少(P<0.01)。结论:PCA可明显减轻LPS引起的HUVECs损伤,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TRAF6、NF-κB及AP-1核因子的活化进而减少组织因子的释放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吻腹蛇毒蛋白C激活剂 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 组织因子 核因子ΚB 活化蛋白1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