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9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尖尾芋炮制前后质量比较研究
1
作者 莫单丹 张颖婷 +4 位作者 殴春丽 龚小妹 周小雷 王硕 唐炳兰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4年第14期22-27,共6页
目的:研究尖尾芋炮制前后(尖尾芋生品和米炒尖尾芋)显微结构、薄层色谱、指纹图谱的变化。方法:观察尖尾芋生品及其炮制品药材粉末的显微鉴别特征,采用TLC对尖尾芋生品及其炮制品进行鉴别,采用HPLC法建立尖尾芋生品及其炮制品指纹图谱... 目的:研究尖尾芋炮制前后(尖尾芋生品和米炒尖尾芋)显微结构、薄层色谱、指纹图谱的变化。方法:观察尖尾芋生品及其炮制品药材粉末的显微鉴别特征,采用TLC对尖尾芋生品及其炮制品进行鉴别,采用HPLC法建立尖尾芋生品及其炮制品指纹图谱。结果:尖尾芋经米炒炮制后草酸钙针晶形态、TLC及HPLC指纹图谱均发生明显改变,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大于0.9,归纳出尖尾芋药材10个共有峰,米炒尖尾芋8个共有峰。结论:比较了尖尾芋药材与其制品之间显微、TLC及指纹图谱的差异,为尖尾芋及米炒尖尾宇质量控制提供方法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尾 炮制品 高效液相色谱 指纹图谱 质量标准
下载PDF
尖尾芋石油醚部位化学成分及其乳腺癌细胞毒活性研究
2
作者 王鹏 陈娅 +3 位作者 彭兰淳 郑青竹 彭江丽 彭求贤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2-77,共6页
研究天南星科海芋属植物尖尾芋Alocasia cucullata(Lour.)Schott石油醚部位化学成分。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等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运用波谱学技术进行结构鉴定。采用CCK-8法测试化合物对人乳腺癌MDA-MB-231、MCF-7细胞及小鼠乳腺... 研究天南星科海芋属植物尖尾芋Alocasia cucullata(Lour.)Schott石油醚部位化学成分。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等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运用波谱学技术进行结构鉴定。采用CCK-8法测试化合物对人乳腺癌MDA-MB-231、MCF-7细胞及小鼠乳腺癌4T1细胞的体外细胞毒活性。从尖尾芋根茎石油醚部位中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分别为对羟基苯甲醛(1)、苯甲酸(2)、香草酸乙酯(3)、没食子酸乙酯(4)、7-羟基香豆素(5)、肉豆蔻酸甲酯(6)、角鲨烯(7)、齐墩果酸(8)、熊果酸(9)、香紫苏醇(10)、香紫苏内酯(11)、原儿茶醛(12)、原儿茶酸(13)、二十八烷醇(14)和没食子酸(15),化合物2~15为海芋属首次分离得到,所有化合物均为尖尾芋首次分离得到。乳腺癌细胞毒活性研究显示:化合物4、8和9对3种乳腺癌细胞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尾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乳腺癌 细胞毒活性
下载PDF
基于UPLC-Q-TOF-MS/MS和网络药理学探究尖尾芋抗乳腺癌作用机制
3
作者 王鹏 陈娅 +4 位作者 彭兰淳 郑青竹 陈厅 彭江丽 彭求贤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75-693,共19页
本研究通过UPLC-Q-TOF-MS/MS技术、网络药理学策略探究尖尾芋石油醚部位抗乳腺癌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并通过4T1乳腺癌荷瘤小鼠模型验证尖尾芋石油醚部位(petroleum ether fraction of Alocasia cucullata,EAC)体内抗乳腺癌作用及机... 本研究通过UPLC-Q-TOF-MS/MS技术、网络药理学策略探究尖尾芋石油醚部位抗乳腺癌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并通过4T1乳腺癌荷瘤小鼠模型验证尖尾芋石油醚部位(petroleum ether fraction of Alocasia cucullata,EAC)体内抗乳腺癌作用及机制。基于UPLC-Q-TOF-MS/MS数据获取EAC化学成分41个,包括11种芳香类成分、8种萜类成分、5种生物碱类成分、4种脂肪酸类成分、2种香豆素类成分和11种其他类成分;基于鉴定出的化合物通过网络药理学得到556个潜在作用靶点;蛋白互作网络(PPI)分析发现MAPK1、Bcl-2等10个核心靶点,富集分析发现核心靶点可能通过MAPK、PI3K-Akt等细胞凋亡相关信号通路发挥抗乳腺癌作用,并通过分子对接技术验证了毛地黄毒苷配基等活性成分与细胞凋亡相关蛋白pERK、Bcl-2、Bax具有良好的结合能力。抗乳腺癌活性研究结果表明与模型对照组比较,EAC低、中、高剂量组肿瘤生长趋势渐缓,肿瘤质量减少,抑瘤率逐渐增加;EAC中、高剂量组脾脏指数有显著性差异,EAC低剂量组脾脏指数效果不显著(P<0.05);HE染色观察到给药组肿瘤组织中细胞排列疏松,轮廓不清晰。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发现EAC高、中剂量组、5-氟尿嘧啶阳性对照组的IL-1β、TNF-α含量均降低。动物验证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EAC均能下调MAPKs信号通路中p-ERK蛋白的表达(P<0.01),而对ERK、JNK、p-38、p-JNK、p-p38蛋白水平无显著性差异;EAC能显著升高小鼠乳腺癌组织中Bax/Bcl-2蛋白水平和基因表达水平。综上,尖尾芋石油醚部位能下调p-ERK蛋白水平,促进癌细胞凋亡从而抑制4T1乳腺癌荷瘤小鼠肿瘤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尾 石油醚部位 抗乳腺癌活性 化学成分 网络药理学 MAPKS信号通路
下载PDF
基于UPLC-Q-TOF-MS/MS和网络药理学探讨尖尾芋抗乳腺癌药效物质及作用机制
4
作者 王鹏 陈娅 +1 位作者 彭江丽 彭求贤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77-85,共9页
目的利用UPLC-Q-TOF-MS/MS技术和网络药理学探讨尖尾芋抗乳腺癌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方法结合MassBank等数据库及现有文献研究,鉴定尖尾芋醇提物的化学成分,通过TCMSP、GeneCards等数据库筛选尖尾芋抗乳腺癌的作用靶点,使用STRING数据库... 目的利用UPLC-Q-TOF-MS/MS技术和网络药理学探讨尖尾芋抗乳腺癌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方法结合MassBank等数据库及现有文献研究,鉴定尖尾芋醇提物的化学成分,通过TCMSP、GeneCards等数据库筛选尖尾芋抗乳腺癌的作用靶点,使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 3.9.0构建关键靶点蛋白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通过DAVID数据库对关键靶点进行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功能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最后借助Cytoscape 3.9.0构建“成分-基因-通路”互作网络图。结果从尖尾芋醇提物中共鉴定18个成分,包括生物碱类(1,3,10,12)、苯丙素类(2,8,18)、黄酮类(6,7,9,11,15)等;基于鉴定出的化合物通过网络药理学得到429个潜在作用靶点;PPI分析发现PIK3CA、PIK3R1、MAPK1等10个核心靶点,富集分析发现核心靶点可能通过调控癌症通路发挥抗乳腺癌作用,“成分-基因-通路”互作网络图显示生物碱类成分小檗碱及黄酮类成分山柰酚、木犀草素可能是尖尾芋醇提物发挥药效的主要活性成分,其机制与凋亡相关。结论本研究初步探究了尖尾芋醇提物抗乳腺癌活性成分为生物碱及黄酮类成分,其作用机制与细胞凋亡相关,为进一步开展尖尾芋醇提物抗乳腺癌的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尾芋醇提物 抗乳腺癌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 网络药理学 相互作用 富集分析
下载PDF
尖尾芋一未知叶部病害的病原菌分离与鉴定
5
作者 张少天 《乡村科技》 2024年第6期78-83,共6页
为明确重庆市万州区种植的尖尾芋出现的一种叶部病害病原菌的种类,采集受病原菌感染的尖尾芋叶片样本,并对样本进行表面消毒处理,成功分离出病原菌。对该病原菌进行培养和纯化处理,最终得到纯化后的病原菌菌株。对该病原菌菌株进行形态... 为明确重庆市万州区种植的尖尾芋出现的一种叶部病害病原菌的种类,采集受病原菌感染的尖尾芋叶片样本,并对样本进行表面消毒处理,成功分离出病原菌。对该病原菌进行培养和纯化处理,最终得到纯化后的病原菌菌株。对该病原菌菌株进行形态学观察和生理生化试验,初步确认该病原菌为真菌。通过DNA序列分析和比对,最终确定该病原菌为平头炭疽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尾 炭疽病 分离鉴定 平头炭疽菌
下载PDF
滇金丝猴尖尾食道口线虫的鉴定
6
作者 陈越 谢昕言 +4 位作者 张誉方 杨建发 贺君君 王昂 王荣琼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7-140,共4页
云南某动物园发现滇金丝猴肠道线虫感染严重,为进一步确诊感染虫种,通过形态学和PCR方法对其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Ⅰ亚基(cox1)基因部分序列进行扩增、测序和分析,并利用MEGA6.0软件构建遗传系统进化树,分析其种系发育关系。结果显示,... 云南某动物园发现滇金丝猴肠道线虫感染严重,为进一步确诊感染虫种,通过形态学和PCR方法对其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Ⅰ亚基(cox1)基因部分序列进行扩增、测序和分析,并利用MEGA6.0软件构建遗传系统进化树,分析其种系发育关系。结果显示,该滇金丝猴虫体样本形态学鉴定结果为食道口线虫,扩增所获得的线虫分离株其cox 1序列长度为442 bp,与尖尾食道口线虫(Oesophagostomum aculeatum)相似度高达99.74%,表明滇金丝猴体内分离的线虫样本为尖尾食道口线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金丝猴 尖尾食道口线虫 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Ⅰ亚基基因 种系发育
下载PDF
尖尾芋石油醚部位化学成分及抗乳腺癌作用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陈娅 王鹏 +4 位作者 彭兰淳 郑青竹 陈厅 彭江丽 彭求贤 《中南药学》 CAS 2023年第4期844-849,共6页
目的探讨尖尾芋石油醚部位的化学成分及其抗乳腺癌作用。方法采用GC-MS法分析尖尾芋石油醚部位(EAC)的化学成分,CCK-8法检测EAC对MDA-MB-231细胞和4T1细胞活性的影响,显微镜观察EAC对MDA-MB-231形态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EAC处理后,... 目的探讨尖尾芋石油醚部位的化学成分及其抗乳腺癌作用。方法采用GC-MS法分析尖尾芋石油醚部位(EAC)的化学成分,CCK-8法检测EAC对MDA-MB-231细胞和4T1细胞活性的影响,显微镜观察EAC对MDA-MB-231形态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EAC处理后,MAPKs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共鉴定出53个化学成分,主要成分为脂肪酸类、甾醇类等。EAC能抑制MDA-MB-231细胞和4T1细胞的活性,改变MDA-MB-231细胞的形态,能抑制MAPKs信号通路中p-ERK/ERK的表达。结论EAC可抑制MDA-MB-231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可能与下调ERK蛋白磷酸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尾 乳腺癌 MAPKS信号通路 ERK蛋白
下载PDF
特殊涡鞭毛虫——尖尾藻的核骨架 被引量:8
8
作者 文建凡 吴传芬 李靖炎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1992年第1期89-94,共6页
采用分级抽提,DGD包埋-去包埋剂电镜技术在特殊涡鞭毛虫——尖尾藻的细胞核内显示出了一个纤维网络结构。此网络结构不溶于CSK液和可抽去微管与微丝的溶液,不被DNase所酶解和热三氯醋酸所抽提,因而是一个非DNA性质的纤维蛋白网络结构。... 采用分级抽提,DGD包埋-去包埋剂电镜技术在特殊涡鞭毛虫——尖尾藻的细胞核内显示出了一个纤维网络结构。此网络结构不溶于CSK液和可抽去微管与微丝的溶液,不被DNase所酶解和热三氯醋酸所抽提,因而是一个非DNA性质的纤维蛋白网络结构。它的一系列形态结构特征——整个呈网络形态,纤维的粗细为2.8—24nm,与细胞质内的中间纤维有广泛的连接,含有少量对维持其结构完整性所必需的RNA成分等,都十分相似于典型真核细胞的核骨架结构,但所显示的核纤层为一层不均匀、不连续的结构,这有别于典型真核细胞的核纤层。 本工作首次证实了特殊涡鞭毛虫——尖尾藻已进化产生了核骨架结构,且与典型真核细胞的核骨架在形态结构上已很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鞭毛虫 尖尾 核骨架
下载PDF
海洋尖尾藻的摄食 被引量:8
9
作者 安鑫龙 李雪梅 李亚宁 《海洋技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0-102,共3页
海洋尖尾藻(Oxyrrhis marina)是世界广布的一种赤潮原因甲藻。以亚心形扁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和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等6种海洋微藻为饵料对海洋尖尾藻的摄食进行了显微观察。结果表明:海洋尖尾藻的摄食方式为滤食,... 海洋尖尾藻(Oxyrrhis marina)是世界广布的一种赤潮原因甲藻。以亚心形扁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和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等6种海洋微藻为饵料对海洋尖尾藻的摄食进行了显微观察。结果表明:海洋尖尾藻的摄食方式为滤食,整个摄食过程分为水流形成和胞吞作用两个阶段;水流形成依靠海洋尖尾藻整个细胞围绕饵料藻旋转实现,胞吞器官为纵沟;每个海洋尖尾藻细胞内可同时容纳饵料藻一至数个。此外,分属于不同门类的供试藻均能被海洋尖尾藻摄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尖尾 摄食方式 摄食过程 滤食 胞吞作用
下载PDF
河北省1个赤潮藻新记录种——海洋尖尾藻 被引量:9
10
作者 安鑫龙 李雪梅 么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5078-5078,共1页
通过室内显微观察,发现了甲藻门1个新记录种——海洋尖尾藻,并对该赤潮藻进行了初步培养。
关键词 甲藻门 尖尾藻属 河北省
下载PDF
尖尾枫脂溶性成分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高微 刘布鸣 +3 位作者 冯军 黄艳 何开家 邱宏聪 《广西科学》 CAS 2012年第2期147-148,151,共3页
采用硅胶柱层析、甲酯化和气相色谱-质谱方法,分析广西特色瑶药植物尖尾枫[Callicarpa longissima(Hemsl.)Merr.]的脂溶性化学成分。结果分离出39个组分,并鉴定确认了其中的29个成分。确认的29个成分主要为脂肪酸类化合物,均为首次在该... 采用硅胶柱层析、甲酯化和气相色谱-质谱方法,分析广西特色瑶药植物尖尾枫[Callicarpa longissima(Hemsl.)Merr.]的脂溶性化学成分。结果分离出39个组分,并鉴定确认了其中的29个成分。确认的29个成分主要为脂肪酸类化合物,均为首次在该植物中被鉴定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分分析 脂溶性成分 尖尾 气-质联用
下载PDF
尖尾苏铁根系类型与解剖结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徐峰 黄玉源 +3 位作者 陆媛峰 牟继平 钟业聪 陆照甫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10-213,共4页
研究了尖尾苏铁根系的形态及解剖结构。首次发现苏铁植物的根系属须根系,全部须根膨大成肉质根,同一条肉质根内的原生木质部束呈现二原型至九原型。皮层簿壁细胞多达80层以上,细胞内含丰富的淀粉粒;分泌腔常见。这些发现为揭示苏铁类植... 研究了尖尾苏铁根系的形态及解剖结构。首次发现苏铁植物的根系属须根系,全部须根膨大成肉质根,同一条肉质根内的原生木质部束呈现二原型至九原型。皮层簿壁细胞多达80层以上,细胞内含丰富的淀粉粒;分泌腔常见。这些发现为揭示苏铁类植物对恶劣环境的适应机制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尾苏铁 肉质根 须根系 分泌腔
下载PDF
尖尾芋水培营养液配方的筛选 被引量:6
13
作者 叶飞 黑淑梅 常海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9505-9506,9509,共3页
[目的]为尖尾芋水培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用不同种营养液培养尖尾芋,测定比较形态和生理指标,对尖尾芋水培的4种营养液进行优化选择。[结果]用斯泰纳营养液培养的尖尾芋植株,其株高、叶片数、鲜重、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 [目的]为尖尾芋水培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用不同种营养液培养尖尾芋,测定比较形态和生理指标,对尖尾芋水培的4种营养液进行优化选择。[结果]用斯泰纳营养液培养的尖尾芋植株,其株高、叶片数、鲜重、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及根系活力均高于日本园试、霍格兰和洛桑营养液,而丙二醛(MDA)含量较低,仅低于日本园试营养液培养的植株。[结论]斯泰纳营养液为尖尾芋的最优水培营养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尾 水培 形态和生理指标 营养液优化
下载PDF
海洋尖尾藻的室内培养 被引量:8
14
作者 安鑫龙 李雪梅 宫春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期85-86,共2页
[目的]研究海洋尖尾藻(Oxyrrhis marina Dujardin)室内培养的可行性,为其生理生态特性及其赤潮形成机理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在实验室培养海洋尖尾藻,饵料藻为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湛江等鞭金藻(Isochrysis zhangjia... [目的]研究海洋尖尾藻(Oxyrrhis marina Dujardin)室内培养的可行性,为其生理生态特性及其赤潮形成机理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在实验室培养海洋尖尾藻,饵料藻为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湛江等鞭金藻(Isochrysis zhangjiangensis)、亚心形扁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和绿色巴夫藻(Pavlova viridis)。[结果]在实验室条件下,除高密度的蛋白核小球藻和湛江等鞭金藻外,以亚心形扁藻和绿色巴夫藻作为饵料时海洋尖尾藻均能良好地生长和繁殖。[结论]该研究为海洋尖尾藻的室内培养解决了饵料问题,实现了海洋尖尾藻室内的长期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尖尾 室内培养 饵料藻
下载PDF
尖尾芋凝集素的纯化及性质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侯学文 吴伯良 +1 位作者 曾仲奎 郭勇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06-111,共6页
报道了从天南星科植物尖尾芋(Alocasiaeuculata(Dour)Schot)中分离出了一种凝集素(简称AEL).AEL对兔血有较强的凝集效果,而对各型人血没有凝集作用;在3种糖蛋白中,粘液素胃粘蛋白对AEL的... 报道了从天南星科植物尖尾芋(Alocasiaeuculata(Dour)Schot)中分离出了一种凝集素(简称AEL).AEL对兔血有较强的凝集效果,而对各型人血没有凝集作用;在3种糖蛋白中,粘液素胃粘蛋白对AEL的凝血活力抑制较强;AEL对培养人外周血白细胞的转化率高达88%,超过对照PHA的转化率;用SephadexG-200柱(94cm×1.6cm)测得AEL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6600;用癌细胞体外培养的方法证明了AEL对肺腺癌细胞株P18没有直接杀伤能力.此外,还探讨了各种pH、温度、变性剂等理化因子对AEL凝血活力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尾 凝集素 抗癌试验
下载PDF
中国尖尾叶蝉属一新种记述(半翅目:叶蝉科:广头叶蝉亚科) 被引量:2
16
作者 戴仁怀 李虎 李子忠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42-45,共4页
该文记述了采自中国云南省的尖尾叶蝉属1新种,箭茎尖尾叶蝉Pedionis(Pedionis)sagittatasp.nov.,并提供了该种的整体图及雄性外生殖器的鉴别特征图.新种与李氏尖尾叶蝉P.(P.)lii Zhang et Viraktamath近似,区别特征为雄性尾节侧瓣腹缘... 该文记述了采自中国云南省的尖尾叶蝉属1新种,箭茎尖尾叶蝉Pedionis(Pedionis)sagittatasp.nov.,并提供了该种的整体图及雄性外生殖器的鉴别特征图.新种与李氏尖尾叶蝉P.(P.)lii Zhang et Viraktamath近似,区别特征为雄性尾节侧瓣腹缘具短刺毛;阳茎干突起基部较大,占据大半阳茎干;阳茎干强烈弯曲,相对较粗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翅目 广头叶蝉亚科 尖尾叶蝉属 新种 中国
下载PDF
从尖尾东鳖甲中提取甲壳素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建英 贾龙 +1 位作者 张大治 喜巧红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66-71,共6页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探讨从尖尾东鳖甲(Anatolica mucronata Reitter,1889)中提取甲壳素的最佳条件,并对甲壳素样品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利用酸浸碱煮法提取甲壳素的最佳试验条件为:氢氧化钠浓度7%、温度87℃、时间5 ...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探讨从尖尾东鳖甲(Anatolica mucronata Reitter,1889)中提取甲壳素的最佳条件,并对甲壳素样品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利用酸浸碱煮法提取甲壳素的最佳试验条件为:氢氧化钠浓度7%、温度87℃、时间5 h、固液比1∶13(g/m L),柠檬酸浓度1.6 g/L、室温、时间28 h、固液比1∶9(g/m L);对在最佳试验条件下提取得到的甲壳素样品进行红外光谱检测,并计算其得率为21.45%。用紫外吸收法和干法灰化法分别测定提取物中残余蛋白质和无机盐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壳素 尖尾东鳖甲 最佳试验条件 提取 昆虫资源
下载PDF
尖尾枫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高微 刘布鸣 +2 位作者 柴玲 黄艳 白懋嘉 《香料香精化妆品》 CAS 2015年第3期1-3,共3页
通过对尖尾枫植物枝叶和花挥发油中主要化学成分的研究,分析比较其主要化学成分及其相对含量。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从尖尾枫的新鲜叶、花中提取挥发油,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鉴定其中的化学成分,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组分的... 通过对尖尾枫植物枝叶和花挥发油中主要化学成分的研究,分析比较其主要化学成分及其相对含量。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从尖尾枫的新鲜叶、花中提取挥发油,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鉴定其中的化学成分,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尖尾枫叶和尖尾枫花的挥发油得率分别为4.51%和2.79%。从尖尾枫叶挥发油中共鉴定出28个化合物,峰面积之和占挥发油总馏出峰面积的76.24%;从尖尾枫花挥发油中共鉴定出20个化合物,峰面积之和占挥发油总馏出峰面积的85.25%。尖尾枫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为α-红没药醇等倍半萜类化合物,叶和花的挥发油中化学成分的组成及其相对含量存在差异,研究结果可为合理使用尖尾枫资源以及开发新品种精油提供科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尾 挥发油 成分分析 相对含量
下载PDF
海洋尖尾藻培养液的基本特征 被引量:3
19
作者 安鑫龙 李雪梅 李亚宁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3期7827-7828,共2页
[目的]研究海洋尖尾藻培养液的基本特征。[方法]以亚心形扁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和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作为海洋尖尾藻(Oxyrrhis marina)的饵料进行室内静置培养。[结果]海洋尖尾藻静置培养过程中培养液颜色发生变化... [目的]研究海洋尖尾藻培养液的基本特征。[方法]以亚心形扁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和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作为海洋尖尾藻(Oxyrrhis marina)的饵料进行室内静置培养。[结果]海洋尖尾藻静置培养过程中培养液颜色发生变化,先由饵料藻培养液的颜色变为淡粉红色至粉红色,最终变为无色。海洋尖尾藻培养过程中瓶底首先出现少量沉淀物,随着培养时间延长,沉淀物上附着的饵料藻开始逐渐增多然后慢慢减少直至消失。[结论]该研究获得了海洋尖尾藻培养液的基本牲征,为海洋尖尾藻生态学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尖尾 培养液 颜色变化 胞外分泌物
下载PDF
海洋尖尾虫对海洋卡盾藻的扰动摄食 被引量:3
20
作者 安鑫龙 李雪梅 申亮 《实验动物科学》 2014年第1期55-56,60,共3页
海洋尖尾虫是世界广泛分布的一种海洋浮游原生动物,目前已成为国际上室内海洋生物实验的模式海洋浮游生物。采用连续显微观察的方法研究了在共培养条件下海洋尖尾虫对海洋卡盾藻的摄食特征。结果表明,在共培养条件下,海洋尖尾虫摄食海... 海洋尖尾虫是世界广泛分布的一种海洋浮游原生动物,目前已成为国际上室内海洋生物实验的模式海洋浮游生物。采用连续显微观察的方法研究了在共培养条件下海洋尖尾虫对海洋卡盾藻的摄食特征。结果表明,在共培养条件下,海洋尖尾虫摄食海洋卡盾藻的方式为扰动摄食,这种摄食方式在国际上尚属首次报道。该研究结果为探讨赤潮演替和近海生物群落演替机制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尖尾 海洋卡盾藻 扰动摄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