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工位尖角电极电火花成形微尖槽结构
1
作者 宋满仓 李阳 刘军山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569-1576,共8页
针对加工某微小装置的局部微尖槽形状精度难以保证的问题,提出一种多工位尖角电极电火花成形的方法。以304不锈钢为工件材料,选择纯铜和铜钨合金(W75%)作为电极材料并进行试验比较。为减小电极损耗和重复定位误差对加工精度的影响,采用... 针对加工某微小装置的局部微尖槽形状精度难以保证的问题,提出一种多工位尖角电极电火花成形的方法。以304不锈钢为工件材料,选择纯铜和铜钨合金(W75%)作为电极材料并进行试验比较。为减小电极损耗和重复定位误差对加工精度的影响,采用慢走丝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多工位尖角电极,然后利用多工位尖角电极电火花成形夹角为16°、深度为0.36mm的微尖槽。结果表明:采用较低进给速度,恒速多次线切割的方法能制作出质量较好的多工位尖角电极;尖槽成形精度随着工位数的增加而提高,且相同工位数时由于铜钨合金电极的低损耗性能使尖槽成形精度更好。最终采用6工位的铜钨合金电极成形微尖槽角度为16.3°,相对误差1.9%;深度为0.356mm,相对误差1.1%,形状精度也较好。该方法可以满足某微小装置中微尖槽部分的加工精度和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槽 恒速多次电火花线切割 多工位角电极 电火花成形
下载PDF
成人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畸形治疗前后髁突形态、上尖牙牙槽骨形态变化的研究
2
作者 田华 郝天喜 邓刚 《中国医疗美容》 2024年第8期84-87,共4页
目的 探讨与研究成人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畸形(AngleⅡ)治疗前后髁突形态、上尖牙牙槽骨形态变化情况。方法选择2021年8月至2023年12月在焦作市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畸形成人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 目的 探讨与研究成人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畸形(AngleⅡ)治疗前后髁突形态、上尖牙牙槽骨形态变化情况。方法选择2021年8月至2023年12月在焦作市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畸形成人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给予扩弓矫治,治疗观察时间为6个月,记录髁突形态、上尖牙牙槽骨形态变化情况。结果 62例患者治疗6个月后的ANB、SNA、SNB、Sn-H、LL-E等髁突形态参数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L-H明显提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的磨牙移位距离显著降低,中切牙倾角差、上中切牙凸距与治疗前显著提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期间发生并发症8例,发生率为12.90%,其中龋齿5例、口腔黏膜损伤1例、食物嵌塞1例、牙周炎1例。治疗6个月后的固定性、美观度、舒适度、咀嚼功能等口腔功能评分都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成人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畸形治疗前后髁突、上尖牙牙槽骨会发生明显的形态变化,可显著提高患者的口腔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 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畸形 髁突 牙牙
下载PDF
成人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治疗前后上尖牙牙槽骨形态的CBCT研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郝璐 刘琳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51-356,共6页
目的:比较运用2种方法内收上前牙后,成人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上颌尖牙旋转及牙槽骨形态的改变。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30例患者,其中15例拔牙治疗,15例非常规拔牙治疗,对所有受试者进行术前术后CBCT影像扫描,分别对其上颌双侧尖... 目的:比较运用2种方法内收上前牙后,成人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上颌尖牙旋转及牙槽骨形态的改变。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30例患者,其中15例拔牙治疗,15例非常规拔牙治疗,对所有受试者进行术前术后CBCT影像扫描,分别对其上颌双侧尖牙正畸治疗前后牙槽骨厚度、牙槽骨高度及尖牙牙根旋转范围、尖牙牙根旋转距离进行测量。利用SPSS 23.0统计软件,对治疗前后的CBCT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拔牙矫治与非常规拔牙矫治后,上颌尖牙牙槽骨厚度、牙槽骨高度及尖牙牙根旋转范围和旋转距离变化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非常规拔牙矫治比较,拔牙矫治后,尖牙更加直立,牙根的移动范围更大,唇侧牙槽骨吸收更多,而远中牙槽骨高度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 成人患者 正畸治疗 牙区牙骨形态 CBCT
下载PDF
中国人成年男性下颌牙槽弓的形态观测及其几何图形的数学显示公式 被引量:1
4
作者 陈纲 《解剖学报》 CAS 1986年第2期113-118,共6页
本文对200例中国人成年男性下颌牙槽弓若干测点间距进行了测量,并对其形状做了目测分类。认为下颌牙槽弓的形状可用尖牙槽间弧弦指数区分,大于或小于指数95即能分出方圆型或尖圆型;本实验根据测量描绘出下颌牙槽弓的几何图形,用计算几... 本文对200例中国人成年男性下颌牙槽弓若干测点间距进行了测量,并对其形状做了目测分类。认为下颌牙槽弓的形状可用尖牙槽间弧弦指数区分,大于或小于指数95即能分出方圆型或尖圆型;本实验根据测量描绘出下颌牙槽弓的几何图形,用计算几何方法求得左外、左内、右外、右内四个半弓的一元八次方程,并作了检验,误差在0.001cm以下、相关系数在0.999以上;根据方程,算出中国人成年男性下颌牙槽弓平均截面积为12.15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牙 内弓 外弓 圆形 方圆形 间弧弦指数 计算几何 一元八次方程 定积分
下载PDF
巨噬细胞及其相关因子在尖周病骨吸收中的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袁林天 文岭英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2001年第1期42-44,共3页
在急、慢性尖周病中,均可出现程度不同的尖周牙槽骨的吸收和(或)牙根尖的吸收。巨噬细胞及其合成和分泌的细胞因子参与尖周骨吸收活动。本文主要介绍巨噬细胞及其有关的细胞因子IL-1α、IL1β、TNF-α、OPG/OCIF等在尖周病骨吸收中的分... 在急、慢性尖周病中,均可出现程度不同的尖周牙槽骨的吸收和(或)牙根尖的吸收。巨噬细胞及其合成和分泌的细胞因子参与尖周骨吸收活动。本文主要介绍巨噬细胞及其有关的细胞因子IL-1α、IL1β、TNF-α、OPG/OCIF等在尖周病骨吸收中的分布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病 巨噬细胞 细胞因子 骨吸收 周牙
下载PDF
孕镶金刚石钻头优化设计及其在甘青隧道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马银龙 张诗彧 +2 位作者 周福军 孙志刚 任杰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845-1853,共9页
孕镶金刚石钻头是通过胎体超前磨损,促使金刚石出露形成微切削刃,在钻压和扭矩的作用下对岩石进行磨削碎岩,可广泛应用于硬地层和复杂地层钻进。然而,常规金刚石钻头存在坚硬地层钻速低、进尺慢、费用高等问题。本研究首先采取甘青隧道S... 孕镶金刚石钻头是通过胎体超前磨损,促使金刚石出露形成微切削刃,在钻压和扭矩的作用下对岩石进行磨削碎岩,可广泛应用于硬地层和复杂地层钻进。然而,常规金刚石钻头存在坚硬地层钻速低、进尺慢、费用高等问题。本研究首先采取甘青隧道S2Z-45钻孔相邻孔不同深度的岩石样品,对其硬度、矿物组成及可钻性进行测试分析,确定了岩层大部分以闪长岩为主,岩石可钻性等级为8级;然后针对甘青隧道的地质特点对孕镶金刚石的胎体硬度和底唇面形状进行了优化设计,并进行了现场试验,通过分析钻头的实际使用情况研究了孕镶金刚石钻头性能的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胎体硬度为HRC 15~20、金刚石粒度40~50目、金刚石体积分数为20%、底唇面为环槽尖齿型的孕镶金刚石钻头性能最佳,寿命达到321 m,钻速为1.17 m/h;在相同金刚石参数下,胎体硬度为HRC 10~15的滚齿型孕镶金刚石钻头在钻速方面具有优势,最大钻速能够达到1.44 m/h。环槽尖齿型底唇面和高胎体硬度有助于提高钻头寿命,滚齿型底唇面和低胎体硬度有利于提高钻进效率,但钻头寿命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青隧道 孕镶金刚石钻头 齿型 滚齿型 胎体
下载PDF
依据牙槽嵴和根尖周牙槽骨骨状况进行牙槽骨分类法 被引量:1
7
作者 徐筱 徐莉 《中国口腔医学继续教育杂志》 2014年第4期199-204,共6页
如果治疗前能对牙槽嵴顶和根尖周的牙槽骨情况及其厚度有一定了解,那么对于满足美观和功能的风险评估将会有所帮助,尤其是在上下前牙区发育异常及想要达到前牙保护耠时。本文介绍了一种牙槽骨(表型phenotype)的新分类法,该分类方... 如果治疗前能对牙槽嵴顶和根尖周的牙槽骨情况及其厚度有一定了解,那么对于满足美观和功能的风险评估将会有所帮助,尤其是在上下前牙区发育异常及想要达到前牙保护耠时。本文介绍了一种牙槽骨(表型phenotype)的新分类法,该分类方法将牙槽嵴顶和根尖周区牙槽骨分开考虑,并依据每个区域的唇颊侧牙槽骨厚度进行分类,从而有助于跨学科治疗的风险评估。牙槽嵴顶区被定义为从釉牙骨质界向根尖方向4mm范围内的牙槽骨区。根尖周区牙槽骨范围取决于每个牙的牙根长度,它从釉牙骨质界根尖方向4mm处(牙槽嵴顶区止点)延伸至根尖区为止。每个区域的牙槽骨(牙槽嵴顶区和根尖周区)都可以归为厚型或薄型。唇颊侧骨质厚度≥1mm称为厚型,而厚度〈1mm则称为薄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牙 嵴顶 分类法 釉牙骨质界 风险评估 下前牙区 骨厚度
原文传递
常规TOFD探头和相控阵TOFD探头对人工反射体检测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1
8
作者 田国良 马殿忠 周育宇 《无损检测》 2010年第5期353-356,共4页
采用全自动相控阵超声波检测系统和常规多探头超声波检测系统,对全自动超声波试块进行检测,以比较相控阵TOFD探头和常规TOFD探头对人工反射体的检测效果。通过分析试块上TOFD尖角槽、横向槽及通槽的TOFD图像,表明多探头超声波检测系统... 采用全自动相控阵超声波检测系统和常规多探头超声波检测系统,对全自动超声波试块进行检测,以比较相控阵TOFD探头和常规TOFD探头对人工反射体的检测效果。通过分析试块上TOFD尖角槽、横向槽及通槽的TOFD图像,表明多探头超声波检测系统采用常规TOFD探头的检测结果比全自动相控阵超声波检测系统采用相控阵TOFD探头的检测结果有强大优势,提出全自动相控阵超声波检测系统与常规TOFD探头组合配置是最佳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TOFD探头 相控阵TOFD探头 全自动超声波试块 TOFD 横向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