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温度和盐度分别对尖紫蛤胚胎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2
1
作者 黄洋 黄海立 +1 位作者 吕广煊 刘志刚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17-122,共6页
在水温17-32℃(盐度16)、盐度2-23(水温27℃)的范围内采用渐变法进行温、盐度对尖紫蛤(Soletellina acuta Cai et zhuang)胚胎发育的影响试验。结果是:(1)孵化水温27℃,盐度17,历时980min左右尖紫蛤胚胎发育至直线铰合期;(... 在水温17-32℃(盐度16)、盐度2-23(水温27℃)的范围内采用渐变法进行温、盐度对尖紫蛤(Soletellina acuta Cai et zhuang)胚胎发育的影响试验。结果是:(1)孵化水温27℃,盐度17,历时980min左右尖紫蛤胚胎发育至直线铰合期;(2)尖紫蛤胚胎发育适宜温度范围为23.1~31.2℃,最适温度范围为25.0~29.9℃,在适宜温度范围内,孵化水温(x)与孵化时间(y)存在着多项式函数关系:Y=3.6111x2-224.28x+4393.6(R2=0.9882);(3)尖紫蛤胚胎发育的最低和最高临界盐度分别为8和23,适宜盐度范围11~20,最适宜的盐度范围14-17;(4)温度或盐度超过其适宜范围时,孵化率明显下降或幼虫畸形率明显增大。研究结果补充了对尖紫蛤胚胎发育生境因子的需求认识,对开展尖紫蛤人工繁育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letellina acuta CAI ET Zhuang) 胚胎发育 温度 盐度
下载PDF
盐度、pH和规格对尖紫蛤(Soletellin aacuta)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 被引量:25
2
作者 黄洋 黄海立 +2 位作者 林国游 孙成波 刘志刚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0-125,共6页
采用室内实验生态学方法,进行了尖紫蛤的耗氧率和排氨率的研究。结果表明,盐度和pH对不同规格尖紫蛤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影响明显。尖紫蛤的耗氧率和排氨率与盐度之间的关系可分别用二次多项式OR=-c1+d2S-d3S2,NR=c2+d4S-d5S2表示,在盐度1... 采用室内实验生态学方法,进行了尖紫蛤的耗氧率和排氨率的研究。结果表明,盐度和pH对不同规格尖紫蛤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影响明显。尖紫蛤的耗氧率和排氨率与盐度之间的关系可分别用二次多项式OR=-c1+d2S-d3S2,NR=c2+d4S-d5S2表示,在盐度10时耗氧率和排氨率达到最大值,当盐度超过10时反而下降;pH6.4—8.4时,3种规格尖紫蛤的单位体质量耗氧率和排氨率随pH升高而增强,pH大于8.4时耗氧率和排氨率降低。盐度2—18时,不同规格的尖紫蛤个体O:N值为:8.319—14.840,平均为11.476,在14时O:N出现峰值;pH6.4—9.4时,不同大小的尖紫蛤个体O:N值为:2.377—11.502,平均为8.547,在8.4时O:N出现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度 PH 耗氧率 排氨率
下载PDF
镉对尖紫蛤抗氧化酶活性及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被引量:28
3
作者 邓思平 赵云涛 +3 位作者 朱春华 曾敏珊 符淑芳 李广丽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89-695,共7页
为阐明镉(Cd2+)对尖紫蛤消化盲囊和鳃抗氧化酶的毒性影响程度,研究了不同浓度的Cd2+(0.005、0.05、0.5 mg/L)在不同暴露时间(24h、72h、120h)对尖紫蛤鳃和消化盲囊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 为阐明镉(Cd2+)对尖紫蛤消化盲囊和鳃抗氧化酶的毒性影响程度,研究了不同浓度的Cd2+(0.005、0.05、0.5 mg/L)在不同暴露时间(24h、72h、120h)对尖紫蛤鳃和消化盲囊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Cd2+浓度为0.005 mg/L时,在整个实验期间Cd2+对消化盲囊和鳃内的SOD、CAT、GSH-PX活性并无显著影响。在Cd2+浓度为0.05 mg/L和0.5 mg/L时,SOD、CAT、GSH-PX在鳃和消化盲囊中的活性都呈现出明显的时间剂量依赖关系。在0.05 mg/L暴露时,鳃和消化盲囊中的SOD、CAT和GSH-PX的活性随时间逐渐增强,在72h时达到最大值,但在120h时略有降低。在0.5 mg/L暴露时,消化盲囊中SOD、CAT及鳃中CAT活性在24h时上升达到最大值,但鳃中SOD直到72h才达到最大值,并均在120h下降到最低,其中消化盲囊中SOD和CAT活性在120h低于对照组,这可能与消化盲囊对Cd2+的敏感性高于鳃有关。在0.5 mg/L暴露的鳃中,GSH-PX在24h、72h活性并不上升,在120h甚至低于正常水平,0.5 mg/L暴露的消化盲囊中,24h时迅速增高,然后逐渐下降到正常值。这可能与Cd2+结合了GSH-PX的活性中心,降低了GSH-PX的活性有关。与3种酶活性随着时间延长和剂量的增加,酶活性会降低的变化趋势不同,鳃和消化盲囊中的MDA的含量随时间延长和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并不出现下降,这表明尖紫蛤鳃和消化盲囊中的MDA含量可以灵敏的反映机体内的氧化损伤程度,但不能敏感的反映水体中Cd2+的污染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氧化物歧化酶 过氧化氢酶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丙二醛
下载PDF
尖紫蛤的人工育苗 被引量:10
4
作者 符韶 蔡英亚 +2 位作者 邓陈茂 黄海立 谢仁政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1期15-18,共4页
1997年 7月开始进行尖紫蛤人工育苗的研究 ,1999年 11月培育出壳长 4 mm左右的幼苗近30万只 。
关键词 人工育苗 亲本培育 受精 幼贝培育
下载PDF
尖紫蛤糖胺聚糖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刘倩 范秀萍 +1 位作者 吴红棉 胡雪琼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96-398,381,共4页
采用四氮唑蓝还原法(MTT法)研究了尖紫蛤糖胺聚糖对人宫颈癌细胞(Hela细胞)、人鼻咽癌细胞(CNE-2Z细胞)、慢性髓性白血病细胞(K562细胞)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显示:尖紫蛤糖胺聚糖对三种肿瘤细胞具有较强的抑制能力,并存在一定的量效关... 采用四氮唑蓝还原法(MTT法)研究了尖紫蛤糖胺聚糖对人宫颈癌细胞(Hela细胞)、人鼻咽癌细胞(CNE-2Z细胞)、慢性髓性白血病细胞(K562细胞)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显示:尖紫蛤糖胺聚糖对三种肿瘤细胞具有较强的抑制能力,并存在一定的量效关系;尖紫蛤糖胺聚糖与阳性药物(5-Fu)合用呈单纯相加作用或增强、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胺聚糖 抑瘤率
下载PDF
盐度、pH和规格对尖紫蛤滤水率、摄食率、吸收率的影响 被引量:12
6
作者 黄洋 黄海立 +2 位作者 邓乐平 孙成波 刘志刚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1期42-47,共6页
采用室内实验生态学方法对尖紫蛤的滤水率、摄食率和吸收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盐度为2~18时,3种规格尖紫蛤的滤水率和摄食率先升后降,在盐度10.50~12.10内滤水率和摄食率出现最大值,最佳摄食盐度为11.41~12.10;pH在6.4~9.4时,3种规... 采用室内实验生态学方法对尖紫蛤的滤水率、摄食率和吸收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盐度为2~18时,3种规格尖紫蛤的滤水率和摄食率先升后降,在盐度10.50~12.10内滤水率和摄食率出现最大值,最佳摄食盐度为11.41~12.10;pH在6.4~9.4时,3种规格尖紫蛤的滤水率和摄食率先升后降,在pH为8.23~8.45内滤水率和摄食率出现最大值,尖紫蛤最佳摄食的pH为8.23~8.28。尖紫蛤的吸收率与盐度的相关性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度 PH 滤水率 摄食率 吸收率
下载PDF
尖紫蛤全脏器中糖胺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李孟婕 范秀萍 +1 位作者 吴红棉 胡雪琼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2011年第1期80-83,共4页
采用单因素实验,研究尖紫蛤全脏器中糖胺聚糖的分离提取工艺条件并进行初步纯化,同时进行电泳鉴定。尖紫蛤全脏器中糖胺聚糖的最佳分离提取条件为:木瓜蛋白酶和枯草杆菌中性蛋白酶用量分别为0.6%和0.79%,水料比为1:1,酶解温度为58℃,酶... 采用单因素实验,研究尖紫蛤全脏器中糖胺聚糖的分离提取工艺条件并进行初步纯化,同时进行电泳鉴定。尖紫蛤全脏器中糖胺聚糖的最佳分离提取条件为:木瓜蛋白酶和枯草杆菌中性蛋白酶用量分别为0.6%和0.79%,水料比为1:1,酶解温度为58℃,酶解时间为4 h,经酶解、离心去蛋白、醇沉、洗涤、干燥,得糖胺聚糖粗制品(SAG-0),得率为2.58%,糖胺聚糖含量为26.7%。粗制品经脱色、等电点沉淀、超滤、醇沉、洗涤、干燥,得糖胺聚糖精制品(SAG-1),得率为1.48%,糖胺聚糖含量为4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胺聚糖 提取
下载PDF
广东鉴江尖紫蛤的生态调查 被引量:14
8
作者 蔡英亚 邓陈茂 刘志刚 《湛江水产学院学报》 CAS 1992年第1期7-11,共5页
尖紫蛤分布于我国东南沿海,在广东鉴江它的栖息密度为3.5~7.0个/m^2。生活在比重1.0006~1.0007,水温19.2~30.8℃,pH 值6.9~7.2.流速0.243~0.704m/s,透明度为0.38~0.60m 的咸淡水交汇处,从低潮区至水深3m 的沙滩均有分布,栖息深度... 尖紫蛤分布于我国东南沿海,在广东鉴江它的栖息密度为3.5~7.0个/m^2。生活在比重1.0006~1.0007,水温19.2~30.8℃,pH 值6.9~7.2.流速0.243~0.704m/s,透明度为0.38~0.60m 的咸淡水交汇处,从低潮区至水深3m 的沙滩均有分布,栖息深度一般为0.30~0.50m,最深可达0.70m。食料以底栖硅藻和有机碎屑为主。雌雄异体,繁殖期在9~10月,一周龄个体平均大小为37.5mm×16.5mm×8.2mm。在鉴江尖紫蛤的年产量约5万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生态 贝类 鉴江
下载PDF
尖紫蛤全脏器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4
9
作者 蒋杨 范秀萍 +2 位作者 吴红棉 胡雪琼 钟帝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350-353,共4页
对尖紫蛤全脏器的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和矿物元素含量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尖紫蛤全脏器中粗蛋白含量为68.6%(以干基计),总糖为11.2%,蛋白质组成氨基酸总量为55.82%,含有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含量的38.7%;Gly、Gl... 对尖紫蛤全脏器的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和矿物元素含量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尖紫蛤全脏器中粗蛋白含量为68.6%(以干基计),总糖为11.2%,蛋白质组成氨基酸总量为55.82%,含有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含量的38.7%;Gly、Glu和Asp等呈味氨基酸含量丰富,占氨基酸总量的49.1%;第一限制氨基酸为缬氨酸,氨基酸价为57。脂肪酸组成中SFA:MUFA:PUFA=1.3:1:1.7;Fe含量高达167mg/kg,限量元素中除铅外均在允许范围内。因此,尖紫蛤全脏器是具有较高营养价值的海洋食品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 限量元素 脂肪酸
下载PDF
体质量和温度对尖紫蛤滤水率、摄食率、吸收率的影响 被引量:11
10
作者 黄洋 黄海立 +2 位作者 杨土新 孙成波 刘志刚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2期109-114,共6页
采用室内实验生态学方法对尖紫蛤的滤水率、摄食率和吸收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验温度下,随着体质量的增加,尖紫蛤的个体滤水率和个体摄食率都升高,与体质量呈正相关的幂函数关系,可分别表示为CR=aWb和IR=cWd。其中,b的取值范围:0... 采用室内实验生态学方法对尖紫蛤的滤水率、摄食率和吸收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验温度下,随着体质量的增加,尖紫蛤的个体滤水率和个体摄食率都升高,与体质量呈正相关的幂函数关系,可分别表示为CR=aWb和IR=cWd。其中,b的取值范围:0.508 7~0.713 7,平均值为0.650 4;d的取值范围:0.526 4~0.720 4,平均值为0.660 5。体质量与尖紫蛤吸收率的关系不明显。在16~36℃时,3种规格尖紫蛤的滤水率、摄食率和吸收率呈一个峰值变化,都在温度为28℃时达到峰值,当温度超过28℃后,滤水率、摄食率和吸收率都不再增加反而下降。温度对尖紫蛤滤水率、摄食率和吸收率影响极显著(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质量 温度 滤水率 摄食率 吸收率
下载PDF
尖紫蛤全脏器糖蛋白的提取及其对鼻咽癌CNE-2Z细胞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倩 范秀萍 +1 位作者 吴红棉 胡雪琼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2011年第9期1105-1108,共4页
探讨用盐提法对尖紫蛤全脏器进行提取,并对提取物糖蛋白的抗肿瘤活性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以0.5 mol/L NaCl为浸提液,料液比1:25,75℃水浴浸提85 min,60℃旋转蒸发浓缩,总糖含量、蛋白含量和得率分别为15.27%,4.42%和5.03%,醇沉乙醇... 探讨用盐提法对尖紫蛤全脏器进行提取,并对提取物糖蛋白的抗肿瘤活性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以0.5 mol/L NaCl为浸提液,料液比1:25,75℃水浴浸提85 min,60℃旋转蒸发浓缩,总糖含量、蛋白含量和得率分别为15.27%,4.42%和5.03%,醇沉乙醇终浓度达到60%提取效果最佳;采用四氮唑蓝还原法(MTT法)研究糖蛋白对鼻咽癌CNE-2Z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显示:抑制作用最明显的为200μg/mL的S-3号样液,抑制率达到13.74%,与阳性药合用后抑制率达83.02%;所有成分与阳性药合用均呈单纯相加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糖 蛋白 抗CEN-2Z细胞
下载PDF
尖紫蛤生殖周期的研究 被引量:32
12
作者 杨耀聪 李复雪 《热带海洋》 CSCD 1994年第2期61-67,T002,共8页
根据尖紫蛤Hiatulaacuta发育程度,将生殖腺发育过程分为增殖期、生长期、成熟期、排放期和休止期五个时期。尖紫蛤生殖期在福建省为9—11月,生殖盛期在10月.温度是影响性腺发育的主要因素。绝大多数个体为雌、雄异... 根据尖紫蛤Hiatulaacuta发育程度,将生殖腺发育过程分为增殖期、生长期、成熟期、排放期和休止期五个时期。尖紫蛤生殖期在福建省为9—11月,生殖盛期在10月.温度是影响性腺发育的主要因素。绝大多数个体为雌、雄异体。雌、雄同体的同一滤泡中,雌、雄生殖细胞分区域分布。较晚期的卵母细胞和成熟卵子的核仁变成双质核仁,组织化学实验结果表明,双质核仁染色深浅的两部分,是由于这两部分蛋白质含量不同的缘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腺 生殖周期
下载PDF
尖紫蛤壳顶幼虫适宜饵料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银环 许理 +2 位作者 黄海立 黄洋 刘志刚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6-40,共5页
为了研究尖紫蛤壳顶幼虫适宜饵料种类和投喂浓度,选用5组微藻做为饵料,研究其对尖紫蛤(Soletellina acuta Cai et Zhuang)壳顶幼虫生长和存活的影响。5组微藻分别是A组微绿球藻(Nannochloropsis oculata sp.),B组亚心形扁藻(Platymonas ... 为了研究尖紫蛤壳顶幼虫适宜饵料种类和投喂浓度,选用5组微藻做为饵料,研究其对尖紫蛤(Soletellina acuta Cai et Zhuang)壳顶幼虫生长和存活的影响。5组微藻分别是A组微绿球藻(Nannochloropsis oculata sp.),B组亚心形扁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C组湛江等鞭金藻(Isochrysis zhanjiangensis)+亚心形扁藻,D组绿色巴夫藻(Pavlova viridis)+亚心形扁藻,E组小球藻(Chlorella sp.)+亚心形扁藻。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A组饵料效果为最好;B组和C组的饵料效果次之,E组和D组的饵料效果较差;不同饵料种类下,A组壳顶幼虫有最大生长和存活率;不同饵料浓度下,A组的最适投喂浓度是12 000个/(mL.d),C组的最适投喂浓度是5 000+5 000个/(mL.d)。A组和C组获得了较高的生长速率和成活率,可做为尖紫蛤壳顶幼虫适宜的饵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藻 壳顶幼虫
下载PDF
生活在尖紫蛤外套腔中的隐匿豆蟹的繁殖和生长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耀聪 李复雪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89-94,共6页
本文通过观察生活在尖紫蛤外套胺中的隐匿豆蟹性腺周年发育情况和分析头胸甲宽组成变化,研究隐匿豆蟹的繁殖和世代交替.隐匿豆蟹的繁殖期为3~10月,繁殖盛期在4月下旬至6月上旬和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两个繁殖高峰.隐匿豆蟹的... 本文通过观察生活在尖紫蛤外套胺中的隐匿豆蟹性腺周年发育情况和分析头胸甲宽组成变化,研究隐匿豆蟹的繁殖和世代交替.隐匿豆蟹的繁殖期为3~10月,繁殖盛期在4月下旬至6月上旬和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两个繁殖高峰.隐匿豆蟹的世代交替是:在繁殖期早出生的个体,至翌年繁殖,形成第一个繁殖高峰.其中部分个体抱卵孵化后,性腺再次成熟和繁殖,这两部分豆蟹在繁殖后的当年死亡.因此这些个体,越过冬季,寿命只有1周年多.而在繁殖期晚出生的个体,翌年只繁殖一次,再过一个冬季,至第3年繁殖期再次繁殖后而死亡.这些个体越过两个冬季,寿命两周年.隐匿豆蟹生长至甲宽3.2mm后,才进入尖紫蛤外套腔中生活,在这以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匿豆蟹 繁殖 生长
下载PDF
尖紫蛤体质量和海水温度对其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黄洋 黄海立 +2 位作者 李东 孙成波 刘志刚 《热带生物学报》 2013年第1期11-16,共6页
采用室内实验生态学方法对尖紫蛤的耗氧率和排氨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16~32℃时,尖紫蛤的耗氧率和排氨率与体质量呈负相关的幂函数关系,可分别表示为OR=aW-b和NR=cW-b,其中b的取值范围为0.488~0.874,平均值为0.620;a的取值范围为... 采用室内实验生态学方法对尖紫蛤的耗氧率和排氨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16~32℃时,尖紫蛤的耗氧率和排氨率与体质量呈负相关的幂函数关系,可分别表示为OR=aW-b和NR=cW-b,其中b的取值范围为0.488~0.874,平均值为0.620;a的取值范围为0.362~1.371;d的取值范围为0.454~0.747,平均值为0.591;c的取值范围为44.678~121.158。在16~32℃时,尖紫蛤的耗氧率和温度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指数函数OR=c1ed1T表示,耗氧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在32℃时达到峰值,当温度超过32℃时,耗氧率下降。在16~36℃时,尖紫蛤的排氨率和温度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二次多项式NR=-c2+d2T-d3T2表示,在28℃时排氨率达到峰值。尖紫蛤呼吸Q10值的范围为0.547~3.660,排泄Q10值的范围为0.235~2.515,水温对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均显著。尖紫蛤的呼吸氧原子数与排出的氨态氮原子之比O∶N值的范围为4.312~21.874,各种规格的尖紫蛤O∶N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质量 温度 耗氧率 排氨率
下载PDF
20月龄尖紫蛤壳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9
16
作者 陈亭君 何旭盟 +1 位作者 申玉春 栗志民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6期23-29,共7页
【目的】了解尖紫蛤(Soletellina acuta)壳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测量120个20月龄人工养殖的尖紫蛤,以壳形态性状壳长X1、壳高X2、壳宽X3为自变量,体质量性状活体质量mL和软体质量mM为因变量建立壳形态性状对体质量影响... 【目的】了解尖紫蛤(Soletellina acuta)壳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测量120个20月龄人工养殖的尖紫蛤,以壳形态性状壳长X1、壳高X2、壳宽X3为自变量,体质量性状活体质量mL和软体质量mM为因变量建立壳形态性状对体质量影响的最优回归方程。【结果】壳形态性状与活体、软体质量的相关系数都达到了极显著性水平(P<0.01),壳长和壳宽是决定尖紫蛤活体质量的主要因素,而壳长和壳高是决定尖紫蛤软体质量的主要因素。采用逐步回归方法得到最优回归方程:mL=-62.105+0.647 X1+0.726 X2+0.779 X3、mM=-26.116+0.240 X1+0.439 X2+0.322 X3,回归关系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结论】20月龄尖紫蛤壳壳长是和壳宽、壳长和壳高分别是决定尖紫蛤活体质量、软体质量的主要因素,为尖紫蛤的选择育种提供形态学证据,可首选壳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性状 体质量性状 回归方程
下载PDF
长江口疏浚土掩埋对两种贝类存活的影响 被引量:14
17
作者 晁敏 沈新强 陈亚瞿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74-677,共4页
疏浚土处置产生的土丘状浮泥,会掩埋原有底质,底栖生物被掩埋后或死亡,或垂直向迁移重新获得生存机会,而使底栖生物群落得以重建.为评价疏浚土掩埋对底栖生物存活的潜在影响,采用长江口深水航道工程疏浚土模拟掩埋尖紫蛤(Sanguin... 疏浚土处置产生的土丘状浮泥,会掩埋原有底质,底栖生物被掩埋后或死亡,或垂直向迁移重新获得生存机会,而使底栖生物群落得以重建.为评价疏浚土掩埋对底栖生物存活的潜在影响,采用长江口深水航道工程疏浚土模拟掩埋尖紫蛤(Sanguinolaria acuta)、文蛤(Meretrix meretrix),观测两种贝类对不同埋深的反应及其存活情况.结果表明,文蛤和尖紫蛤被掩埋后均表现出垂向迁移行为,文蛤比尖紫蛤表现出了更强的垂向迁移能力,当掩埋深度为8cm时,可100%迁移至疏浚土表层,获得存活机会,而尖紫蛤仅50%左右个体的进出水管伸出疏浚土表层;疏浚土掩埋深度与尖紫蛤死亡率之间有极其显著正相关关系(R^2=0.967,P=0.007〈0.01),并求得4d—LC50 为6.9cm,95%置信区间5.2~8.6cm.试验所设置掩埋深度与文蛤死亡率之间没有表现出显著相关关系,难以通过统计方法获得文蛤的4d—LC50;借鉴毒理学中推定LOEC(最低有影响深度)的方法,推定文蛤的LOED为10cm.研究表明,疏浚土处置后的沉积厚度对底栖动物种群的存亡具有决定性作用,而底栖动物在被掩埋后表现出的垂向迁移能力大小也可影响自身种群及处置区整个底栖动物群落的最终重建几率,并且积极的管理策略对底栖群落重建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浚土 掩埋深度 底栖动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