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扁平湿疣误诊为尖锐湿疣3例 被引量:3
1
作者 王维忠 朱东山 +1 位作者 张宝祥 蒋保华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597-597,共1页
关键词 /诊断 误诊 尖锐湿疣/诊断
下载PDF
尖锐湿疣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清IL-10、TNF-α和IFN-γ水平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张瑞雪 徐基乔 +4 位作者 汪洪亮 陈道品 陈然 李泽友 陈雪功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08年第4期244-245,共2页
目的:观察不同中医证型的尖锐湿疣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根据中医理论将尖锐湿疣(CA)患者辨证分型为湿毒聚结和脾虚毒蕴两型,应用ELISA技术对两个证型的CA患者血清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干扰素(IFN-γ)水平... 目的:观察不同中医证型的尖锐湿疣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根据中医理论将尖锐湿疣(CA)患者辨证分型为湿毒聚结和脾虚毒蕴两型,应用ELISA技术对两个证型的CA患者血清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干扰素(IFN-γ)水平进行检测。结果:CA患者存在外周血细胞因子水平的异常变化,并且两个中医证型的CA患者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有所不同。结论:不同中医证型的尖锐湿疣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缺陷的严重程度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诊断 湿毒蕴结/诊断 脾虚毒蕴/诊断 辨证客观化 人类
下载PDF
结膜乳头状瘤和尖锐湿疣18例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宗端 倪建新 高宝辉 《眼视光学杂志》 2005年第3期205-206,208,共3页
目的:分析和探讨结膜乳头状瘤、结膜尖锐湿疣的发病特点、临床与病理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18例21眼眼结膜乳头状瘤、尖锐湿疣感染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经病理证实,系鳞状细胞乳头状瘤者15例18眼,结膜尖锐湿疣... 目的:分析和探讨结膜乳头状瘤、结膜尖锐湿疣的发病特点、临床与病理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18例21眼眼结膜乳头状瘤、尖锐湿疣感染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经病理证实,系鳞状细胞乳头状瘤者15例18眼,结膜尖锐湿疣者3例3眼;除1个瘤体位于外眦部球结膜,6个位于上、下方睑结膜,1个位于下泪小管外,其余18个瘤体均位于内眦部球结膜、睑结膜、泪阜等处;患者行瘤体切除联合热灼术后随访时间为6个月~3年,平均2.1年,无复发者20眼,复发1眼.结论:结膜乳头状瘤、结膜尖锐湿疣好发于眼内眦部,表现为结膜尖锐湿疣者不容忽视,瘤体切除联合热灼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膜乳头状瘤/诊断 结膜尖锐湿疣/诊断 结膜乳头状瘤/治疗 结膜尖锐湿疣/治疗
下载PDF
易引起误诊的尖锐湿疣22例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肖佐环 王然 +1 位作者 陆东庆 董琛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30期7414-7415,共2页
关键词 尖锐湿疣/诊断 误诊
下载PDF
足趾间尖锐湿疣53例临床特征和诊疗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赵一栋 周仁恩 石学波 《现代医药卫生》 2012年第20期3093-3094,共2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53例趾间尖锐湿疣的临床特征、治疗情况,探讨其与真菌感染之间可能的因果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53例足趾间尖锐湿疣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学、病毒检测等辅助检查资料以及诊疗过程进行... 目的回顾性分析53例趾间尖锐湿疣的临床特征、治疗情况,探讨其与真菌感染之间可能的因果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53例足趾间尖锐湿疣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学、病毒检测等辅助检查资料以及诊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核酸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结果与男性尖锐湿疣皮损HPV亚型的检测结果类似,经外用他扎罗汀乳膏联合伊曲康唑(斯皮仁诺)胶囊口服治疗,除1例未按医嘱用药,3例治疗后失访外,采用意向性分析(ITT)方法统计,痊愈率为85.7%(42/49)。结论足趾间尖锐湿疣往往伴有真菌感染,他扎罗汀乳膏联合斯皮仁诺胶囊治疗足趾间尖锐湿疣具有无创、疗效高、安全性好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诊断 尖锐湿疣/治疗 他扎罗汀/治疗应用 伊曲康唑/治疗应用
下载PDF
尖锐湿疣56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刘丽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2期2230-2230,共1页
关键词 尖锐湿疣/诊断 心电描记术 预后
下载PDF
生存素在尖锐湿疣患者皮损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7
作者 仵宁 刘彤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5期580-583,共4页
目的:探讨生存素蛋白(Survivin)在尖锐湿疣(CA)患者皮损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方法(SP法)对68例尖锐湿疣患者皮损及19例正常包皮组织进行生存素蛋白检测。结果:生存素蛋白在尖锐湿... 目的:探讨生存素蛋白(Survivin)在尖锐湿疣(CA)患者皮损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方法(SP法)对68例尖锐湿疣患者皮损及19例正常包皮组织进行生存素蛋白检测。结果:生存素蛋白在尖锐湿疣患者皮损中的阳性表达率和表达程度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其表达与年龄、性别、病程无相关性(P>0.05),复发组表达高于初发组(P<0.05)。结论:生存素蛋白表达与尖锐湿疣的发生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诊断 抑制蛋白素/代谢 凋亡
下载PDF
尖锐湿疣误诊279例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复昆 马黎民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527-527,共1页
关键词 尖锐湿疣/诊断 误诊
下载PDF
阴茎鳞状细胞癌误诊为巨大尖锐湿疣1例分析
9
作者 李俊峰 姜秋霞 +1 位作者 马俊平 郭宏峰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1年第29期7125-7125,共1页
对阴茎鳞状细胞癌误诊为巨大尖锐湿疣1例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 男,47岁。主因阴茎疣状肿块5个月于2010-09来院就诊。5个月前患者无意中发现阴茎冠状沟处有两个玉米粒大小的丘疹,不痛不痒,表面呈菜花状,曾在当地医院诊为尖锐湿疣,予... 对阴茎鳞状细胞癌误诊为巨大尖锐湿疣1例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 男,47岁。主因阴茎疣状肿块5个月于2010-09来院就诊。5个月前患者无意中发现阴茎冠状沟处有两个玉米粒大小的丘疹,不痛不痒,表面呈菜花状,曾在当地医院诊为尖锐湿疣,予输液及自配中草药外洗(药名不祥)1个月余,疗效欠佳,皮疹仍继续增长并融合成斑块,进一步活检后诊为阴茎疣状癌。不久患者携病理片来我院会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茎肿瘤/诊断 鳞状细胞/诊断 尖锐湿疣/诊断 误诊
原文传递
阴茎鳞状细胞癌误诊为尖锐湿疣1例分析
10
作者 王志成 戴启宇 王媛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0年第34期8319-8319,共1页
关键词 阴茎肿瘤/诊断 鳞状细胞/诊断 尖锐湿疣/诊断 误诊
原文传递
尖锐湿疣80例临床分析
11
作者 赵勤奋 《慢性病学杂志》 2010年第10期1290-1291,共2页
关键词 尖锐湿疣/病理学 尖锐湿疣/诊断
原文传递
DIFFERENTIATION OF PSEUDOCONDYLOMA OF VULVA AND CONDYLOMA ACUMINATA BY DOT BLOT HYBRIDIZATION AN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跃华 王家璧 司静懿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CAS CSCD 1996年第1期53-55,共3页
This study differentiated pseudocondyloma of vulva from condyloma acuminata using dot blot hybridization an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A total of 27 cases of pseudocondyloma of vulva and 65 cases of condyloma a... This study differentiated pseudocondyloma of vulva from condyloma acuminata using dot blot hybridization an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A total of 27 cases of pseudocondyloma of vulva and 65 cases of condyloma acuminata were selected for the study. The genital lesions were examined clinically and were biopsied. Each biopsy was subjected to histological examination and HPV DNA analysis by dot blot hybridization and PCR. Dot blot analysis detected HPV DNA in 19(82. 6%) out of 23 cases of condyloma acuminata and 2(25% ) out of 8 cases pseudocondyloma of vulvae (P<0. 05). PCR detected HPV DNA in 51 (92. 7%) out of 55 cases of condyloma acuminata , compared with none in 23 cases of pseudocondyloma (P<0.001 ). HPV DNA was present in the majority of condyloma acuminata specimens. HPV 6 and 11 were the predominant types. Peudocondyloma is probably not associated with HPV. PCR was the most sensitive and useful technique for HPV DNA det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eudocondyloma condyloma acuminata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