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尖锐湿疣角质形成细胞凋亡及Ki-67的表达 被引量:2
1
作者 张谊之 张敏 +1 位作者 王琳 李俸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4期298-300,共3页
目的 :研究尖锐湿疣 (CA)角质形成细胞的凋亡及Ki 6 7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 :对 48例CA采用TUNEL技术原位检测其细胞的凋亡 ,用免疫组化方法 ,观察Ki 6 7阳性的表达。结果 :表皮中见到典型的凋亡细胞 ,表皮各层中有较多Ki 6 7阳性细... 目的 :研究尖锐湿疣 (CA)角质形成细胞的凋亡及Ki 6 7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 :对 48例CA采用TUNEL技术原位检测其细胞的凋亡 ,用免疫组化方法 ,观察Ki 6 7阳性的表达。结果 :表皮中见到典型的凋亡细胞 ,表皮各层中有较多Ki 6 7阳性细胞。病情严重度与凋亡指数无显著差异性 (P >0 0 5 ) ;与Ki 6 7阳性细胞指数比较则有显著差异性 (P <0 0 0 5 )。凋亡细胞与Ki 6 7阳性细胞之间呈负相关 (r =0 5 13,P <0 0 5 )。结论 :凋亡在限制病毒的繁殖上起重要作用。Ki 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细胞凋亡 KI-67 角质形成细胞
下载PDF
尖锐湿疣角质形成细胞Fas表达与凋亡
2
作者 冯进云 樊翌明 +1 位作者 吴志华 李顺凡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30-332,共3页
目的 : 探讨尖锐湿疣 (CA)角质形成细胞Fas表达与凋亡的关系。方法 : 对 5 1例CA和 18例正常上皮分别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Fas抗原、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技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 CA皮损Fas指数显著高于正... 目的 : 探讨尖锐湿疣 (CA)角质形成细胞Fas表达与凋亡的关系。方法 : 对 5 1例CA和 18例正常上皮分别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Fas抗原、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技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 CA皮损Fas指数显著高于正常上皮 (P =0 .0 0 4) ,CA皮损与正常上皮凋亡指数无明显差异 (P =0 .6 6 4) ,CA皮损Fas指数与凋亡指数无明显相关性 (P =0 .6 47)。结论 : CA皮损存在Fas的过表达 ,CA皮损Fas的过表达并未引起细胞凋亡的相应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角质形成细胞 FAS 表达 凋亡
下载PDF
鸦胆子苦醇通过Toll样受体4介导对尖锐湿疣角质形成细胞免疫调节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吴伟棋 杨娟 +4 位作者 卢秀仪 温柳演 袁绍萍 白艳 吴启文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436-1440,共5页
目的探究鸦胆子苦醇(BRU)对尖锐湿疣(CA)角质形成细胞免疫调节的机制。方法收集本院尖锐湿疣组织,并分离CA角质形成细胞。用0、5.0、10.0和20.0 nmol·L^(-1)的BRU处理CA角质形成细胞,分别标记为空白组和低、中、高剂量实验组。将... 目的探究鸦胆子苦醇(BRU)对尖锐湿疣(CA)角质形成细胞免疫调节的机制。方法收集本院尖锐湿疣组织,并分离CA角质形成细胞。用0、5.0、10.0和20.0 nmol·L^(-1)的BRU处理CA角质形成细胞,分别标记为空白组和低、中、高剂量实验组。将本院分离的CA角质形成细胞分为对照组(正常培养的CA角质形成细胞)、高剂量实验组(用20.0 nmol·L^(-1)的BRU处理细胞)、BRU+pcDNA-NC组(转染pcDNA-NC+20.0 nmol·L^(-1)的BRU)、BRU+pcDNA-TLR4组(转染pcDNA-TLR4+20.0 nmol·L^(-1)的BRU)。用CCK-8法和EdU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Toll样受体4(TLR4)mRNA表达量,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TLR4和细胞核相关抗原Ki67(Ki67)的表达水平,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各组细胞γ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8(IL-8)含量。结果高剂量实验组和空白组的TLR4 mRNA表达量分别为0.32±0.03和1.00±0.08,TLR4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36±0.04和1.07±0.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高剂量实验组、BRU+pcDNA-NC组和BRU+pcDNA-TLR4组的EdU阳性细胞率分别为(42.36±3.92)%、(21.70±2.42)%、(20.89±1.85)%和(40.43±4.07)%,TLR4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1.02±0.09、0.34±0.03、0.38±0.04和0.79±0.09,Ki67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99±0.11、0.44±0.05、0.46±0.04和0.88±0.06,IFN-γ分别为(98.79±7.68)、(165.53±11.57)、(168.01±12.73)和(119.93±8.03)pg·mL^(-1),IL-8分别为(116.41±11.89)、(243.72±19.60)、(248.42±28.17)和(128.11±13.19)pg·mL^(-1)。对照组的上述指标与高剂量实验组比较,BRU+pcDNA-NC组的上述指标与BRU+pcDNA-TLR4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BRU可通过调控TLR4的表达,进而抑制CA角质形成细胞增殖,从而参与调控CA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鸦胆子苦醇 尖锐湿疣 角质形成细胞 TOLL样受体4 细胞增殖
原文传递
尖锐湿疣组织中Survivin蛋白表达与角质形成细胞凋亡的相关性及意义 被引量:3
4
作者 尹光文 靳彬 +2 位作者 张恒坡 金芳草 张云汉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9期1-2,共2页
目的探讨Survivin蛋白在尖锐湿疣(CA)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和TUNEL技术检测56份CA组织(观察组)中Survivin蛋白表达和角质形成细胞凋亡指数,并与25份正常包皮组织(对照组)比较。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Survivin蛋白阳性率分... 目的探讨Survivin蛋白在尖锐湿疣(CA)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和TUNEL技术检测56份CA组织(观察组)中Survivin蛋白表达和角质形成细胞凋亡指数,并与25份正常包皮组织(对照组)比较。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Survivin蛋白阳性率分别为64.29%(36/56)、4.00%(1/25),P<0.01;角质形成细胞凋亡指数分别为(9.73±3.51)%、(0.95±0.16)%,P<0.01;观察组Survivin蛋白表达阳性者及阴性者角质形成细胞凋亡指数分别为(6.16±2.58)%、(14.31±14)%,P<0.05。Survivin蛋白表达与凋亡指数呈负相关(r=-0.694,P<0.05)。结论 CA组织中存在Survivin蛋白过表达,可抑制角质形成细胞凋亡,促进CA的发生及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SURVIVIN 角质形成细胞 凋亡 免疫组化 原位末端标记法
下载PDF
尖锐湿疣皮损角质形成细胞中β-catenin的表达 被引量:2
5
作者 张瑞丽 任虹连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08-410,共3页
目的探讨β-catenin与尖锐湿疣皮损角质形成细胞增生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尖锐湿疣皮损感染的HPV分型,将HPV16/18型皮损分为高危型组(CA1),HPV6/11型皮损分为低危型组(CA2),每组30例;分别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及逆转... 目的探讨β-catenin与尖锐湿疣皮损角质形成细胞增生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尖锐湿疣皮损感染的HPV分型,将HPV16/18型皮损分为高危型组(CA1),HPV6/11型皮损分为低危型组(CA2),每组30例;分别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及逆转录聚合酶链(RT-PCR)方法检测β-catenin蛋白及β-catenin mRNA在CA1组和CA2组角质形成细胞中的表达。结果在正常皮肤组织中β-catenin蛋白阳性物质均表达于胞膜;CA1组和CA2组中主要表达于胞核和胞质,CA1组和CA2组角质形成细胞中β-catenin蛋白均呈异常表达,异常表达率(分别为86.70%,40.00%)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0);CA1组和CA2组角质形成细胞中β-catenin mRNA的表达水平(阳性分别为23例,18例)亦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阳性10例)。结论尖锐湿疣皮损角质形成细胞中β-catenin表达异常,在胞膜、胞浆及胞核的分布与正常角质形成细胞不同,可能与细胞过度增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Β-连环素 角质形成细胞
下载PDF
尖锐湿疣皮损角质形成细胞ICAM-1及HLA-DR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爱华 张鲁泉 +3 位作者 柳雅玲 刘根起 孟军 穆振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5年第7期512-514,共3页
目的:研究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及人白细胞分化抗原DR区(HLA-DR抗原)在尖锐湿疣(CA)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一链酶亲和素一生物素复合物法(SABC法)对比研究CA初发组、CA复发组及正常人角质形成细胞(KC)表面ICAM-1... 目的:研究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及人白细胞分化抗原DR区(HLA-DR抗原)在尖锐湿疣(CA)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一链酶亲和素一生物素复合物法(SABC法)对比研究CA初发组、CA复发组及正常人角质形成细胞(KC)表面ICAM-1及HLA-DR抗原的表达。结果:CA初发组与复发组间ICAM-1及HLA-DR抗原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病例组中KC表面ICAM-1及HLA-DR抗原表达有一定相关性(r=0.4316,P<0.05)。结论:CA患者病损处KC表面表达ICAM-1及HLA-DR抗原使局部细胞免疫状态发生变化,诱导T细胞在病损处聚集、活化,是有效地启动并参与局部免疫应答、促进CA病损消退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HLA-DR ICAM-1 表达的研究 人白细胞分化抗原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细胞间黏附分子 角质形成细胞 皮损 DR抗原 细胞免疫状态 局部免疫应答 抗原表达 SABC法 链酶亲和素 显著性差异 对比研究 表面表达 复合物 生物素
下载PDF
β-catenin、NF-κB、c-myc在尖锐湿疣皮损组织及角质形成细胞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7
7
作者 李真真 周真 +1 位作者 罗卓迪 王智琴 《山东医药》 CAS 2021年第4期72-75,共4页
目的观察β连环素(β-catenin)、核因子κB(NF-κB)、c-myc在尖锐湿疣皮损组织及角质形成细胞中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尖锐湿疣患者70例,其中初诊37例、复发33例,根据感染的HPV分为HPV16/18型32例(高危型组)、感染HPV6... 目的观察β连环素(β-catenin)、核因子κB(NF-κB)、c-myc在尖锐湿疣皮损组织及角质形成细胞中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尖锐湿疣患者70例,其中初诊37例、复发33例,根据感染的HPV分为HPV16/18型32例(高危型组)、感染HPV6/11型38例(低危型组);另选志愿者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组织中NF-κB、β-catenin、c-myc蛋白表达。用无血清法提取角质形成细胞并鉴定,用MTT法检测角质形成细胞增殖能力,用RT-PCR法检测角质形成细胞中β-catenin、NF-κB、c-myc mRNA表达,并分析初诊与复发患者角质形成细胞中β-catenin、NF-κB、c-myc mRNA表达差异。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危型组、低危型组组织中β-catenin、NF-κB、c-myc蛋白阳性表达率高(P均<0.05);与低危型组比较,高危型组组织中β-catenin、NF-κB、c-myc蛋白阳性表达率高(P均<0.05)。培养24、48、72 h各组角质形成细胞增殖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培养96 h,高危型组、低危型组细胞增殖能力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高危型组细胞增殖能力高于低危型组(P<0.05)。高危型组、低危型组角质形成细胞中β-catenin、NF-κB、c-myc 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高危型组角质形成细胞中β-catenin、NF-κB、c-myc 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低危型组(P均<0.05)。复发患者角质形成细胞中β-catenin、NF-κB、c-myc mRNA表达高于初诊患者(P均<0.05)。结论尖锐湿疣皮损组织及角质形成细胞中β-catenin、NF-κB、c-myc呈高表达,三者表达变化与HPV分型及复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皮损组织 角质形成细胞 Β连环素 核因子ΚB C-MYC基因
下载PDF
β连环素、核因子κB表达水平与尖锐湿疣患者角质形成细胞增殖能力的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杨秀玲 《皮肤病与性病》 2021年第4期603-604,608,共3页
目的探讨β连环素(β-catenin)、核因子κB(NF-κB)与尖锐湿疣(CA)患者细胞增殖的关联性。方法选取某医院收治的CA患者92例(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感染类型分为高危组(n=41)与低危组(n=51),同时选取同期于我院检查的11... 目的探讨β连环素(β-catenin)、核因子κB(NF-κB)与尖锐湿疣(CA)患者细胞增殖的关联性。方法选取某医院收治的CA患者92例(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感染类型分为高危组(n=41)与低危组(n=51),同时选取同期于我院检查的11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体检组。对比三组β-catenin、NF-κB表达情况、角质形成细胞增殖能力及其关联性。结果高危组、低危组β-catenin、NF-κB阳性率均高于健康体检组(P<0.05);伴随时间延长,高危组、低危组角质形成细胞增殖能力呈升高趋势(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β-catenin、NF-κB与角质形成细胞增殖能力呈正相关(P<0.05)。结论β-catenin、NF-κB表达水平与CA患者角质形成细胞增殖能力呈正相关,临床可客观评估CA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为确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连环素 核因子ΚB 尖锐湿疣 角质形成细胞增殖能力 关联性
下载PDF
HPV6E7介导TLR通路调控CA角质形成细胞凋亡、焦亡、增殖作用 被引量:2
9
作者 杨朝晖 张晓丽 赵晓勇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第5期402-412,共11页
目的:探讨HPV6E7基因介导TLR通路调控对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e,CA)角质形成细胞凋亡、焦亡和增殖的作用。方法:应用CRISPR/case9系统敲除Caspase-3和Caveolin-1基因。角质形成细胞(HaCaT细胞、HDF-a细胞)分组:分为Con组、sh HPV... 目的:探讨HPV6E7基因介导TLR通路调控对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e,CA)角质形成细胞凋亡、焦亡和增殖的作用。方法:应用CRISPR/case9系统敲除Caspase-3和Caveolin-1基因。角质形成细胞(HaCaT细胞、HDF-a细胞)分组:分为Con组、sh HPV6E7组、HPV6E7OE组。TLR抑制剂Chloroquine干预,Re-al time PCR和Western blot定量检测角质形成细胞HPV6E7、TLR、焦亡标志性基因NLRP3 mRNA及蛋白。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IP)检测角质形成细胞中HPV6E7与NLRP3结合。iTRAQ标记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分析。功能性实验:(1)CCK-8检测细胞增殖;(2)FCM检测细胞凋亡。结果:Chloroquine干预后,sh HPV6E7组和HPV6E7OE组HPV6E7、TLR、NLRP3 mRNA及蛋白显著下调,sh HPV6E7和HPV6E7OE组增殖上升,凋亡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IP验证HPV6E7与NLRP3直接结合。LC-MS/MS分析出43个显著差异蛋白质。结论:HPV6E7是引起尖锐湿疣发病的重要基因,Chloroquine干预对尖锐湿疣角质形成细胞凋亡、焦亡和增殖作用和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V6E7基因 TLR通路 尖锐湿疣角质形成细胞 凋亡、焦亡和增殖 分析
下载PDF
尖锐湿疣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3的表达及相关性分析
10
作者 杨戈 林昭春 杨建文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09年第2期55-57,共3页
目的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3(Caspase-3)在尖锐湿疣(CA)组织角质形成细胞中的表达与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36例初发性CA患者(CA组)和10例正常包皮组织(对照组)角质形成细胞PCNA、Casp... 目的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3(Caspase-3)在尖锐湿疣(CA)组织角质形成细胞中的表达与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36例初发性CA患者(CA组)和10例正常包皮组织(对照组)角质形成细胞PCNA、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CA组标本角质形成细胞PCNA及Caspase-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者在尖锐湿疣组织角质形成细胞中的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PCNA和Caspase-3的表达上调可能参与了CA的发病,但两者的表达并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增殖细胞核抗原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3 角质形成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生存蛋白和细胞周期蛋白E在尖锐湿疣组织中表达的研究
11
作者 王肖 林昭春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09年第2期63-65,共3页
目的研究生存蛋白(Survivin)和细胞周期蛋白E(Cyclin E)在初发性与复发性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um,CA)及正常包皮组织角质形成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差异性,以及与CA发生、发展、复发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分别... 目的研究生存蛋白(Survivin)和细胞周期蛋白E(Cyclin E)在初发性与复发性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um,CA)及正常包皮组织角质形成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差异性,以及与CA发生、发展、复发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分别检测65例CA组织、10例正常包皮组织中Survivin和Cyclin E的表达水平。结果Sur-vivin和Cyclin E在CA中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包皮组织,但在初、复发组中CA的表达无差异。结论Survivin和Cyclin E可能参与了CA的发生、发展,但可能与CA复发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免疫组化 生存蛋白 细胞周期蛋白E 角质形成细胞
下载PDF
δ-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尖锐湿疣的机理探讨 被引量:131
12
作者 王秀丽 徐世正 +1 位作者 张春荣 王宏伟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34-237,共4页
目的 探讨δ-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尖锐湿疣(CA)的作用机理。方法 对 15例 CA患者进行ALA-PDT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3、5h取标本,共55份,其中,40份进行常规组织病理学观察,15份进行透射电... 目的 探讨δ-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尖锐湿疣(CA)的作用机理。方法 对 15例 CA患者进行ALA-PDT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3、5h取标本,共55份,其中,40份进行常规组织病理学观察,15份进行透射电镜检查。结果(1)治疗前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增生活跃,可见较多空泡细胞。(2)治疗后1h真皮水肿,有较多的嗜酸性粒细胞及个性粒细胞浸润,且少量中性粒细胞浸润表皮;线粒体一端肿胀、嵴断裂、消失。(3)治疗后3h表皮内可见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角质形成细胞间及细胞内水肿明显,并可见角质形成细胞变性和坏死;电镜下可见角质形成细胞凋亡特征,如染色质异常聚集呈花环状、新月状等。(4)治疗后 5h表皮明显变薄,大量角质形成细胞变性、坏死。结论ALA-PDT可以通过细胞调亡和坏死两条途径选择性的杀伤 CA病变区域内的角质形成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Δ-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 尖锐湿疣 角质形成细胞 电子显微镜检查
下载PDF
CO_2激光碳化尖锐湿疣残存HPV DNA活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赵敏 彭振辉 曹振平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58-159,共2页
对20例尖锐湿疣(CA)患者,局部皮损经CO2激光治疗后,碳末DNA进行PCR扩增,并与正常角质形成细胞(KC)培养,观察KC增殖情况,观察其是否具有活性。结果发现:碳末DNAPCR扩增,40%阳性,碳末DNA对KC有明显抑制作用。从而推断碳末DNA仍有活性,可... 对20例尖锐湿疣(CA)患者,局部皮损经CO2激光治疗后,碳末DNA进行PCR扩增,并与正常角质形成细胞(KC)培养,观察KC增殖情况,观察其是否具有活性。结果发现:碳末DNAPCR扩增,40%阳性,碳末DNA对KC有明显抑制作用。从而推断碳末DNA仍有活性,可能是引起该病复发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聚合酶链反应 人乳头瘤病毒 角质形成细胞 细胞培养 HPV 实验研究 二氧化碳激光 碳化 DNA
下载PDF
复方硝酸溶液处理尖锐湿疣皮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汝芝 朱文元 +2 位作者 韩洪方 高人燕 陈燕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60-362,共3页
目的:探讨复方硝酸溶液(商品名:思可得)治疗尖锐湿疣的作用机制,及其对体外培养角质形成细胞(HaCaT细胞)的作用。方法:20例尖锐湿疣患者皮损制成标本用思可得涂抹,并以鬼臼毒素作对照,分别检测2种药物首次用药和重复用药后,皮损内HPV6/1... 目的:探讨复方硝酸溶液(商品名:思可得)治疗尖锐湿疣的作用机制,及其对体外培养角质形成细胞(HaCaT细胞)的作用。方法:20例尖锐湿疣患者皮损制成标本用思可得涂抹,并以鬼臼毒素作对照,分别检测2种药物首次用药和重复用药后,皮损内HPV6/11DNA的检出率,并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四甲基偶氮唑蓝(MTT)还原法检测思可得对HaCaT细胞存活率的影响,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结果:单次用药后,思可得组HPV6/11DNA的检出率为20%,鬼臼毒素组的检出率为70%。重复用药后,思可得组HPV-DNA阳性率为5%,鬼臼毒素组为40%。用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标本呈凝固性坏死。HaCaT细胞经0.1~5.0μl/mL思可得处理后,细胞存活率降低,并与药物浓度呈正相关。经1.0~3.0μl/mL思可得处理48h的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到凋亡峰。结论:思可得治疗尖锐湿疣,除化学性破坏组织外,尚有抗病毒作用,重复用药作用更强,有利于减少尖锐湿疣的复发。思可得对体外培养的角质形成细胞生长有抑制作用,可促进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硝酸溶液 复方 角质形成细胞
下载PDF
CD147在尖锐湿疣皮损中的表达及意义
15
作者 陈翔 吴东辉 +1 位作者 谢红付 冯浩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09-209,共1页
关键词 尖锐湿疣 角质形成细胞 CD147
下载PDF
尖锐湿疣组织中整合素α 6作用机制的初步研究
16
作者 柯吴坚 陈敬 +4 位作者 刘原君 姚卫锋 杨玉民 郑欣 车雅敏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1年第8期595-596,共2页
病毒的感染,首先需要通过与细胞表面特定病毒受体的识别与黏附才能感染宿主细胞。整合素α6亚单位属于细胞表面黏附分子,主要在正常上皮组织角质形成细胞(KC)的基底层特异性表达。
关键词 正常上皮组织 整合素Α6 尖锐湿疣 细胞表面黏附分子 角质形成细胞 病毒受体 α6亚单位 特异性表达
下载PDF
尖锐湿疣患者角质形成细胞中活化型细胞外信号调控蛋白激酶和活化型p38的检测 被引量:8
17
作者 苏明 程浩 +5 位作者 盛彩霞 吴能定 李凌 项力俭 李雅芬 钟剑波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569-571,共3页
目的探讨尖锐湿疣皮损角质形成细胞中活化型细胞外信号调控蛋白激酶(p-ERK)和活化型p38(p-p38)的表达。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方法诊断HPV6/11相关尖锐湿疣50例;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50例尖锐湿疣皮损中p-ERK和p-p38的表达及分布,... 目的探讨尖锐湿疣皮损角质形成细胞中活化型细胞外信号调控蛋白激酶(p-ERK)和活化型p38(p-p38)的表达。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方法诊断HPV6/11相关尖锐湿疣50例;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50例尖锐湿疣皮损中p-ERK和p-p38的表达及分布,并以25例正常人皮肤(包皮)作为对照。结果①p-ERK和p-p38在尖锐湿疣角质形成细胞中的表达较正常人上皮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强,前者u=4.113,P<0.01;后者u=4.497,P<0.01,其表达主要分布于棘细胞层,阳性信号均定位于胞核。②尖锐湿疣皮损中,p-ERK与p-p38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42,P<0.01)。结论HPV6/11阳性尖锐湿疣患者中,p-ERK和p-p38的表达较正常人皮肤明显增强,提示在HPV6/11感染时,角质形成细胞中激酶ERK和p38的激活增加,可能通过ERK和p38MAPK通路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ERK 角质形成细胞 表达 正常人 HPV 患者 激酶 细胞外信号 调控蛋白
原文传递
尖锐湿疣患者角质形成细胞凋亡与增殖 被引量:8
18
作者 冯进云 樊翌明 +1 位作者 吴志华 李顺凡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81-282,共2页
关键词 尖锐湿疣 角质形成细胞凋亡 增殖 ABC法 细胞增殖 免疫组化
原文传递
尖锐湿疣损害中角质形成细胞凋亡与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2
19
作者 樊翌明 冯进云 +1 位作者 吴志华 李顺凡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24-224,共1页
关键词 增殖细胞核抗原 尖锐湿疣 角质形成细胞凋亡 表达
原文传递
尖锐湿疣患者角质形成细胞的培养及其生物学特性鉴定 被引量:2
20
作者 朱伟 曹萍 李永福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11期1150-1153,1158,共5页
目的对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um,CA)患者皮损处角质形成细胞进行培养及鉴定,测定β-catenin m RNA表达情况,分析细胞周期的变化。方法采用两步消化法对皮损细胞进行消化,获得原代角质形成细胞后,进行体外无血清培养基培养。镜下... 目的对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um,CA)患者皮损处角质形成细胞进行培养及鉴定,测定β-catenin m RNA表达情况,分析细胞周期的变化。方法采用两步消化法对皮损细胞进行消化,获得原代角质形成细胞后,进行体外无血清培养基培养。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并进行免疫组化染色鉴定;绘制细胞生长曲线;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结果镜下可见细胞为多角形或不规则形,呈铺路石状,细胞生长旺盛,轮廓清晰,折光性好,胞浆均被染成红色,为角蛋白阳性,于第3天开始进入对数生长期,第7、8天进入平台期。获得的角质形成细胞可稳定增殖,在CA的发病过程中,β-catenin m RNA的表达异常,细胞周期发生改变。结论 CA的发病过程中β-catenin m RNA的表达异常及细胞周期的改变可为CA的临床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角质形成细胞 细胞培养 生物学特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