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尚三”理念对巴金《家·春·秋》创作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刘福泉 王新玲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4-97,共4页
巴金自称是受外国文学影响最多的作家之一,但是中国传统文化对他的创作在无形中的影响恐怕连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在巴金的小说尤其是在长篇小说《家.春.秋》创作中就处处可见"尚三"传统的影响,形成了几种独特的创作现象:三事... 巴金自称是受外国文学影响最多的作家之一,但是中国传统文化对他的创作在无形中的影响恐怕连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在巴金的小说尤其是在长篇小说《家.春.秋》创作中就处处可见"尚三"传统的影响,形成了几种独特的创作现象:三事话语,三复情节,三变情节,三极建构,三而后成,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相互渗透融合,是巴金能够成为文学大师的文化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尚三 三事话语 三复情节 三极建构 三而后成
下载PDF
论《示众》中的“尚三”描写艺术
2
作者 侯海燕 《陇东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40-42,共3页
通过对鲁迅小说《示众》的研究,说明该小说以"三"为结构支点,通过三次叫卖声串联起整篇小说的框架,用三组人物构建起立体艺术空间,并分别用三组细节塑造简洁、精确的人物形象。"尚三"性是鲁迅创作小说《示众》时的... 通过对鲁迅小说《示众》的研究,说明该小说以"三"为结构支点,通过三次叫卖声串联起整篇小说的框架,用三组人物构建起立体艺术空间,并分别用三组细节塑造简洁、精确的人物形象。"尚三"性是鲁迅创作小说《示众》时的一种潜意识,而这种独特的描写艺术也是鲁迅作品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叙事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示众》 尚三 描写艺术
下载PDF
中国现当代小说的细节“尚三”性探析
3
作者 侯海燕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6期96-98,124,共4页
现当代小说中人物、时空、地点、语言等细节描写的"尚三"特征非常突出,反映了在中国"三"已经远远超过了数文化的意义,三就是数之成,是正反合,是非线性作用的最小要素数目,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揭示和反映宇宙、社会、... 现当代小说中人物、时空、地点、语言等细节描写的"尚三"特征非常突出,反映了在中国"三"已经远远超过了数文化的意义,三就是数之成,是正反合,是非线性作用的最小要素数目,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揭示和反映宇宙、社会、人生的一种哲学思维方式,从而在小说细节中就出现了独特的"尚三"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细节 尚三 数之成 正反合 非线性科学
下载PDF
中国现当代小说情节结构的“尚三”性探析
4
作者 侯海燕 《甘肃高师学报》 2010年第6期25-27,共3页
通过对现当代小说的意境营造与心理揭示、人物性格与情节延伸等多方面研究,说明"尚三"这种审美思维机制在中国哲学意识和文化精神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并且以较强的惯性力和向心力影响着中国作家的思维创造力。
关键词 情节结构 尚三 思维创造力
下载PDF
古代文化语境中的“三年”
5
作者 钟发远 《中华文化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4-79,共6页
在古代尤其是先秦两汉典籍中,"三年"一词主要存在于哲学、伦理习俗、政治、经济、礼乐教育等语境中,对伦理习俗和政治语境有较强的优选性,在年头时间和"三"字组合中具有强势存在的地位,这使得"三年"具有... 在古代尤其是先秦两汉典籍中,"三年"一词主要存在于哲学、伦理习俗、政治、经济、礼乐教育等语境中,对伦理习俗和政治语境有较强的优选性,在年头时间和"三"字组合中具有强势存在的地位,这使得"三年"具有了典型文化概念的价值。这种优选性和强势存在的地位有三个来源:一是中国古代"尚三"文化传统;二是天人合一的中国哲学本质;三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年 文化语境 尚三传统 天人合一 神话传说
下载PDF
汉民族尚“三”现象的传统文化解读 被引量:3
6
作者 周媛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素质教育研究)》 2008年第3期70-71,共2页
数词语言蕴涵着一定的社会文化意义,这种文化意义是人们在特定的社会生活条件下某种思想或观点的象征或表现。数字语言的运用反映出一个民族由文化积淀而形成的语言心理。针对中国汉民族偏爱三的习俗,从中国汉民族传统文化的视角探寻数... 数词语言蕴涵着一定的社会文化意义,这种文化意义是人们在特定的社会生活条件下某种思想或观点的象征或表现。数字语言的运用反映出一个民族由文化积淀而形成的语言心理。针对中国汉民族偏爱三的习俗,从中国汉民族传统文化的视角探寻数词"三"在东方语言内部蕴涵着的丰富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民族 传统文化 数词语言 尚三习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