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22
篇文章
<
1
2
…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历史记忆与现实适应——对神农尝百草传说的解读
被引量:
2
1
作者
陈红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8-32,共5页
笔者从人类文化学与民俗学的角度对神农尝百草的传说进行了充分的解读,从文献记载到古老的饮茶习俗遗存,都充分说明了神农最初发现茶是为食用而非药用。
关键词
神农氏
尝百草
传说
解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炎帝神农尝百草对汉水文化的深远影响
被引量:
6
2
作者
潘世东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年第4期13-15,共3页
炎帝神农为中华民族建立了一系列永不磨灭的丰功伟绩,在中国上古时期是享有最尊地位的人物之一,可以与他并驾齐驱的只有轩辕黄帝一人。应该说炎帝神农是汉水流域人民最大的、最高的骄傲。汉水流域不仅是炎帝神农最早开发的地方、繁衍与...
炎帝神农为中华民族建立了一系列永不磨灭的丰功伟绩,在中国上古时期是享有最尊地位的人物之一,可以与他并驾齐驱的只有轩辕黄帝一人。应该说炎帝神农是汉水流域人民最大的、最高的骄傲。汉水流域不仅是炎帝神农最早开发的地方、繁衍与发展并走向世界的的主要干道,更是炎帝神农建功立业、推动历史,发明创造,走向辉煌的地方——炎帝神农最大、最主要的功业和贡献都是在汉水流域完成的。尤其是炎帝神农尝百草更是对汉水流域人们在中药与中医文化、防腐技术与饮食习惯、茶叶产业与茶叶文化、地方文化精神和地方文化支撑力方面,留下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至今仍然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成为汉水流域人民当今建设和发展和谐社会的原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水文化
文化英雄
炎帝神农
尝百草
汉水流域
影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神农尝百草式教学法结合信息化教学法在中医学专业中药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3
作者
崔慧萍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6期180-181,共2页
采用神农尝百草式教学方法结合信息化教学方法与传统讲授教学方法作为对比,探讨当前《中药学》课程教学方法中传承与创新的结合,带来教学效果的变化。通过教学实践后发现这一方法在高职高专学生对中医中药核心思维的本质认识,提高对中...
采用神农尝百草式教学方法结合信息化教学方法与传统讲授教学方法作为对比,探讨当前《中药学》课程教学方法中传承与创新的结合,带来教学效果的变化。通过教学实践后发现这一方法在高职高专学生对中医中药核心思维的本质认识,提高对中医思维的理解,对中药四气五味的理解,五感结合共同体验,提升学生学习中药学的兴趣、主观能动性、认知维度,提高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尝百草
信息化
中药学
应用与探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神农氏尝百草 中医草药自此始
4
作者
徐皓
《炎黄地理》
2019年第10期73-74,共2页
在太行山脉的南段,有一座南北走向的大山,此山方圆40多平方公里,从北向南由五个山峰组成,因此得名五顶山,又名老顶山。神农尝草的故事就发生在长治市郊区的老顶山。传说,天地初开,人类新生。他们并不智慧,不会耕种。人们靠狩猎生存,但...
在太行山脉的南段,有一座南北走向的大山,此山方圆40多平方公里,从北向南由五个山峰组成,因此得名五顶山,又名老顶山。神农尝草的故事就发生在长治市郊区的老顶山。传说,天地初开,人类新生。他们并不智慧,不会耕种。人们靠狩猎生存,但因为工具简陋,捕捉到的野兽往往不够吃,只能靠捋草籽、采野果维持生活。有一位首领,他发现了稻、黍、稷、麦、豆等“五谷”,还制作了农具,教人们耕种和收割。人们尊称他为“神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顶山
长治市郊区
尝百草
五顶山
神农氏
太行山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遍尝百草话神农
5
作者
吴太地
南山(摄影)
《海内与海外》
2024年第1期71-74,共4页
在大众眼中,神农架是神秘的,远古时期这里群峰盘绕、林木参天,至今仍然保持着原始洪荒的自然生态。其实,神农架不只是纯原始自然的,也是人文的。五干年前,华夏始祖炎帝神农氏曾在此搭架采药、疗民疾天,开启了中华医药文化。专家学者们说...
在大众眼中,神农架是神秘的,远古时期这里群峰盘绕、林木参天,至今仍然保持着原始洪荒的自然生态。其实,神农架不只是纯原始自然的,也是人文的。五干年前,华夏始祖炎帝神农氏曾在此搭架采药、疗民疾天,开启了中华医药文化。专家学者们说,如果没有神农架这片土地,就没有炎帝神农氏的采尝百草、首创医药。神农架是炎帝神农氏开创基业的地方,其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精神,积淀成博大精深的神农文化,对中华民族的进步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帝神农氏
华夏始祖
尝百草
自然生态
神农架
无私奉献
艰苦创业
远古时期
原文传递
马齿苋是个宝,痢疾不用尝百草
6
作者
温长路
《养生月刊》
2022年第2期150-151,共2页
马齿苋是治疗痢疾的良药,是老百姓发现并长期应用的防病治病的宝贝,古今如是。"马齿苋是个宝,痢疾不用尝百草"这一民谚流传极广,也非常实用。【养生启示】马齿苋,因其叶片形似马的牙齿而得名。其别名甚多,有以其食用为菜角度...
马齿苋是治疗痢疾的良药,是老百姓发现并长期应用的防病治病的宝贝,古今如是。"马齿苋是个宝,痢疾不用尝百草"这一民谚流传极广,也非常实用。【养生启示】马齿苋,因其叶片形似马的牙齿而得名。其别名甚多,有以其食用为菜角度命名的,如马齿菜、马踏菜等;有以其分布广泛特点命名的,如五方草、五行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齿苋
马齿菜
痢疾
尝百草
五方
草
五行
草
民谚
防病治病
原文传递
张思德“尝百草”
7
作者
莉莉安
《快乐语文》
2021年第8期34-34,共1页
一支支长征队伍,艰难行走在茫茫草地上。由于环境险恶,气候异常恶劣,加之缺衣少食,不少战士因此长眠在了这里。为了渡过饥饿难关,朱德总司令杀了自己骑的马,把马肉分给战士们吃。可是,仅有的一点马肉又怎能解决问题呢?
关键词
朱德总司令
气候异常
马肉
尝百草
张思德
解决问题
战士
原文传递
神农氏尝百草
8
作者
蓓尔
《快乐语文》
2020年第35期18-18,共1页
上古时候,人们靠打猎为生,有时候捕捉到的猎物不够吃,就只能吃一些植物。但这些植物中,有些是可以吃的,有些则是不能吃的,吃了会得病,甚至中毒而亡。看着人们因为乱吃而生病,有一T叫神农氏的人非常着急,他决定亲自先尝一尝能见到的所有...
上古时候,人们靠打猎为生,有时候捕捉到的猎物不够吃,就只能吃一些植物。但这些植物中,有些是可以吃的,有些则是不能吃的,吃了会得病,甚至中毒而亡。看着人们因为乱吃而生病,有一T叫神农氏的人非常着急,他决定亲自先尝一尝能见到的所有植物,以给大家一个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农氏
尝百草
生病
植物
原文传递
神农尝草知牛膝
9
作者
锦达
《家庭中医药》
1994年第4期46-46,共1页
传说华夏祖先神农氏为拯救万民之疾苦,亲口去尝百草,以分辨出草药的毒性大小。一日他尝了一种草,这种草开着绿茵茵的小花,圆圆的叶儿,梢头尖尖的,又苦又酸,花果上还有刺。神农吃下后,顿觉肚子里好象有东西在顶撞,把神农的膝头弄得酸疼,...
传说华夏祖先神农氏为拯救万民之疾苦,亲口去尝百草,以分辨出草药的毒性大小。一日他尝了一种草,这种草开着绿茵茵的小花,圆圆的叶儿,梢头尖尖的,又苦又酸,花果上还有刺。神农吃下后,顿觉肚子里好象有东西在顶撞,把神农的膝头弄得酸疼,肿得象牛膝盖。神农急忙吞下一把茶叶,才解了毒。后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尝百草
胃肠运动
四大怀药
产后疲血腹痛
多年生
草
本
怀庆
花果
四肢拘挛
长圆柱形
喉痹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鄂伦春民族的百草茶
10
作者
水墨
《茶(健康天地)》
2010年第3期55-55,共1页
"高高的兴安岭一片大森林,森林里住着勇敢的鄂伦春;一人一匹马呀一人一杆抢,獐狍野鹿满山遍野打呀打不尽……"这曾是一首在全国家喻户晓的鄂伦春民歌。
关键词
百
草
茶
大小兴安岭
野鹿
尝百草
茶经
保健饮品
成汤
野生植物
春回
保健方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尝不出苦味的人
11
作者
孙尉翔
《新知客》
2009年第10期116-116,共1页
有的人是尝不出苦味的。人群中约有75%的人能尝出苯基硫脲(简称PTC)是苦的,其余的人则尝不出任何味道。这个只是全球平均比例,各国的比例还不一样。
关键词
苯基硫脲
人能
想当年
尼安德特人
采野
尝百草
野外生存
自我保护能力
中国人大
生存本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走近百岁园21 冬青长青 生命永动(上)
12
作者
尚立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15年第7期27-29,共3页
昔有炎帝神农氏尝百草,今有博士胡秀英撷百草,足迹桑梓广袤的大地,取得了累累硕果,被誉为"百草婆婆"和"冬青之母"。胡秀英(1908—2012年),著名植物学家、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及哈佛大学安诺树木园研究员,曾先后任哈佛大学和香港中文...
昔有炎帝神农氏尝百草,今有博士胡秀英撷百草,足迹桑梓广袤的大地,取得了累累硕果,被誉为"百草婆婆"和"冬青之母"。胡秀英(1908—2012年),著名植物学家、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及哈佛大学安诺树木园研究员,曾先后任哈佛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国际著名冬青专家,创建香港中文大学生物系植物标本室,研制成功三冬茶,曾获美国科学成就奖、香港特别行政区铜紫荆星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秀英
炎帝神农氏
著名植物学家
植物标本室
大学生物系
冬青科
树木园
尝百草
安诺
冬青属植物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安仁赶分社
13
《湖南农业》
2024年第3期51-51,共1页
安仁赶分社是湖南省安仁县民众于每年农历春分社日时例行举办的传统祭神祈谷的盛大节令文化活动。安仁县地处郴州市北部,与來陵县接壤。传说炎帝神农在这一带发明农具、开田教耕、始尝百草、造福百姓,安仁县遂有春分社日祭祀神农之俗。
关键词
炎帝神农
祭神
安仁
尝百草
郴州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炎帝神农氏医学实践与伦理思想研究
被引量:
1
14
作者
刘蔚
何清湖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4期27-29,共3页
本文对记载炎帝神农氏典故的文献资料进行考辨,认为炎帝与神农氏可以合称,尝百草的炎帝与阪泉之战中归服黄帝的炎帝并非同一人。由此厘清炎帝神农氏的医学卫生领域实践有:尝百草分辨药与谷、用药草治病、发明陶器并用以制药、为怡民情...
本文对记载炎帝神农氏典故的文献资料进行考辨,认为炎帝与神农氏可以合称,尝百草的炎帝与阪泉之战中归服黄帝的炎帝并非同一人。由此厘清炎帝神农氏的医学卫生领域实践有:尝百草分辨药与谷、用药草治病、发明陶器并用以制药、为怡民情削桐为琴、发明麻布以御民寒等,从多角度改善原始社会人民的健康水平。炎帝神农氏的医学伦理思想内涵有:救世济民、无私奉献;勇于探索、科学认知;强调保健、注重养生。这些思想具有一定现世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帝神农氏
尝百草
医学实践
医学伦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予北地区中草药资源调查
15
《百泉农学院学报》
1976年第1期56-57,共2页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国家,中国医学宝库积累了近四千年的历史经验.我国劳动人民在应用中草药防治人畜疾病方面,创造和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认识.据历史文献记载,远在公元前2700年就有“炎帝神农氏尝百草,一日而遇70毒”之说,说明应...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国家,中国医学宝库积累了近四千年的历史经验.我国劳动人民在应用中草药防治人畜疾病方面,创造和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认识.据历史文献记载,远在公元前2700年就有“炎帝神农氏尝百草,一日而遇70毒”之说,说明应用中草药治病的知识是在长期的实践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我国著明的医学家和药学家李时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
草
药资源
炎帝神农氏
理论认识
药学家
尝百草
中国医学
历史文献记载
平贝母
黄独
四季气候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介绍一种糟蛋的制法
16
作者
胡安徽
《农村实用技术》
2017年第6期53-53,共1页
药食同源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容,远古时代神农氏尝百草即是药食同源的开始,从五谷杂粮到葱姜蒜韭和桃杏梅李、从油盐酱醋到鸡鸭鱼肉和山珍海味,无不是药食同源的物品。蛋类也是药食同源的主要品种,其中鸭蛋和鸡蛋是蛋类的重...
药食同源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容,远古时代神农氏尝百草即是药食同源的开始,从五谷杂粮到葱姜蒜韭和桃杏梅李、从油盐酱醋到鸡鸭鱼肉和山珍海味,无不是药食同源的物品。蛋类也是药食同源的主要品种,其中鸭蛋和鸡蛋是蛋类的重要组成部分,鸭蛋味甘、咸,性凉,入肺、脾经,有大补虚劳、滋阴养血、润肺美肤的功效,可用于膈热、咳嗽、喉痛、齿痛、泄疾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食同源
喉痛
齿痛
除热
脾经
虚劳
尝百草
性味功效
食疗方
鸡子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谈谈《电路·信号与系统》实验教学的几次改革
17
作者
李维真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1989年第1期13-15,共3页
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是高校长期探索的一个问题。理论基础与工作能力是衡量教学质量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高等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而“人才”是指运用自己的创造性劳动,来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认识社会、改造社会,对人类进...
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是高校长期探索的一个问题。理论基础与工作能力是衡量教学质量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高等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而“人才”是指运用自己的创造性劳动,来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认识社会、改造社会,对人类进步作出某种贡献的人。纵观世界科学发展史,从神农氏尝百草到现代医学,从达尔文的进化论到今天的生物遗传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与系统
实验教学
尝百草
生物遗传
认识自然
电路实验
工作能力
教学质量
一个问题
现代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乌龙“欉”说
18
作者
黄螓
《学术评论》
2013年第6期42-45,共4页
"欉"字在乌龙茶中常被用来指代茶树植株,现在一般被写成"丛",可加上不同的前缀,组成武夷岩茶的"名丛"、"老丛"、"高丛"、"单丛"、"提丛"、"真丛"乃至...
"欉"字在乌龙茶中常被用来指代茶树植株,现在一般被写成"丛",可加上不同的前缀,组成武夷岩茶的"名丛"、"老丛"、"高丛"、"单丛"、"提丛"、"真丛"乃至"丛味"等词组,成为独特的武夷岩茶茶文化系列术语。但这个字也是被写得极为混乱的字,如"从"、"苁"、"纵"都有人使用,因错得太过离谱,这里不加以讨论。值得一说的是常常被误写作"枞",即使多年前早已有文章指出其中之谬,但直到现在,譬如"武夷四大名枞"之类的说辞依然触目如故。当然同属乌龙茶的广东潮州工夫茶也用这个"丛"字,比如著名的"凤凰单丛",而且也同样存在"丛"、"枞"并行的情形。潮州功夫茶文化专家曾楚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夷岩茶
潮州工夫茶
凤凰单丛
名丛
陈椽
误写
尝百草
福建茶
现代汉语词典
上翘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普洱茶做成云南菜 云南茶膳大有可为
被引量:
1
19
作者
叶子
《农村实用技术》
2013年第2期49-49,共1页
很多中国人把喝茶叫做"吃茶",这恰恰说明了茶叶的一段历史。茶叶,最早不是拿来泡水喝的,而是嚼着吃的。想想看,传说中神农氏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解之。那时又没有保温瓶,神农氏还只能嚼茶叶。其实,中国一直都有把茶叶作...
很多中国人把喝茶叫做"吃茶",这恰恰说明了茶叶的一段历史。茶叶,最早不是拿来泡水喝的,而是嚼着吃的。想想看,传说中神农氏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解之。那时又没有保温瓶,神农氏还只能嚼茶叶。其实,中国一直都有把茶叶作为食品而不是作为饮料的习惯,据说乾隆下江南微服私访的时候,一个厨师把刚采来的龙井茶当做葱段误用,结果一道名菜"龙井虾仁"就问世了。其他的一些传统菜肴,如樟茶鸭子、毛峰熏鲥鱼、碧螺春炒银鱼、铁观音炖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茶
毛峰熏鲥鱼
樟茶鸭子
龙井虾仁
尝百草
七十二
一道菜
土里
茶酒
揉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神农与神农得荼的传说
被引量:
1
20
作者
薛德炳
《茶叶通讯》
2014年第4期52-54,共3页
近读2013《中国茶叶》3~6期关于《神农本草经》的考证结论:出自汉或后编辑的《神农本草经》中未收录"茶",仅有荼,苦菜,列菜部;且没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毒,得荼而解之"的记录;"神农得荼"的传说首见于康熙二十四年(1717年)刊...
近读2013《中国茶叶》3~6期关于《神农本草经》的考证结论:出自汉或后编辑的《神农本草经》中未收录"茶",仅有荼,苦菜,列菜部;且没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毒,得荼而解之"的记录;"神农得荼"的传说首见于康熙二十四年(1717年)刊印陈元龙编《格致镜原·饮食类·茶》:《本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毒,得荼而解之",今人服药不饮茶,恐解药也。陈氏所引《本草》可能是宋以后的版本,信证度不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
草
》
中国茶叶
康熙二十四年
解药
本
草
经
龙编
《新修本
草
》
修务训
楼护
尝百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历史记忆与现实适应——对神农尝百草传说的解读
被引量:
2
1
作者
陈红
机构
三峡旅游职业技术学院
三峡茶文化研究会
出处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8-32,共5页
基金
2013年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土家民俗与茶文化"(项目编号:13G5984)
文摘
笔者从人类文化学与民俗学的角度对神农尝百草的传说进行了充分的解读,从文献记载到古老的饮茶习俗遗存,都充分说明了神农最初发现茶是为食用而非药用。
关键词
神农氏
尝百草
传说
解读
分类号
K21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炎帝神农尝百草对汉水文化的深远影响
被引量:
6
2
作者
潘世东
机构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出处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年第4期13-15,共3页
基金
湖北省教育厅教研项目
湖北省人事厅社科基金项目阶段性成果
文号:(20060400)/(2002)6号
文摘
炎帝神农为中华民族建立了一系列永不磨灭的丰功伟绩,在中国上古时期是享有最尊地位的人物之一,可以与他并驾齐驱的只有轩辕黄帝一人。应该说炎帝神农是汉水流域人民最大的、最高的骄傲。汉水流域不仅是炎帝神农最早开发的地方、繁衍与发展并走向世界的的主要干道,更是炎帝神农建功立业、推动历史,发明创造,走向辉煌的地方——炎帝神农最大、最主要的功业和贡献都是在汉水流域完成的。尤其是炎帝神农尝百草更是对汉水流域人们在中药与中医文化、防腐技术与饮食习惯、茶叶产业与茶叶文化、地方文化精神和地方文化支撑力方面,留下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至今仍然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成为汉水流域人民当今建设和发展和谐社会的原动力。
关键词
汉水文化
文化英雄
炎帝神农
尝百草
汉水流域
影响
Keywords
Hanjiang River culture
culture hero
Emperor Yan
tasting herbs
Hanjiang River region
influence
分类号
K203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神农尝百草式教学法结合信息化教学法在中医学专业中药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3
作者
崔慧萍
机构
山西省中医学校
出处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6期180-181,共2页
文摘
采用神农尝百草式教学方法结合信息化教学方法与传统讲授教学方法作为对比,探讨当前《中药学》课程教学方法中传承与创新的结合,带来教学效果的变化。通过教学实践后发现这一方法在高职高专学生对中医中药核心思维的本质认识,提高对中医思维的理解,对中药四气五味的理解,五感结合共同体验,提升学生学习中药学的兴趣、主观能动性、认知维度,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
尝百草
信息化
中药学
应用与探讨
分类号
G71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神农氏尝百草 中医草药自此始
4
作者
徐皓
机构
不详
出处
《炎黄地理》
2019年第10期73-74,共2页
文摘
在太行山脉的南段,有一座南北走向的大山,此山方圆40多平方公里,从北向南由五个山峰组成,因此得名五顶山,又名老顶山。神农尝草的故事就发生在长治市郊区的老顶山。传说,天地初开,人类新生。他们并不智慧,不会耕种。人们靠狩猎生存,但因为工具简陋,捕捉到的野兽往往不够吃,只能靠捋草籽、采野果维持生活。有一位首领,他发现了稻、黍、稷、麦、豆等“五谷”,还制作了农具,教人们耕种和收割。人们尊称他为“神农”。
关键词
老顶山
长治市郊区
尝百草
五顶山
神农氏
太行山脉
分类号
I26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遍尝百草话神农
5
作者
吴太地
南山(摄影)
机构
不详
出处
《海内与海外》
2024年第1期71-74,共4页
文摘
在大众眼中,神农架是神秘的,远古时期这里群峰盘绕、林木参天,至今仍然保持着原始洪荒的自然生态。其实,神农架不只是纯原始自然的,也是人文的。五干年前,华夏始祖炎帝神农氏曾在此搭架采药、疗民疾天,开启了中华医药文化。专家学者们说,如果没有神农架这片土地,就没有炎帝神农氏的采尝百草、首创医药。神农架是炎帝神农氏开创基业的地方,其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精神,积淀成博大精深的神农文化,对中华民族的进步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炎帝神农氏
华夏始祖
尝百草
自然生态
神农架
无私奉献
艰苦创业
远古时期
分类号
K92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马齿苋是个宝,痢疾不用尝百草
6
作者
温长路
机构
不详
出处
《养生月刊》
2022年第2期150-151,共2页
文摘
马齿苋是治疗痢疾的良药,是老百姓发现并长期应用的防病治病的宝贝,古今如是。"马齿苋是个宝,痢疾不用尝百草"这一民谚流传极广,也非常实用。【养生启示】马齿苋,因其叶片形似马的牙齿而得名。其别名甚多,有以其食用为菜角度命名的,如马齿菜、马踏菜等;有以其分布广泛特点命名的,如五方草、五行草等。
关键词
马齿苋
马齿菜
痢疾
尝百草
五方
草
五行
草
民谚
防病治病
分类号
R28 [医药卫生—中药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张思德“尝百草”
7
作者
莉莉安
机构
不详
出处
《快乐语文》
2021年第8期34-34,共1页
文摘
一支支长征队伍,艰难行走在茫茫草地上。由于环境险恶,气候异常恶劣,加之缺衣少食,不少战士因此长眠在了这里。为了渡过饥饿难关,朱德总司令杀了自己骑的马,把马肉分给战士们吃。可是,仅有的一点马肉又怎能解决问题呢?
关键词
朱德总司令
气候异常
马肉
尝百草
张思德
解决问题
战士
分类号
K82 [历史地理—历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神农氏尝百草
8
作者
蓓尔
机构
不详
出处
《快乐语文》
2020年第35期18-18,共1页
文摘
上古时候,人们靠打猎为生,有时候捕捉到的猎物不够吃,就只能吃一些植物。但这些植物中,有些是可以吃的,有些则是不能吃的,吃了会得病,甚至中毒而亡。看着人们因为乱吃而生病,有一T叫神农氏的人非常着急,他决定亲自先尝一尝能见到的所有植物,以给大家一个参考。
关键词
神农氏
尝百草
生病
植物
分类号
G62 [文化科学—教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神农尝草知牛膝
9
作者
锦达
出处
《家庭中医药》
1994年第4期46-46,共1页
文摘
传说华夏祖先神农氏为拯救万民之疾苦,亲口去尝百草,以分辨出草药的毒性大小。一日他尝了一种草,这种草开着绿茵茵的小花,圆圆的叶儿,梢头尖尖的,又苦又酸,花果上还有刺。神农吃下后,顿觉肚子里好象有东西在顶撞,把神农的膝头弄得酸疼,肿得象牛膝盖。神农急忙吞下一把茶叶,才解了毒。后来。
关键词
尝百草
胃肠运动
四大怀药
产后疲血腹痛
多年生
草
本
怀庆
花果
四肢拘挛
长圆柱形
喉痹
分类号
R282.71 [医药卫生—中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鄂伦春民族的百草茶
10
作者
水墨
出处
《茶(健康天地)》
2010年第3期55-55,共1页
文摘
"高高的兴安岭一片大森林,森林里住着勇敢的鄂伦春;一人一匹马呀一人一杆抢,獐狍野鹿满山遍野打呀打不尽……"这曾是一首在全国家喻户晓的鄂伦春民歌。
关键词
百
草
茶
大小兴安岭
野鹿
尝百草
茶经
保健饮品
成汤
野生植物
春回
保健方法
分类号
TS971 [轻工技术与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尝不出苦味的人
11
作者
孙尉翔
出处
《新知客》
2009年第10期116-116,共1页
文摘
有的人是尝不出苦味的。人群中约有75%的人能尝出苯基硫脲(简称PTC)是苦的,其余的人则尝不出任何味道。这个只是全球平均比例,各国的比例还不一样。
关键词
苯基硫脲
人能
想当年
尼安德特人
采野
尝百草
野外生存
自我保护能力
中国人大
生存本能
分类号
R161 [医药卫生—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走近百岁园21 冬青长青 生命永动(上)
12
作者
尚立
出处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15年第7期27-29,共3页
文摘
昔有炎帝神农氏尝百草,今有博士胡秀英撷百草,足迹桑梓广袤的大地,取得了累累硕果,被誉为"百草婆婆"和"冬青之母"。胡秀英(1908—2012年),著名植物学家、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及哈佛大学安诺树木园研究员,曾先后任哈佛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国际著名冬青专家,创建香港中文大学生物系植物标本室,研制成功三冬茶,曾获美国科学成就奖、香港特别行政区铜紫荆星奖。
关键词
胡秀英
炎帝神农氏
著名植物学家
植物标本室
大学生物系
冬青科
树木园
尝百草
安诺
冬青属植物
分类号
R282.71 [医药卫生—中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安仁赶分社
13
出处
《湖南农业》
2024年第3期51-51,共1页
文摘
安仁赶分社是湖南省安仁县民众于每年农历春分社日时例行举办的传统祭神祈谷的盛大节令文化活动。安仁县地处郴州市北部,与來陵县接壤。传说炎帝神农在这一带发明农具、开田教耕、始尝百草、造福百姓,安仁县遂有春分社日祭祀神农之俗。
关键词
炎帝神农
祭神
安仁
尝百草
郴州市
分类号
K89 [历史地理—民俗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炎帝神农氏医学实践与伦理思想研究
被引量:
1
14
作者
刘蔚
何清湖
机构
湖南中医药大学
出处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4期27-29,共3页
基金
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重大专项资助项目
湖南省情与决策咨询研究课题湘学研究专项资助项目(4)
+1 种基金
湖南省湖湘中医药文化社科基地
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哲学重点学科资助项目
文摘
本文对记载炎帝神农氏典故的文献资料进行考辨,认为炎帝与神农氏可以合称,尝百草的炎帝与阪泉之战中归服黄帝的炎帝并非同一人。由此厘清炎帝神农氏的医学卫生领域实践有:尝百草分辨药与谷、用药草治病、发明陶器并用以制药、为怡民情削桐为琴、发明麻布以御民寒等,从多角度改善原始社会人民的健康水平。炎帝神农氏的医学伦理思想内涵有:救世济民、无私奉献;勇于探索、科学认知;强调保健、注重养生。这些思想具有一定现世价值。
关键词
炎帝神农氏
尝百草
医学实践
医学伦理
Keywords
Yandi Shennong
tasting kinds of herbs
medical practice
medical ethics
分类号
R2 [医药卫生—中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予北地区中草药资源调查
15
机构
百泉农学院牧医系中草药组
出处
《百泉农学院学报》
1976年第1期56-57,共2页
文摘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国家,中国医学宝库积累了近四千年的历史经验.我国劳动人民在应用中草药防治人畜疾病方面,创造和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认识.据历史文献记载,远在公元前2700年就有“炎帝神农氏尝百草,一日而遇70毒”之说,说明应用中草药治病的知识是在长期的实践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我国著明的医学家和药学家李时珍。
关键词
中
草
药资源
炎帝神农氏
理论认识
药学家
尝百草
中国医学
历史文献记载
平贝母
黄独
四季气候
分类号
R28 [医药卫生—中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介绍一种糟蛋的制法
16
作者
胡安徽
机构
贵州师范大学
出处
《农村实用技术》
2017年第6期53-53,共1页
文摘
药食同源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容,远古时代神农氏尝百草即是药食同源的开始,从五谷杂粮到葱姜蒜韭和桃杏梅李、从油盐酱醋到鸡鸭鱼肉和山珍海味,无不是药食同源的物品。蛋类也是药食同源的主要品种,其中鸭蛋和鸡蛋是蛋类的重要组成部分,鸭蛋味甘、咸,性凉,入肺、脾经,有大补虚劳、滋阴养血、润肺美肤的功效,可用于膈热、咳嗽、喉痛、齿痛、泄疾等。
关键词
药食同源
喉痛
齿痛
除热
脾经
虚劳
尝百草
性味功效
食疗方
鸡子清
分类号
TS218 [轻工技术与工程—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谈谈《电路·信号与系统》实验教学的几次改革
17
作者
李维真
机构
南京邮电学院
出处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1989年第1期13-15,共3页
文摘
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是高校长期探索的一个问题。理论基础与工作能力是衡量教学质量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高等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而“人才”是指运用自己的创造性劳动,来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认识社会、改造社会,对人类进步作出某种贡献的人。纵观世界科学发展史,从神农氏尝百草到现代医学,从达尔文的进化论到今天的生物遗传工程。
关键词
信号与系统
实验教学
尝百草
生物遗传
认识自然
电路实验
工作能力
教学质量
一个问题
现代医学
分类号
G642.423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乌龙“欉”说
18
作者
黄螓
机构
北京大学现代中国研究中心
出处
《学术评论》
2013年第6期42-45,共4页
文摘
"欉"字在乌龙茶中常被用来指代茶树植株,现在一般被写成"丛",可加上不同的前缀,组成武夷岩茶的"名丛"、"老丛"、"高丛"、"单丛"、"提丛"、"真丛"乃至"丛味"等词组,成为独特的武夷岩茶茶文化系列术语。但这个字也是被写得极为混乱的字,如"从"、"苁"、"纵"都有人使用,因错得太过离谱,这里不加以讨论。值得一说的是常常被误写作"枞",即使多年前早已有文章指出其中之谬,但直到现在,譬如"武夷四大名枞"之类的说辞依然触目如故。当然同属乌龙茶的广东潮州工夫茶也用这个"丛"字,比如著名的"凤凰单丛",而且也同样存在"丛"、"枞"并行的情形。潮州功夫茶文化专家曾楚楠、
关键词
武夷岩茶
潮州工夫茶
凤凰单丛
名丛
陈椽
误写
尝百草
福建茶
现代汉语词典
上翘
分类号
TS971 [轻工技术与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普洱茶做成云南菜 云南茶膳大有可为
被引量:
1
19
作者
叶子
出处
《农村实用技术》
2013年第2期49-49,共1页
文摘
很多中国人把喝茶叫做"吃茶",这恰恰说明了茶叶的一段历史。茶叶,最早不是拿来泡水喝的,而是嚼着吃的。想想看,传说中神农氏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解之。那时又没有保温瓶,神农氏还只能嚼茶叶。其实,中国一直都有把茶叶作为食品而不是作为饮料的习惯,据说乾隆下江南微服私访的时候,一个厨师把刚采来的龙井茶当做葱段误用,结果一道名菜"龙井虾仁"就问世了。其他的一些传统菜肴,如樟茶鸭子、毛峰熏鲥鱼、碧螺春炒银鱼、铁观音炖鸡。
关键词
云南茶
毛峰熏鲥鱼
樟茶鸭子
龙井虾仁
尝百草
七十二
一道菜
土里
茶酒
揉碎
分类号
F326.1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神农与神农得荼的传说
被引量:
1
20
作者
薛德炳
机构
万源市茶叶局
出处
《茶叶通讯》
2014年第4期52-54,共3页
文摘
近读2013《中国茶叶》3~6期关于《神农本草经》的考证结论:出自汉或后编辑的《神农本草经》中未收录"茶",仅有荼,苦菜,列菜部;且没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毒,得荼而解之"的记录;"神农得荼"的传说首见于康熙二十四年(1717年)刊印陈元龙编《格致镜原·饮食类·茶》:《本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毒,得荼而解之",今人服药不饮茶,恐解药也。陈氏所引《本草》可能是宋以后的版本,信证度不高。
关键词
《本
草
》
中国茶叶
康熙二十四年
解药
本
草
经
龙编
《新修本
草
》
修务训
楼护
尝百草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历史记忆与现实适应——对神农尝百草传说的解读
陈红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4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论炎帝神农尝百草对汉水文化的深远影响
潘世东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神农尝百草式教学法结合信息化教学法在中医学专业中药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崔慧萍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CAS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神农氏尝百草 中医草药自此始
徐皓
《炎黄地理》
201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遍尝百草话神农
吴太地
南山(摄影)
《海内与海外》
2024
0
原文传递
6
马齿苋是个宝,痢疾不用尝百草
温长路
《养生月刊》
2022
0
原文传递
7
张思德“尝百草”
莉莉安
《快乐语文》
2021
0
原文传递
8
神农氏尝百草
蓓尔
《快乐语文》
2020
0
原文传递
9
神农尝草知牛膝
锦达
《家庭中医药》
199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鄂伦春民族的百草茶
水墨
《茶(健康天地)》
201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尝不出苦味的人
孙尉翔
《新知客》
200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走近百岁园21 冬青长青 生命永动(上)
尚立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1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安仁赶分社
《湖南农业》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炎帝神农氏医学实践与伦理思想研究
刘蔚
何清湖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予北地区中草药资源调查
《百泉农学院学报》
197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介绍一种糟蛋的制法
胡安徽
《农村实用技术》
201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谈谈《电路·信号与系统》实验教学的几次改革
李维真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198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乌龙“欉”说
黄螓
《学术评论》
201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普洱茶做成云南菜 云南茶膳大有可为
叶子
《农村实用技术》
201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神农与神农得荼的传说
薛德炳
《茶叶通讯》
201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7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