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特定群体就业中心识别方法的修正和检验 被引量:2
1
作者 王慧 吴晓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78-87,共10页
在总结和借鉴国内外就业中心界定和识别方法的基础上,针对特定群体之特性,优补了特定群体的就业中心的界定,修正了现有识别方法,并进一步进行了效果检验。首先,在中心界定上,依照“整体之一部分”原则,参照特定群体与城市整体在人口构... 在总结和借鉴国内外就业中心界定和识别方法的基础上,针对特定群体之特性,优补了特定群体的就业中心的界定,修正了现有识别方法,并进一步进行了效果检验。首先,在中心界定上,依照“整体之一部分”原则,参照特定群体与城市整体在人口构成和影响能力的差异,在现有就业中心定义的基础上对特定群体的就业中心进行了细化分类。其次,在识别流程上,从细化类型和降低门槛两方面考虑,在原有就业中心识别过程中增加了必要环节、增补了适当方法。最后,在识别效果上,以南京主城区外来务工人员就业中心识别为例,对比了修正前后方法的识别结果。结果显示,一方面,修正后的方法可以更细化、精准的识别出特定群体的就业中心,能更加突出特定群体与城市总体的宏观关联,有助于更深入地挖掘特定群体的就业空间结构特征;另一方面,结合跨时间的动态对比研究,修正后的方法还可为特定群体就业中心的变动特征和动力机制挖掘提供技术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业中心界定 就业中心识别 方法修正 特定群体 外来务工人员
下载PDF
南京都市区就业空间结构与区位模式演变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王晖 袁丰 赵岩 《地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154-1166,共13页
就业空间是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映射出城市经济与社会现象的多样性。论文采用经验贝叶斯克里金、非参数局部加权回归、多中心密度函数等方法综合刻画南京都市区就业空间结构特征,并从就业结构化分散、就业中心增长转型、就业异质性... 就业空间是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映射出城市经济与社会现象的多样性。论文采用经验贝叶斯克里金、非参数局部加权回归、多中心密度函数等方法综合刻画南京都市区就业空间结构特征,并从就业结构化分散、就业中心增长转型、就业异质性集聚与土地混合利用3个方面剖析其就业区位模式特征。研究发现:①南京都市区就业郊区化与多中心化并存,“分散化集聚”的结构性特征显著;②就业中心决定着就业空间的整体结构与密度分布,然而城市中心影响力开始减弱而次中心则逐渐增强;③就业中心出现增长转型,服务化转向与高技能化趋势明显;④就业分布呈现异质性集聚模式且与混合土地利用存在正向关联;⑤城市就业空间格局演变是自组织与他组织2种力量、市场行为与政府行为2种机制相互作用的结果,集聚经济、城市规划、土地市场开发等均是重要的影响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业空间结构 就业中心识别 就业区位模式 就业空间演变机理 南京都市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