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蚁群理论的劳动力就业搜寻过程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永捷 周冬梅 鲁若愚 《预测》 CSSCI 2007年第6期36-41,47,共7页
蚁群算法是一种新型的模拟进化算法,其模拟的是蚁群依赖信息素进行通信,通过对候选解组成的群体的进化来寻求最优解。本文通过引入蚁群理论来解释和分析劳动力在劳动市场中如何实现其就业搜寻过程,以及在搜寻过程中就业服务机构如何通... 蚁群算法是一种新型的模拟进化算法,其模拟的是蚁群依赖信息素进行通信,通过对候选解组成的群体的进化来寻求最优解。本文通过引入蚁群理论来解释和分析劳动力在劳动市场中如何实现其就业搜寻过程,以及在搜寻过程中就业服务机构如何通过控制就业成本,调整网络信息素来实现对整个劳动力市场的控制和优化。最后,本文还引入了成都市劳动力资源调查活动中的相关数据对本文中的模型进行了验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劳动力就业搜寻通过劳动服务机构的调节,缩短了成功就业搜寻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网络 蚁群算法 就业搜寻过程
下载PDF
就业搜寻对塑造农民工与企业匹配关系的影响
2
作者 闵勤 牛晓旭 徐鑫 《企业技术开发(下半月)》 2010年第4期36-37,共2页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农民工就业与企业用工经历了一个由农民工大量失业到企业招工难再到农民工失业与企业招工难并存的过程,这是一个农民工劳动力市场“大洗牌”的过程,也是一个重新建立两者匹配关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农民工与企...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农民工就业与企业用工经历了一个由农民工大量失业到企业招工难再到农民工失业与企业招工难并存的过程,这是一个农民工劳动力市场“大洗牌”的过程,也是一个重新建立两者匹配关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农民工与企业的相互搜寻至关重要,工资报酬水平、搜寻途径和搜寻能力是影响搜寻绩效的三个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匹配 就业搜寻 搜寻途径 搜寻能力
下载PDF
就业搜寻行为背后的工科专业学生就业观特点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穹 陈华东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年第2期130-131,共2页
大学生就业是对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检阅,是衡量高校服务社会功能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文章通过对工科学生就业搜寻行为进行分析,发掘工科学生就业观的特点并提出可行的改进方案。
关键词 就业搜寻 工科 就业
原文传递
初次就业、失业及收入效应与城镇新增劳动力的机会 被引量:2
4
作者 罗楚亮 李实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43-51,共9页
我国城镇新增劳动力初次就业搜寻时间对随后劳动力市场上的表现(失业与收入)具有一定的影响。初次就业搜寻时间越来越长;本人的人力资本特征、是否高考以及父母身份对于初次就业搜寻时间都有显著的影响。尽管初次就业搜寻时间延长将导... 我国城镇新增劳动力初次就业搜寻时间对随后劳动力市场上的表现(失业与收入)具有一定的影响。初次就业搜寻时间越来越长;本人的人力资本特征、是否高考以及父母身份对于初次就业搜寻时间都有显著的影响。尽管初次就业搜寻时间延长将导致就业者接受不稳定的就业机会,对工资收入也在较长时期中具有负效应,但其再就业概率在上升,失业持续时间有所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次就业搜寻时间 新增劳动力 失业
下载PDF
工作转换视角下数字经济对性别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乔小乐 何洋 李峰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4-83,共10页
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CLDS),从劳动者工作转换视角出发,探究数字经济对工作转换收入回报的作用机制及其对性别收入差距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1)数字经济显著提升了劳动者工作转换后的收入水平,对于女性劳动者工作转换收入回报... 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CLDS),从劳动者工作转换视角出发,探究数字经济对工作转换收入回报的作用机制及其对性别收入差距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1)数字经济显著提升了劳动者工作转换后的收入水平,对于女性劳动者工作转换收入回报的提升作用更加显著,从而有效缓解了性别收入差距;(2)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数字经济主要通过拓宽就业信息获取渠道来提升男性工作转换者的收入水平,而通过拓展社会关系网络来提升女性工作转换者的收入水平;(3)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前职收入水平较低的劳动者、行业间工作转换者、迁移型工作转换者以及农村户籍劳动者收入的提升作用更加显著,同时缓解了低收入劳动者、迁移型劳动者和农村户籍劳动者的性别收入不平等。基于此,应积极借助数字经济发展带来的新机遇,一方面推动多元化就业形态发展,提升女性在劳动力市场的参与度和竞争力;另一方面不断提升劳动者数字技能,推动更多劳动者实现转岗提质就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性别收入差距 工作转换 就业信息搜寻 社会关系网络
下载PDF
工作搜寻: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两种模式的选择 被引量:2
6
作者 屈小博 王强 《社会发展研究》 CSSCI 2020年第4期219-237,M0007,共20页
本文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和中国城市劳动力调查第三轮(CULS 3)数据,实证分析了社会资本积累行为与劳动力市场结果的关系及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个人用于社会交往的时间越多则越偏好积累社会资本;而个人在劳动力市场上通过社会关... 本文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和中国城市劳动力调查第三轮(CULS 3)数据,实证分析了社会资本积累行为与劳动力市场结果的关系及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个人用于社会交往的时间越多则越偏好积累社会资本;而个人在劳动力市场上通过社会关系寻找工作的群体更偏好使用社会资本,其工资回报率较低。本文进一步通过社会关系搜寻工作与社会交往时间的相关关系,验证了社会资本积累行为的异质性及对劳动力市场效应的作用机制,在受教育阶段偏好社会交往积累社会资本会挤占用于人力资本积累的时间,进而带来更低的教育回报率。因此,在受教育阶段,更多地积累人力资本而不是社会资本才会带来更高的教育回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交往 社会资本 人力资本 就业搜寻 工资回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