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主招生、学业表现和就业薪酬 被引量:15
1
作者 崔盛 吴秋翔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1-107,共7页
本文利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数据,分析了自主招生生源特征及对大学学业表现和就业薪酬的影响作用。相比以往实证研究,论文在控制高考成绩后,发现自主招生对大学学业表现并没有显著影响,但自主招生对就业起薪和薪酬增长... 本文利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数据,分析了自主招生生源特征及对大学学业表现和就业薪酬的影响作用。相比以往实证研究,论文在控制高考成绩后,发现自主招生对大学学业表现并没有显著影响,但自主招生对就业起薪和薪酬增长有显著的正效应。研究认为,在现有培养体系下,大学学业表现并不能较好地评价自主招生学生的能力,而在学生毕业进入劳动力市场后,起薪与薪酬增长却能有效反映学生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招生 大学学业表现 就业薪酬
下载PDF
专业匹配、学业成绩与就业薪酬——基于高中文理分科与大学人文社会类专业匹配的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吴秋翔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32-39,共8页
随着我国高考改革的推进,高中将不再分文理科,但实施多年的文理分科制度既决定学生高中阶段学习的课程,也限定他们可以选择的大学专业,连接起高中与大学的课程教育,对学生的发展产生影响。但以往研究仅关注文理分科或大学专业的单一作用... 随着我国高考改革的推进,高中将不再分文理科,但实施多年的文理分科制度既决定学生高中阶段学习的课程,也限定他们可以选择的大学专业,连接起高中与大学的课程教育,对学生的发展产生影响。但以往研究仅关注文理分科或大学专业的单一作用,并未探讨文理分科与大学专业形成的匹配机制。本文使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hinese Educational Panel Survey,CEPS)数据,具体分析原有高中文理分科与大学人文社会类专业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不同专业中文理科学生的学业成绩存在显著差异,但在相同专业中文理分科对就业薪酬没有显著影响,文理分科带来的工资溢价更多地是通过大学专业来体现。同时,研究从专业进入、学业成绩与就业薪酬三个维度度量了专业匹配,发现高中理科与经济学、管理学的匹配程度更高。研究结论可为学生高中选科、大学选专业以及大学专业招生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匹配 文理分科 大学专业 学业成绩 就业薪酬
原文传递
关于大学生薪酬预期与就业薪酬匹配性的调查分析——以广西大学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鱼凌云 卢济健 +1 位作者 苗哲凡 程跃 《才智》 2013年第5期333-335,共3页
当今,就业已成为大学毕业生最为关心的问题,也是最困扰的问题。其中,大学生的薪酬预期和就业薪酬的匹配性是决定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和提高大学生就业满意度的重要影响因素。以广西大学为例,通过对在校大学生及用人单位进行调查分析,从... 当今,就业已成为大学毕业生最为关心的问题,也是最困扰的问题。其中,大学生的薪酬预期和就业薪酬的匹配性是决定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和提高大学生就业满意度的重要影响因素。以广西大学为例,通过对在校大学生及用人单位进行调查分析,从大学生薪酬预期与就业薪酬的影响因素出发,对两者的匹配性进行研究,能够为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提供更加有针对性的建议,提高大学生的就业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期 就业薪酬 影响因素 调查分析
原文传递
论高等教育扩张背景下毕业生就业“薪情”的特征 被引量:1
4
作者 范向前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6期159-162,共4页
高等教育扩张背景下毕业生就业的"薪情"呈现鲜明的特征。毕业生就业的薪酬是综合性收益,影响应届生"薪情"的变量复杂,应届生的起薪意向与现实呈现离散状态,毕业生薪酬随年资、职历逐年增高。应届生求职时应建立自我... 高等教育扩张背景下毕业生就业的"薪情"呈现鲜明的特征。毕业生就业的薪酬是综合性收益,影响应届生"薪情"的变量复杂,应届生的起薪意向与现实呈现离散状态,毕业生薪酬随年资、职历逐年增高。应届生求职时应建立自我"薪情"的三种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毕业生 就业薪酬 特征
下载PDF
信号识别还是能力提升:高校学生干部就业影响机制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崔盛 吴秋翔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8-158,共21页
在我国,学生干部是高校学生中的优秀群体,是否担任过学生干部也是用人单位选人的重要标准之一。许多实证研究发现学生干部在劳动力市场中有更大的优势,但缺少相关影响机制的深入探讨。本文使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数据,... 在我国,学生干部是高校学生中的优秀群体,是否担任过学生干部也是用人单位选人的重要标准之一。许多实证研究发现学生干部在劳动力市场中有更大的优势,但缺少相关影响机制的深入探讨。本文使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数据,以首都大学生5年的成长跟踪数据为基础,旨在探究学生干部对就业薪酬的影响与作用机制,发现学生干部对薪酬有显著的提升作用,通过倾向得分匹配法解决选择性偏差与内生性问题后,学生干部带来的工资溢价效果更强。同时,本文采用双重差分法,发现担任学生干部能够有效提升工作能力与人际关系。因此,学生干部不仅是劳动力市场中学生能力的筛选信号,担任学生干部也是培养学生就业能力、提升薪酬的重要途径,本文从工作能力与人际关系两方面解释了学生干部就业能力培养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干部 就业薪酬 就业能力 倾向得分匹配 双重差分
下载PDF
高校毕业生就业地选择中的“关系”作用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崔盛 杜帆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2018年第2期89-104,共16页
高校毕业生面对北上广深不断攀升的居住成本,在"回家乡"还是"去远方"之间总要做出一个艰难的选择,但选择背后的作用机制却莫衷一是。本文利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数据,从社会关系的视角分析并尝试... 高校毕业生面对北上广深不断攀升的居住成本,在"回家乡"还是"去远方"之间总要做出一个艰难的选择,但选择背后的作用机制却莫衷一是。本文利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数据,从社会关系的视角分析并尝试解释就业地选择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果的影响。研究发现,回生源地工作的毕业生更有可能进入国有企业工作,且会承担一定的就业薪酬损失;而通过社会关系的非正式渠道求职则会显著降低毕业生的就业薪酬,也不会让回乡求职的毕业生享受到额外的工作福利,这可能是就业地选择对就业薪酬影响的原因之一。现实中,高校应引导毕业生培养正确的求职心态,合理对待就业地选择,充分发挥毕业生的主观能动性以期获得一份满意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业地选择 社会关系 就业薪酬 工作福利
下载PDF
离京留京对首都高校非京籍毕业生就业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杜帆 崔盛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2017年第3期149-164,共16页
首都高校毕业生在人口调控政策背景下,面对离京和留京总要做出一个艰难的选择,但选择背后的原因众说纷纭。本文利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数据,以"在京工作"为核心变量,在控制离京留京影响因素和就业类型相关因... 首都高校毕业生在人口调控政策背景下,面对离京和留京总要做出一个艰难的选择,但选择背后的原因众说纷纭。本文利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数据,以"在京工作"为核心变量,在控制离京留京影响因素和就业类型相关因素的基础上,分析了离京留京对非京籍毕业生就业选择和就业薪酬的影响。研究发现,首都高校在京工作的非京籍毕业生更愿意选择进入外资企业,而不愿意选择去国有企业工作。此外,在京工作并不影响毕业生的就业起薪,但对未来工资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分学校层次来看,外资企业和国有企业之间就业选择的差异大多来自普通大学;精英大学毕业生离京选择会带来就业起薪的溢价,而普通大学毕业生的留京选择则能带来未来的工资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京留京 就业选择 就业薪酬 学校层次
下载PDF
国际贸易对就业影响研究评述 被引量:3
8
作者 尹希果 印国樱 李后建 《经济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35-139,共5页
国际贸易在不同的国家发展水平和贸易属性下,对就业产生了多元化的影响。本文分别针对国际贸易对就业数量、就业薪酬和就业结构的影响,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角度对相关文献进行了归纳和研究。结果表明:国际贸易增加了发达国家技术... 国际贸易在不同的国家发展水平和贸易属性下,对就业产生了多元化的影响。本文分别针对国际贸易对就业数量、就业薪酬和就业结构的影响,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角度对相关文献进行了归纳和研究。结果表明:国际贸易增加了发达国家技术劳动力的薪酬和需求,加快了就业人员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高科技产业和服务业的转移。另外,出口导向型的国际贸易促进了发展中国家就业率的提高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并加速了产业就业结构的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贸易 就业数量 就业薪酬 就业结构
原文传递
学生高中文理分科对大学表现及就业发展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崔盛 吴秋翔 潘昆峰 《教育经济评论》 2017年第4期103-122,20,共21页
2014年,在中国教育体系中存在多年的文理分科被正式取消。然而,关于高中阶段采取文理分科教学、高考采取文理分科考试的利弊讨论却争议不断。诸多研究集中探讨高中期间文理分科的合理性等问题,但缺少有关文理分科对学生大学期间及未来... 2014年,在中国教育体系中存在多年的文理分科被正式取消。然而,关于高中阶段采取文理分科教学、高考采取文理分科考试的利弊讨论却争议不断。诸多研究集中探讨高中期间文理分科的合理性等问题,但缺少有关文理分科对学生大学期间及未来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论文利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数据,探讨在高中阶段文理分科机制影响下,学生进入大学及劳动力市场后的差异。研究发现:文理科学生差异化的能力特点,需要通过不同方式进行评价。虽然,他们的大学学业表现没有显著差异,但文科生英语六级成绩更高、更愿意入党、担任学生干部和攻读研究生;而在就业发展方面,文理科学生选择的行业、就业单位及工作岗位存在差异,同时理科生就业起薪更高,理科生的能力可以被市场更有效地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理分科 大学表现 就业发展 就业薪酬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