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7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系统优化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格局
1
作者 唐小平 田禾 +1 位作者 蒋亚芳 张博琳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093-2099,共7页
建立自然保护地是国际公认的就地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手段。中国从1956年建立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以来,到目前已建立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和各类自然公园等自然保护地近万处,总面积超过1.85×10^(6) km^(2),还启动了天然林保护... 建立自然保护地是国际公认的就地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手段。中国从1956年建立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以来,到目前已建立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和各类自然公园等自然保护地近万处,总面积超过1.85×10^(6) km^(2),还启动了天然林保护、湿地保护等重大生态工程,实施了公益林补偿、草原保护奖补等政策措施,对中国乃至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就地保护也面临自然保护地缺少系统布局,众多自然保护地未形成有机协同的保护体系,以及保护与发展矛盾尖锐等问题。为实现《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确定的至少30%×30%重要区域得到有效保护目标,按照全球及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要求,系统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格局,国家公园约覆盖陆域的10%左右,其余自然保护地覆盖陆域的10%左右,除自然保护地外的生态保护红线再覆盖陆域的10%左右,其他有效的区域保护措施可以将就地保护区域再扩展10%~20%。我国将形成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为核心、其他有效的区域保护措施为补充、生态保护红线为基础,以及重要的森林、草原、湿地、荒漠、海洋等自然生态保护修复区域为支撑的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空间格局,确保重要自然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关键区得到就地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就地保护 自然保护 国家公园 生态保护红线 其他有效的区域保护措施 《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
下载PDF
辽西青龙河流域黑鹳监测与就地保护技术 被引量:1
2
作者 白左义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3年第8期92-94,115,共4页
黑鹳为候鸟、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多年来在辽西青龙河流域有黑鹳种群栖息繁衍,为保护与扩大黑鹳种群,在河坎子乡二道梁子黑鹳巢穴附近安装监控设施,结合清水河流域湿地的不定点监测,掌握黑鹳在当地的生活习性、繁衍特点,完成当地... 黑鹳为候鸟、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多年来在辽西青龙河流域有黑鹳种群栖息繁衍,为保护与扩大黑鹳种群,在河坎子乡二道梁子黑鹳巢穴附近安装监控设施,结合清水河流域湿地的不定点监测,掌握黑鹳在当地的生活习性、繁衍特点,完成当地黑鹳生活史监测;实施黑鹳栖息地的保护技术、人工救助措施、禁止猎捕、黑鹳保护科学普及教育等就地保护技术措施。对黑鹳的科学保护,不仅实现了黑鹳小种群在京津冀高纬度地区成功越冬,也实现了黑鹳种群数量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西青龙河流域 黑鹳监测 就地保护
下载PDF
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就地保护现状 被引量:43
3
作者 苑虎 张殷波 +2 位作者 覃海宁 刘燕 喻梅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80-287,共8页
就地保护即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珍稀濒危野生植物的最佳手段。本研究以文献资料为基础,分析了截至2008年我国建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已正式颁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中所列物种的就地保护状况。在全国尺度上,国家... 就地保护即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珍稀濒危野生植物的最佳手段。本研究以文献资料为基础,分析了截至2008年我国建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已正式颁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中所列物种的就地保护状况。在全国尺度上,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保护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37种(含变种),占总数的80.07%。其中I级保护植物56种。在省级尺度上,云南、广西、四川、贵州、湖南5省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分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数量最多。通过分析各省区未受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的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分布状况,提出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就地保护的热点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 野生植物 就地保护 热点地区
下载PDF
我国哺乳动物就地保护状况评估 被引量:9
4
作者 夏欣 张昊楠 +5 位作者 郭辰 钱者东 高军 徐网谷 周大庆 蒋明康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3712-3717,共6页
自然保护区被公认为是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基于全国自然保护区基础调查,通过分析我国自然保护区内野生哺乳动物种群数量的分布情况,在全国尺度上对自然保护区内591种哺乳动物的就地保护状况进行了评估。根据评价指标体... 自然保护区被公认为是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基于全国自然保护区基础调查,通过分析我国自然保护区内野生哺乳动物种群数量的分布情况,在全国尺度上对自然保护区内591种哺乳动物的就地保护状况进行了评估。根据评价指标体系,将我国哺乳动物就地保护水平划分为"有效保护""较好保护""一般保护""较少保护""未受保护""保护状况不明""未予评价"等7个等级。结果表明,除未予评价的35种外,其余参评的556种物种中,共有534种在自然保护区内得到一定程度的保护,占总数的90.36%。其中有效保护、较好保护、一般保护、较少保护的物种分别有145、60、100种和229种,分别占总数的24.53%、10.15%、16.92%和38.75%。此外,有22种物种保护状况不明。针对不同保护体系中的哺乳动物的就地保护状况进行评价,研究共涉及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40种和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的427种,其中分别有109种和409种在保护区内得到不同程度的保护。总体来说,虽然有90.36%的哺乳动物在保护区内得到不同程度的保护,但保护状况良好(包括有效保护和较好保护)的比例明显较低,保护状况仍然不容乐观,保护力度有待加强;对于保护状况不明的物种,有必要对保护区开展更加全面、细致的科学考察以进一步确定其保护现状;对于确未受到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的物种,需要通过完善保护区网络,将其纳入自然保护体系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哺乳动物 就地保护 自然保护 评价
下载PDF
中国脊椎动物就地保护状况评估 被引量:12
5
作者 周大庆 高军 +3 位作者 钱者东 张昊楠 徐网谷 蒋明康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12,共6页
自然保护区被公认为是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最有效的方式。通过分析我国野生脊椎动物种群特征及其在自然保护区内的分布情况,对3 632种脊椎动物的就地保护状况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在自然保护区内23.49%的物种得到有效保护,8.59%的物种得到... 自然保护区被公认为是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最有效的方式。通过分析我国野生脊椎动物种群特征及其在自然保护区内的分布情况,对3 632种脊椎动物的就地保护状况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在自然保护区内23.49%的物种得到有效保护,8.59%的物种得到较好保护,14.92%的物种得到一般保护,47.66%的物种得到较少保护,0.28%的物种未受保护,0.94%的物种保护状况不明,另有4.13%的物种未予评估。虽然有94.66%的脊椎动物在保护区内得到不同程度的保护,但保护状况良好的比例明显偏低,多数物种的保护状况堪忧。为加强脊椎动物的就地保护,应进一步优化自然保护区布局,重点加强对小种群物种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椎动物 就地保护 自然保护
下载PDF
中国自然植被就地保护现状评价 被引量:9
6
作者 周大庆 夏欣 +3 位作者 张昊楠 钱者东 王智 蒋明康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96-801,共6页
基于1 458个自然保护区的实地考察资料、总体规划和公开发表的相关文献,通过建立自然植被就地保护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我国自然植被的就地保护现状,查明了保护空缺。根据评价指标体系,将我国自然植被就地保护水平划分为有效保护、较好... 基于1 458个自然保护区的实地考察资料、总体规划和公开发表的相关文献,通过建立自然植被就地保护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我国自然植被的就地保护现状,查明了保护空缺。根据评价指标体系,将我国自然植被就地保护水平划分为有效保护、较好保护、一般保护、较少保护、保护状况不明、未受保护和不予评价7个等级。评价结果显示,全国583种自然植被类型中,不予评价的有4种。受评的579种中,522种已经受到不同程度保护。有效保护的自然植被有58种,占全国自然植被类型总数的9.9%;较好保护、一般保护和较少保护的自然植被分别有154、110和200种,分别占全国自然植被类型总数的26.4%、18.9%和34.3%。另外,我国自然植被的保护空缺包括保护状况不明和未受保护的植被类型,分别有38和19种,两者合计占全国自然植被类型总数的9.8%。总体来说,我国绝大部分自然植被已得到就地保护,但保护力度有待加强;对于存在保护空缺的植被类型,亟须加强调查研究以确定其位置、范围和保护价值等,并通过进一步完善保护区网络将其纳入自然保护体系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 群系 生态系统 保护空缺 就地保护
下载PDF
农业生物多样性评价与就地保护 被引量:48
7
作者 郭辉军 Christine Padoch +2 位作者 付永能 陈爱国 刀志灵 《云南植物研究》 CSCD 2000年第S1期27-41,共15页
以西双版纳和高黎贡山二个地区农业生物多样性评价为基础 ,提出了户级水平农业生物多样性评价方法 ,以及与景观水平农业生物多样性评价的衔接 ,实际调查的技术方法包括农户选择、样地选择、实地调查等及资料分析的一些技术方法和指标 ,... 以西双版纳和高黎贡山二个地区农业生物多样性评价为基础 ,提出了户级水平农业生物多样性评价方法 ,以及与景观水平农业生物多样性评价的衔接 ,实际调查的技术方法包括农户选择、样地选择、实地调查等及资料分析的一些技术方法和指标 ,如不同农户间土地利用类型物种相似度分析和管理多样性分析 ,以及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农户数 -物种数分析。最后提出了以户级水平农业生物多样性评价结果为基础的农业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方法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物多样性 评价 就地保护 户级水平
下载PDF
中国高等植物就地保护状况评价 被引量:6
8
作者 张昊楠 秦卫华 +3 位作者 李中林 徐网谷 夏欣 蒋明康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6,共6页
基于对1 458个自然保护区内高等植物数据的分析,将我国36 866种高等植物的就地保护水平划分为有效保护、较好保护、一般保护、较少保护、保护状况不明、未受保护和未予评价7个等级,并对各高等植物的就地保护状况进行了逐一评价。结果表... 基于对1 458个自然保护区内高等植物数据的分析,将我国36 866种高等植物的就地保护水平划分为有效保护、较好保护、一般保护、较少保护、保护状况不明、未受保护和未予评价7个等级,并对各高等植物的就地保护状况进行了逐一评价。结果表明,28 385种高等植物在自然保护区内得到不同程度的就地保护,占评价高等植物总数(不含仅分布于港澳台地区的高等植物,下同)的81.25%;保护状况不明或未受保护的高等植物有6 552种,占评价高等植物总数的18.75%。另外,仅分布于中国港澳台地区的高等植物有1 929种,约占我国高等植物总数(36 866种)的5.23%。该研究在类群水平上分别对被子植物、裸子植物、蕨类植物和苔藓植物的就地保护成效进行评价,并为我国高等植物的就地保护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 高等植物 就地保护 保护成效 评价
下载PDF
野生动物就地保护与其分布地经济发展的相容性 被引量:15
9
作者 周学红 杨锡涛 +1 位作者 唐谨成 张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6708-6718,共11页
生态文明建设对野生动物资源保护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实践中,需要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和成功案例,并克服目前我国野生动物保护中存在的问题。综述了国内外相关文献,认为:目前世界上的野生动物就地保护方式主要是建立保护区和国家公园,在... 生态文明建设对野生动物资源保护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实践中,需要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和成功案例,并克服目前我国野生动物保护中存在的问题。综述了国内外相关文献,认为:目前世界上的野生动物就地保护方式主要是建立保护区和国家公园,在发挥保护作用同时,也给周边居民带来负面影响,从而制约了野生动物保护与当地社区经济的协调发展。传统的"命令-控制型"保护政策忽略了当地居民的生活需求,不利于形成居民积极的保护态度;居民的保护态度除了受来自野生动物造成的损害的影响,还和周边居民的年龄、受教育程度、经济收入等密切相关;为提高居民保护积极性,经济激励机制有着重要作用。目前,国内外保护工作中一般应用的经济激励措施主要包括直接经济补偿、生态旅游、现代狩猎、生态补偿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动物就地保护 分布地 经济发展
下载PDF
中国自然保护区自然遗迹就地保护状况调查 被引量:4
10
作者 钱者东 高军 +4 位作者 张昊楠 徐网谷 夏欣 王智 蒋明康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3-18,共6页
通过对中国1 458个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报告和总体规划等资料的分析,对中国自然保护区内自然遗迹的就地保护状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将自然遗迹列为主要保护对象的保护区共220个,所保护的自然遗迹涵盖了3大类12类35个亚类,占... 通过对中国1 458个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报告和总体规划等资料的分析,对中国自然保护区内自然遗迹的就地保护状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将自然遗迹列为主要保护对象的保护区共220个,所保护的自然遗迹涵盖了3大类12类35个亚类,占总大类的100%,总类的92%,总亚类的76%,自然遗迹就地保护网络体系已初步形成。同时就我国自然保护区内自然遗迹保护存在的发展速度缓慢、空间布局不均衡、类型结构不合理和认识程度不够等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 自然遗迹 就地保护 建议
下载PDF
中国朱鹮就地保护与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1
作者 张智 丁长青 《科技导报》 CAS CSCD 2008年第14期48-53,共6页
从保护机构的建立、栖息地保护与改善、野生种群监护、野生种群现状、濒危等级下降、野化放飞和再引入几个方面综述了27年来中国朱鹮就地保护的成就。在1999-2007年朱鹮繁殖调查的基础上,总结了朱鹮繁殖区扩散、巢区植被变化、营巢地海... 从保护机构的建立、栖息地保护与改善、野生种群监护、野生种群现状、濒危等级下降、野化放飞和再引入几个方面综述了27年来中国朱鹮就地保护的成就。在1999-2007年朱鹮繁殖调查的基础上,总结了朱鹮繁殖区扩散、巢区植被变化、营巢地海拔变化和营巢树种变化等近年来朱鹮繁殖生态出现的变化。针对目前朱鹮繁殖区分布现状和朱鹮繁殖生态的变化,分析了产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鹮 就地保护 繁殖生态
下载PDF
珍稀树种小叶银缕梅和宝华玉兰自然现状及其就地保护研究 被引量:24
12
作者 徐惠强 郝日明 +3 位作者 姚志刚 王中磊 刘兴剑 郭华祥 《江苏林业科技》 2001年第5期19-21,共3页
野外实地分别调查了江苏宜兴市和句容市分布的珍稀树种小叶银缕梅 (Parrotiasubaequalis)和宝华玉兰 (Mag noliazeniiCheng) ,掌握了这 2种珍稀树种在江苏的自然分布状况及其群落学特征 ,统计了它们的种群规模和种群结构。经综合分析 ,... 野外实地分别调查了江苏宜兴市和句容市分布的珍稀树种小叶银缕梅 (Parrotiasubaequalis)和宝华玉兰 (Mag noliazeniiCheng) ,掌握了这 2种珍稀树种在江苏的自然分布状况及其群落学特征 ,统计了它们的种群规模和种群结构。经综合分析 ,对其就地保护的现状及保护建议提出了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地保护 种群 小叶银缕梅 宝华玉兰
下载PDF
湖北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就地保护空缺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徐鑫磊 葛继稳 王茜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3134-3136,共3页
在对湖北省自然保护区内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进行认真调查和复核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就地保护状况及空缺,并提出了保护建议和措施。结果表明,湖北省天然分布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51种,占全国总种数的18.55%;已就地保护了45种,占总种... 在对湖北省自然保护区内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进行认真调查和复核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就地保护状况及空缺,并提出了保护建议和措施。结果表明,湖北省天然分布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51种,占全国总种数的18.55%;已就地保护了45种,占总种数的88.24%。提出了对部分物种加大保护力度、调整和新建部分自然保护区(点、小区),以及将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相结合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就地保护 空缺 评价与建议 湖北省
下载PDF
云南佤族地区家庭菜园对蔬菜种质资源的就地保护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邵桦 郭丹 +1 位作者 薛达元 杨京彪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9-135,共7页
家庭菜园是农业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的重要场所,不仅维持蔬菜供给的自给自足能力,增加收入,也对我国蔬菜遗传资源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云南沧源和西盟两个边境县为研究区域,采用调查问卷和半结构访谈的方法调查6个佤族村寨的家庭菜... 家庭菜园是农业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的重要场所,不仅维持蔬菜供给的自给自足能力,增加收入,也对我国蔬菜遗传资源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云南沧源和西盟两个边境县为研究区域,采用调查问卷和半结构访谈的方法调查6个佤族村寨的家庭菜园的蔬菜资源以及相关传统文化。结果显示:佤族家庭菜园的蔬菜品种资源丰富,栽培蔬菜52种,野生16种,共收集96个蔬菜品种,包括61个地方品种,部分蔬菜作物兼有药用和饲用的功能,该地区佤族村寨家庭菜园的土地利用模式维持良好,家庭菜园面积10~30 m^(2)的最为普遍,妇女对家庭菜园内蔬菜栽培与管理担任决策者与执行者的双重角色;佤族农户对蔬菜种质资源具有较强的就地保护的意识。研究建议:民族地区村落发展应保留家庭菜园的土地规划,农业相关部门与科研单位加强对妇女的技能培训,从而鼓励农户对传统蔬菜遗传资源的保存与留种,同时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促进蔬菜种质资源的就地保护与社区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菜园 蔬菜种质资源 就地保护 佤族 传统文化 云南民族地区
下载PDF
浙江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就地保护的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昌腾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35-239,共5页
对浙江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就地保护现状及评价进行了研究。目前浙江省已有8个省级以上野生植物和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点),就地保护国家重点保护植物达38种,占浙江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总种数(50种)的76%;初步提出了合理... 对浙江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就地保护现状及评价进行了研究。目前浙江省已有8个省级以上野生植物和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点),就地保护国家重点保护植物达38种,占浙江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总种数(50种)的76%;初步提出了合理调整和布局自然保护区,大力发展自然保护小区、自然保护点和禁伐区,就地保护和其它手段相结合等保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就地保护 评价 浙江省
下载PDF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濒危珍稀动物的就地保护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殿国 王广山 +2 位作者 高继成 王庆民 刘尧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4期101-104,共4页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蕴藏着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 ,分布鸟类 17目 4 2科 2 76种 ,兽类 6目 15科 5 7种 ,其中国家一类保护动物如金雕、紫貂等 14种 ,国家二类保护动物如花尾榛鸡、驼鹿等 5 7种。该林区是众多野生动物的栖息、繁殖地 ,候鸟...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蕴藏着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 ,分布鸟类 17目 4 2科 2 76种 ,兽类 6目 15科 5 7种 ,其中国家一类保护动物如金雕、紫貂等 14种 ,国家二类保护动物如花尾榛鸡、驼鹿等 5 7种。该林区是众多野生动物的栖息、繁殖地 ,候鸟迁徙停歇地和主要途径 ,是中国动物多样性的代表地区之一。本文就进行有效的就地保护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蕴藏着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 ,分布鸟类 17目 4 2科 2 76种 ,兽类 6目 15科 5 7种 ,其中国家一类保护动物如金雕、紫貂等 14种 ,国家二类保护动物如花尾榛鸡、驼鹿等 5 7种。该林区是众多野生动物的栖息、繁殖地 ,候鸟迁徙停歇地和主要途径 ,是中国动物多样性的代表地区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濒危动物 珍稀动物 就地保护
下载PDF
浙江第一古樟就地保护措施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凌飞 王金荣 周正廷 《华东森林经理》 2006年第4期37-39,共3页
通过对浙江第一古樟的生长现状调查、生长影响因素分析,提出了古樟保护与景点建设相结合,筑堤保树与改路保树、拆庙护树相结合,以低水位人工湖指示地下水位高度,通过泵提排水控制古樟地下水位等古樟就地保护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古树名木 影响因素 就地保护 浙江
下载PDF
云南野生苏铁就地保护区生境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何绍顺 《林业调查规划》 2013年第5期50-56,共7页
云南野生苏铁分布区的生境调查定性研究已见不少报道,但定量研究报道尚少。文章应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研究区321块野生苏铁分布样点中的21个苏铁特征因子和生境因子组成的6 741个调查数据信息进行平均值计算分析、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 云南野生苏铁分布区的生境调查定性研究已见不少报道,但定量研究报道尚少。文章应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研究区321块野生苏铁分布样点中的21个苏铁特征因子和生境因子组成的6 741个调查数据信息进行平均值计算分析、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得出各种苏铁自然分布中联系最为密切的生境因子值,并分析了云南野生苏铁的古滇分布中心及目前云南野生苏铁分布区域狭窄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铁就地保护 生境因子 量化分析 云南
下载PDF
青海野生动物就地保护现状初探 被引量:3
19
作者 郑杰 《青海环境》 2002年第1期19-23,共5页
文章从青海自然保护区建设与发展的角度 ,分析就地保护对野生动物资源保护所发挥的作用 ,并就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今后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青海 野生动物 就地保护 对策
下载PDF
湖北省珍稀濒危植物现状及其就地保护 被引量:52
20
作者 葛继稳 吴金清 +2 位作者 朱兆泉 杨敬元 雷耘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1998年第3期220-228,共9页
本文论述了湖北省珍稀濒危植物的数量、分布及就地保护现状,并提出了保护的建议和措施。经调查研究,湖北省天然分布有62种珍稀濒危植物,占全国同类总数的1597%;鄂西南和鄂西北为珍稀濒危植物的分布中心;全省22个野生植... 本文论述了湖北省珍稀濒危植物的数量、分布及就地保护现状,并提出了保护的建议和措施。经调查研究,湖北省天然分布有62种珍稀濒危植物,占全国同类总数的1597%;鄂西南和鄂西北为珍稀濒危植物的分布中心;全省22个野生植物和森林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点)现已就地保护55种,占总数的887%;在评价就地保护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合理调整和布局自然保护区、大力发展自然保护小区、自然保护点和禁伐区以及将就地保护和其它手段相结合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稀濒危植物 就地保护 评价 建议 湖北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