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1篇文章
< 1 2 6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研究生就学费用与资助调查报告
1
作者 魏建国 周森 朱琼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22,共13页
研究生资助调查的几组数据值得关注:学术学位博士生、专业学位博士生、学术学位硕士生、专业学位硕士生的就学总费用均值分别为45001元、48641元、31705元、35136元,就学总费用中位数分别为41700元、44967元、29240元、31780元。四类研... 研究生资助调查的几组数据值得关注:学术学位博士生、专业学位博士生、学术学位硕士生、专业学位硕士生的就学总费用均值分别为45001元、48641元、31705元、35136元,就学总费用中位数分别为41700元、44967元、29240元、31780元。四类研究生获得助研津贴的比例分别为77.2%、69.0%、59.1%、51.7%,获得父母支持的比例分别为57.4%、61.0%、91.2%、91.1%,获得贷款的比例分别为13.2%、13.8%、20.9%、22.3%。四类研究生的私人分担比例分别为30.8%、37.3%、64.5%、70.0%。可以看出,我国的研究生资助已经形成了博士生与硕士生相区别、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有差异的资助格局。对目前我国研究生资助的现状概括如下:非贷款类资助对学术学位博士生的支持力度尚显不足;硕士生的私人分担比例已经达到相当水平;研究生资助存在学科不平衡问题;地方高校的研究生资助系统性地弱于中央高校。基于上述调研结果,对我国研究生资助政策提出了系列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资助 就学费用 学术学位 专业学位
下载PDF
中国农民子女进城就学决策的收入门槛效应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若男 阮荣平 +1 位作者 朱佳 郑风田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55-63,共9页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7617个农民家庭样本,采用门槛效应模型分析家庭收入对中国农民子女进城就学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家庭收入对农民子女进城就学决策具有门槛效应,收入门槛值处于较高水平;家庭收入低于门槛值对进城就学决策影...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7617个农民家庭样本,采用门槛效应模型分析家庭收入对中国农民子女进城就学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家庭收入对农民子女进城就学决策具有门槛效应,收入门槛值处于较高水平;家庭收入低于门槛值对进城就学决策影响不显著,超过门槛值时对进城就学决策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不同情境下农民子女进城就学的收入门槛值存在异质性,其中小学阶段高于初中阶段,跨县域高于县域内,同步方式高于非同步方式。据此,应通过完善农业转移人口教育成本分摊机制进一步降低农民子女进城就学收入门槛,并针对不同情况实施差异化进城就学扶持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子女 进城就学 家庭收入 门槛效应模型 家庭策略
下载PDF
基于地理学视角的“双一流”高校学生就学迁移网络——格局、驱动因素与公平性
3
作者 张维阳 钱雨昕 崔璨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68-678,共11页
就读高等院校带来的学生跨区域流动是人力资本空间再配置的重要环节,从地理学视角基于高校招生配额构建学生的流动网络,对于进一步剖析人才流动规律、推动教育公平、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2018年中国“双一流”高校的... 就读高等院校带来的学生跨区域流动是人力资本空间再配置的重要环节,从地理学视角基于高校招生配额构建学生的流动网络,对于进一步剖析人才流动规律、推动教育公平、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2018年中国“双一流”高校的招生数据,刻画地区间学生就学迁移网络,探讨其空间格局、影响因素及公平性问题。研究发现:不同于一般的劳动力迁移规律,“双一流”高校的学生多从人口规模大的省级行政区流向高等教育资源发达的省级行政区,高校所在地的省(市、区)内招生、东中西部区域内招生等属地优势凸显,中西部地区学生外流比较严重。学生就学迁移网络主要受到考生人数、高校资源容量、经济差异、国家招生政策倾斜、文化和地理距离的共同影响。各地省(市、区)人均和考生人均录取率的基尼系数并不大,但各省(市、区)省内录取率、各高校的外省(市、区)录取率、及东中西部区域内外录取率均差异较大。一些省(市、区)面临省(市、区)内录取率低、“双一流”高校考取困难、学生外流明显的三重困境。鉴于此,本研究提出需从宏观上认知学生就学迁移对区域差异的长期影响,并从地方发展上破解人才外流的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招生 就学迁移 人力资本 人才流动 教育公平
下载PDF
流动家庭子女就学地选择的家庭策略——基于家庭生态理论的分析
4
作者 张佳伟 滕诗琪 刘娴 《青少年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3期40-48,共9页
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围绕流动家庭子女就学地选择,对17个流动家庭进行资料收集,发现流动家庭子女就学地选择有留守或随迁两种策略,其中选择留守的家庭包括分离的主干家庭和分离的核心家庭两类,选择随迁的家庭包括流动的核心家庭、分离... 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围绕流动家庭子女就学地选择,对17个流动家庭进行资料收集,发现流动家庭子女就学地选择有留守或随迁两种策略,其中选择留守的家庭包括分离的主干家庭和分离的核心家庭两类,选择随迁的家庭包括流动的核心家庭、分离的主干家庭和流动的主干家庭三类。基于家庭生态理论框架,从人口特征、环境因素和组织信息等三个方面对流动家庭的家庭策略及其形成过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留守类家庭虽然在就学地选择上倾向于随迁,但本着家庭收入最大化的原则,最终做出子女留守的决策;随迁类家庭希望子女接受优质教育以实现社会流动,虽然他们也面临着流动人口子女就学政策等方面的限制,但考虑到家庭团聚及城乡教育差距,最终做出子女随迁的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家庭 就学地选择 家庭策略 家庭生态理论
下载PDF
沈阳市居住与就学空间匹配性研究
5
作者 梅大伟 修春亮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1-138,共8页
居住与就学空间匹配性对城市功能空间组织与交通运行具有重要影响.从不同服务范围内学生居学比率、过度通学、通学流视角分析了沈阳市学生居住与就学空间匹配性问题.结果表明:学生居住地与就学地存在显著的空间不匹配性.不同缓冲区范围... 居住与就学空间匹配性对城市功能空间组织与交通运行具有重要影响.从不同服务范围内学生居学比率、过度通学、通学流视角分析了沈阳市学生居住与就学空间匹配性问题.结果表明:学生居住地与就学地存在显著的空间不匹配性.不同缓冲区范围内,幼儿园、小学和中学平衡型节点(学校)分别占比29.46%,19.46%和25.90%,占比较低,而且主要分布在城市核心区边缘;从通学流来看,学生入学比率普遍较低,多数学生居住地不在其学校服务区范围内,城市中心区入学率明显高于外围新城区;从过度通学来看,幼儿园、小学及中学生过度通学率分别高达82.56%,78.68%,75.43%,由城市中心到外围过度通学距离依次增加.应从构建多中心的居住-就学空间结构、居学平衡下的居住与就学空间布局引导、探究教育设施共享社区结构模式以及科学实施“多校划片”改革等方面改善沈阳市居住与就学空间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住与就学空间 空间匹配性 通学流 过度通学 沈阳市
下载PDF
迁移机会与农村高中就学行为的性别差异
6
作者 孙妍 《南方人口》 2023年第4期41-54,共14页
使用1997-2011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数据与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考察了迁移机会对农村儿童高中就学影响的性别差异。将各城市到北京、上海、广州的球面距离均值作为跨市迁移率的工具变量。研究发现,在高中年龄段,迁移机会减... 使用1997-2011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数据与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考察了迁移机会对农村儿童高中就学影响的性别差异。将各城市到北京、上海、广州的球面距离均值作为跨市迁移率的工具变量。研究发现,在高中年龄段,迁移机会减弱了农村女孩的就学倾向,却对男孩没有显著影响。针对这一现象,给出的解释是年轻女性的迁移收益较男性更高,且劳动力市场上存在对女性年龄的歧视,年轻女性的迁移收益高于年长女性。这使得女孩较男孩面临的就学机会成本更高,因此迁移机会更大程度上降低了女孩就学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迁移机会 就学决策 性别差异 农村儿童
下载PDF
大学新生就学适应状况的调查研究
7
作者 江亲珍 《文教资料》 2023年第4期194-197,共4页
如何教育和引导大学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是高校当前密切关注的一个现实课题。本文采用大学生就学适应状况调查问卷对120名大学新生进行调查,探讨大学新生就学适应状况并分析出现此结果的原因。结果发现,学生的生活适应程度好于学习适... 如何教育和引导大学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是高校当前密切关注的一个现实课题。本文采用大学生就学适应状况调查问卷对120名大学新生进行调查,探讨大学新生就学适应状况并分析出现此结果的原因。结果发现,学生的生活适应程度好于学习适应程度和人际适应程度;是否独生子女、是否应届、就读不同性质高中对大学新生的就学适应没有显著差异;学习适应、人际适应和生活适应三者之间相互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新生 就学适应 现状调查
下载PDF
“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背景下高校新生就学适应状况研究——以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自动化大类为例
8
作者 王子铭 陈明裕 童欣 《大学(研究与管理)》 2023年第3期34-37,共4页
“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是新时代思想工作系统化、精细化提升的重要改革举措。文章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自动化大类新生进行调研,在学习适应、人际适应、生活适应、自我适应、择业... “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是新时代思想工作系统化、精细化提升的重要改革举措。文章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自动化大类新生进行调研,在学习适应、人际适应、生活适应、自我适应、择业适应等多个维度对新生的就学适应状况进行研究,总结目前“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的做法并对后续工作提出建议,旨在推进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站式学生社区 新生 就学适应
下载PDF
儿童友好视角下的乡村小学生就学路径研究——以光明村光明小学为例
9
作者 郭蕊 余双婕 +1 位作者 胡轩 李进 《国土资源导刊》 2023年第1期46-50,共5页
随着小汽车的普及,乡村交通日趋复杂,乡村儿童就学路径的交通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但是对于乡村儿童频繁活动的就学路径空间的研究较少,本文以长沙望城光明村光明小学为例,根据光明小学学生的就学路径网络构成、空间要素组成特点和活动... 随着小汽车的普及,乡村交通日趋复杂,乡村儿童就学路径的交通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但是对于乡村儿童频繁活动的就学路径空间的研究较少,本文以长沙望城光明村光明小学为例,根据光明小学学生的就学路径网络构成、空间要素组成特点和活动轨迹特征,提出光明小学的儿童友好型就学路径空间优化策略。研究结果有助于提升就学安全度并满足儿童相关行为活动需求,对促进儿童充分融入乡村建设与发展,以及加快儿童友好示范乡镇创建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友好 就学路径 空间优化 光明村
下载PDF
农民工子女就学的制度性障碍与建议 被引量:25
10
作者 王智超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52-156,共5页
农民工作为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特殊群体,是社会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工在融入城市这一过程中权利与义务的对等发展逐渐引起整个社会的重视与关注,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作为其中之一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中... 农民工作为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特殊群体,是社会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工在融入城市这一过程中权利与义务的对等发展逐渐引起整个社会的重视与关注,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作为其中之一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中暴露出的种种问题归根结底是制度的变革与社会发展的不同步造成的。制度性障碍已经成为影响农民工子女就学的重要症结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子女 就学 制度性 户籍制度 学生就学制度
下载PDF
城市流动儿童少年就学问题政策分析 被引量:34
11
作者 史柏年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2002年第1期31-35,共5页
在解决城市流动儿童少年的就学问题方面,由于地方政府的职责不够明确,公办学校的积极性不高,以及专门招收流动儿童少年的简易学校地位不稳,所以仍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现象。从政策的层面分析,造成此种局面的原因是:中央政府部门制定的... 在解决城市流动儿童少年的就学问题方面,由于地方政府的职责不够明确,公办学校的积极性不高,以及专门招收流动儿童少年的简易学校地位不稳,所以仍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现象。从政策的层面分析,造成此种局面的原因是:中央政府部门制定的有关法规缺乏强制性的约束力,有些地方政府集政策主体和利益主体于一身,现有政策背后的理念是社会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流动儿童少年 就学 政策 教育 社会控制 地方政府 政策主体 利益主体 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
下载PDF
农民工子女就学模式选择与泸县实践 被引量:1
12
作者 彭久麒 张智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5-60,共6页
农民工子女在"流入地"就学与原住地就学模式相比并不具有比较优势,而"原住地"就学模式也面临着教育资源低配置和"留守儿童"的现实问题。随着我国免费义务教育制度的实施以及中央加大对基础教育等"... 农民工子女在"流入地"就学与原住地就学模式相比并不具有比较优势,而"原住地"就学模式也面临着教育资源低配置和"留守儿童"的现实问题。随着我国免费义务教育制度的实施以及中央加大对基础教育等"民生工程"的经费投入,原本带有应急措施意味的"流入地"就学模式,其政策选择条件已经改变。四川泸县的原住地就学改进实践表明,"原住地"就学模式似乎具有比较优势,也似乎更符合基础教育的长期发展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子女 “流入地”就学模式 “原住地”就学模式 泸县实践
下载PDF
户籍制度、工作流动性与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基于2008年CHIP数据的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叶静怡 张睿 杨洋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9-114,共6页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随父母在城市地区就学,可以享受与农村相比更为优质的城市教育资源和与父母共同生活的心理健康。研究采用2008年城市居民生活入户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户籍制度和工作流动性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随迁就学或留守家乡就读的...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随父母在城市地区就学,可以享受与农村相比更为优质的城市教育资源和与父母共同生活的心理健康。研究采用2008年城市居民生活入户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户籍制度和工作流动性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随迁就学或留守家乡就读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子女就学阶段的上升,户籍制度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随迁就读的阻碍作用变得更大;工作流动性越高,进城务工人员越倾向于让子女留守家乡就读;在控制了户籍制度的影响后,工作流动性仍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随迁就学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 就学 户籍制度 工作流动性
下载PDF
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工子女就学地选择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雷万鹏 徐璐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50-158,共9页
城镇化发展与人口流动对我国属地化教育管理体制带来全面挑战。本文基于对6个城市的实地调查,从家长视角探讨了农民工子女就学地点选择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当前,农民工家庭在子女的教育选择中呈现显著的"分化效应"和&... 城镇化发展与人口流动对我国属地化教育管理体制带来全面挑战。本文基于对6个城市的实地调查,从家长视角探讨了农民工子女就学地点选择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当前,农民工家庭在子女的教育选择中呈现显著的"分化效应"和"代际效应",家长个人特征、社会经济背景、流动类型、家长对教育政策的感知等因素对其子女就学地点的选择有显著影响。顺应新型城镇化趋势,尊重农民工子女教育选择意愿,保障弱势群体教育需求,加强县镇教育吸引力,降低城市教育"准入门槛",构建适应农民工流动的资源配置机制是我国教育变革的应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农民工子女 就学 教育选择意愿
下载PDF
就学与就业——我国大龄流动儿童状况研究 被引量:18
15
作者 段成荣 黄颖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1-96,共6页
文章基于对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的分析,揭示了我国近700万15-17岁大龄流动儿童的现实处境,这部分容易被"湮没"的群体表明流动儿童问题出现了阶段性的变化。由于大龄流动儿童处于儿童群体的年龄"上限"、成... 文章基于对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的分析,揭示了我国近700万15-17岁大龄流动儿童的现实处境,这部分容易被"湮没"的群体表明流动儿童问题出现了阶段性的变化。由于大龄流动儿童处于儿童群体的年龄"上限"、成年群体的年龄"下限",就业和上学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将他们一分为二。就业的儿童月收入不足700元、劳动权益保护无从谈起;在校的儿童因为流动辗转求学又面临学业失败的高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龄流动儿童 就学和就业
下载PDF
民族地区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就学资助问题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金东海 王爱兰 路宏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2-26,共5页
对农村贫困家庭学生实施就学资助,是保证其顺利完成学业的重要措施,也是推进义务教育过程公平的目标。但目前西北民族地区贫困农村就学资助面临着覆盖面窄、力度小,资助需求满足程度低等方面的问题。本文对现有农村贫困学生资助政策及... 对农村贫困家庭学生实施就学资助,是保证其顺利完成学业的重要措施,也是推进义务教育过程公平的目标。但目前西北民族地区贫困农村就学资助面临着覆盖面窄、力度小,资助需求满足程度低等方面的问题。本文对现有农村贫困学生资助政策及社会对贫困学生开展资助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就尽快构建西北民族地区贫困学生就学资助体系提出了相应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义务教育 贫困学生 就学资助
下载PDF
贫困地区女童就学障碍的社会性别分析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郑安云 靳连冬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5期82-85,共4页
关于贫困地区女童就学障碍及原因分析问题,我国一些学者们曾从社会学、经济学、人口学及教育学等角度作过大量的调查与研究,但作为弱势群体的贫困地区女童,其就学障碍的原因还与人们的社会性别观念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本文从社会性别... 关于贫困地区女童就学障碍及原因分析问题,我国一些学者们曾从社会学、经济学、人口学及教育学等角度作过大量的调查与研究,但作为弱势群体的贫困地区女童,其就学障碍的原因还与人们的社会性别观念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本文从社会性别视角出发,结合文献资料和社会调查,分析贫困地区女童就学障碍的原因主要有:社会上存在的变相的性别歧视、农村家庭中男女不平等观念及行为、女性自身的自卑情结等。并希望此类问题能引起教育工作者及投资教育项目的相关人员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性别 性别歧视 就学障碍 自卑情结
下载PDF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贫困地区学生就学资助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金东海 师玉生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32-137,共6页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应当是实现教育公平目标的重要基础。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从促进义务教育目标实现和提供给贫困地区学生良好教育的需要考虑,国家都有义务和责任更努力地在经济发展滞后的农村地...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应当是实现教育公平目标的重要基础。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从促进义务教育目标实现和提供给贫困地区学生良好教育的需要考虑,国家都有义务和责任更努力地在经济发展滞后的农村地区和民族地区促进义务教育走向均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教育 均衡发展 教育公平 贫困学生 就学资助
下载PDF
美日后大众阶段就学形态演进趋向探讨 被引量:4
19
作者 胡成功 张相乐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0-106,共7页
在后大众阶段,美日两国高等教育就学形态的演进进程存在明显时差,美国"纵向延长"发生结构性影响的时间先于日本近二十年。两国的演进特征主要表现为:就学对象的广泛性、年龄的延伸性、类型的丰富性、目的的多样性、体验的差异... 在后大众阶段,美日两国高等教育就学形态的演进进程存在明显时差,美国"纵向延长"发生结构性影响的时间先于日本近二十年。两国的演进特征主要表现为:就学对象的广泛性、年龄的延伸性、类型的丰富性、目的的多样性、体验的差异性;美国显现得更为充分。从演进特征的意蕴来看,其演进趋向完全一致——由学历社会向学习型社会迈进。这种演进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两国国内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终身学习立法在两国都发挥了引领、统合、加速的作用。我国即将进入后大众阶段,有必要从中寻求借鉴,在立法、政策、实践等层面,将高等教育大众化与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协同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后大众阶段 就学形态 演进 趋向
下载PDF
农民工子女返乡就学问题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蒋国河 孙萍 《教育学术月刊》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7-30,共4页
由于城市入学难、学籍管理政策以及产业转移等背景因素影响,随迁农民工子女由城返乡就学现象将持续、长期存在。根据对中部三省的抽样调查,返乡就学农民工子女将面临不同程度的学业适应问题,尤其是对课程和教法的不适应。但返乡就学也... 由于城市入学难、学籍管理政策以及产业转移等背景因素影响,随迁农民工子女由城返乡就学现象将持续、长期存在。根据对中部三省的抽样调查,返乡就学农民工子女将面临不同程度的学业适应问题,尤其是对课程和教法的不适应。但返乡就学也具有积极的一面,它赋予不少农民工子女一种亲切感,并不再被标签化,从而增强主体意识和学习积极性。为此,一方面要促进义务教育的区域均衡发展,加强课程衔接,开展差别化辅导;另一方面,注重因势利导,发挥他们社会心理特征中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子女 返乡就学 学业适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