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流动家庭子女就学地选择的家庭策略——基于家庭生态理论的分析
1
作者 张佳伟 滕诗琪 刘娴 《青少年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3期40-48,共9页
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围绕流动家庭子女就学地选择,对17个流动家庭进行资料收集,发现流动家庭子女就学地选择有留守或随迁两种策略,其中选择留守的家庭包括分离的主干家庭和分离的核心家庭两类,选择随迁的家庭包括流动的核心家庭、分离... 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围绕流动家庭子女就学地选择,对17个流动家庭进行资料收集,发现流动家庭子女就学地选择有留守或随迁两种策略,其中选择留守的家庭包括分离的主干家庭和分离的核心家庭两类,选择随迁的家庭包括流动的核心家庭、分离的主干家庭和流动的主干家庭三类。基于家庭生态理论框架,从人口特征、环境因素和组织信息等三个方面对流动家庭的家庭策略及其形成过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留守类家庭虽然在就学地选择上倾向于随迁,但本着家庭收入最大化的原则,最终做出子女留守的决策;随迁类家庭希望子女接受优质教育以实现社会流动,虽然他们也面临着流动人口子女就学政策等方面的限制,但考虑到家庭团聚及城乡教育差距,最终做出子女随迁的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家庭 就学选择 家庭策略 家庭生态理论
下载PDF
“钟摆式”就学:进藏职工子女两难选择与政策建议——基于补偿性公平视角
2
作者 邢俊利 邹亮春 薛姣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32-237,244,共7页
为了解进藏职工子女这一特殊群体的处境与就学状况,研究选取843名进藏10年以上的进藏职工为样本,对其未成年子女的就学轨迹进行了考察。结果发现:进藏职工子女在基础教育阶段以“学段变化”为节点在高原与平原之间“钟摆式”就学。高原... 为了解进藏职工子女这一特殊群体的处境与就学状况,研究选取843名进藏10年以上的进藏职工为样本,对其未成年子女的就学轨迹进行了考察。结果发现:进藏职工子女在基础教育阶段以“学段变化”为节点在高原与平原之间“钟摆式”就学。高原气候适应状况、家庭资源配置变化、西藏教育质量是关键影响因素。无论从平原流向高原,还是从高原返回平原,非此即彼的就学选择背后隐藏着一系列进藏职工调动家庭资源与现实博弈的过程,更是“两难相权取其轻”的无奈之举。无论是基于对处境不利儿童少年教育权的保护,还是基于对进藏职工贡献的弥补,建议均应对其进行教育补偿,政府可通过建立就学诉求与回应制度、完善内地就学政策并增强其执行力度、增加“内地西藏班”学位供给等举措解决进藏职工子女就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藏职工 随迁子女 留守子女 就学选择
下载PDF
农民工子女初中后阶段就学地点选择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家长选择视角
3
作者 魏毅 杨国强 桂海啸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4年第5期182-185,共4页
利用随机调查样本数据,基于家长选择视角,选取二元Probit模型对农民工子女初中后阶段就学地点选择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农民工的文化水平、职业类型、就业地区等因素影响农民工子女初中后阶段就学地点选择;学校特征教育条... 利用随机调查样本数据,基于家长选择视角,选取二元Probit模型对农民工子女初中后阶段就学地点选择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农民工的文化水平、职业类型、就业地区等因素影响农民工子女初中后阶段就学地点选择;学校特征教育条件、是否得到锻炼、教师重视程度等因素影响农民工子女初中后阶段就学地点选择;是否存在政策、对政策是否满意等因素同样影响农民工子女初中后阶段就学地点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子女 初中后阶段教育 就学地点选择
下载PDF
家还是远方:大学生就学流动的影响因素及策略 被引量:1
4
作者 孙亚梅 《当代青年研究》 CSSCI 2019年第4期5-11,共7页
教育是获得社会地位和实现社会流动的关键机制。通过对大学生及其家长的访谈,分析了跨省就学流动发生的微观机制,讨论了影响学生高等教育就学地选择的微观和宏观因素。研究发现,性别和家庭背景对就学地的选择有重要作用。在个体性的微... 教育是获得社会地位和实现社会流动的关键机制。通过对大学生及其家长的访谈,分析了跨省就学流动发生的微观机制,讨论了影响学生高等教育就学地选择的微观和宏观因素。研究发现,性别和家庭背景对就学地的选择有重要作用。在个体性的微观因素之外,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的分布情况、高等教育招生体制等制度性因素限制了学生的选择空间。在宏观制度的框架下,学生和家长基于高考分数发展出了一套"不吃亏"的选择逻辑,以最大程度上保证高等教育的象征性价值。学生高等教育地域的选择,可能是其主动选择的结果,也可能是对其他因素权衡下的伴随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就学 就学选择 高等教育
下载PDF
“钟摆式”就学:高海拔民族地区支援干部职工子女两难选择与政策建议——基于补偿性公平视角 被引量:3
5
作者 邢俊利 葛新斌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71-77,共7页
边疆援建政策是中央作出的一项战略决策和跨区域协作治理实践,作为其关键组成部分,干部职工支援做出了卓越贡献。为了解我国高海拔民族地区支援干部职工子女的处境与就学状况,本研究选取西藏、青海、新疆等省区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支援... 边疆援建政策是中央作出的一项战略决策和跨区域协作治理实践,作为其关键组成部分,干部职工支援做出了卓越贡献。为了解我国高海拔民族地区支援干部职工子女的处境与就学状况,本研究选取西藏、青海、新疆等省区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支援干部职工进行考察。结果发现,其子女在基础教育阶段以"学段变化"为节点在高原与平原之间"钟摆式"就学,究其缘由,高原气候适应状况、家庭资源配置变化、子女教育与情感需求、教育质量是关键影响因素。实质上,非此即彼的就学选择背后隐藏着的是支援干部职工调动家庭资源与现实进行博弈的过程,更是"两难相权取其轻"的无奈之举。基于补偿性公平的视角,政府可通过建立就学诉求与回应制度、完善内地就学政策并增强其执行力度、增加"内地班"学位供给等举措来解决该群体的就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援干部职工子女 就学选择 补偿性公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