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55篇文章
< 1 2 7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头颅CT血管造影联合多模态磁共振成像对评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价值
1
作者 吉廷举 朱雯雯 张力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5期523-527,共5页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CTA)联合多模态MRI评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缺血半暗带(IP)和侧枝循环情况及其在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2022年1月在我院确诊的AIS患者57例,年龄36~78(63.4±12.3)岁,所有患者均行多模态...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CTA)联合多模态MRI评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缺血半暗带(IP)和侧枝循环情况及其在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2022年1月在我院确诊的AIS患者57例,年龄36~78(63.4±12.3)岁,所有患者均行多模态MRI联合CTA检查,收集MRI、CTA资料和临床资料,通过CTA联合3D-TOF-MRA诊断脑侧枝循环和IP,通过组间比较分析影响IP、灌注-扩散不匹配及治疗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57例患者中,IP 30例(52.6%),无IP 27例(47.4%),IP组糖尿病、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患病比例高于无IP组患者(P<0.05)。侧枝循环分级和入院时梗死区体积及低灌注区体积呈负相关(r=-0.603、-0.331,P<0.01),和灌注-扩散不匹配呈正相关(r=0.528,P<0.001)。侧支循环开放良好组mRS评分≤2分者比例显著高于开放不良组(P<0.05)。疗效显著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改善值、灌注-扩散不匹配、侧枝循环分级优于疗效不显著组(P<0.05)。结论CTA联合多模态MRI有助于评估AIS患者脑组织血流变化情况,侧支循环及IP的准确评估可有效预测AIS的短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磁共振成像 缺血半暗带 侧枝循环 CT脑血管造影
下载PDF
三维动脉自旋标记及磁共振血管造影弥散加权成像技术在诊断急性脑梗死缺血半暗带的价值研究
2
作者 刘中锋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24年第1期65-69,共5页
目的 探究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ASL)及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弥散加权成像(DWI)技术在急性脑梗死缺血半暗带(IP)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20年6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均行3D-ASL、MRA、DWI技术检查。分析ASL与DW... 目的 探究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ASL)及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弥散加权成像(DWI)技术在急性脑梗死缺血半暗带(IP)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20年6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均行3D-ASL、MRA、DWI技术检查。分析ASL与DWI检出率、ASL与MRA检出率及MRA检出血管狭窄程度。结果 参与本次研究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行DWI检查均可见弥散受限高信号,检出率可达100%,其中73例患者为大面积脑梗死,行ASL检查时可见灌注异常;另27例患者均为小面积脑梗死,ASL检查可见11例脑部灌注显示。大面积脑梗死ASL>DWI组患者检出IP概率高于小面积脑梗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SL<DWI组及ASL≈DWI组患者在不同梗死情况中IP检出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小面积脑梗死的27例患者中经MRA检出2级狭窄5例,3级狭窄6例,行ASL检查时可见病灶区域均呈低灌注表现,16例患者在ASL检查中均未见明显异常。而发生大面积脑梗死的73例患者中经MRA检出0~2级狭窄56例,行ASL检查可见高低不等灌注及高灌注各2例,52例患者均表现为低灌注。经MRA检查检出3级狭窄17例,行ASL检查可见内低周高灌注及高灌注各2例,其余13例均表现为低灌注。ASL<DWI组MRA狭窄中以4级为主,ASL≈DWI组MRA狭窄以2~3级为主,ASL>DWI组狭窄以0~1级为主。结论3D-ASL、MRA、DWI在IP诊断中能够及时明确病灶灌注情况及病灶位置,同时还可明确责任血管情况,对判断IP病情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血管造影 急性脑梗死缺血半暗带 三维动脉自旋标记 弥散加权成像
下载PDF
256层螺旋CT血管造影与磁共振血管成像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价值分析
3
作者 林通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14期102-104,107,共4页
目的:分析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应用磁共振血管成像(MRA)、256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的诊断结果差异。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904医院就诊的疑似颅内动脉瘤患者100例,分别应用MRA、MSCTA检查,以数字减影血管造... 目的:分析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应用磁共振血管成像(MRA)、256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的诊断结果差异。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904医院就诊的疑似颅内动脉瘤患者100例,分别应用MRA、MSCTA检查,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不同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100例疑似颅内动脉瘤受检者中,DSA检查结果显示阳性85例,阴性15例;MSCTA检出真阳性83例,MRA检出真阳性75例;MSCTA检测颅内动脉瘤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均高于MRA检查(P<0.05);MSCTA对不同病灶部位的总检出符合率高于MRA(P<0.05);MSCTA成像质量高于MRA(P<0.05);MSCTA检测瘤体最大径及瘤颈宽度方面与MRA检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相较于MRA技术,应用MSCTA检测诊断效能及成像质量高,对于微小、易漏诊的病灶可采取MSCTA与MRA联合检查的方式支持,从而提升检测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磁共振血管成像 256层螺旋CT血管造影 诊断效能 成像质量
下载PDF
磁共振血管成像对脑动脉瘤的诊断价值
4
作者 张春蕾 韩晓奇 +2 位作者 陈鑫 田野 余辉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3期367-370,382,共5页
目的 探讨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对脑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9年4月至2022年10月于阜阳市第五人民医院就诊的60例疑似脑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MRA对脑动脉瘤的诊断价值。结果 MRA诊... 目的 探讨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对脑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9年4月至2022年10月于阜阳市第五人民医院就诊的60例疑似脑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MRA对脑动脉瘤的诊断价值。结果 MRA诊断脑动脉瘤的灵敏度为0.870,特异度为0.919,漏诊率为0.130,误诊率为0.081,Youden指数为0.788,准确度为0.900,阳性预测值为0.870,阴性预测值为0.919,阳性似然比为10.725,阴性似然比为0.142。Kappa指数=0.788,U=6.108,P=0.000。结论 MRA属于无创检查,具有较高的脑动脉瘤诊断价值,可作为没有急性脑出血的疑似患者的首选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脉瘤 磁共振血管成像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诊断价值 灵敏度 特异度
下载PDF
磁共振血管成像与多层螺旋CT诊断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比较
5
作者 于团结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4年第3期175-177,共3页
目的:比较磁共振血管成像(MRA)与多层螺旋CT(MSCT)诊断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07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入组者均行MRA与MSCT检查,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断结果为金标... 目的:比较磁共振血管成像(MRA)与多层螺旋CT(MSCT)诊断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07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入组者均行MRA与MSCT检查,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将MRA、MSCT检查结果与DSA诊断结果进行比较,计算MRA、MSCT对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准确度、特异度及灵敏度。结果:MSCT、MRA对轻度狭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9.31%、96.55%,对中度狭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0.24%、92.86%,对重度狭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8.79%、90.91%,对闭塞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5.00%、75.00%;MSCT检查结果与DSA检查的一致性较强(Kappa=0.753,P<0.05);MRA检查结果与DSA检查的一致性强(Kappa=0.904,P<0.05);MRA检查对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准确率为93.46%,特异度为96.29%,灵敏度为92.78%,均高于MSCT(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诊断中MRA有着较高应用价值,诊断准确率高于MSCT,可为疾病诊治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血管成像 缺血性脑卒中 多层螺旋CT 诊断价值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下载PDF
头颅磁共振成像联合磁共振血管成像对急性脑梗塞病情及预后的评估
6
作者 卢章健 李文东 覃伟辉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45-147,共3页
目的:探讨头颅磁共振成像(MRI)联合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在急性脑梗塞(ACI)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广东省广宁县人民医院收治的疑似ACI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入院后均行头颅MRI与MRA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目的:探讨头颅磁共振成像(MRI)联合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在急性脑梗塞(ACI)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广东省广宁县人民医院收治的疑似ACI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入院后均行头颅MRI与MRA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比较MRI、MRA与DSA检查结果,分析疑似ACI患者颈动脉狭窄检出情况及不同预后ACI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结果:经DSA检查共确诊ACI患者71例、非ACI患者29例;经头颅MRI检查检出阳性56例、阴性20例;经MRA检查检出阳性59例、阴性21例;经头颅MRI联合MRA检查检出阳性70例、阴性27例。头颅MRI联合MRA检查诊断颈动脉狭窄的灵敏度98.59%、特异度93.10%、准确度97.00%、阳性预测值97.22%、阴性预测值96.43%均明显高于MRI单独检查的78.87%、68.97%、76.00%、86.15%、57.14%,亦明显高于MRA单独检查的83.10%、72.41%、80.00%、88.06%、63.64%(P<0.05)。头颅MRI联合MRA检查颈动脉狭窄的检出率70.00%均明显高于头颅MRI检查的56.00%、MRA检查的59.00%,P均<0.05。预后良好组47例与预后不良组24例的颈动脉狭窄程度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头颅MRI联合MRA诊断ACI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均明显高于MRI或MRA,能够精准评估颈动脉狭窄程度,有助于准确地评估ACI患者的病情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塞 磁共振 颈动脉成像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颈动脉狭窄 评估
下载PDF
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检查在基底动脉狭窄诊断中的效能
7
作者 尚松涛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2期130-132,共3页
目的:分析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HRMR-VWI)检查在基底动脉狭窄诊断中的效能。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12月该院收治的96例疑似基底动脉狭窄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均进行CT血管造影(CTA)、HRMR-VW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以DS... 目的:分析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HRMR-VWI)检查在基底动脉狭窄诊断中的效能。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12月该院收治的96例疑似基底动脉狭窄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均进行CT血管造影(CTA)、HRMR-VW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HRMR-VWI与CTA检查在基底动脉狭窄诊断中的效能。结果:96例疑似基底动脉狭窄患者中,DSA检查诊断阳性72例,阴性24例;CTA检查诊断阳性66例,阴性30例;HRMR-VWI检查诊断阳性76例,阴性20例;HRMR-VWI检查在基底动脉狭窄诊断中的灵敏度、阴性预测值均高于CTA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RMR-VWI检查在基底动脉狭窄诊断中的效能高于CTA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动脉狭窄 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成像 CT血管造影 诊断 效能
下载PDF
基于纳米磁流体尸体磁共振成像血管造影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夏志远 Christine Bruguier +3 位作者 Fabrice Dedouit Silke Grabherr Marc Augsburger 刘蓓蓓 《中国法医学杂志》 CSCD 2020年第6期576-581,共6页
目的初步探究纳米磁流体(magnetic nanoparticle ferrofluid,MNPF)在尸体磁共振成像血管造影(postmortem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PMMRA)的可行性。方法纳米粒子γ-Fe2O3(30nm)通过油酸(oleic acid,OA)表面修饰后,均匀分散在石... 目的初步探究纳米磁流体(magnetic nanoparticle ferrofluid,MNPF)在尸体磁共振成像血管造影(postmortem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PMMRA)的可行性。方法纳米粒子γ-Fe2O3(30nm)通过油酸(oleic acid,OA)表面修饰后,均匀分散在石蜡油(paraffin oil,PO)中,制备γ-Fe2O3浓度为0~1000μg/ml的MNPF。MNPF导入试管密封后固定在MR仪扫描床上,使用T1w-SE、T2w-SE和3DT2*w-GR扫描序列获取影像数据并分析影像学特点。将γ-Fe2O3浓度为0μg/ml、25μg/ml和1000μg/ml的MNPF灌注至牛离体心脏冠脉中,使用T1wSE、T2w-SE扫描序列获取影像数据并分析影像学特点。结果当γ-Fe2O3浓度在0~100μg/ml范围时,MNPF在T1wSE影像上呈现高信号,在T2w-SE影像上呈现低信号,在T2*w-SE影像上,MNPF随着γ-Fe2O3浓度的增加信号逐渐降低直至消失。当γ-Fe2O3浓度超过100μg/ml时,将可能导致磁敏感伪影的产生,而不适合造影剂的使用。结论一定浓度范围的γ-Fe2O3脂溶性MNPF,有可能成为PMMRA的T1阳性造影剂和信号可控T2*对比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尸体断层影像学 尸体磁共振成像血管造影 纳米磁流体 Γ-FE2O3 30nm
原文传递
冠脉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和冠脉造影在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患者的冠脉病变程度的对比研究
9
作者 于淑军 陈豫贤 +2 位作者 代聚平 肜云鹏 杨丽丽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10期51-54,共4页
分析冠脉磁共振血管成像(MRCA)技术和冠脉造影在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的患者冠脉血管病变程度的诊断价值对比。方法 选取冠心病患者140例,均为南阳医专一附院2021 年10月至2022 年12月收治病人,患者均行冠脉磁共振血管成像及冠脉造影,... 分析冠脉磁共振血管成像(MRCA)技术和冠脉造影在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的患者冠脉血管病变程度的诊断价值对比。方法 选取冠心病患者140例,均为南阳医专一附院2021 年10月至2022 年12月收治病人,患者均行冠脉磁共振血管成像及冠脉造影,分析彩超结果存在室壁运动异常患者冠脉病变程度,通过对冠脉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和冠脉造影的两种检查结果准确性和斑块数量记录做出对比。结果 140例冠心病患者中,55例患者为左心室舒末直径异常,15例患者为右心室流出道异常,31例患者为左心房内径异常,14例患者为左心房及右心房内径异常,15例患者为左心房及主动脉内径异常;冠状动脉造影特异性98.57%(132/140)高于冠状磁共振血管成像特异性94.28% (138/140)。冠脉磁共振血管成像(MRCA)技术和冠脉造影检查斑块结果分别检查准确率为83.57%(119/140)、97.14%(136/140)。结论 冠状动脉造影和冠脉磁共振成像(MRCA)技术可以用来冠脉狭窄程度的评估及斑块的检查,两者具有较高的诊断应用价值,根据相关的指标的变化,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法,可以用来指导临床和随访,为临床的诊断工作提供科学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磁共振血管成像 冠脉造影 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
下载PDF
256层螺旋CT血管造影与磁共振血管成像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价值比较
10
作者 樊康杰 《中国民康医学》 2023年第10期143-145,共3页
目的:比较256层螺旋CT血管造影(256-SCTA)与磁共振血管成像(MR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3月该院收治的206例疑似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均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256-SCTA、MRA检查,以DSA检查结果... 目的:比较256层螺旋CT血管造影(256-SCTA)与磁共振血管成像(MR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3月该院收治的206例疑似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均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256-SCTA、MRA检查,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256-SCTA、MR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效能(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误诊率、漏诊率),并比较256-SCTA、MR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瘤颈、瘤体最大径。结果:DSA检查结果显示,206例疑似颅内动脉瘤患者中阳性146例,阴性60例;256-SCT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灵敏度、准确度均高于MRA,漏诊率低于MR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56-SCTA、MR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特异度、误诊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56-SCTA、MR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瘤颈、瘤体最大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56-SCT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灵敏度、准确度高于MRA,漏诊率低于MR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螺旋CT血管造影 磁共振血管成像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检查 诊断 效能
下载PDF
高分辨率磁共振管壁成像及CT血管造影预测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价值
11
作者 薛晶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第19期97-99,共3页
目的:探究高分辨率磁共振管壁成像(HR-VWI)、CT血管造影(CTA)预测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收治的52例疑似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所有患者均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目的:探究高分辨率磁共振管壁成像(HR-VWI)、CT血管造影(CTA)预测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收治的52例疑似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所有患者均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CTA以及HR-VWI检查,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不同检查方式在AIS诊断中的预测价值。结果:联合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均高于CTA及HR-VWI单独诊断,但差异不显著(P> 0.05);经DSA诊断显示52例患者中存在轻度狭窄7例,中度狭窄9例,重度狭窄26例,闭塞10例,CTA诊断结果不同狭窄程度准确率分别为轻度85.71%、中度33.33%、重度69.23%、闭塞100.00%,HR-VWI诊断结果轻度不同狭窄程度的准确率分别为轻度85.71%、中度88.89%、重度88.46%、闭塞90.00%。结论:CTA、HR-VWI在AIS诊断中均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且联合诊断的预测准确性更高,临床可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成像 CT血管造影 缺血性脑卒中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微血管成像及CT血管造影联合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高血压伴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
12
作者 徐卫华 计玉芳 +1 位作者 陆赵阳 徐敏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8-191,共4页
目的探究微血管成像(SMI)分级及CT血管造影(CTA)联合血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对老年高血压伴急性脑梗死(ACI)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80例,根据患者ACI发生情... 目的探究微血管成像(SMI)分级及CT血管造影(CTA)联合血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对老年高血压伴急性脑梗死(ACI)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80例,根据患者ACI发生情况分为ACI组95例和非ACI组85例。比较2组SMI分级、CTA、血清sdLDL-C水平,ROC曲线分析SMI分级及CTA联合血清sdLDL-C对高血压患者发生ACI的诊断价值,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高血压患者发生ACI的因素。结果ACI组血脂异常、舒张压、收缩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于非ACI组(P<0.01)。ACI组血清sdLDL-C水平高于非ACI组[(1.62±0.25)mmol/L vs(1.35±0.19)mmol/L,P<0.01],ACI组和非ACI组SMI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SMI分级和CTA及血清sdLDL-C三者联合诊断高血压患者发生ACI的曲线下面积为0.934(95%CI:0.897~0.97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MI分级、CTA、sdLDL-C是高血压患者发生ACI的危险因素(P<0.01)。结论SMI分级及CTA联合血清sdLDL-C对老年高血压伴ACI有较高的辅助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体层摄影血管造影 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超微血流成像 磁共振血管成像
下载PDF
CT血管造影和磁共振血管成像在颅内动脉瘤诊治中的价值 被引量:9
13
作者 于伟东 赵丛海 +3 位作者 刘德华 田宇 苗壮 郭凯达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4年第12期541-545,共5页
目的评价CT血管造影(CTA)、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及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运用CTA、MR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影像学方法,对30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及18例非动脉瘤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了单独或联合检查... 目的评价CT血管造影(CTA)、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及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运用CTA、MR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影像学方法,对30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及18例非动脉瘤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了单独或联合检查。单独检查CTA、MRA或DSA的患者分别为203例、12例及88例,CTA+DSA联合检查为11例,CTA+MRA联合检查为4例,检测出的颅内动脉瘤均经手术证实;对18例非动脉瘤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CTA+DSA联合检查,并对CTA、MRA、DSA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通过CTA、DSA检查单独确诊的动脉瘤分别为203个和88个,与术中结果相一致。仅行MRA检查的12例患者,其中10例与手术结果完全一致,1例术前MRA诊断为右侧大脑中动脉瘤,术中证实为右侧颈内后交通动脉瘤,1例术前MRA正常,术中证实为巨大前交通动脉瘤。10例先行CTA检查,怀疑为动脉瘤,后经DSA检查确诊,并经手术证实,1例DSA检查正常,后行CTA检查确诊并经手术证实。4例行MRA检查,怀疑为动脉瘤,后行CTA检查确诊,并经手术证实。另有18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行CTA+DSA检查均未见动脉瘤及其他脑血管病征象。CTA、MRA和DSA对颅内动脉瘤的检出率(与手术相比较)分别为100%、87.5%、98.9%。 结论CTA可以作为检查颅内动脉瘤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血管造影 磁共振血管成像 颅内动脉瘤 CTA 肿瘤
下载PDF
三维磁共振管壁成像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颈动脉闭塞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张进 孙贝贝 +3 位作者 李晓 赵锡海 许建荣 赵辉林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13-316,共4页
目的通过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比较,评价三维磁共振管壁成像(3D-MR-VWI)技术诊断颈动脉闭塞形态学特征的可行性。资料与方法纳入经超声诊断为颅外段颈动脉闭塞(CAO),并于1周内完成3D-MR-VWI和DSA检查的124例患者。评价3D-MR-VWI与DS... 目的通过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比较,评价三维磁共振管壁成像(3D-MR-VWI)技术诊断颈动脉闭塞形态学特征的可行性。资料与方法纳入经超声诊断为颅外段颈动脉闭塞(CAO),并于1周内完成3D-MR-VWI和DSA检查的124例患者。评价3D-MR-VWI与DSA在诊断CAO类型和闭塞发生部位的一致性。结果3D-MR-VWI对于颈动脉完全闭塞及闭塞起始部位的诊断与DSA结果均有较高的一致性(Cohen’s κ=0.85,95%CI 0.71~0.94;Cohen’s κ=0.85,95%CI 0.71~0.97)。3DMR-VWI诊断颈动脉完全闭塞的敏感度为97.0%,特异度为86.7%,准确率为94.6%。结论3D-MR-VWI能够准确诊断CAO并判定闭塞的形态学特征,可为临床诊治颈动脉闭塞性病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疾病 动脉闭塞性疾病 磁共振成像 血管造影 血管造影 数字减影
下载PDF
Willis环磁共振血管成像与血管造影对比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杨秀军 陈桦 +1 位作者 韩再德 彭仁罗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657-659,共3页
目的: 对比分析Willis 动脉环的MRA 和CA 表现,探讨TOF 法MRA 评价Willis 环解剖与功能的价值。材料与方法: 选择43例颅脑血管和肿瘤疾病的TOF 法MRA 和CA 资料。MRA 应用1 .0T 超导MR ... 目的: 对比分析Willis 动脉环的MRA 和CA 表现,探讨TOF 法MRA 评价Willis 环解剖与功能的价值。材料与方法: 选择43例颅脑血管和肿瘤疾病的TOF 法MRA 和CA 资料。MRA 应用1 .0T 超导MR 系统的3D( n = 41) 或2D( n = 2)FISP 序列扫描,原始血管图像用MIP 重建。CA 应用西门子1250 m A DSA 系统( n = 36) 和岛津1000m A 血管造影系统( n = 7) ,采用Seldinger 技术导管法股脑血管造影( 至少摄取双侧颈动脉和一侧椎动脉造影正侧位系列影像) 。有经验的两位医师对每例MRA 和CA 片同时独立阅读,意见不一则再与第三位医师商读,并将结果统计分析。结果: MRA 准确显示了Willis 环及其邻近主要脑动脉的血管开放状态与侧支代偿血流及其方向。以CA 为金标准,MRA 对ICA、ACA、MCA、BA 和PCA 的敏感性分别为100 % 、97 .7 % 、100 % 、100 % 和100 % ,特异性均为100 % ;对Acom A 和Pcom A 的敏感性为97 .6 % 和64 .1 % 、特异性为50 % 和62 .5 % ;显示代偿侧支血流12 例,无代偿血流31 例。结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底动脉环 磁共振血管成像 血管造影 对比研究
下载PDF
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与CT血管造影评价大脑中动脉狭窄和斑块性质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10
16
作者 胡瑞婷 韦武鹏 +3 位作者 李雪花 覃冬华 胡瑞光 秦超 《广西医学》 CAS 2017年第7期994-997,共4页
目的比较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R-MRI)与CT血管造影(CTA)对大脑中动脉狭窄和斑块性质的评价效果。方法选取20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确诊大脑中动脉狭窄的患者,均行HR-MRI和CTA检查,比较两种方法对大脑中动脉狭窄的诊断效能及对斑块... 目的比较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R-MRI)与CT血管造影(CTA)对大脑中动脉狭窄和斑块性质的评价效果。方法选取20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确诊大脑中动脉狭窄的患者,均行HR-MRI和CTA检查,比较两种方法对大脑中动脉狭窄的诊断效能及对斑块性质的评估效果,并评价两种方法与DSA评价管腔狭窄程度的一致性。结果 DSA显示共24支大脑中动脉发生血管狭窄。CTA与HR-MRI对大脑中动脉狭窄的检出率、诊断大脑中动脉狭窄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评价血管狭窄程度方面,HR-MRI与DSA呈高度一致性(κ=0.770,P=0.016),CTA与DSA呈中度一致性(κ=0.528,P=0.031)。HR-MRI对大脑中动脉斑块的总检出率及易损斑块、稳定斑块的检出率均高于CTA(P<0.05)。结论 HR-MRI在评估大脑中动脉狭窄和斑块性质方面比CTA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 狭窄 斑块性质 高分辨率磁共振 CT血管造影 血管造影成像
下载PDF
经颅多普勒超声、磁共振血管成像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脑血管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9
17
作者 周宁 缪小燕 朱立祥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3年第2期224-227,共4页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和磁共振血管成像(MRA/MRV)、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脑血管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8例脑血管病患者进行DSA、TCD和MRA或MRV检测,观察其异常情况。通过比较分析TCD、MRA/MRV与DSA在脑血管疾病诊断...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和磁共振血管成像(MRA/MRV)、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脑血管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8例脑血管病患者进行DSA、TCD和MRA或MRV检测,观察其异常情况。通过比较分析TCD、MRA/MRV与DSA在脑血管疾病诊断上的一致性与差别,探讨它们在脑血管病诊断中的价值。结果:DSA检查28例,阳性25例,TCD检查21例,阳性17例,与DSA符合率达71.43%;MRA/MRV检查26例,阳性24例,与DSA符合率为80.77%。结论:DSA、TCD和MRA/MRV这3种检查方法各有优势,依据不同情况联合应用,可对脑血管病的病因及诊断作出客观准确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多普勒超声 磁共振血管成像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血管 诊断
下载PDF
颅内动脉狭窄的经颅多普勒超声与磁共振血管成像和(或)血管造影对比 被引量:6
18
作者 黄献 宋治 +3 位作者 郑文 薛俐 李辉萍 徐伟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09-311,共3页
目的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研究颅内动脉狭窄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比较经颅多普勒超声与磁共振血管成像和(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对脑动脉狭窄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分别对85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经颅多普勒超声、磁共振血管成像和(或... 目的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研究颅内动脉狭窄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比较经颅多普勒超声与磁共振血管成像和(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对脑动脉狭窄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分别对85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经颅多普勒超声、磁共振血管成像和(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测,将经颅多普勒超声结果与磁共振血管成像和(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以磁共振血管成像和(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为标准,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脑血管狭窄的灵敏度为88.2%,特异度为98.6%;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为标准,15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脑血管狭窄的灵敏度为90%,特异度为97.9%。结论经颅多普勒可客观地反映脑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可作为脑血管狭窄预防性筛选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血管狭窄 经颅多普勒超声 磁共振血管成像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下载PDF
三维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技术在胸腹部大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影像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祝红线 冯瑞 +6 位作者 李相生 王萍 柴晓媛 樊红霞 张红超 李悦 江岳娈 《中国医学装备》 2023年第6期53-57,共5页
目的:探讨三维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3DCE-MRA)技术在胸腹部大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影像学特征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8例患有胸腹部主动脉病变的患者,所有患者均行3DCE-MRA检查,行平扫轴位常规T_(1)加权成像(T_(1)WI)和T_(2)加权成像(T_(... 目的:探讨三维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3DCE-MRA)技术在胸腹部大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影像学特征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8例患有胸腹部主动脉病变的患者,所有患者均行3DCE-MRA检查,行平扫轴位常规T_(1)加权成像(T_(1)WI)和T_(2)加权成像(T_(2)WI);再采用小剂量对比剂行轴位单层动态扫描,获得扫描延迟时间,平扫后采集靶血管冠状位图像作为后期减影的蒙片。利用获得的延迟时间行3DCE-MRA血管造影技术。注射对比剂后采集2次靶血管冠状位图像与增强前蒙片减影,分别为动脉期和静脉期。采集增强后的轴位快速自旋回波(FSE)序列T_(1)WI,观察胸腹部主动脉血管病变的信号表现。结果:28例患者中,大动脉炎5例(占17.9%),髂动脉瘤1例(占3.6%),动脉粥样硬化3例(占10.7%),肾动脉狭窄6例(占21.4%),主动脉瘤13例(占46.4%),3DCE-MRA血管造影技术对28例患者胸腹部主动脉血管及分支血管的病变显示效果良好。结论:3DCE-MRA技术诊断明确,且具有准确、快速及无创伤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动态对比增强(3DCE) 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技术 胸腹部主动脉病变 轴位快速自旋回波(FSE)序列T1加权成像(T_(1)WI) 影像学特征
下载PDF
磁共振血管造影及其原始图像、磁共振成像诊断脑动脉瘤 被引量:4
20
作者 亓卫国 王学庆 +3 位作者 宋玉宣 柳澄 赵斌 刘作勤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1998年第3期181-183,共3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了24例颅内动脉瘤病人的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及其原始图像,磁共振成像(MR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图像,评价其应用的价值和不足。方法:从各图像分析显示动脉瘤及其并发症信息的数量和质量,载瘤动脉、瘤颈、瘤腔的图像... 目的:回顾性分析了24例颅内动脉瘤病人的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及其原始图像,磁共振成像(MR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图像,评价其应用的价值和不足。方法:从各图像分析显示动脉瘤及其并发症信息的数量和质量,载瘤动脉、瘤颈、瘤腔的图像质量计分后统计处理。结果:检出率:DSA(95%)>MRA(87.5%)>MRI(68%),ERA+原始图像+MRI联合应用提高至92%,与DSA无明显差异;MRA有伪影,载瘤动脉细分支动脉和大瘤腔无信号;原始图像可发现小的和巨大动脉瘤,显示瘤腔、瘤壁、瘤体、占位效应准确,其瘤颈、瘤腔的信号多高于MRA;MRI显示瘤腔、瘤壁、瘤体、占位效应、出血、脑积水、脑水肿满意。结论:MRA及其原始图像联合应用相互验证同一信息,去除伪影,提高质量;信息全面,优于DSA;由于无创伤,无危险,对诊断动脉瘤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血管造影 原始图像 磁共振成像 诊断 脑动脉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