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尺度及其实现机制
1
作者 王春丽 《世纪桥》 2024年第3期55-57,共3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任务。当前教育尺度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进度缓慢,存在参与主体缺乏系统化的理论认知、培育内容不能引起情感共鸣、培育方式单一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一是要深化...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任务。当前教育尺度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进度缓慢,存在参与主体缺乏系统化的理论认知、培育内容不能引起情感共鸣、培育方式单一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一是要深化参与主体的理论认知,二是要引发参与主体的情感共鸣,三是要促进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教育尺度 实现机制
下载PDF
具有教育尺度的城市发展:必要性与可能性
2
作者 穆树航 《上海城市管理》 2023年第6期61-68,共8页
经济尺度下,城市发展由于发展理念上的偏差引发了城市功能的单一化、人的发展的异化、城市病的恶化等诸多问题。在教育与城市关系日益密切的背景下,倡导具有教育尺度的城市发展理念既必要而又紧迫。教育尺度将在促进城市发展提档升级、... 经济尺度下,城市发展由于发展理念上的偏差引发了城市功能的单一化、人的发展的异化、城市病的恶化等诸多问题。在教育与城市关系日益密切的背景下,倡导具有教育尺度的城市发展理念既必要而又紧迫。教育尺度将在促进城市发展提档升级、凸显人的核心地位、促进城市实践教育转向、开启城市研究新视角等方面提供建设性参照,造就一种具有教育尺度的城市发展新路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尺度 城市发展 教育城市 城市病
下载PDF
幼儿教育数字化的实践误区与发展向度——基于教育尺度逻辑的分析
3
作者 刘小红 张泰然 吴思睿 《福建教育》 2023年第42期8-12,共5页
在教育数字化战略与教育数字化转型成为我国教育信息化领域新政策话语体系的背景下,幼儿教育数字化建设也逐渐成为各地幼儿园改革与发展的目标任务。本文基于对东一中一西部代表性区域的城乡幼儿园现场考察,对幼儿教育教研员、幼儿园园... 在教育数字化战略与教育数字化转型成为我国教育信息化领域新政策话语体系的背景下,幼儿教育数字化建设也逐渐成为各地幼儿园改革与发展的目标任务。本文基于对东一中一西部代表性区域的城乡幼儿园现场考察,对幼儿教育教研员、幼儿园园长、骨干教师访谈,对近两年媒介报道的幼儿教育数字化典型案例的分析,发现幼儿教育数字化建设在数字化认知、供给主体、目标定位、介入方式、应用场景等方面存在诸多误区,影响教育数字化战略目标的达成。遂遵循教育尺度的内涵逻辑,提出幼儿教育数字化发展的基本向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数字化 教育尺度 数字化误区
下载PDF
论教育的内在尺度——对“什么是真正的教育”的追问 被引量:7
4
作者 王有升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6-83,共8页
对"什么是真正的教育"的追问引向对教育的内在尺度的深入思考。这既需要诉诸于教育者对自身教育体验的内在反省,更需要借助于经典的教育理论智慧。从古典文明时代教育作为一种启发的智慧,到启蒙时代教育作为理性精神的培植之... 对"什么是真正的教育"的追问引向对教育的内在尺度的深入思考。这既需要诉诸于教育者对自身教育体验的内在反省,更需要借助于经典的教育理论智慧。从古典文明时代教育作为一种启发的智慧,到启蒙时代教育作为理性精神的培植之途,再到现代教育学知识体系中对经验的关注,以及在20世纪对于"面向人的精神领域的教育"的反思,都引向对教育之内涵的深度理解。对教育的内在尺度的探讨区别于从实现外在的目的或功能看教育,而是基于对人之成长发展的关注,即关注教育如何改进学生的经验品质并促进内在精神的觉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的内在尺度 什么是教育 经验的改进 精神的觉醒
下载PDF
论教育尺度是分析和量度“法”的基本尺度
5
作者 刘云生 陈恩伦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4-92,共9页
学术界普遍认为,分析和量度"法"应有政治、经济、文化等尺度,却将教育尺度排除在这个行列之外。由于教育属性是法的质性,法包含教育要素,"教育"与"法"存在内在的必然联系,所以教育尺度是分析和量度"... 学术界普遍认为,分析和量度"法"应有政治、经济、文化等尺度,却将教育尺度排除在这个行列之外。由于教育属性是法的质性,法包含教育要素,"教育"与"法"存在内在的必然联系,所以教育尺度是分析和量度"法"应该具有的基本尺度。但由于尺度政治博弈、法制传统断裂、法治建设失误、教育学科地位不高和法学研究缺憾等原因,教育尺度在"法"的世界里实际上"缺席"了。教育尺度是"法"不可或缺的内在性、基础性和泛在性尺度。用教育尺度去分析和量度"法",要看"法是否能通过教喻警示促进人的生存与发展"。具体来说,就是要看"法"是否"讲理",具有晓喻性;是否"善诱",具有引导性;是否"有力",具有警示性;是否"让生活更加美好",对人的生存和发展具有促进性。这既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人本要求的迫切需要、网络治理的现实要求,也是法演进史的逻辑展开、法治文明的基本走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尺度 尺度政治 法治建设 法治文明
下载PDF
教育两难情境中的宽严尺度分歧
6
作者 王本陆 《新教师》 2021年第9期12-14,60,共4页
如何把握惩罚过错的宽严尺度,是教育两难情境中常遇到的问题。历史上,形成了三种不同的主张:一是体现功利论逻辑以法家为代表的重罚论,二是体现美德论逻辑以儒家为代表的宽恕论,三是体现道义论逻辑强调得失均等的公正论(中道论)。从伦... 如何把握惩罚过错的宽严尺度,是教育两难情境中常遇到的问题。历史上,形成了三种不同的主张:一是体现功利论逻辑以法家为代表的重罚论,二是体现美德论逻辑以儒家为代表的宽恕论,三是体现道义论逻辑强调得失均等的公正论(中道论)。从伦理道德的本意和教育行业的特性看,公正处罚和宽恕教化较之严刑重罚,得到了更广泛的认同和更充分的践行。尤其是儒家所强调的改过迁善思想,与教育的内在精神一脉相承,更有利于形成立德树人的良好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难问题 教育惩罚尺度分寸
下载PDF
把握教育尺度 给孩子适度的自由
7
作者 李兆良 《教育家》 2021年第20期18-19,共2页
社会生物学中有个"幼态持续"的概念,指个体发展,特别是神经系统发展的延迟,有机体通过进化获得改变,以便其成体保持幼年的某些特征。和其他物种相比,人类是幼态持续的代表,其童年期最长。我们的大脑生长最慢、骨骼化最慢、成... 社会生物学中有个"幼态持续"的概念,指个体发展,特别是神经系统发展的延迟,有机体通过进化获得改变,以便其成体保持幼年的某些特征。和其他物种相比,人类是幼态持续的代表,其童年期最长。我们的大脑生长最慢、骨骼化最慢、成体保留了胎儿的许多特征,行为上表现为好奇心、玩性和灵活性等。这种"处心积虑"地延缓童年的行为其实是一种聪明的"策略",让人类比动物更长时间地保留了珍贵的特质——好奇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尺度 社会生物学 幼态持续 骨骼化 童年期 好奇心 灵活性 神经系统
下载PDF
论教育尺度 被引量:1
8
作者 潘朝阳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CSSCI 2017年第1期48-54,共7页
教育尺度作为衡量教育的一种标尺,既有"教"的尺度,也有"育"的尺度,"教什么""怎么教""如何育"值得思考。当前的教育尺度出现了偏差,表现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教育尺度偏差的原因可归结为教... 教育尺度作为衡量教育的一种标尺,既有"教"的尺度,也有"育"的尺度,"教什么""怎么教""如何育"值得思考。当前的教育尺度出现了偏差,表现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教育尺度偏差的原因可归结为教育目标的错位、教育评价导向的偏离以及教师道德天平的失衡。作为一种道德评价的人性尺度,对教育尺度的认识和理解有助于教育者认清形势、认清自我,从而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尺度 偏差 教师道德
下载PDF
乡村振兴的教育尺度:问题与对策
9
作者 张沐华 《社科纵横》 2021年第1期102-106,共5页
消除贫困,振兴乡村是十九大对“三农”工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教育能够有效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促进教育转向过程公平。基于对甘肃省贫困县的实地调查,发现当前精准扶贫过程中短期“因学致贫”现象依旧存在、个体“信息贫困”状况较为... 消除贫困,振兴乡村是十九大对“三农”工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教育能够有效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促进教育转向过程公平。基于对甘肃省贫困县的实地调查,发现当前精准扶贫过程中短期“因学致贫”现象依旧存在、个体“信息贫困”状况较为普遍、家庭“人力资本”结构失衡、区域“社会资本”支持不足。据此,研究者从教育尺度针对当前精准扶贫过程中产生的现实问题提出对策建议:改善农村办学质量,加大信息技术应用,提高职业教育地位,构建协同治理格局,实现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教育尺度 对策分析
下载PDF
从“教育城市”到“城市教育学”——兼论当代城市化过程中的教育问题与中国经验 被引量:9
10
作者 文娟 李政涛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30-137,共8页
已有城市化研究普遍缺失教育尺度,或者关注教育问题的视角是经济学视角,遵循的是"经济逻辑",为单向式、割裂式和等级式思维。我们需要在城市化发展中渗透教育尺度和教育眼光,具体表现为三种意识(教育意识、生命意识和文化意识... 已有城市化研究普遍缺失教育尺度,或者关注教育问题的视角是经济学视角,遵循的是"经济逻辑",为单向式、割裂式和等级式思维。我们需要在城市化发展中渗透教育尺度和教育眼光,具体表现为三种意识(教育意识、生命意识和文化意识)、两种思维方式(逆向式思维和关系式思维)以及内含了教育要求的评价标准。在通过教育尺度构建"教育城市"的过程中,需要基于"中国问题"和"中国经验",创建和发展"城市教育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城市化 教育 教育尺度 教育眼光
下载PDF
教育政策活动中的价值问题 被引量:24
11
作者 刘复兴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83-91,共9页
教育政策活动中,政策价值选择和价值实现往往面临许多矛盾和冲突,如结构与功能的矛盾、价值与事实的矛盾、强势与弱势的矛盾、利益与代价的矛盾等。这些矛盾冲突导致形成了教育政策活动中的主要价值问题,如政策选择的模式、政策决策的... 教育政策活动中,政策价值选择和价值实现往往面临许多矛盾和冲突,如结构与功能的矛盾、价值与事实的矛盾、强势与弱势的矛盾、利益与代价的矛盾等。这些矛盾冲突导致形成了教育政策活动中的主要价值问题,如政策选择的模式、政策决策的尺度、弱势补偿、政策代价等。认识、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是保证教育政策获得合法性和有效性的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政策 教育政策尺度 弱势补偿 教育政策代价 价值 结构 政策选择模式 功能
下载PDF
论芒福德城市功能思想的教育意蕴及其启示
12
作者 李云星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28-133,共6页
芒福德认为城市具有磁体、容器和文化功能。他从教育的角度重新审视了城市的本质和使命,认为城市的价值和意义在于让人成其为人。在教育意义上,城市让人生活更美好意味着城市让人受更多的教育,让人性更完善。当前中国城市化建设需要实... 芒福德认为城市具有磁体、容器和文化功能。他从教育的角度重新审视了城市的本质和使命,认为城市的价值和意义在于让人成其为人。在教育意义上,城市让人生活更美好意味着城市让人受更多的教育,让人性更完善。当前中国城市化建设需要实现寻求"教育转向",并发掘城市建设中的"教育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福德 城市功能 教育转向 教育尺度
下载PDF
论初中班主任的教育管理策略
13
作者 殷贵雪 《中学教学参考》 2018年第6期78-79,共2页
班主任个人的修养直接影响所带班级学生的身心健康与人格形成。班主任的专业性和职业性会在日常管理中无形地陶冶学生,最终在班风、班貌上呈现出优质或劣质的管理成果。因此,作为学校最基层的单位,班级的管理工作必须从大局出发、从微... 班主任个人的修养直接影响所带班级学生的身心健康与人格形成。班主任的专业性和职业性会在日常管理中无形地陶冶学生,最终在班风、班貌上呈现出优质或劣质的管理成果。因此,作为学校最基层的单位,班级的管理工作必须从大局出发、从微处入手、从常态落实,最终实现班级、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班主任 德育 尺度教育
下载PDF
略论教育人伦体系
14
作者 陈爱华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4期146-149,共4页
在当今的素质教育中,教育人伦问题是个突出要解决的问题。在教育人论中最重要的一对关系是师生伦理关系,在师生伦理关系的运作中,教师及其伦理人格直接关系到师生伦理关系的协调,教育人伦作为一个动态运作的系统还包括:教育的伦理尺度... 在当今的素质教育中,教育人伦问题是个突出要解决的问题。在教育人论中最重要的一对关系是师生伦理关系,在师生伦理关系的运作中,教师及其伦理人格直接关系到师生伦理关系的协调,教育人伦作为一个动态运作的系统还包括:教育的伦理尺度、教育的伦理氛围与伦理情景以及上述诸要素的综合的教育的伦理实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伦理人格 教育伦理尺度 教育伦理情境 师生伦理关系 教育伦理实体
下载PDF
论面向“转变”的教育与面向教育的“转变”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建忠 王新建 童云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2014年第3期151-156,共6页
为"转变"而服务的"面向‘转变’的教育"理念说明,教育依然是不得不提的无奈,难逃其"亦步亦趋俯首帖耳"的命运。而"先为教育"的"面向教育的‘转变’"理念,则是源本意义上的教育价值... 为"转变"而服务的"面向‘转变’的教育"理念说明,教育依然是不得不提的无奈,难逃其"亦步亦趋俯首帖耳"的命运。而"先为教育"的"面向教育的‘转变’"理念,则是源本意义上的教育价值的回归,具有较强的理论开拓意味,彰显了教育"天上地下唯我独先"的风采。只有摒弃为"转变"而不得不发展教育的"面向‘转变’的教育"路向,转向以首先和主动为人的成长和发展服务的"面向教育的‘转变’",才能实现转变教育发展方式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双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向“转变”的教育 面向教育的“转变” 教育尺度 教育第一” 先为教育
下载PDF
群体水平领域分数及其估计方法 被引量:5
16
作者 辛涛 谢敏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16-422,共7页
对人才的需求已经引起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对教育的高度重视,纷纷在国家和地区层面进行大规模的教育评估。在大尺度教育评估中,如何向政府、管理者和公众报告学生表现是不可避免的重要问题。报告学生表现有多种方式,领域分数作为管理者... 对人才的需求已经引起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对教育的高度重视,纷纷在国家和地区层面进行大规模的教育评估。在大尺度教育评估中,如何向政府、管理者和公众报告学生表现是不可避免的重要问题。报告学生表现有多种方式,领域分数作为管理者和公众最容易理解和接受的分数报告工具之一,在近些年受到研究者和实践者的关注,因此也成为了大型教育评价项目的必然选择。文中将介绍群体领域分数的起源和定义,并重点介绍群体领域分数的估计方法和相关研究,最后对未来开展进一步研究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度教育评估 群体领域分数 估计方法 IRT方法
下载PDF
无“度”何以为惩无“尺”何以为戒
17
作者 冯锟 《江苏教育》 2023年第8期45-46,48,共3页
一、解析问题,惩戒背后的刻度尺班主任在问题分析时要坚持以下原则:全面分析,将情景中的教育影响因素进行简单罗列;重点分析,把罗列出来的问题依据四象限法划分,优先解决重要紧急的问题;对比分析,将罗列出来的因素进行对比分析,找到与... 一、解析问题,惩戒背后的刻度尺班主任在问题分析时要坚持以下原则:全面分析,将情景中的教育影响因素进行简单罗列;重点分析,把罗列出来的问题依据四象限法划分,优先解决重要紧急的问题;对比分析,将罗列出来的因素进行对比分析,找到与所有矛盾均有密切联系的主要原因,整合资源,彻底解决核心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惩戒 教育尺度 主题班会 班本德育课程
下载PDF
教育尺度:意涵与关系 被引量:9
18
作者 刘云生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4-20,54,共8页
教育尺度既不是教育的眼光、视角和一般意义上的参照系,也不完全等同于教育标尺。概括地讲,教育尺度是教育质与量的规定性。发展尺度与教育尺度具有交叉关系,二者既有重叠部分,也有各自独特的部分。教育尺度把能否通过教育这一途径促进... 教育尺度既不是教育的眼光、视角和一般意义上的参照系,也不完全等同于教育标尺。概括地讲,教育尺度是教育质与量的规定性。发展尺度与教育尺度具有交叉关系,二者既有重叠部分,也有各自独特的部分。教育尺度把能否通过教育这一途径促进并实现人的生命发展和幸福生存作为基本标准,主要看是否让所有人都接受公平的教育,满足每个人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为每一个人提供终身学习的条件和机会,所提供的教育是否在人的健康发展和幸福生活中充分发挥作用。教育学尺度围绕并指导教育尺度的实践和研究,又接受教育尺度的检验和挑战。在社会多尺度中,教育尺度是人类总体社会实践的内生性尺度、基础性尺度、泛在性尺度,是与所有人一生相伴的尺度,个体和社会都不可缺失。现实社会中教育尺度的地位如何,与尺度政治的博弈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度 教育尺度 发展尺度 教育尺度 尺度政治
原文传递
中国社会发展的“教育尺度”与教育基础 被引量:71
19
作者 李政涛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11,34,共9页
当代中国社会发展需要一把教育的尺度来衡量,并以此作为判断当前社会发展状态的基本标尺之一。教育尺度的引入将改变研究思路,带来新的思维方式;改变研究问题,拓展研究视野;改变研究立场,确立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研究中的教育学立场。"... 当代中国社会发展需要一把教育的尺度来衡量,并以此作为判断当前社会发展状态的基本标尺之一。教育尺度的引入将改变研究思路,带来新的思维方式;改变研究问题,拓展研究视野;改变研究立场,确立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研究中的教育学立场。"教育尺度"视域中的"教育基础"涉及人口、教育机构、社会对教育的支持以及政府领导与管理教育事业的方式等。"在中国"研究"教育基础"更能凸显"中国自觉",为人类社会发展中教育尺度的形成与运用提供"中国参照系"下的"中国道路"和"中国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转型 教育尺度 教育基础
原文传递
新时代民族文化进校园的教育尺度 被引量:6
20
作者 顾尔伙 《民族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66-171,共6页
民族文化进校园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载体和形式,也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实现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具有积极作用。然而,民族... 民族文化进校园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载体和形式,也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实现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具有积极作用。然而,民族文化进校园在实施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教育尺度"的缺失。新时代民族文化进校园应同时满足四个基本的教育尺度:知识科学尺度、公民身份尺度、文化民主尺度和个体心理尺度。知识科学尺度,即知识内容上保持地方性知识和普遍性科学精神的通融,批判性地对地方性知识进行文化选择;公民身份尺度,即认识和思考文化与国家之间的价值关系,建立起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民族文化之间的文化关联;文化民主尺度,即各民族文化主体之间应保持开放式的对话,平等自由地沟通交流;个体心理尺度,即各民族文化需要与时俱进,与新时代同步,获得民族儿童的接纳。从整体上把握好这四个基本的教育尺度,是推进和落实新时代民族文化进校园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民族文化进校园 学校教育 中和位育 教育尺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