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拳击运动员下尺桡关节损伤的发生机制及其防治 被引量:2
1
作者 陈扬 刘晓光 李爽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02-103,共2页
在拳击运动中 ,下尺桡关节损伤比较常见 ,它是由于下尺桡关节的解剖特点和运动员技术动作不正确所造成的。本文着重阐明了拳击运动员下尺桡关节损伤的发生机制 ,并提出了复位、固定方法以及相应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 拳击运动员 尺桡关节损伤 防治 发生机制
下载PDF
下尺桡关节损伤诊治失误原因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振武 蒋洪涛 付鹏军 《中医正骨》 1999年第10期55-55,共1页
关键词 尺桡关节损伤 诊断 误诊 治疗
下载PDF
闭合治疗Colles骨折伴下尺桡关节损伤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振武 蒋洪涛 杜衡胜 《中医正骨》 1999年第7期29-30,共2页
oles骨折伴下尺桡关节损伤并不少见,如不能及早发现及时治疗,往往会影响手的握力和前臂旋转功能的恢复。1994~1997年,我们采用手法整复,前臂旋后腕背伸位“U”型石膏外固定的方法治疗新鲜的Coles骨折合并下尺桡... oles骨折伴下尺桡关节损伤并不少见,如不能及早发现及时治疗,往往会影响手的握力和前臂旋转功能的恢复。1994~1997年,我们采用手法整复,前臂旋后腕背伸位“U”型石膏外固定的方法治疗新鲜的Coles骨折合并下尺桡关节损伤,经随访观察,效果满意。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LES骨折 并发症 尺桡关节损伤 治疗
下载PDF
桡骨远端骨折合并下尺桡关节损伤非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8
4
作者 王冰 魏玉峰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3年第4期61-64,共4页
目的观察合并下尺桡关节损伤的桡骨远端骨折闭合复位石膏固定后的临床疗效。方法 46例合并下尺桡关节损伤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闭合复位石膏同定,如1~3周复查见仍有尺骨背侧脱位情况,则改用前臂旋后位石膏固定。结果治疗4~6周,随访9~1... 目的观察合并下尺桡关节损伤的桡骨远端骨折闭合复位石膏固定后的临床疗效。方法 46例合并下尺桡关节损伤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闭合复位石膏同定,如1~3周复查见仍有尺骨背侧脱位情况,则改用前臂旋后位石膏固定。结果治疗4~6周,随访9~13月,平均11.3月,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Gartland和Werley评分优40例,良3例,差3例,优良率93.4%。评分为良的3例患者中,腕关节桡偏畸形1例,另2例患者偶有疼痛,但无明显功能障碍。评分为差的3例患者均遗留有陈旧性下尺桡关节脱位。结论闭合复位石膏固定合并下尺桡关节损伤的桡骨远端骨折疗效确切,但需注意术后早期下尺桡关节复位丢失,如遗留陈旧下尺桡关节脱位,预后较差。对于关节面粉碎骨折伴有下尺桡关节损伤的病例较容易遗留陈旧性下尺桡关节脱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远端骨折 尺桡关节损伤 石膏固定
下载PDF
尺骨矫形术在下尺桡关节损伤后期治疗中的应用
5
作者 周文俊 胡韶楠 《国外医学(骨科学分册)》 2005年第5期267-269,共3页
对于骨科或手外科医师而言,下尺桡关节损伤的后期治疗仍是棘手的难题。对下尺桡关节损伤缺乏足够的认识和相应的早期处理是该关节在各种创伤后产生慢性疾惠的主要原因。在病因学分类中,桡骨远端骨折的畸形愈合是引起下尺桡关节创伤后慢... 对于骨科或手外科医师而言,下尺桡关节损伤的后期治疗仍是棘手的难题。对下尺桡关节损伤缺乏足够的认识和相应的早期处理是该关节在各种创伤后产生慢性疾惠的主要原因。在病因学分类中,桡骨远端骨折的畸形愈合是引起下尺桡关节创伤后慢性疾患的首要原因。下尺桡关节损伤的后期治疗旨在改善腕部功能和减轻肢体疼痛。近年来,关于各种尺骨矫形术在下尺桡关节损伤后期治疗中应用的报道日益增多,该文就其中的一些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矫形术 关节 损伤 治疗 尺桡关节损伤 后期治疗 矫形术 骨远端骨折 慢性疾患
下载PDF
下尺桡关节损伤早期诊断与治疗体会 被引量:3
6
作者 吴学仪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12年第3期40-41,共2页
下尺桡关节损伤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病,但在临床中常因认识不足或不重视导致误诊而失去治疗机会,形成慢性下尺桡关节脱位,引起腕关节不稳定,出现长期腕关节疼痛、功能受限。因此,对新鲜的下尺桡关节损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现... 下尺桡关节损伤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病,但在临床中常因认识不足或不重视导致误诊而失去治疗机会,形成慢性下尺桡关节脱位,引起腕关节不稳定,出现长期腕关节疼痛、功能受限。因此,对新鲜的下尺桡关节损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现就下尺桡关节损伤的早期诊断及治疗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 损伤 尺桡关节损伤 诊断
下载PDF
自制夹板旋后位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伴下尺桡关节损伤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
7
作者 林华培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1年第23期106-109,共4页
目的探讨自制夹板旋后位固定治疗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伴下尺桡关节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9年5月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64例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伴下尺桡关节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石膏组... 目的探讨自制夹板旋后位固定治疗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伴下尺桡关节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9年5月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64例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伴下尺桡关节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石膏组与夹板组,每组各32例。石膏组患者给予长臂石膏旋后位固定,夹板组患者给予自制夹板旋后位固定。比较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总发生率、Gar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及下尺桡关节不稳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Gar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夹板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石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夹板组患者的下尺桡关节不稳发生率低于石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自制夹板旋后位固定更利于维持下尺桡关节的稳定,具有操作简单、并发症少、临床疗效满意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远端骨折 尺桡关节损伤 自制夹板 旋后位
下载PDF
局封加制动治疗腕关节盘及下尺桡关节损伤41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文耀庆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38-438,共1页
关键词 关节损伤 尺桡关节损伤 局封治疗 制动治疗
下载PDF
改良Sauvé-Kapandji术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引起的下尺桡关节损伤 被引量:1
9
作者 周文俊 《国外医学(骨科学分册)》 2005年第5期320-320,共1页
Sauvé和Kapandji提出的尺骨头切断加下尺桡关节融合术(Sauvé-Kapandji术)已广泛地运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类风关)引起的下尺桡关节损伤。但是,类风关患者常合并远端尺骨骨密度降低、骨质疏松,甚至明显的骨质缺损,... Sauvé和Kapandji提出的尺骨头切断加下尺桡关节融合术(Sauvé-Kapandji术)已广泛地运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类风关)引起的下尺桡关节损伤。但是,类风关患者常合并远端尺骨骨密度降低、骨质疏松,甚至明显的骨质缺损,所以传统Sauvé-Kapandji术在运用于上述病例时易引发骨折延迟愈合或骨不连等并发症,据以往的文献报道,其发生率约30%。为了有效地解决以上问题,该文作者设计了一种改良的Sauvé-Kapandji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桡关节损伤 类风湿性关节 治疗 改良 骨折延迟愈合 关节融合术 骨密度降低 骨质疏松 骨质缺损
下载PDF
完全旋后位小夹板固定治疗下尺桡关节损伤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侯永新 《基层医学论坛》 2012年第35期4650-4651,共2页
目的探讨完全旋后位小夹板固定法治疗下尺桡关节损伤的疗效。方法将58例下尺桡关节损伤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用完全旋后位小夹板固定法治疗,对照组用旋后位石膏固定方法治疗。同时配合康复锻炼,6个月后对2组的疗效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观察... 目的探讨完全旋后位小夹板固定法治疗下尺桡关节损伤的疗效。方法将58例下尺桡关节损伤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用完全旋后位小夹板固定法治疗,对照组用旋后位石膏固定方法治疗。同时配合康复锻炼,6个月后对2组的疗效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恢复时间更短,功能恢复更好,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完全旋后位小夹板固定治疗下尺桡关节损伤周期短、见效快、费用低廉、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桡关节损伤 小夹板固定 完全旋后位疗效
下载PDF
萆松节糊剂配合理疗对下尺桡关节损伤愈后的影响
11
作者 任立斌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年第5期922-924,共3页
目的观察萆松节糊剂配合理疗对下尺桡关节损伤愈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陈旧性下尺桡关节损伤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患者入院均给予非甾体类抗感染药配合局部封闭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萆松... 目的观察萆松节糊剂配合理疗对下尺桡关节损伤愈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陈旧性下尺桡关节损伤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患者入院均给予非甾体类抗感染药配合局部封闭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萆松节糊剂涂抹于患处,并配合红外线理疗及常规功能锻炼治疗;对照组只采用常规疗法配合常规功能锻炼治疗。2组均以4周为1疗程。对比2组患者治疗1疗程后Green-O'Brien腕关节功能评分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腕关节握力、疼痛、肿胀及旋转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为82.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萆松节糊剂配合红外线理疗可显著改善下尺桡关节损伤患者腕关节疼痛、肿胀症状,改善腕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桡关节损伤 萆薢松节糊剂 红外线理疗/物理疗法 局部封闭
下载PDF
下尺桡关节损伤的诊断与保守治疗分析
12
作者 吴志刚 刘醒池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0年第11期41-41,43,共2页
探讨下尺桡关节损伤的临床诊断与保守治疗。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57例下尺桡关节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所选患者的临床诊断及保守治疗资料做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57例患者均确诊为下尺桡关节脱位,且顺利完成... 探讨下尺桡关节损伤的临床诊断与保守治疗。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57例下尺桡关节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所选患者的临床诊断及保守治疗资料做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57例患者均确诊为下尺桡关节脱位,且顺利完成跟踪随访,随访时间最长3年,最短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8.12±1.39)个月。57例患者中,有36例经早期手法复位+石膏固定处理后评为优,占比63.16%;有10例评为良,占比17.54%;另有4例评为可,7例评为差,占比分别为7.02%和12.28%,均为陈旧性病例,优良率为80.70%(46/57)。结论:下尺桡关节损伤确诊后,尽早给予患者手法复位+石膏固定处理,对于确保关节功能的良好恢复具有重要意义,但具体采取何种方法,仍需以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桡关节损伤 临床诊断 保守治疗
下载PDF
远尺桡关节损伤治疗价值的探讨
13
作者 闫生文 尹建新 +2 位作者 宋永利 王学成 于明涛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6期464-465,共2页
关键词 尺桡关节损伤 手法复位 闭合复位内固定
下载PDF
桡骨远端骨折合并下尺桡关节损伤32例临床观察
14
作者 何路祥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4年第30期108-109,共2页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骨折合并下尺桡关节损伤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桡骨远端骨折合并下尺桡关节损伤患者32例,采用手法复位、中药内服加外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康复效果。结果:患者后期治疗效果良好19例...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骨折合并下尺桡关节损伤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桡骨远端骨折合并下尺桡关节损伤患者32例,采用手法复位、中药内服加外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康复效果。结果:患者后期治疗效果良好19例,较好11例,不良2例,治疗总有效率93.75%。结论:采用手法复位、中药内服加外洗方法进行桡骨远端骨折合并下尺桡关节损伤的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恢复患者正常肢体功能,减轻患者痛苦,安全、高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远端骨折 尺桡关节损伤 保守治疗
下载PDF
自制夹板旋后位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伴下尺桡关节损伤的临床效果分析
15
作者 才华 王金玲 刘佳林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2期102-105,共4页
对自制夹板旋后位固定术在桡骨下段骨折中的疗效进行了临床效果比较。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60例桡骨远端骨折伴下尺桡关节损伤患者,根据随机分成,常规组30例患者采用石膏固定,研究组30例患者采用自制夹板旋后位固定。并对比临床疗效。结果... 对自制夹板旋后位固定术在桡骨下段骨折中的疗效进行了临床效果比较。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60例桡骨远端骨折伴下尺桡关节损伤患者,根据随机分成,常规组30例患者采用石膏固定,研究组30例患者采用自制夹板旋后位固定。并对比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的并发症、疼痛评分、生活质量、睡眠质量以及舒适度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采用自制夹板旋后位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伴下尺桡关节损伤的临床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制夹板旋后位固定 骨远端骨折 尺桡关节损伤 临床效果
下载PDF
桡骨远端骨折与下尺桡关节损伤 被引量:10
16
作者 张鹏 王天兵 姜保国 《中华老年骨科与康复电子杂志》 2015年第1期9-12,共4页
桡骨远端骨折是指距桡骨远端关节面3 cm以内的骨折,是临床上最常见的骨折之一,约占全身骨折的1/6[1],尤其多见于老年人,多在跌倒用手撑地时发生骨折。对于短缩畸形未纠正、尺偏角或掌倾角未恢复者,行桡骨远端骨折治疗时,可造成一... 桡骨远端骨折是指距桡骨远端关节面3 cm以内的骨折,是临床上最常见的骨折之一,约占全身骨折的1/6[1],尤其多见于老年人,多在跌倒用手撑地时发生骨折。对于短缩畸形未纠正、尺偏角或掌倾角未恢复者,行桡骨远端骨折治疗时,可造成一定程度的功能障碍,最常见的问题包括:桡腕关节活动障碍、疼痛、下尺桡关节(distal radioulnar joint,DRUJ)活动障碍、腕尺侧疼痛等。特别是DRUJ活动受限及腕尺侧疼痛者往往表明DRUJ损伤或出现了DRUJ的不稳定。这种损伤多数是因为桡骨远端骨折的同时合并了DRUJ的骨性损伤(DRUJ关节面损伤)、非骨性的损伤(包含三角纤维软骨损伤、其周围附属韧带的损伤、关节面软骨损伤等)以及相关结构的损伤,如尺骨茎突骨折等。Ogawa等[2]报道,35%的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和53%的关节外骨折患者合并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riangular fibrocartilage complex,TFCC)的撕裂,而TFCC是维持DRUJ稳定性的最主要结构。Pederzini 等[3]通过腕关节镜检查发现,桡骨远端骨折合并的TFCC撕裂是导致DRUJ损伤及不稳定且影响腕关节功能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桡关节损伤 骨远端骨折 三角纤维软骨损伤 骨远端关节 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 关节功能 关节活动障碍 distal
原文传递
拔伸旋转手法在桡尺远侧关节损伤中的应用
17
作者 冯安平 郭秋菊 《光明中医》 2023年第12期2326-2329,共4页
目的 探讨拔伸旋转手法在桡尺远侧关节损伤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7月—2022年3月厦门市第三医院收治的54例桡尺远侧关节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整复手法的不同分为拔伸旋转法组(29例)和旋转挤压法组(25例)。拔伸旋转法组给予... 目的 探讨拔伸旋转手法在桡尺远侧关节损伤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7月—2022年3月厦门市第三医院收治的54例桡尺远侧关节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整复手法的不同分为拔伸旋转法组(29例)和旋转挤压法组(25例)。拔伸旋转法组给予拔伸牵引和环转摇晃腕关节治疗,旋转挤压法组给予环转挤压腕关节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腕关节Gartland-Werley评分和Cooney评分。结果 治疗后,2组Gartland-Werley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拔伸旋转法组均低于旋转挤压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Cooney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拔伸旋转法组均高于旋转挤压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拔伸旋转手法治疗桡尺远侧关节损伤能更好地恢复患者的腕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侧关节损伤 拔伸旋转法 旋转挤压法
下载PDF
不同固定体位治疗Colle's骨折合并下尺桡关节损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钱卫庆 王宸 +2 位作者 刘畅畅 余加生 尹宏 《现代医学》 2014年第12期1439-1442,共4页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在治疗合并下尺桡关节损伤的Colle's骨折中理想的固定体位。方法:将68例合并有下尺桡关节损伤的Colle's骨折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A、B两组:A组(n=34)采用轻度背伸尺偏、前臂旋后位固定;B组(n=34)采用掌屈尺...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在治疗合并下尺桡关节损伤的Colle's骨折中理想的固定体位。方法:将68例合并有下尺桡关节损伤的Colle's骨折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A、B两组:A组(n=34)采用轻度背伸尺偏、前臂旋后位固定;B组(n=34)采用掌屈尺偏、前臂旋前位固定。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影像学、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术后腕关节功能改善程度A组优于B组,并发症的发生率A组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伴有下尺桡关节损伤Colle's骨折,外固定支架采用轻度背伸尺偏、前臂旋后位固定有利于下尺桡关节复位、固定及腕关节术后功能恢复,可减少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le's骨折 尺桡关节损伤 外固定支架
原文传递
理筋正骨手法联合运动训练治疗桡尺远侧关节损伤效果观察 被引量:10
19
作者 徐寒 陈朝晖 +3 位作者 姚梦莉 张文娣 王婷婷 胡荣庭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4期300-303,307,共5页
目的:观察理筋正骨手法联合运动训练对桡尺远侧关节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桡尺远侧关节(distal radioulnar joint,DRUJ)损伤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理筋正骨手法联合运动训练,对照组给予... 目的:观察理筋正骨手法联合运动训练对桡尺远侧关节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桡尺远侧关节(distal radioulnar joint,DRUJ)损伤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理筋正骨手法联合运动训练,对照组给予中频电疗法结合前臂支具固定治疗。治疗前后对患者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得分、前臂旋前和旋后活动度、表面肌电积分肌电值(integral electromyogram, i EMG)以及腕关节患者自行评估量表(patient-rated wrist evaluation,PRWE)得分进行评估、比较,并用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疗效观察(评估过程采用盲法)。结果: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VAS评分下降、前臂旋前和旋后活动度增加、i EMG值增加、PRWE量表评分下降(P<0.05),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理筋正骨手法联合运动训练可有效减轻桡尺远侧关节损伤患者的疼痛,提高前臂旋转活动度,增加旋前方肌的募集程度,改善患者腕部功能,疗效优于中频电疗法结合前臂支具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侧关节损伤 理筋正骨手法 运动训练 中频电疗法 固定
下载PDF
隔药灸治疗下尺桡关节陈伤49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郑素明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8-48,共1页
目的:观察隔药灸对下尺挠关节损伤经临床处理后遗留腕部顽固性疼痛、乏力等症状的治疗效果。方法;对49例有下尺桡关节陈伤患者的压痛点或相应穴位进行隔药灸。结果:治愈 25例,显效 20例,好转 4例,治愈率51%,总有效率... 目的:观察隔药灸对下尺挠关节损伤经临床处理后遗留腕部顽固性疼痛、乏力等症状的治疗效果。方法;对49例有下尺桡关节陈伤患者的压痛点或相应穴位进行隔药灸。结果:治愈 25例,显效 20例,好转 4例,治愈率51%,总有效率100%。结论:隔药灸对治疗下尺挠关节陈伤有良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桡关节损伤 陈旧性损伤 隔灸 治疗 灸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