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尼克松冲击”与“广场协议” 被引量:2
1
作者 黑田东彦 王宇 《金融发展研究》 2014年第3期39-41,共3页
在"尼克松冲击"与"广场协议"之后,日元都出现了大幅升值,但并非日元升值导致了日本的资产泡沫,而是日本政府担心日元升值影响经济增长所采取的极度扩张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其根源在于,日本政府屈服于其他国家的压力,... 在"尼克松冲击"与"广场协议"之后,日元都出现了大幅升值,但并非日元升值导致了日本的资产泡沫,而是日本政府担心日元升值影响经济增长所采取的极度扩张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其根源在于,日本政府屈服于其他国家的压力,选择了错误的财政和货币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克松冲击 广场协议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汇率 价格泡沫
下载PDF
中美接近与日本对华政策的改变——1971年“尼克松冲击”对中日复交的影响评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张文彬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31-135,共5页
文章主要运用中日美三方史料,解读"尼克松冲击"造成美国对日本"越顶外交"的原因以及20世纪70年代中美接近对日本改变对华政策的影响。虽然史学界的一致观点是尼克松访华给日本政府的对华政策造成冲击,但20世纪60年... 文章主要运用中日美三方史料,解读"尼克松冲击"造成美国对日本"越顶外交"的原因以及20世纪70年代中美接近对日本改变对华政策的影响。虽然史学界的一致观点是尼克松访华给日本政府的对华政策造成冲击,但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国际形势早已表明中美接近的不可逆之势,日本朝野的部分人士也认识到了这一点。与此同时,从某种意义上说,对一直以日美关系为主轴的日本来说,与其说是冲击,不如说是契机,它可以使日本政府参照美国的行动,来调整自己的对华关系,从而为在国际舞台上赚取更多支持、扩大国内市场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日本 邦交正常化 尼克松冲击
原文传递
"尼克松冲击"下日苏关系的调整与"北方四岛"问题(1971—1973)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彬彬 《世界历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6-54,172,共20页
1971年尼克松宣布访华之后,日本和苏联开启了战略性接近的步伐,其标志就是1972—1973年举行的两次和平条约谈判。两国之间实现政治和解的最大障碍是所谓的“北方四岛”问题,其中的关键又在于对国后、择捉两个大岛的处理。由于日本始终... 1971年尼克松宣布访华之后,日本和苏联开启了战略性接近的步伐,其标志就是1972—1973年举行的两次和平条约谈判。两国之间实现政治和解的最大障碍是所谓的“北方四岛”问题,其中的关键又在于对国后、择捉两个大岛的处理。由于日本始终不愿放弃对相关岛屿的主权诉求,苏联拒绝了来自日方的一系列解决方案,包括以“剩余主权”为前提的“分阶段返还”,旨在获取“事实主权”的长期租赁协定,以及寻求第三方势力介入的“国际途径”。之后,随着国后、择捉两岛的军事战略价值越发受到重视,以及国内“资源保护派”等保守势力的抬头,加之对美欧外交的进展降低了拉拢日本的紧迫性,苏联又相继撤回了经济和人道层面的对日让步措施。至田中角荣访苏之际,解决“北方四岛”问题的机会窗口实际上已经关闭。在冷战时期有关“北方四岛”问题的交涉过程中,既能看到美苏两大阵营在东北亚地区的政治、军事对抗,又能看到日苏两国围绕战后秩序安排的修正主义与保守主义之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克松冲击 日苏关系 北方四岛 主权诉求 战后秩序
原文传递
“尼克松冲击”与中日邦交正常化 被引量:2
4
作者 宫力 《新远见》 2007年第9期14-28,共15页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世界上各种力量经过"大动荡、大分化、大改组",逐渐形成了新的战略态势。美国由于深陷越战泥潭,实力受损,在与苏联争霸的斗争中开始处于守势;而苏联则在国际事务中越来越奉行霸权主义的政策,并表现...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世界上各种力量经过"大动荡、大分化、大改组",逐渐形成了新的战略态势。美国由于深陷越战泥潭,实力受损,在与苏联争霸的斗争中开始处于守势;而苏联则在国际事务中越来越奉行霸权主义的政策,并表现出咄咄逼人的气势,从而对中国构成了更大的威胁。此外,日本、西欧经济地位日益上升,第三世界逐渐兴起,中国的潜力开始为国际社会所瞩目。这种国际关系的巨大变革,为中国缓和中美、中日关系,改善日渐严峻的外部环境提供了历史契机。毛泽东等中国领导人审时度势,抓住时机,开始了中国外交的又一次的战略调整,打开了中美关系的大门,并由此促进了中日邦交正常化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中日邦交正常化 尼克松冲击 中国乒乓球队 周恩来 中国外交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美关系 工作人员 对华政策
原文传递
“尼克松冲击”的五十年轮回
5
作者 邹玄 《环球财经》 2021年第9期64-66,共3页
50年前,1971年8月15日晚间的黄金时段,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Richard Nixon)紧急安排了一场电视讲话,宣布了他的“新经济政策(New Economic Policy)”,包括美元与黄金的脱钩,这导致了二战后建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从而彻底改变... 50年前,1971年8月15日晚间的黄金时段,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Richard Nixon)紧急安排了一场电视讲话,宣布了他的“新经济政策(New Economic Policy)”,包括美元与黄金的脱钩,这导致了二战后建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从而彻底改变了国际货币体系。这方面的研究和讨论已经很多,本文将侧重其他政策和角度来分析“尼克松冲击(Nixon Shock)”。50年可以改变很多人和事,而美国似乎还是那个美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货币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 尼克松冲击 电视讲话 新经济政策 黄金时段
原文传递
日本经济界与中日邦交正常化 被引量:2
6
作者 黄大慧 《外国问题研究》 CSSCI 1999年第2期32-36,共5页
1972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通过与中国领导人的谈判,实现了两国关系的正常化。同时,日本也与台湾断绝了“外交关系”。中日复交,当然是日本国内外各种因素作用的结果。仅从日本国内政治过程来看,参与其中的行为主体就... 1972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通过与中国领导人的谈判,实现了两国关系的正常化。同时,日本也与台湾断绝了“外交关系”。中日复交,当然是日本国内外各种因素作用的结果。仅从日本国内政治过程来看,参与其中的行为主体就有自民党、官僚、经济界、在野党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经济 中日邦交正常化 四原则 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 中日贸易 日本商工会议所 尼克松冲击 备忘录贸易 日本企业 佐藤内阁
下载PDF
基于中日邦交正常化相关外交档案的考察——以中美缓和为背景
7
作者 常笑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2-83,共2页
战后日本将依美图存作为对外战略的核心内容,美国因素对日本对外政策的制定起到重要影响。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中美关系趋于缓和,日本也逐渐改善对中国的态度。20世纪70年代初的"尼克松冲击"加快了中日邦交正常化的步伐。本... 战后日本将依美图存作为对外战略的核心内容,美国因素对日本对外政策的制定起到重要影响。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中美关系趋于缓和,日本也逐渐改善对中国的态度。20世纪70年代初的"尼克松冲击"加快了中日邦交正常化的步伐。本文通过逐年考察1969年-1972年的中日外交档案,探索美国因素影响下的中日邦交正常化的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交档案 中日邦交正常化 尼克松冲击 中日关系 日美同盟
下载PDF
战后日本政府改变对华政策的原因初探
8
作者 刘春福 《前沿》 2013年第6期31-32,共2页
二战结束后,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日本政府采取了"对美一边倒"的政策,美日同盟成为日本外交的根本基石。因此,在对华问题上,日本也紧跟美国脚步,一直采取敌视新中国的立场。但是,到了70年代,... 二战结束后,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日本政府采取了"对美一边倒"的政策,美日同盟成为日本外交的根本基石。因此,在对华问题上,日本也紧跟美国脚步,一直采取敌视新中国的立场。但是,到了70年代,随着国际形势的改变,特别是中美关系的改善;中日关系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田中角荣上台不久就实现了中日邦交正常,使双方关系发生了根本的转折。而面对当前由于日本政府的错误行径,导致中日关系出现了紧张局面,如何能使双方能走出低谷,我们不妨从田中政府改变对华政策的原因中寻找一丝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华政策 尼克松冲击 日美矛盾 中日关系的困局
下载PDF
略论中美接近与中日外交关系的恢复
9
作者 张双莲 《工会博览(理论研究)》 2011年第2期167-168,共2页
本文主要运用中日美相关的资料,阐述中美接近的原因以及中日关系正常化的过程,同时解读中美接近对日本外交政策的影响。虽然好多学者一致认为,“尼克松冲击”对日本的震撼极大。但对一直以来日美关系为主轴的日本来说,从某种意义上... 本文主要运用中日美相关的资料,阐述中美接近的原因以及中日关系正常化的过程,同时解读中美接近对日本外交政策的影响。虽然好多学者一致认为,“尼克松冲击”对日本的震撼极大。但对一直以来日美关系为主轴的日本来说,从某种意义上通过中日邦交正常化来调整对华关系,开启了日本外交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接近 尼克松冲击 中日外交关系的恢复
下载PDF
日美竞争 鹿死谁手?
10
作者 黄天来 《技术经济信息(广西)》 1996年第4期45-48,共4页
关键词 日元升值 日本 货币面额 高科技产业 尼克松冲击 美元贬值 通货膨胀 日美 黄金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下载PDF
新世纪初发展中日关系的几点思考
11
作者 钱国平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0年第2期69-73,共5页
在新世纪之初的 2 0 0 0年 1月 2 3日 ,日本右翼势力在大阪市举行旨在否定南京大屠杀的反华集会。此前 ,日本最高法院竟然无理判决揭露南京大屠杀事实真相的东史郎等人败诉 ,公然为右翼势力否定南京大屠杀的丑恶表演张目 ,这些引起了中... 在新世纪之初的 2 0 0 0年 1月 2 3日 ,日本右翼势力在大阪市举行旨在否定南京大屠杀的反华集会。此前 ,日本最高法院竟然无理判决揭露南京大屠杀事实真相的东史郎等人败诉 ,公然为右翼势力否定南京大屠杀的丑恶表演张目 ,这些引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愤慨。本文在新世纪之初对发展中日关系谈几点看法 ,以示对中日关系发展的信心和企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极化 尼克松冲击 亚太地区 亚太经济合作
下载PDF
布雷顿森林体系八十载:从“包容”到“自利”
12
《世界知识》 2024年第13期12-13,共2页
虽然严格意义上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在“尼克松冲击”后就已经停止了,但布雷顿森林体系时代建立的国际机构仍在继续运行并在更大范围内发挥作用,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的重要地位依然如故,这些情况都说明,布雷顿森林体系并没有崩溃,其对国际... 虽然严格意义上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在“尼克松冲击”后就已经停止了,但布雷顿森林体系时代建立的国际机构仍在继续运行并在更大范围内发挥作用,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的重要地位依然如故,这些情况都说明,布雷顿森林体系并没有崩溃,其对国际关系和世界秩序的影响是深远和巨大的。然而,转型后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已经不能对美国政府的行为形成制约,失去了包容性国际合作机制的意涵,更多朝着“自利”的方向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雷顿森林体系 国际货币体系 世界秩序 美国政府 自利 尼克松冲击 国际合作机制 方向转变
原文传递
论日本宏观经济政策的几次失误及教训
13
作者 蔡放波 《财经政法资讯》 1994年第2期72-74,共3页
战后,日本政府废除了战前、战时的统制经济,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日本政府还从国情出发,在总结传统经验的基础上,吸收了欧美各国市场经济的经验教训,并参考了社会主义国家计划经济的某些经验,形成了具有日本特点的宏观经... 战后,日本政府废除了战前、战时的统制经济,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日本政府还从国情出发,在总结传统经验的基础上,吸收了欧美各国市场经济的经验教训,并参考了社会主义国家计划经济的某些经验,形成了具有日本特点的宏观经济管理模式,而且建立了一整套的宏观经济管理手段,如计划手段、政策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等。日本政府运用这套管理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经济政策 日本政府 通货膨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泡沫经济 经验教训 宏观经济管理模式 宏观经济管理手段 尼克松冲击 失误
原文传递
日本战略应有的三大战术
14
作者 名东孝二 郭德玉 《日语学习与研究》 CSSCI 1995年第4期62-68,61,共8页
如果说日元升值体现了日元“外在”的优点,那么股票下跌则暴露出其“内在”的缺陷。若以国内购买力的比价计算,日元的价值应是1美元兑换200日元左右。
关键词 日本战略 日本产业空洞化 尼克松冲击 战术 日元升值 货币面额 高科技产业 通货膨胀 美元贬值 非军事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