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尼氟酸抑制慢性内脏痛大鼠海马CA1区突触长时程增强 被引量:4
1
作者 祝福存 陈瑜 +2 位作者 林春 蔡琴燕 陈爱琴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1-156,共6页
目的:探讨尼氟酸(HCN2特异性阻断剂)对慢性内脏痛大鼠海马CA1(cornu ammonis 1)区突触长时程增强(LTP)的影响。方法:选用新生SD大鼠(雌雄不分)出生后8~14 d内,每天固定时间给予1次60 mmHg压力的结直肠扩张刺激建立慢性内脏痛模型,大鼠... 目的:探讨尼氟酸(HCN2特异性阻断剂)对慢性内脏痛大鼠海马CA1(cornu ammonis 1)区突触长时程增强(LTP)的影响。方法:选用新生SD大鼠(雌雄不分)出生后8~14 d内,每天固定时间给予1次60 mmHg压力的结直肠扩张刺激建立慢性内脏痛模型,大鼠成年后通过测量腹外斜肌对结直肠扩张引起的放电反应来评估肠道痛觉的敏感性。采用离体脑片场电位的记录方法,观察慢性内脏痛大鼠海马CA1区场电位LTP的变化,并观察不同浓度(25~75 mg/L)的尼氟酸对慢性内脏痛大鼠海马CA1区场电位LTP的影响。结果:慢性内脏痛大鼠海马基础场电位的幅值及斜率与正常大鼠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高频刺激后模型大鼠诱导出的LTP幅值及斜率的变化率与正常大鼠比较均显著增加(P<0.05);尼氟酸对正常大鼠离体海马场电位LTP的峰值和斜率没有任何影响,但是不同剂量(25~75 mg/L)的尼氟酸可剂量依赖性显著降低慢性内脏痛大鼠离体海马场电位LTP的峰值及斜率。结论:HCN2通道可能参与慢性内脏痛大鼠海马场电位LTP的易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内脏痛 海马 长时程增强 尼氟酸 大鼠
下载PDF
尼氟酸结肠靶向小球的制备与体外释药评价 被引量:1
2
作者 鄢雪梨 黄仁杰 肖健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2054-2058,共5页
目的:制备尼氟酸结肠靶向小球,并进行体外释药评价。方法:将尼氟酸包载于D-α-维生素E聚乙二醇1000琥珀酸酯(TPGS1000)中形成纳米胶束,考察尼氟酸纳米胶束的包封率、载药量、粒径、Zeta电位和多分散系数(PDI)。再采用锐孔-凝固法将纳米... 目的:制备尼氟酸结肠靶向小球,并进行体外释药评价。方法:将尼氟酸包载于D-α-维生素E聚乙二醇1000琥珀酸酯(TPGS1000)中形成纳米胶束,考察尼氟酸纳米胶束的包封率、载药量、粒径、Zeta电位和多分散系数(PDI)。再采用锐孔-凝固法将纳米胶束包裹于低酯果胶中形成尼氟酸结肠靶向小球,观察尼氟酸结肠靶向小球的外观形态,计算其粒径和跨距。比较尼氟酸纳米胶束和尼氟酸结肠靶向小球依次在人工胃液(2 h)、人工小肠液(3 h)和人工结肠液(3 h)中的释药情况。结果:尼氟酸纳米胶束包封率为(93.42±2.33)%、载药量为(8.54±0.36)%(n=3),粒径为(25.8±0.6)nm、Zeta电位为(-18.73±0.23)m V(n=20),PDI为0.25。尼氟酸结肠靶向小球外形圆整,表面纹理粗糙,其粒径为(1.33±0.14)mm(n=3),跨距为0.26。尼氟酸纳米胶束在前5 h内的累积释放度已超过60%,而尼氟酸结肠靶向小球在前5 h内的累积释放度<30%,二者8 h内的累积释放度均>80%。结论:该制备方法简单可行,成功制得具有良好的结肠靶向性能的尼氟酸小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氟酸 纳米胶束 D-α-维生素E聚乙二醇1000琥珀 结肠靶向小球 制备 体外释药
下载PDF
基于尼氟酸结肠靶向小球的胶囊剂稳定性考察
3
作者 鄢雪梨 黄仁杰 肖健 《海峡药学》 2018年第2期6-7,共2页
目的考察基于尼氟酸结肠靶向小球的胶囊剂的稳定性。方法采用加速实验法,对比3批胶囊剂在贮存6个月前后含量、杂质、小球尺寸变化和溶出曲线情况。结果在加速试验期间制剂含量与杂质均符合质量标准规定,小球尺寸无明显变化,药物溶出特... 目的考察基于尼氟酸结肠靶向小球的胶囊剂的稳定性。方法采用加速实验法,对比3批胶囊剂在贮存6个月前后含量、杂质、小球尺寸变化和溶出曲线情况。结果在加速试验期间制剂含量与杂质均符合质量标准规定,小球尺寸无明显变化,药物溶出特性保持稳定。结论该制剂采用密封包装,其性质在加速试验条件下稳定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氟酸 结肠靶向 小球 胶囊 稳定性
下载PDF
尼氟酸对晚期内皮祖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4
作者 刘建华 张晓芸 +2 位作者 崔晓栋 王钢 成敏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5年第31期6012-6016,6081,共6页
目的:探讨ClCa通道抑制剂--尼氟酸(Niflumic,NFA)对大鼠骨髓来源的晚期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大鼠骨髓单核细胞,应用EGM-2完全培养液进行体外培养,以第三代或第四代... 目的:探讨ClCa通道抑制剂--尼氟酸(Niflumic,NFA)对大鼠骨髓来源的晚期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大鼠骨髓单核细胞,应用EGM-2完全培养液进行体外培养,以第三代或第四代的晚期EPCs作为靶细胞,应用RT-PCR检测晚期EPCs上是否存在Cl Ca通道标志基因TMEM16A和Cl Ca4的表达。采用CCK-8法、Ed U标记法、划痕实验、Boyden小室实验及Matrigel法分别检测10μmol/L NFA对细胞增殖、迁移及体外血管形成能力的影响;应用荧光定量PCR及流式细胞术检测内皮分化标志v WF和CD31基因及蛋白的表达。结果:晚期EPCs表达ClCa通道标志基因TMEM16A和ClCa4;NFA抑制晚期EPCs的迁移功能(P<0.05);但对EPCs的增殖、分化及成血管能力有促进作用。NFA上调了晚期EPCs的CD31和v WF基因和蛋白表达。结论:NFA能促进EPCs的增殖、分化及成血管能力,抑制EPCs的迁移能力。NFA对EPCs生物学特性的这类影响将为心血管疾病治疗药物选择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氟酸 内皮祖细胞 TMEM16A
原文传递
尼氟灭酸通过钙库钙释放引起豚鼠耳蜗螺旋动脉平滑肌细胞超极化(英文) 被引量:7
5
作者 李丽 马克涛 +1 位作者 赵磊 司军强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43-750,共8页
本研究旨在观察氯离子通道阻断剂尼氟灭酸(niflumic acid,NFA)引起豚鼠耳蜗螺旋动脉平滑肌细胞产生超极化的机制。以豚鼠为实验动物,运用细胞内微电极和全细胞膜片钳记录技术,观察NFA和其它药物对急性分离的耳蜗螺旋动脉平滑肌细胞的作... 本研究旨在观察氯离子通道阻断剂尼氟灭酸(niflumic acid,NFA)引起豚鼠耳蜗螺旋动脉平滑肌细胞产生超极化的机制。以豚鼠为实验动物,运用细胞内微电极和全细胞膜片钳记录技术,观察NFA和其它药物对急性分离的耳蜗螺旋动脉平滑肌细胞的作用。结果显示:NFA、indanyloxyacetic acid94(IAA-94)和disodium4,4’-diisothiocyanatostilbene-2,2’-disulfonate(DIDS)可使低静息膜电位的细胞产生超极化,但对高静息膜电位的细胞无明显作用。低静息膜电位细胞的平均静息电位为(-42.47±1.38)mV(n=24),100μmol/LNFA、10μmol/LIAA-94和200μmol/LDIDS分别使细胞超极化至(13.7±4.3)mV(n=9,P<0.01),(11.4±4.2)mV(n=7,P<0.01)和(12.3±3.7)mV(n=8,P<0.01),这种氯离子通道阻断剂引起细胞超极化反应的效应呈浓度依赖性。NFA引起的超极化和外向电流几乎完全被100nmol/L iberiotoxin、100nmol/L charybdotoxin、10mmol/L tetraethylammonium、50μmol/LBAPTA-AM、10μmol/L ryanodine和0.1~10mmol/L caffeine阻断,但不能被100μmol/L nifedipine、100μmol/L CdCl2和无Ca2+灌流外液阻断。结果提示:氯离子通道的阻断剂NFA可通过平滑肌细胞内钙库的钙释放增加细胞内钙,进而激活钙依赖的钾通道,产生耳蜗螺旋动脉平滑肌细胞的超极化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蜗螺旋动脉:平滑肌细胞 超极化 钙库
原文传递
In vitro Drug Sensitivity of Eperythrozoon from Mink
6
作者 高光平 高桂生 +1 位作者 史秋梅 张艳英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3年第10期1451-1453,共3页
[Objective] This study aimed to test the sensitivity of Eperythrozoon from mink to various drugs in vitro. [Method] The red blood cells isolated from Eperythro- zoon positive mink was cultured in complete medium (70%... [Objective] This study aimed to test the sensitivity of Eperythrozoon from mink to various drugs in vitro. [Method] The red blood cells isolated from Eperythro- zoon positive mink was cultured in complete medium (70% RPMI-1640 medium and 30% calf serum), supplemented with bernier, oxytetracycline, trichlorfon, tylosin, imi- docarb, florfenicol, Fuhongjuesha or primaquine phosphate at the working concentra- tions of 12, 24, 36, 48 and 96 μL/ml, incubated at 37.3 ℃, 5% CO2. [Result] Fuhongjuesha was most efficient for killing Eperythrozoon, followed by trichiorfon and primaquine phosphate, but trichlorfon is toxic. Bernier, imidocarb and florfenicol are efficient. [Conclusion] The study provides a scientific reference for clinical treatment of eperythrozoono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ERYTHROZOON MINK In vitro
下载PDF
禾谷镰刀菌-玉米互作根系分泌物组分的鉴定及其抑菌活性分析
7
作者 王云 江林 +1 位作者 杨倩 谢珊珊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9-227,共9页
为明确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侵染对玉米根系分泌物的影响,利用液相色谱-质谱(liquid chromatograph-mass spectrometer,LC-MS)联用技术和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手段鉴定侵染样品中的差异组分,并对差异组分的抑菌效果进行分析。... 为明确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侵染对玉米根系分泌物的影响,利用液相色谱-质谱(liquid chromatograph-mass spectrometer,LC-MS)联用技术和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手段鉴定侵染样品中的差异组分,并对差异组分的抑菌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禾谷镰刀菌侵染后,玉米根系分泌物中共有34种组分发生差异表达,主要包括有机杂环化合物、苯类和有机氧化合物等,其中尼氟酸、咖啡酸乙酯、4-甲基-3-硝基苯甲酸和乙酸香兰素酯这4种组分对禾谷镰刀菌具有明显的抑制效果,以尼氟酸的抑菌效果最好,浓度为100μg/mL时其对禾谷镰刀菌产孢量和3 h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分别达到96.0%和87.0%。此外,乙酸香兰素酯能使禾谷镰刀菌菌丝产生大量活性氧;而尼氟酸和4-甲基-3-硝基苯甲酸不仅诱导禾谷镰刀菌孢子产生大量活性氧,还引起菌丝和孢子的细胞坏死。表明筛选出的这4种抑菌组分可作为防治玉米茎基腐病的潜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禾谷镰刀菌 玉米 根系分泌物 代谢组学 抑菌组分 尼氟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