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3篇文章
< 1 2 5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盐度胁迫对吉丽罗非鱼(尼罗罗非鱼♀×萨罗罗非鱼♂)及其两亲本耐盐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李学军 郭瑄 +2 位作者 聂国兴 孔祥会 乔志刚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56-262,共7页
为深入研究养殖新品种吉丽罗非鱼[尼罗罗非鱼(♀)×萨罗罗非鱼(♂)]的耐盐性能,对吉丽罗非鱼及其两个亲本尼罗罗非鱼和萨罗罗非鱼进行了慢性盐度胁迫实验,分析了3种罗非鱼耐盐性能的差异,建立了盐度胁迫过程中死亡率与致死盐度及时... 为深入研究养殖新品种吉丽罗非鱼[尼罗罗非鱼(♀)×萨罗罗非鱼(♂)]的耐盐性能,对吉丽罗非鱼及其两个亲本尼罗罗非鱼和萨罗罗非鱼进行了慢性盐度胁迫实验,分析了3种罗非鱼耐盐性能的差异,建立了盐度胁迫过程中死亡率与致死盐度及时间的回归模型,结果显示:(1)3种罗非鱼的耐盐能力差异显著,吉丽罗非鱼的耐盐性能接近于萨罗罗非鱼,远高于尼罗罗非鱼,耐盐胁迫时3种罗非鱼的平均致死盐度分别为57.9、66.7和18.5。(2)盐度胁迫实验中尼罗罗非鱼个体间死亡时间差异最大,萨罗罗非鱼个体之间差异最小,吉丽罗非鱼介于其间;吉丽罗非鱼和萨罗罗非鱼死亡时间都有极显著的正态负偏移,离群值和极值较多,尼罗罗非鱼有较显著正态正偏移,只有离群值,没有极值。(3)3种罗非鱼盐度胁迫实验中死亡率与死亡时间及盐度之间的回归关系更适合一元回归,吉丽罗非鱼盐度胁迫实验中死亡率(Y)与死亡时间(t)的回归模型为增长模型Y=e(-7.694+0.031t)(R2=0.979),死亡率(Y)与盐度(s)的回归模型为二次模型Y=0.542-0.037s+0.001s2(R2=0.9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丽罗非鱼 萨罗罗非鱼 尼罗罗非鱼 盐度胁迫 回归模型 耐盐性
下载PDF
尼罗罗非鱼♀×萨罗罗非鱼♂杂交后代的遗传分离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郭金涛 赵金良 +5 位作者 颜标 唐首杰 李思发 叶卫 符云 陈辉崇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28-535,共8页
应用微卫星标记对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萨罗罗非鱼(Sarotherodon melanotheron)♂杂交后代(F1、F2)的遗传分离情况进行了初步研究。在86对微卫星引物中,筛选出21对在尼罗罗非鱼和萨罗罗非鱼中存在差异等位基因的... 应用微卫星标记对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萨罗罗非鱼(Sarotherodon melanotheron)♂杂交后代(F1、F2)的遗传分离情况进行了初步研究。在86对微卫星引物中,筛选出21对在尼罗罗非鱼和萨罗罗非鱼中存在差异等位基因的特异性引物,共检测出59个等位基因,包含32个尼罗罗非鱼和24个萨罗罗非鱼特异等位基因。F1观测杂合度(Ho=0.998)大于F2(Ho=0.739),F2有效等位基因数(Ne=2.48)、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0.497)与F1的(Ne=2.45、PIC=0.489)相似。F1中所有位点均表现为尼罗罗非鱼与萨罗罗非鱼杂合基因型。F2中位点等位基因分离情况各异,通过卡方检验,有18个位点符合孟德尔遗传(P>0.05),2个位点GM145、UNH003表现为偏离孟德尔遗传(P<0.05),1个位点GM276不分离。在18个孟德尔遗传位点中,F2中尼罗罗非鱼特异等位基因频率为48.3%,萨罗罗非鱼特异等位基因频率为47.7%;基因型出现F1型、尼罗罗非鱼型、萨罗罗非鱼型的比例分别为58.2%、19.9%、21.9%。结果表明,F2较好地继承了F1的遗传杂合性,但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罗罗非鱼 萨罗罗非鱼 杂交后代 微卫星标记 遗传分离
下载PDF
尼罗罗非鱼♀×萨罗罗非鱼♂人工杂交卵子、精子形态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罗明坤 赵金良 +4 位作者 赵岩 魏继海 叶卫 符云 陈辉崇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27-130,F0003,共5页
采集尼罗罗非鱼♀×萨罗罗非鱼6杂交中人工挤压亲鱼腹部获得的卵子、精子.用光学显微镜和解剖镜对卵子形态进行观察、拍照,比较分析不同成熟阶段卵子形状、卵径、表面色泽及卵黄颗粒积累特征,结果表明,未成熟卵细胞呈椭圆形,表层布... 采集尼罗罗非鱼♀×萨罗罗非鱼6杂交中人工挤压亲鱼腹部获得的卵子、精子.用光学显微镜和解剖镜对卵子形态进行观察、拍照,比较分析不同成熟阶段卵子形状、卵径、表面色泽及卵黄颗粒积累特征,结果表明,未成熟卵细胞呈椭圆形,表层布满细长血管;成熟卵细胞呈梨形,卵径0.5~1.6 mm,外层有透明卵膜,充满金黄色卵黄颗粒;过成熟卵细胞形状极不规则,卵黄颗粒开始液化.用扫描电镜对精子外形特征进行观察,发现正常精子由头部、中片及尾部组成,头部呈长锥状,长径1.82(±0.35)μm,宽径1.41(±0.34)μm;中片近圆柱形、较短,长径0.74(±0.08)μm,宽径0.16 (±0.06)μm;尾部极长,为16.42(±0.35)μm,单鞭毛结构;同时,还观察到短尾、双头、双尾3种异常类型.研究结果可为罗非鱼人工杂交技术改进提供一定基础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罗罗非鱼 萨罗罗非鱼 卵子 精子 形态
下载PDF
尼罗罗非鱼♀×萨罗罗非鱼♂杂交F_1亲本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郭金涛 赵金良 +6 位作者 颜标 唐首杰 李思发 范武江 叶卫 符云 陈辉崇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144-147,共4页
为查明在广州罗非鱼良种场获得的第一批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萨罗罗非鱼♂(Sarotherodonmelanotheron)杂交F1群体的亲本信息,以原杂交试验中的亲本群体及杂交F1为对象,利用微卫星标记和基因重组法推测F1的亲本数... 为查明在广州罗非鱼良种场获得的第一批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萨罗罗非鱼♂(Sarotherodonmelanotheron)杂交F1群体的亲本信息,以原杂交试验中的亲本群体及杂交F1为对象,利用微卫星标记和基因重组法推测F1的亲本数目。结果发现:86对微卫星引物中有74对稳定扩增;筛选出14对在尼罗罗非鱼♀和萨罗罗非鱼♂中存在不同等位基因的引物,对杂交F1进行扩增,发现尼罗罗非鱼♀与萨罗罗非鱼♂的等位基因在F1中均结合为杂合基因型,证实杂交F1为真杂交种;应用基因型重组法根据各位点在F1中的基因型,对比其亲本群体的特异等位基因,推测F1中各位点的等位基因是来自于母本或父本,进而判断F1真实有效的父母个体的等位基因,推测出最小的有效亲本数目为一雌一雄,表明F1可能互为全同胞,为尼萨罗非鱼杂交种的进一步选育提供了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罗罗非鱼 萨罗罗非鱼 亲本 微卫星
下载PDF
吉丽罗非鱼(尼罗罗非鱼♀×萨罗罗非鱼♂)及其两亲本遗传变异的微卫星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郭瑄 李学军 +1 位作者 聂国兴 孔祥会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21-324,共4页
吉丽罗非鱼是由耐盐性较强的萨罗罗非鱼做父本与生长速度较快的尼罗罗非鱼做母本进行杂交、杂交后代自交产生,2009年全国水产原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养殖新品种。为了分析吉丽罗非鱼及其两亲本遗传特性,选择有代表性的6对微卫星引物,对... 吉丽罗非鱼是由耐盐性较强的萨罗罗非鱼做父本与生长速度较快的尼罗罗非鱼做母本进行杂交、杂交后代自交产生,2009年全国水产原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养殖新品种。为了分析吉丽罗非鱼及其两亲本遗传特性,选择有代表性的6对微卫星引物,对这3种罗非鱼遗传变异进行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6对微卫星引物扩增产物片段大小为180~350bp,共发现21个等位基因,鱼类群体间、微卫星座位间及等位基因间都存在极显著差异。(2)有效等位基因数(Ne)、Nei's基因多样指数(H)和多态信息含量(PIC)值等群体遗传多样性指标都是吉丽罗非鱼>尼罗罗非鱼>萨罗罗非鱼,吉丽罗非鱼PIC值达到了0.657,属于高度多态性。(3)吉丽罗非鱼与萨罗罗非鱼的遗传距离要比与尼罗罗非鱼的近,萨罗罗非鱼对吉丽罗非鱼的遗传影响要大于尼罗罗非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丽罗非鱼 萨罗罗非鱼 尼罗罗非鱼 微卫星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不同盐度对尼罗罗非鱼、萨罗罗非鱼和以色列红罗非鱼幼鱼生长的影响
6
作者 卢如芝 何汉刚 《黑龙江水产》 2024年第2期149-152,共4页
为了研究不同盐度下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萨罗罗非鱼(Sarotherodon melanotheron)和以色列红罗非鱼(Israel red tilapia)幼鱼生长的影响,试验选择尼罗罗非鱼、萨罗罗非鱼和以色列红罗非鱼幼苗各150尾。初始平均体重分别... 为了研究不同盐度下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萨罗罗非鱼(Sarotherodon melanotheron)和以色列红罗非鱼(Israel red tilapia)幼鱼生长的影响,试验选择尼罗罗非鱼、萨罗罗非鱼和以色列红罗非鱼幼苗各150尾。初始平均体重分别为(2.74±0.12)g、(2.69±0.10)g和(2.75±0.11)g。试验共设置5个盐度水平,分别为0‰、10‰、20‰、30‰、40‰。每种鱼每个盐度30尾,并设置3个平行小组。试验为期60 d。结果显示,终末体重和日均增重量以M0(1)组的最高,其生长速度显著的高于其它处理小组(P<0.05)。除处理M10(1)组外,其它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M0(2)、M10(2)、M40(1)和M40(3)的生长速度则显著的慢于其它各个处理小组,其中经过对比,生长速度最快和生长速度最慢相比相差了4倍。成活率和肥满度以M0(2)、M10(2)、M20(2)、M30(2)和M40(2)相对显著高于其它几个处理小组(P<0.05)。在不同盐度梯度下,对3种鱼进行饲养,其终末体重、日均增重、成活率和肥满系数指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盐度和罗非鱼品种对罗非鱼的生长速度、成活率和肥满度均有显著影响。在5种盐度下,萨罗罗非鱼的成活率高于以色列红罗非鱼和尼罗罗非鱼,萨罗罗非鱼的肥满系数显著高于尼罗罗非鱼和以色列红罗非鱼,以色列红罗非鱼与尼罗罗非鱼的肥满系数没有显著差异。该研究发现,尼罗罗非鱼和以色列红罗非鱼在低盐度水中生长快,萨罗罗非鱼在高盐度水中生长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度 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 萨罗罗非鱼(Sarotherodon melanotheron) 以色列红罗非鱼(Israel red tilapia) 生长
下载PDF
POU1F1基因SNP位点与尼罗罗非鱼体质量和形态性状的相关性
7
作者 高风英 佟延南 +6 位作者 曹建萌 刘志刚 王淼 衣萌萌 可小丽 卢迈新 朱海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4-54,共11页
【目的】研究POU1F1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评估多态性与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的体质量和形态性状的相关性,为罗非鱼以生长性状为目的的选育提供参考。【方法】利用PCR产物测序方法,从POU1F1中共筛查到28个多态性较高... 【目的】研究POU1F1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评估多态性与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的体质量和形态性状的相关性,为罗非鱼以生长性状为目的的选育提供参考。【方法】利用PCR产物测序方法,从POU1F1中共筛查到28个多态性较高的位点,分析尼罗罗非鱼高要亲代群体的这些位点与其体质量及全长、体长、头长、体高、体宽等6个形态性状的相关性,并在尼罗罗非鱼高要子代群体和番禺群体中验证,将获得的体质量和形态相关位点进一步在尼罗罗非鱼海南群体中验证。【结果与结论】高要亲代群体和子代群体中,分别有6个位点[S3(A-400G)、S4(A-469T)、S5(I-539D)、S6(A-881G)、S7(A-888G)和S12(C-1365T)]和5个位点[S3、S5、S11(I-1358D)、S13(C-1511T)、S14(A-1539T)]与体质量、形态性状相关。POU1F1基因11个SNP位点中,未发现与番禺群体体质量和形态性状相关联的位点。POU1F1基因6个SNP位点与海南雌雄群体关联分析表明,S4位点与海南雌性群体体质量相关,S3和S5位点与雄性群体体质量相关。双倍型与各群体体质量、各形态性状关联分析表明,在高要亲代群体中获得体宽相关双倍型2个;在高要子代群体、番禺群体及海南雄性群体中未获得与生长性状相关双倍型;在海南雌性群体中获得与体质量相关的双倍型1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罗罗非鱼 POU1F1 SNPs 双倍型 体质量 形态性状
下载PDF
五品系尼罗罗非鱼对自然慢性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
8
作者 朱琳 祝璟琳 +5 位作者 邹芝英 李大宇 肖炜 喻杰 陈炳霖 杨弘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51,共10页
为筛选出耐低温性能较好的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品系,本研究以尼罗罗非鱼埃及品系(NE品系)、埃及尼罗抗逆品系(NER品系)、湘湖品系(NX品系)、新吉富(NNG品系)和吉富品系(NG品系)为研究对象,采用从最适生长温度28℃自然降... 为筛选出耐低温性能较好的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品系,本研究以尼罗罗非鱼埃及品系(NE品系)、埃及尼罗抗逆品系(NER品系)、湘湖品系(NX品系)、新吉富(NNG品系)和吉富品系(NG品系)为研究对象,采用从最适生长温度28℃自然降温到死亡临界温度11℃的方法,分别测定它们在两个温度条件下血液生化和酶类指标的变化;当水温降到11℃后,连续观察一周,统计每种尼罗罗非鱼的存活率,绘制Kaplan-Meier曲线,比较5个品系尼罗罗非鱼的耐寒性能差异。结果显示,NER品系的存活率最高;NX品系和NER品系葡萄糖水平极显著升高,NER品系和NG品系总蛋白水平极显著降低,而白蛋白/球蛋白的值均没有显著性变化;超氧化物歧化酶、溶菌酶及乳酸脱氢酶活性均显著或极显著升高,但NER品系的乳酸脱氢酶活性升高程度最低;同时NX品系、NG品系、NE品系和NG品系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均极显著增高,但NER品系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没有显著性变化,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只是显著增高。上述结果表明5个品系尼罗罗非鱼能一定程度抵御低温对机体带来的损伤,适应慢性自然降温,但NER品系存活率最高,肝功能和肌肉受损程度相对最小,在5个品系尼罗罗非鱼中耐寒性能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 慢性低温胁迫 生理响应 生化指标 生存曲线 耐寒性能
下载PDF
人工养殖对尼罗罗非鱼肠道菌群的影响
9
作者 周玥祺 黄杰 +4 位作者 王志强 邓小红 林举星 吴芸露 易弋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6-62,共7页
试验旨在研究人工养殖对尼罗罗非鱼肠道菌群的影响。研究采用16S rDNA测序方法对野生(YS)和人工养殖(YZ)尼罗罗非鱼的肠道内容物进行测序,分析比较两者肠道菌群生物丰富度及多样性差异。结果表明,在野生环境下,尼罗罗非鱼肠道中Actinoba... 试验旨在研究人工养殖对尼罗罗非鱼肠道菌群的影响。研究采用16S rDNA测序方法对野生(YS)和人工养殖(YZ)尼罗罗非鱼的肠道内容物进行测序,分析比较两者肠道菌群生物丰富度及多样性差异。结果表明,在野生环境下,尼罗罗非鱼肠道中Actinobacteriota、Proteobacteria和Firmicutes为主要优势菌群;在人工养殖环境下,Actinobacteriota、Proteobacteria和Cyanobacteria为主要优势菌群。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分析表明,YZ组群落多样性指数低于YS组(P<0.05)。门水平上,YZ组的Proteobacteria、Acidobacteriota、Bacteroidota和NB1-j菌门低于YS组(P<0.01或P<0.05),Cyanobacteria、Dependentiae高于YS组(P<0.01或P<0.05)。属水平上,YZ组的norank_f_norank_o_Chloroplast、 Mycobacterium、 Paeniclostridium、 IMCC26207、 Methylocystis和Conexibacter菌属高于YS组(P<0.01),Exiguobacterium、norank_f_Steroidobacteraceae、norank_f_SC-I-84菌属低于YS组(P<0.01)。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门分类水平上,环境因子对不同分组样本中物种数据分布的影响排序为pH值>NH_(4)-N>NO_(2)-N>O>PO_(4)-P。在属分类水平上,环境因子对不同分组样本中物种数据分布的影响程度排序为NO_(2)-N>NH_(4)-N>pH值>O>PO_(4)-P。研究表明,人工养殖会改变尼罗罗非鱼的肠道菌群,有助于解释肠道菌群对养殖和野生环境下尼罗罗非鱼健康和生长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罗罗非鱼 肠道菌群 不同养殖环境 16S rDNA序列
下载PDF
室内小水体尼罗罗非鱼保种技术
10
作者 石晓雨 赵燕 +2 位作者 姚智磊 邵蓬 季相山 《山东畜牧兽医》 2024年第3期27-28,共2页
随着罗非鱼养殖品种日益增多,如何经济高效地保存这些新品种的优异种质变得越来越重要。经过多年的试验和探索,初步摸索出一套完整的室内小水体尼罗罗非鱼保种技术。室内小水体循环系统由养殖缸、充气系统、控温系统、水体净化系统等组... 随着罗非鱼养殖品种日益增多,如何经济高效地保存这些新品种的优异种质变得越来越重要。经过多年的试验和探索,初步摸索出一套完整的室内小水体尼罗罗非鱼保种技术。室内小水体循环系统由养殖缸、充气系统、控温系统、水体净化系统等组成,可严格控制水温在28℃左右,溶氧丰富,能够满足罗非鱼人工繁殖、养殖的必需条件。室内小水体尼罗罗非鱼人工养殖的主要技术流程有鱼苗的放养密度、养殖用水要求、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等。室内小水体尼罗罗非鱼人工繁殖技术的流程有亲鱼的培育、亲鱼配组、受精卵的口腔孵化或体外人工孵化、苗种培育等。总体上,在室内小水体就可以养殖、繁殖罗非鱼,是一种非常适合于罗非鱼保种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罗罗非鱼 保种 小水体 室内
下载PDF
Exportin家族鉴定及其在尼罗罗非鱼中的表达分析
11
作者 张清清 游慧芹 +1 位作者 杜康 陶文静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7-86,共10页
输出蛋白(Exportins,XPOs)负责细胞核中蛋白质和RNA的输出,对基因表达调控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Exportin家族的系统进化和表达模式尚不清楚.研究首先对22种代表性动物的Exportin家族进行鉴定并分析了其系统进化,再通过转录组分析和qRT-PC... 输出蛋白(Exportins,XPOs)负责细胞核中蛋白质和RNA的输出,对基因表达调控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Exportin家族的系统进化和表达模式尚不清楚.研究首先对22种代表性动物的Exportin家族进行鉴定并分析了其系统进化,再通过转录组分析和qRT-PCR探究了Exportin家族成员在尼罗罗非鱼各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最后通过荧光原位杂交对xpo1a,xpo1b和xpo5在尼罗罗非鱼性腺中的细胞定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脊椎动物Exportin家族成员的数量在经过第2轮和第3轮全基因组复制的物种中变化不大,而在经过第4轮时显著增加,暗示Exportin家族成员在第4轮全基因组复制中发生了扩张.xpos主要在精巢中表达,其中xpo1a表达最高;xpos在尼罗罗非鱼孵化后5 d和30 d的表达没有雌雄差异,而在孵化后90,180和300 d出现明显差异,其中负责miRNA出核转运的xpo5在精巢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卵巢.在尼罗罗非鱼卵巢中,xpo1a,xpo1b和xpo5主要在卵原细胞和卵母细胞中表达;在精巢中,xpo1a和xpo5主要在精原细胞和精母细胞中表达,而xpo1b主要在精细胞中表达.研究系统分析了Exportin家族成员的进化及其在尼罗罗非鱼性腺中的表达,为解析其在脊椎动物生殖发育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出蛋白 系统进化分析 表达分析 尼罗罗非鱼
下载PDF
尼罗罗非鱼高位池盐碱水养殖技术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浩钿 陈生熬 +2 位作者 葛建民 秦艳 伍魁 《现代畜牧科技》 2023年第3期45-47,共3页
尼罗罗非鱼营养价值较高,由于其生长快、食性广、抗病抗逆性强,深受国内水产养殖业的欢迎。随着国民的消费水平日渐提高,市场对于尼罗罗非鱼的需求也在逐年增加。新疆库尔勒垦区碱水盐度在5%~10%,通过盐碱水无害化处理技术将盐碱水处理... 尼罗罗非鱼营养价值较高,由于其生长快、食性广、抗病抗逆性强,深受国内水产养殖业的欢迎。随着国民的消费水平日渐提高,市场对于尼罗罗非鱼的需求也在逐年增加。新疆库尔勒垦区碱水盐度在5%~10%,通过盐碱水无害化处理技术将盐碱水处理转化为渔业用水,在库尔勒垦区使用高位池养殖尼罗罗非鱼。结果表明:经过4个月的养殖,尼罗罗非鱼最大规格能够达到1200 g以上,存活率在90%以上,高位池产量至少37 kg/m^(3),每池平均产量在2500 kg以上;高位池盐碱水养殖技术能够很好地应用于尼罗罗非鱼的养殖业。通过对尼罗罗飞鱼高位池养殖盐碱水技术要点进行归纳总结,得到养殖尼罗罗非鱼需要做到以下几点:合理的养殖场所及设施,做好盐碱水的处理,正确的苗种投放及养殖方法,做好水质的调控及病害防治、日常维护及管理,以期提升尼罗罗非鱼养殖的整体质量,盐碱水处理以及尼罗罗非鱼的养殖技术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罗罗非鱼 高位池 盐碱水 养殖技术
下载PDF
尼罗罗非鱼生长性状相关微卫星标记的筛选与验证
13
作者 刘志刚 高风英 +6 位作者 佟延南 衣萌萌 王淼 朱海 卢迈新 可小丽 曹建萌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25-934,共10页
为筛选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生长相关微卫星分子标记用于指导其选育工作,选用29个微卫星标记对尼罗罗非鱼高要F_(0)群体、高要F_(1)群体、番禺群体和海南群体的生长性状(体质量、全长、体长、头长、体高和体宽)进行了关联... 为筛选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生长相关微卫星分子标记用于指导其选育工作,选用29个微卫星标记对尼罗罗非鱼高要F_(0)群体、高要F_(1)群体、番禺群体和海南群体的生长性状(体质量、全长、体长、头长、体高和体宽)进行了关联性分析和基因型间比较。结果表明:在高要F_(0)群体中29个微卫星位点共检测到242个等位基因,平均等位基因数(N_(a))为8.345,平均观测杂合度(Ho)为0.621,平均多态性信息含量(PIC)为0.842,各位点PIC值均大于0.5,具高度遗传多样性;29个微卫星标记中有6个标记(GM114、GM213、GM423、GM642、UNH130和UNH985)在高要F_(0)群体中与至少一种生长性状显著相关(P<0.05);GM213、GM642、UNH130和UNH9854个标记的不同基因型个体对应的生长性状在高要F_(1)群体中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其在不同世代中遗传稳定;初筛生长相关微卫星标记在外群中的验证结果显示,GM213、GM642、UNH130和UNH9854个标记的不同基因型对应的生长性状在番禺群体中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GM642、UNH130和UNH9853个标记的不同基因型对应的生长性状在海南群体中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表明,GM642、UNH130和UNH9853个微卫星位点在尼罗罗非鱼不同世代和不同群体中均与生长性状显著相关,GM642的DD和HH基因型,UNH130的AD、BC和FF基因型,以及UNH985的GH和CF基因型具有明显生长优势,可作为尼罗罗非鱼潜在的生长相关分子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罗罗非鱼 高要群体 生长性状 微卫星标记
下载PDF
尼罗罗非鱼与萨罗罗非鱼正反交鱼自繁后代F2耐盐性、生长性能及亲本对杂种优势贡献力的评估 被引量:42
14
作者 李思发 颜标 +3 位作者 蔡完其 李腾云 荚金华 张艳红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35-341,共7页
为选育耐盐和生长兼优的罗非鱼,以原始亲本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和萨罗罗非鱼(Sarotherodon melanotheron)为对照,正交鱼(尼罗罗非鱼♀×萨罗罗非鱼♂)自繁第二代(F2)和反交鱼(萨罗罗非鱼♀×尼罗罗非... 为选育耐盐和生长兼优的罗非鱼,以原始亲本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和萨罗罗非鱼(Sarotherodon melanotheron)为对照,正交鱼(尼罗罗非鱼♀×萨罗罗非鱼♂)自繁第二代(F2)和反交鱼(萨罗罗非鱼♀×尼罗罗非鱼♂)自繁第二代(F2)为试验对象,观察和比较他们在盐度为0、15、20及25时的耐盐性和生长性能,并估算杂种优势及亲本的贡献力。结果如下:(1)盐度20-25是正、反交鱼的适宜生长盐度,他们在这一盐度范围里的日均增重率为尼罗罗非鱼在盐度0下的75%左右、萨罗罗非鱼在盐度25下的4倍左右,表明杂交后代的生长速度比较接近尼罗罗非鱼,远优于萨罗罗非鱼。在盐度25下,正交鱼比反交鱼生长快7%左右。(2)在盐度15与20下,生长速度和体重变异系数的杂种优势较明显,未发现不同盐度会导致正反交鱼成活率有显著变化。(3)不同亲本鱼类的强势性状,如尼罗罗非鱼的快速生长、萨罗罗非鱼的高耐盐性,对杂交后代的不同性状在不同盐度中有不同的贡献力。运用F1≤a1P1+a2P2所作的估算表明,对杂交后代在15-25盐度下的生长率,尼罗罗非鱼的杂种优势贡献力比萨罗罗非鱼的大3~4倍;对杂交后代在25盐度下的耐盐性,尼罗罗非鱼的贡献力几乎为零,而萨罗罗非鱼的贡献力几乎为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罗罗非鱼 萨罗罗非鱼 正反交 生长 耐盐性 杂种优势贡献力
下载PDF
尼罗罗非鱼和萨罗罗非鱼遗传生殖隔离的初步证据(英文) 被引量:15
15
作者 李思发 赵岩 +2 位作者 范武江 蔡完其 许映芳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21-527,共7页
罗非鱼类(Tilapiini)含3个属70余种,种间和属间颇易人工杂交,但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和萨罗罗非鱼(Sarotherodon melanotheron)人工杂交难度大,产苗概率甚低,要获得数量足够的可用于生产的杂交子代相当困难。该文对这两种... 罗非鱼类(Tilapiini)含3个属70余种,种间和属间颇易人工杂交,但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和萨罗罗非鱼(Sarotherodon melanotheron)人工杂交难度大,产苗概率甚低,要获得数量足够的可用于生产的杂交子代相当困难。该文对这两种鱼及其正交(O.niloticus♀×S.melanotheron♂)和反交(S.melanotheron♀×O.niloticus♂)子代的头肾细胞的核型进行了比较。此外,采用同工酶电泳方法检测肾、肝、眼、肌肉、心中乳酸脱氢酶等4种同工酶的表型差异。4种遗传型罗非鱼具有相同的染色体二倍数(2n=44)和总臂数(NF=50),但各具不同的染色体类型,尼罗罗非鱼为3对近中着丝点染色体(sm)、12对近端着丝点染色体(st)和7对端着丝点染色体(t);萨罗罗非鱼为1对中间着丝点染色体(m)、2对sm、12对st和7对t;正反杂交子代表现为介于双亲之间的混合类型,为0.5对m、2.5对sm、12对st和7对t。在同工酶中,仅见肾脏乳酸脱氢酶电泳结果有清晰差异,尼罗罗非鱼出现5条谱带,萨罗罗非鱼3条,而杂交子代6条,且所有谱带的迁移率和活性均表现出多态性。据此初步认为,核型和同工酶方面的差异可能是导致这两种不同属罗非鱼生殖隔离的遗传原因,这些差异也可能为这两种(属)鱼的分类学提供新的遗传背景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 尼罗罗非鱼 萨罗罗非鱼 核型 同工酶 生殖隔离 分类
下载PDF
尼罗罗非鱼与萨罗罗非鱼正反杂交后代耐盐性能的杂种优势及其与遗传的相关性的SSR分析 被引量:29
16
作者 李思发 颜标 +3 位作者 蔡完其 李腾云 荚金华 张艳红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89-197,共9页
对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萨罗罗非鱼(Sarotherodon melanotheron)♂(F2)、萨罗罗非鱼♀×尼罗罗非鱼♂(F2)、尼罗罗非鱼、萨罗罗非鱼4个遗传型群体的耐盐性实验表明:(1)4个遗传型群体的平均成活时间(MST)、50%... 对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萨罗罗非鱼(Sarotherodon melanotheron)♂(F2)、萨罗罗非鱼♀×尼罗罗非鱼♂(F2)、尼罗罗非鱼、萨罗罗非鱼4个遗传型群体的耐盐性实验表明:(1)4个遗传型群体的平均成活时间(MST)、50%成活时间(ST50)以及96h半数致死浓度(MLS-96)由高到低依次为:萨罗、萨罗×尼罗(F2)、尼罗×萨罗(F2)、尼罗,死亡率与盐度具有显著的回归关系(P<0.05);(2)两个杂交种超越尼罗的超亲杂种优势值(HN)表现为正值,超越萨罗的超亲杂种优势值(HS)表现为负值,说明它们的耐盐力都超过了尼罗,但都未超过萨罗;(3)尼罗×萨罗(F2)的平均杂种优势值(HM)表现为负值,萨罗×尼罗(F2)的HM除其MLS-96表现为负值,其MST和ST50均为正值,说明萨罗×尼罗(F2)的耐盐性能略优于尼罗×萨罗(F2)。对尼罗×萨罗(F2)、萨罗×尼罗(F2)、尼罗×萨罗(F1)、萨罗×尼罗(F1)、尼罗、萨罗6个遗传型群体的SSR分析发现:(1)有效等位基因数(Ne)、平均遗传杂合度(He)及多态信息含量(PIC)3项指标一致,表明F1遗传多样性比亲本增强2/3左右,这与杂交种的基因重组有关;F2又比F1增强1/10左右,初步认为这与F2的遗传分化有关;(2)引物Os-64和Os-75仅在尼罗、尼罗×萨罗(F1)及尼罗×萨罗(F2)中扩增出条带,表现出强烈的尼罗母系遗传;引物Os-25和IGF仅在萨罗、萨罗×尼罗(F1)及萨罗×尼罗(F2)中扩增出条带,表现出强烈的萨罗母系遗传,这4条引物可作为判别杂交鱼母本来源的遗传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罗罗非鱼 萨罗罗非鱼 正反交杂种 耐盐 杂种优势 SSR
下载PDF
不同盐度下尼罗罗非鱼、萨罗罗非鱼和以色列红罗非鱼幼鱼生长、成活率及肥满系数的差异 被引量:50
17
作者 李学军 李思发 +2 位作者 么宗利 筴金华 张艳红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45-251,共7页
用1m×1m×1m的实验网箱,在盐度分别为0、10、20及30的水体中进行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niloticus)、萨罗罗非鱼(Sarotherodonmelanotheron)和以色列红罗非鱼(Israeliredtilapia)幼鱼的养殖实验。结果表明:(1)盐度、鱼的种类... 用1m×1m×1m的实验网箱,在盐度分别为0、10、20及30的水体中进行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niloticus)、萨罗罗非鱼(Sarotherodonmelanotheron)和以色列红罗非鱼(Israeliredtilapia)幼鱼的养殖实验。结果表明:(1)盐度、鱼的种类及盐度-鱼类的交互作用都对3种罗非鱼的生长及体重变异系数有显著影响(P<0 05);3种罗非鱼的成活率和肥满系数只受鱼的种类影响(P<0 05);盐度、盐度-鱼类的交互作用对其都无显著影响。(2)生长和盐度之间的回归关系在尼罗罗非鱼和以色列红罗非鱼较显著,在萨罗罗非鱼显著性较差。(3)尼罗罗非鱼和以色列红罗非鱼的生长随着盐度的降低而加快,萨罗罗非鱼的生长随着盐度的降低而减慢。在3种鱼中,盐度在6 9以下时,尼罗罗非鱼生长最快;盐度7 4~28 7时,以色列红罗非鱼生长最快;盐度高于29 0时,萨罗罗非鱼生长最快。(4)在实验的4种盐度下,萨罗罗非鱼的成活率都高于以色列红罗非鱼和尼罗罗非鱼,而除了在淡水中外,以色列红罗非鱼的成活率又都高于尼罗罗非鱼;萨罗罗非鱼的肥满系数都显著高于尼罗罗非鱼和以色列红罗非鱼,而以色列红罗非鱼的肥满系数和尼罗罗非鱼的没有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罗罗非鱼 萨罗罗非鱼 以色列红罗非鱼 盐度 幼鱼 成活率 肥满系数
下载PDF
尼罗罗非鱼与萨罗罗非鱼及其正反杂交后代的微卫星分析 被引量:22
18
作者 颜标 李思发 蔡完其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11-415,共5页
Using microsatellite markers with 10 pairs of primers,genetic structure of Oreochromis niloticus,Sarotherodon melanotheron and their hybrids were analyzed.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① Six pairs of primers showed a ri... Using microsatellite markers with 10 pairs of primers,genetic structure of Oreochromis niloticus,Sarotherodon melanotheron and their hybrids were analyzed.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① Six pairs of primers showed a rich polymorphic,which can be used as genetic markers for the genetic diversity study of these tilapias.② The analysis based on the six pairs of primers showed that the average heterozygosity(H)ranged as:O.niloticus ♀× S.melanotheron♂(0.725),S.melanotheron ♀ × O.niloticus ♂(0.692),S.melanotheron(0.537),O.niloticus(0.485).The highest effective numbers of alleles(Ne)existed in O.niloticus♀×S.melanotheron♂(3.79),the lowest existed in S.melanotheron(1.92).The average polymorphism information content(PIC)of 4 tilapias was 0.584,the rank from high to low as,O.niloticus ♀ × S.melanotheron ♂(0.668),S.melanotheron ♀× O.niloticus ♂(0.643),O.niloticus(0.375),S.melanotheron(0.333).③ The fact of enhanced heterozigosity of hybrids suggested that there were the genetic basement of cross breeding in tilap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罗罗非鱼 萨罗罗非鱼 杂交后代 基因组DNA 微卫星标记
下载PDF
尼罗罗非鱼(♀)×萨罗罗非鱼(♂)杂交后代F_1、F_2形态性状的遗传与变异 被引量:8
19
作者 郭金涛 赵金良 +5 位作者 甘远迪 罗明坤 李思发 叶卫 符云 陈辉崇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75-282,共8页
通过6个可数性状、10个可量性状及24个框架性状,比较分析了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萨罗罗非鱼(Sarotherodon melanotheron♂)杂交后代F1、F2形态性状的遗传与变异特征,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除臀鳍棘数相同外,杂交F1、F... 通过6个可数性状、10个可量性状及24个框架性状,比较分析了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萨罗罗非鱼(Sarotherodon melanotheron♂)杂交后代F1、F2形态性状的遗传与变异特征,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除臀鳍棘数相同外,杂交F1、F2的可数性状数目相近,位于尼罗罗非鱼与萨罗罗非鱼之间;杂交F1体长/全长、框架参数D3-5/全长、D6-8/全长、尾柄长/全长、D5-7/全长、D8-10/全长等参数显著大于萨罗罗非鱼,体厚/全长、体高/全长、D1-6/全长、D3-4/全长、尾柄高/全长等参数显著大于尼罗罗非鱼;杂交F2的16个可量、框架性状与杂交F1间无显著差异,而头长/全长、D5-6/全长、D7-8/全长、D9-10/全长等参数显著大于杂交F1,躯干长/全长、尾柄长/全长、D1-2/全长、D5-7/全长、D7-9/全长等参数显著小于杂交F1。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杂交F2与杂交F1先聚为一类,再依次与尼罗罗非鱼、萨罗罗非鱼聚类。分别建立了不同群体的可数性状、可量与框架性状的判别公式,判别正确率高低依次为尼罗罗非鱼、萨罗罗非鱼>杂交F1>杂交F2;利用尼罗罗非鱼和萨罗罗非鱼的判别公式对杂交F1进行判别,被判入尼罗罗非鱼的比例较高(可数性状92.9%、可量与框架性状57.1%);利用尼罗罗非鱼、萨罗罗非鱼及杂交F1的判别公式对杂交F2判别,被判入杂交F1的比例较高(可数性状68.6%、可量与框架性状77.2%)。主成分分布图显示,杂交F1、F2均位于尼罗罗非鱼和萨罗罗非鱼之间,杂交F1与尼罗罗非鱼重叠分布较多,杂交F2分布重叠区域较F1分散。以上结果表明,尼罗罗非鱼♀×萨罗罗非鱼♂杂交F1形态性状介于亲本之间,遗传了双亲的形态特征,且有一定的偏母遗传;杂交F2大部分形态特征遗传了杂交F1,但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变异。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尼罗罗非鱼、萨罗罗非鱼2个杂交世代中亲子间形态性状的遗传规律,为罗非鱼杂交育种研究与生产利用提供基础资料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罗罗非鱼 萨罗罗非鱼 杂交后代 形态性状 遗传与变异 遗传育种
下载PDF
萨罗罗非鱼与尼罗罗非鱼正反杂交子代间的分子遗传学差异 被引量:11
20
作者 李学军 李爱景 +1 位作者 王阅文 高丽霞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77-780,共4页
用耐盐能力强的萨罗罗非鱼和生长性能优的尼罗罗非鱼进行人工正反杂交,对两者正反交F1代微卫星分子遗传学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1)两亲本及其正反杂交子代间都有特异的微卫星分子标记。(2)群体遗传多样性指标大都是尼萨罗非鱼>... 用耐盐能力强的萨罗罗非鱼和生长性能优的尼罗罗非鱼进行人工正反杂交,对两者正反交F1代微卫星分子遗传学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1)两亲本及其正反杂交子代间都有特异的微卫星分子标记。(2)群体遗传多样性指标大都是尼萨罗非鱼>尼罗罗非鱼>萨尼罗非鱼>萨罗罗非鱼。(3)群体内平均遗传相似指数为:萨罗罗非鱼>萨尼罗非鱼>尼罗罗非鱼>尼萨罗非鱼。(4)萨罗罗非鱼对杂交子代的影响要远大于尼罗罗非鱼;正交子代尼萨罗非鱼可能在生产上更有利用价值和具有更高的选育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萨罗罗非鱼 尼罗罗非鱼 F1杂交子代 微卫星标记 杂种优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