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得其情” “尽其态”——元、明、清剧论家对戏曲叙事境界的共同体认
1
作者
刘二永
《中华戏曲》
2023年第2期121-140,共20页
元、明、清时期,剧论家们分别在“伎剧”“剧”“曲”以及“文”的本体观下,对戏曲叙事所追求以及达到的境界表达了较为一致的认识。元代胡祗遹在“伎剧”观下,以“得其情”“尽其态”从文本与舞台两方面对元杂剧叙事境界做出了理论概...
元、明、清时期,剧论家们分别在“伎剧”“剧”“曲”以及“文”的本体观下,对戏曲叙事所追求以及达到的境界表达了较为一致的认识。元代胡祗遹在“伎剧”观下,以“得其情”“尽其态”从文本与舞台两方面对元杂剧叙事境界做出了理论概括。明清剧论家们分别在“剧”“曲”“文”本体观下,或将“尽情态”“尽人情”作为评价剧作优劣以及评判演员表演高下的重要标准,或视其为剧作盛行于世的主要原因,或确定其为文本叙事以及舞台扮演人物的追求。反映出在古代剧论家的意识里,无论戏曲本质是“伎剧”“剧”“文”,还是“曲”,叙事都是其重要目的,且叙事既追求对人物情态、情感、形象的极尽呈现,又追求对人情事理、社会面貌的真切反映。这一叙事境界的呈现也成为戏曲盛传于世、感染观众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叙事
叙事境界
尽人情
尽情态
原文传递
题名
“得其情” “尽其态”——元、明、清剧论家对戏曲叙事境界的共同体认
1
作者
刘二永
机构
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中华戏曲》
2023年第2期121-140,共20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青年项目“中国古代戏曲叙事理论史通论”(项目编号:18CB166)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71批面上资助项目“中国古代戏曲叙事美学史”(项目编号:2022M711991)。
文摘
元、明、清时期,剧论家们分别在“伎剧”“剧”“曲”以及“文”的本体观下,对戏曲叙事所追求以及达到的境界表达了较为一致的认识。元代胡祗遹在“伎剧”观下,以“得其情”“尽其态”从文本与舞台两方面对元杂剧叙事境界做出了理论概括。明清剧论家们分别在“剧”“曲”“文”本体观下,或将“尽情态”“尽人情”作为评价剧作优劣以及评判演员表演高下的重要标准,或视其为剧作盛行于世的主要原因,或确定其为文本叙事以及舞台扮演人物的追求。反映出在古代剧论家的意识里,无论戏曲本质是“伎剧”“剧”“文”,还是“曲”,叙事都是其重要目的,且叙事既追求对人物情态、情感、形象的极尽呈现,又追求对人情事理、社会面貌的真切反映。这一叙事境界的呈现也成为戏曲盛传于世、感染观众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戏曲叙事
叙事境界
尽人情
尽情态
分类号
I20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得其情” “尽其态”——元、明、清剧论家对戏曲叙事境界的共同体认
刘二永
《中华戏曲》
2023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