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尽地力之教”与“平籴”法——再论李悝农业改革的时代背景、政策实质及其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李亚光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51-154,共4页
"尽地力之教"与"平籴"法,是魏文侯社会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李悝为魏文侯作尽地力之教"和他同时向魏文侯提出的"平籴"法,实即推行由国家指导下的重农恤商举措,在实际实施中则经常性地偏重于... "尽地力之教"与"平籴"法,是魏文侯社会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李悝为魏文侯作尽地力之教"和他同时向魏文侯提出的"平籴"法,实即推行由国家指导下的重农恤商举措,在实际实施中则经常性地偏重于保护农民的基本利益,稳定粮价,可视为一种农业发展中的政策配套。它的实施,不仅促成了魏国成为战国初年最为富强的国家,而且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改革进入一个新阶段的重要标志之一。在战国的200余年间,各国变法之君和有识之士,把李悝的"尽地力之教"提高到治国之道的高度来认识,其具体措施不断丰富,进而推动了包括因地制宜、劝种备荒、精耕细作、不违农时和防治病虫灾害等诸多农业生产理论和技术的繁荣和普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尽地力之教” “平籴”法 春秋战国时期
下载PDF
李悝“尽地力之教”辨正 被引量:1
2
作者 何泉达 《史林》 CSSCI 1990年第1期14-18,共5页
(一) 研治中国经济史的方家学者,对班固编录在《汉书·食货志》中那段李悝为魏文侯作尽地力之教的文字,大都烂熟于心。但敢有疑问者却不多见。其实,就在《汉书·食货志》行世不久,即发生了泥于陈说和缕析诘难的歧异。前者,见诸... (一) 研治中国经济史的方家学者,对班固编录在《汉书·食货志》中那段李悝为魏文侯作尽地力之教的文字,大都烂熟于心。但敢有疑问者却不多见。其实,就在《汉书·食货志》行世不久,即发生了泥于陈说和缕析诘难的歧异。前者,见诸记载之一的是东汉的服虔。他在“以为地方百里,提封九万顷,除山泽邑居三分去一,为田六百万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尽地力 食货志 中国经济史 班固 汉书 魏文侯 文字 魏国 颜师古注 孟子
下载PDF
治事商鞅开阡陌以尽地力秦以富强后儒诋其废井田变坏古制试论其得失
3
作者 前人 《船山学报》 1937年第1期211-213,共3页
世辄谓秦废井田。开阡陌。变壤古制。为商鞅罪。■谓此未可以罪商鞅也。何以言之。春秋而降。周室寖衰。暴君污吏。慢其经界。经界不正。则井地不均。豪强得以兼并。盖不待商鞅变法之时。而井田之名存实亡。固已久矣。虽无商鞅。犹将有... 世辄谓秦废井田。开阡陌。变壤古制。为商鞅罪。■谓此未可以罪商鞅也。何以言之。春秋而降。周室寖衰。暴君污吏。慢其经界。经界不正。则井地不均。豪强得以兼并。盖不待商鞅变法之时。而井田之名存实亡。固已久矣。虽无商鞅。犹将有不废而自废者。且其时井田既坏。非得圣君贤相如文武周公者。必不可复。彼孝公固非能复井田之君。商鞅亦非能复井田之臣也。井田既不可复。而欲救、井田于已敝之余。势必愈救而愈敝。况乎三代以上。地广人稀。故计夫授田。行之较易。三代以下。生齿日繁。人浮于地。一夫百亩之制。必不能行。朱子尝谓欲行井田。须有机会。或经大乱之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尽地力 开阡陌 经界 孝公 圣君贤相 生齿日繁 周公 周室 朱子 百亩
下载PDF
治事商鞅开阡陌以尽地力秦以富强后儒诋其废井田变坏古制试论其得失
4
作者 徐崇实 《船山学报》 1937年第1期213-214,共2页
商鞅废井田。开阡陌。后儒诋其变坏古制。而朱子谓井田之废。阡陌之开。未可尽非。以愚观之。秦之富强。乃孝公敦本力穑之效。并无藉于商鞅。而商鞅之罪。不在尽废井田。而在尽开阡陌也。夫阡陌者。田间之道。周礼所谓遂径沟畛洫途浍道... 商鞅废井田。开阡陌。后儒诋其变坏古制。而朱子谓井田之废。阡陌之开。未可尽非。以愚观之。秦之富强。乃孝公敦本力穑之效。并无藉于商鞅。而商鞅之罪。不在尽废井田。而在尽开阡陌也。夫阡陌者。田间之道。周礼所谓遂径沟畛洫途浍道。以正经界。通往来。止侵夺。时蓄洩。备水旱者也。自黄帝画野分州。封建田井。相因而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尽地力 开阡陌 孝公 正经界 力穑 敦本 朱子 疆理 先王 月碑
下载PDF
治事商鞅开阡陌以尽地力秦以富强后儒诋其废井田变乱古制试论其得失
5
作者 前人 《船山学报》 1937年第1期182-184,共3页
孔子之论百世可知也即三代所因所损益者而知之也马融谓因者三纲五常损益者文质三统斯说也本于礼记之大传大传之言曰圣人南面而治天下必自人道始矣立权度量考文章改正朔易服色殊徽号异器械别衣服此其所得与民变革者也其不可得变革者则有... 孔子之论百世可知也即三代所因所损益者而知之也马融谓因者三纲五常损益者文质三统斯说也本于礼记之大传大传之言曰圣人南面而治天下必自人道始矣立权度量考文章改正朔易服色殊徽号异器械别衣服此其所得与民变革者也其不可得变革者则有矣亲亲也尊尊也长长也男女有别此儿不可得与民变革者也盖立国之道惟三纲五常为维系人心使不沦于禽兽不溺于祸乱之巨防历万古横四海而不可以废且不可移者也若夫法度礼乐弄刑政之属固因势利导因时制宜非一成而不可变者也吾华为数千年之古国而北间以秦为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尽地力 开阡陌 变革者 巨防 立国之道 百世可知 正朔 文质 道始 男女有别
下载PDF
治事商鞅开阡陌以尽地力秦以富强后儒诋其废井田变坏古制试论其得失
6
作者 易克新 《船山学报》 1937年第1期196-198,共3页
商鞅开阡陌废井田。朱子谓开即开除之义。商鞅决裂阡陌废去井田。法虽便民。而聖人之精意荡然无存矣。问尝论之。法制之兴。因时而兴。非聖人意也。势也。法制之废。因时而废。亦非一二人力也。势也。井田之制。其始兴于神农乎。揆厥初... 商鞅开阡陌废井田。朱子谓开即开除之义。商鞅决裂阡陌废去井田。法虽便民。而聖人之精意荡然无存矣。问尝论之。法制之兴。因时而兴。非聖人意也。势也。法制之废。因时而废。亦非一二人力也。势也。井田之制。其始兴于神农乎。揆厥初民之时。土广人稀。农业与游牧。方在递嬗。神农教之稼穑。非合群力以辟沟洫。立(亩犬)亩。出入相友。守望相助。不能耕种也。土皆旷野之土。民皆游牧之民。不井其田。农作何自而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尽地力 开阡陌 朱子 精意 一人之力 始兴 私有土地 孟于 贫富不均 籍山
下载PDF
李悝尽地力的考察
7
作者 金德建 《历史教学问题》 1957年第4期12-14,共3页
李悝是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间的有数几个的政治家当中之一.在这个时期间和李悝同样重要的,前于他的有齐国的管仲、郑国的子产和越国的范蠡;和他并时的有吴起在楚国;后于他的有申不害在韩国、商鞅和李斯在秦国.现在把战国初期法家... 李悝是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间的有数几个的政治家当中之一.在这个时期间和李悝同样重要的,前于他的有齐国的管仲、郑国的子产和越国的范蠡;和他并时的有吴起在楚国;后于他的有申不害在韩国、商鞅和李斯在秦国.现在把战国初期法家李悝在魏国所施行"尽地力"的内容作分析,加以初步的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尽地力 魏文侯 魏国 李悝 考察 中国历史 战国时期 吴起 吕氏春秋 生产力
原文传递
春秋战国时期法家“重农”思想探析 被引量:2
8
作者 牛银栓 同春芳 邓国取 《洛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9年第3期59-61,共3页
法家作为学术自由、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时代的学术流派之一,形成了一个自成体系的重农思想,其中以李悝的“尽地力之教”、商鞅的“重农抑商”与鼓励“耕战”和韩非的“重本抑末”等为代表。他们的重农思想及其主张,对后世具有重大的... 法家作为学术自由、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时代的学术流派之一,形成了一个自成体系的重农思想,其中以李悝的“尽地力之教”、商鞅的“重农抑商”与鼓励“耕战”和韩非的“重本抑末”等为代表。他们的重农思想及其主张,对后世具有重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农”思想 法家 春秋战国时期 尽地力之教” “重农抑商” “耕战” “重本抑末”
下载PDF
论战国时期的防灾措施 被引量:1
9
作者 李亚光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S1期78-85,共8页
战国防灾措施及能力的飞跃体现在4方面:“尽地力之教”一类的防灾措施;“平籴法”之类的仓储备荒;开渠灌溉类的防灾工程;修堤造林类的防洪举措。该文对此进行了详细分析。
关键词 尽地力 平籴 开渠灌溉 修堤造林
下载PDF
《法经》和李悝的政治法律思想 被引量:3
10
作者 俞荣根 《现代法学》 1980年第3期45-49,共5页
李悝是我国古代法制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他编纂的《法经》是迄今已知的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封建成文法典,被汉以后历代封建统治者奉为编纂法典的规范,李悝也被尊为封建法典的创始者。
关键词 政治法律思想 我国古代 封建法典 法制史 封建统治者 魏文侯 经济改革 劳动人民 尽地力 李悝
下载PDF
《国蓄》篇的“平籴”思想发微——兼论《国蓄》作于田齐时代
11
作者 胡家聪 《管子学刊》 1989年第4期24-30,共7页
《国蓄》篇在《管子·轻重》诸篇中占有特殊重要地位。一是从文体形式而言,与《轻重》其他篇章用桓公、管仲对话体裁不同,《国蓄》通篇是论说财经管理的论文;二是《国蓄》所论用轻重术管理政府财政经济的学说,与《轻重》其他篇章声... 《国蓄》篇在《管子·轻重》诸篇中占有特殊重要地位。一是从文体形式而言,与《轻重》其他篇章用桓公、管仲对话体裁不同,《国蓄》通篇是论说财经管理的论文;二是《国蓄》所论用轻重术管理政府财政经济的学说,与《轻重》其他篇章声息相通,成为“轻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尽地力 管子 比较研究 财经管理 郭沫若 思想体系 食货志 战国 重要地位 时代特征
下载PDF
简论李觏的土地思想 被引量:1
12
作者 薛宁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62-66,共5页
李觏是北宋中期重要的思想家,在李觏的整个思想体系中,经济思想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李觏非常重视土地问题,土地思想是李觏经济思想的核心。针对当时土地兼并日益激烈引起的社会危害,李觏也提出了关于土地问题的看法。他的土地思想经历了... 李觏是北宋中期重要的思想家,在李觏的整个思想体系中,经济思想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李觏非常重视土地问题,土地思想是李觏经济思想的核心。针对当时土地兼并日益激烈引起的社会危害,李觏也提出了关于土地问题的看法。他的土地思想经历了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主要从分配角度分析,主张平土均田。后期主要从生产角度批判土地兼并。李觏提出了"平土均田"、"井田制"、"农业劳动力"、"尽地力、广垦辟"、"限田"等抑制土地兼并,发展农业,保护农民利益的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觏 平土均田 井田制 农业劳动力 尽地力、广垦辟 限田
下载PDF
李悝及其法律思想 被引量:1
13
作者 何东义 《江西社会科学》 1982年第2期119-123,共5页
战国时代的李悝(又称李克),在中国历史上有过一定的贡献,尤其是他在法律方面的建树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史记·平准书》说: “魏用李克,尽地力,为强君。自是之后,天下争于战国,贵诈力而贱仁义,先富有而后推让。故庶人之富者或... 战国时代的李悝(又称李克),在中国历史上有过一定的贡献,尤其是他在法律方面的建树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史记·平准书》说: “魏用李克,尽地力,为强君。自是之后,天下争于战国,贵诈力而贱仁义,先富有而后推让。故庶人之富者或累巨万,而贫者或不厌糟糠;有国强者或并群小以臣诸侯,而弱国或绝祀而灭世。以至于秦,卒并海内。” 由此来看,李克俨然是一位时代的先躯,其业绩为秦始皇平定群雄建立统一大帝国奠定了基础,是一位很值得研究的历史人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悝 法律思想 魏文侯 《法经》 尽地力 饥荒 以刑去刑 重刑主义 桓谭 犯罪
下载PDF
井田制演变过程试探 被引量:2
14
作者 蔡元土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1982年第2期94-98,共5页
井田制是我国古代奴隶制社会前期的土地制度。它是当时一切制度的基础。根据古籍记载,井田制同宗法制、军赋制、甚至教育制度都有紧密的关联。但直到现在,古史上这个大问题仍未得到充分的研究,分歧也很大。本文试把自己对井田制演变过... 井田制是我国古代奴隶制社会前期的土地制度。它是当时一切制度的基础。根据古籍记载,井田制同宗法制、军赋制、甚至教育制度都有紧密的关联。但直到现在,古史上这个大问题仍未得到充分的研究,分歧也很大。本文试把自己对井田制演变过程的一点初步体会写出来,向同志们请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役 土地制度 古籍记载 奴隶制社会 宣王 尽地力之教 军赋 周天子 春秋中期 战国初期
下载PDF
对《中山国亡于崇儒说献疑》一文的质疑 被引量:1
15
作者 段连勤 《文博》 1987年第3期52-58,共7页
《文博》1986年第三期刊载的刘宝才同志《中山国亡于崇儒说献疑》一文(以下简称《献疑》),是针对拙著《北狄族与中山国》一书(以下简称《中山国》)中关于中山国灭亡原因的论述而发的。遗憾的是,《献疑》不仅没有将学术界关于中山国灭亡... 《文博》1986年第三期刊载的刘宝才同志《中山国亡于崇儒说献疑》一文(以下简称《献疑》),是针对拙著《北狄族与中山国》一书(以下简称《中山国》)中关于中山国灭亡原因的论述而发的。遗憾的是,《献疑》不仅没有将学术界关于中山国灭亡原因的探讨引向深入,而且不顾《中山国》关于这个问题的论述,硬说《中山国》是主张“中山国亡于崇儒说”的;尤其令人不解的是,《献疑》作者还将我在《中山国》中关于中山国灭亡的外部原因的论述改换为自己的观点,在《献疑》中大加“论证”。这些作法都有失公允。因此,有必要在这里对《献疑》提出质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山国 崇儒 马陵之战 鲜虞 战国时期 魏国 尽地力之教 相邦 吕氏春秋 《战国策》
下载PDF
李悝、商鞅变法对自耕农经济的作用
16
作者 樊国华 《农业考古》 1989年第2期191-194,共4页
战国时代,列国纷纷变法,除旧布新,使中国地主经济和自耕农经济逐步确立。讨论变法者涉及地主经济的多,而较少讨论变法对自耕农的经济作用。本文在这方面作点探讨。战国变法,李悝最早。李悝变法的主要经济内容是尽地力之教,施平籴之法,... 战国时代,列国纷纷变法,除旧布新,使中国地主经济和自耕农经济逐步确立。讨论变法者涉及地主经济的多,而较少讨论变法对自耕农的经济作用。本文在这方面作点探讨。战国变法,李悝最早。李悝变法的主要经济内容是尽地力之教,施平籴之法,求富图强。李悝指出,农业生产弹性较大,一张一弛之间,盈失钜万。“以地方百里,提封九万顷,除山泽邑居叁分去一,为田六百万亩,治田勤谨则亩益三斗,不勤则损亦如之。地方百里之增减,辄为粟百八十万石矣。”也就是说,农民稍一松懈,就减产180万石粮食,相反,农民稍一抓紧生产,就可以多产粮180万石。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农民生产积极性受损害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耕农经济 商鞅变法 农民生产积极性 地主经济 封建国家 尽地力 经济作用 谷贱伤农 粮食贸易 生产弹性
下载PDF
谈谈我国古代农业发展的机制 被引量:1
17
作者 查瑞诊 《古今农业》 1989年第1期8-13,共6页
长期以来,史学界流行着一种观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近年来又出现了“物质资料生产的历史是劳动者创造的”观点。这些观点,就特定时代和特定事件来说,是无可厚非的。但一经普遍化,绝对化,就成为问... 长期以来,史学界流行着一种观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近年来又出现了“物质资料生产的历史是劳动者创造的”观点。这些观点,就特定时代和特定事件来说,是无可厚非的。但一经普遍化,绝对化,就成为问题了。在这种观点支配下,势必导致否定统治阶级在创造历史和物质资料生产中的作用,也势必导致贬低和缩小科学家和发明家的历史作用。这是一种片面的,错误的观点,既不符合唯物辩证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农业 物质资料生产 农业生产 战国时期 人民群众 特定事件 冶铁 即墨大夫 尽地力之教 秦公大墓
下载PDF
论李悝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龙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3期37-41,共5页
李悝不仅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大立法家,而且是我国历史上著名政治改革家和经济学家。他所编著的《法经》,是中华法系的第一部成文刑法典;他提出的“尽地力之教”,是我国经济学说史上的重要篇章。因此,考证和探索李悝的政治思想、法律... 李悝不仅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大立法家,而且是我国历史上著名政治改革家和经济学家。他所编著的《法经》,是中华法系的第一部成文刑法典;他提出的“尽地力之教”,是我国经济学说史上的重要篇章。因此,考证和探索李悝的政治思想、法律思想和经济思想将具有重大意义。 李悝,又名李克,魏国人,生于周贞定王十四年,即公元前455年,死于周安全七年,即公元前395年。他的主要著作有《法经》。此外,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在儒家类中有“李克七篇”(原注:“子夏弟子,魏文候相”)(《汉书》1724页,中华书局1962年版);在法家类中有“李子三十二篇”(原注:名悝,相魏文候,富国强兵)(《汉书》1735页)。但他的全部著作都已亡佚,无一幸存。因此,对其政治、法律和经济思想,只能根据一些史籍的记载加以考证和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悝 尽地力之教 《法经》 春秋战国时期 魏国 中华法系 政治改革 子夏 经济学说史 儒家类
下载PDF
轮作休耕来了,各层面需有效应对 被引量:1
19
《种子科技》 2016年第7期9-10,共2页
就像人需要睡眠、汽车需要保养一样,农田也需要休耕。否则,持续的"连轴转"会最终耗尽地力,而地力耗尽则意味着作物绝收,其后果不堪设想。中国南方很多地区一年四季不间断地耕作,导致土地的抗虫、抗病能力明显下降,应如何从技术层面来... 就像人需要睡眠、汽车需要保养一样,农田也需要休耕。否则,持续的"连轴转"会最终耗尽地力,而地力耗尽则意味着作物绝收,其后果不堪设想。中国南方很多地区一年四季不间断地耕作,导致土地的抗虫、抗病能力明显下降,应如何从技术层面来解决土地过度使用的问题?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就这一问题进行了解答。通过轮作休耕来提升耕地质量土地是庄稼之母,是重要的农业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尽地力 耕地质量 土地污染 抗病能力 地下水漏斗 补贴政策 粮食生产 粮食安全 粮食产量 土地质量
下载PDF
浅论“重农抑商”政策的历史合理性
20
作者 庄电一 《调研世界》 1995年第5期11-11,共1页
“重农抑商”政策,在我国历史上推行了很长时期,而且在不同历史时期还多次加强。春秋时政治家管仲曾说:“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主张以农为本。战国时,改革家李悝在魏文侯的支持下,在魏国推行“尽地力”和“平籴”法以发展农... “重农抑商”政策,在我国历史上推行了很长时期,而且在不同历史时期还多次加强。春秋时政治家管仲曾说:“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主张以农为本。战国时,改革家李悝在魏文侯的支持下,在魏国推行“尽地力”和“平籴”法以发展农业,把农民吸附在土地上,对强国富民起了重要作用。重农抑商、奖励耕织,还是商鞅变法的一项重要内容。变法规定:“多耕织可免本人劳役、赋税,不安心务农而从商或游手好闲而贫穷者,全家罚做官奴。同时还制订“优惠政策”招外国无地农民到秦国垦荒,并给予田宅,商鞅变法使秦国迅速强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农抑商” 商鞅变法 政治家 重要作用 不同历史时期 以农为本 畸型发展 农民 魏文侯 尽地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