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吉首台近震持续时间震级公式 被引量:1
1
作者 童迎世 毛际香 《华南地震》 1994年第3期66-69,共4页
利用吉首台DD—1型短周期地震仪记录的1987—1992年间的125次近震的垂直向尾波持续时间,用最小二乘法求出了该台的近震持续震级公式。实际验检结果表明,应用该公式不仅能快速地算出地震震级,而且结果较为准确。
关键词 震级公式 尾波持续时间 吉首台 震级
下载PDF
山西中部中等地震前地震波异常特征 被引量:6
2
作者 宋美琴 王秀文 +1 位作者 张瑞芳 赵向佳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04年第2期15-21,共7页
以山西太原遥测台网7个子台(榆次,东山,平遥,太谷,交城,汾阳,介休)和太原台十几年的地震观测资料为基础,分析几次中等地震前地震波波速比,振幅比,地震波初动符号,S波衰减率,尾波持续时间的异常。结果表明,地震波参数的分析可以提取中等... 以山西太原遥测台网7个子台(榆次,东山,平遥,太谷,交城,汾阳,介休)和太原台十几年的地震观测资料为基础,分析几次中等地震前地震波波速比,振幅比,地震波初动符号,S波衰减率,尾波持续时间的异常。结果表明,地震波参数的分析可以提取中等地震前的异常信息,在1991年忻州5.1级地震的前兆异常反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速比 振幅比 地震波初动符号 S波衰减率 尾波持续时间 异常
下载PDF
兴海6.6级地震前后地震波的变化 被引量:2
3
作者 都昌庭 徐兰芬 赵永海 《高原地震》 2001年第1期38-44,共7页
20 0 0年 9月 1 2日在青海省海南州兴海县西南发生了 6 6级地震。震后发现 ,青海省 6个专业台站的地震波速比在震前出现了下降 -低值 -发震的过程。波速比空间分布在兴海地震前形成了一个椭圆形的异常分布区 ,异常波速比的地震占总地震... 20 0 0年 9月 1 2日在青海省海南州兴海县西南发生了 6 6级地震。震后发现 ,青海省 6个专业台站的地震波速比在震前出现了下降 -低值 -发震的过程。波速比空间分布在兴海地震前形成了一个椭圆形的异常分布区 ,异常波速比的地震占总地震的73 %。另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海地震 波速比 尾波持续时间 震源机制解
下载PDF
青海东部地震波参数的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都昌庭 徐兰芬 许勤 《高原地震》 1999年第1期53-61,共9页
以青海东部5个台站(湟源、西宁、乐都、大武、门源)十几年的地震观测资料为基础,分析震前地震波波速比、振幅比、S波衰减率、尾波持续时间的异常,并提取了异常指标为地震预报提供客观依据。
关键词 波速比 振幅比 S波衰减率 尾波持续时间 青海东部
下载PDF
利用地震波参数进行地震预报的新探索 被引量:2
5
作者 王筱荣 《高原地震》 1999年第3期49-57,共9页
研究发现地震波参数空间分布图能有效地确定预测地震的地点,而地震波参数时序与空间图的有机结合将对判定地震震级和发震时间起到积极作用。地震震级与振幅比和尾波持续时间比异常时间的相关关系分别为:Ms= 1.65lgT+ 4.... 研究发现地震波参数空间分布图能有效地确定预测地震的地点,而地震波参数时序与空间图的有机结合将对判定地震震级和发震时间起到积极作用。地震震级与振幅比和尾波持续时间比异常时间的相关关系分别为:Ms= 1.65lgT+ 4.38;Ms=1.60lgT+ 4.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波 地震预报 振幅比 尾波持续时间
下载PDF
辽宁省及邻近地区较大地震震级的测定方法
6
作者 张群 李广平 《防灾减灾学报》 1994年第3期31-38,共8页
本文使用1986年至1991年期间沈阳遥测地震台网记录到的1453次地震的持续时间资料(2.0≤M_L≤6.1级、5km<△<1000km),求得了辽宁省及其邻近地区多台多幅度持时震级的经验公式,结果表明,这种震级误... 本文使用1986年至1991年期间沈阳遥测地震台网记录到的1453次地震的持续时间资料(2.0≤M_L≤6.1级、5km<△<1000km),求得了辽宁省及其邻近地区多台多幅度持时震级的经验公式,结果表明,这种震级误差小,应用范围为M_L≤6.0级,解决了限幅地震无法计算震级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省及邻近地区 大地震震级 测定方法 尾波持续时间
下载PDF
华东地区具有短期预测意义的特殊显著性地震事件识别 被引量:5
7
作者 蒋海昆 周焕鹏 +2 位作者 侯海峰 戴磊 郑建常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24-629,共6页
依据华东地区中强地震前的地震活动特点,初步提出“特殊显著性地震事件”SPE的概念及其可能的识别方法.具有前兆指示意义的SPE可划分为三类,三类SPE分别表达了主震前中小地震与主震之间的时空位置关系.I类SPE距主震时、空距离均较近,在... 依据华东地区中强地震前的地震活动特点,初步提出“特殊显著性地震事件”SPE的概念及其可能的识别方法.具有前兆指示意义的SPE可划分为三类,三类SPE分别表达了主震前中小地震与主震之间的时空位置关系.I类SPE距主震时、空距离均较近,在一定程度上与“直接前震”具有相似之处;II类SPE距主震时间较近、而空间距离可能较远,但与主震之间有一定的构造联系,具有时间上的“信号地震”的意义.Ⅲ类必须首先通过地震活动性方法对可能的SPE进行筛选,之后通过比较其与之前在同一位置发生的一系列中小地震的地震波参数之间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确认其短期预测意义.华东6次中强地震震例的研究结果表明,当可能的SPE的单台波速比小于此前该区域长时期的均值、归一化尾波持续时间大于此前该区域长时期的均值以及振幅衰减系数与此前该区域长时期均值之差大于长时期均值的30%时,可进一步认定其短期前兆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显著性地震事件 单台波速比 归一化尾波持续时间 振幅衰减系数
下载PDF
运用声纳信号估算2004年12月26日苏门答腊特大地震的破裂长度和速度
8
作者 C. D. de Groot Hedlin 何萍(译) +1 位作者 吕品姬(校) 王喜珍(复校) 《世界地震译丛》 2006年第5期20-26,共7页
位于印度洋由5个小声纳台阵构成的台网无先例地记录到了与2004年12月26日苏门答腊特大逆断层地震相关的声纳信号,这些声纳台阵距离震中约2800~7000km。每个台阵都记录到由这次地震产生的声波(也称为T波)。通过在T波尾波持续时间内... 位于印度洋由5个小声纳台阵构成的台网无先例地记录到了与2004年12月26日苏门答腊特大逆断层地震相关的声纳信号,这些声纳台阵距离震中约2800~7000km。每个台阵都记录到由这次地震产生的声波(也称为T波)。通过在T波尾波持续时间内用短时间窗分析后表明,作为时间函数的源方位角接收器变化缓慢。这一分析也表明了视T波波源并不是静止的。视T波波源以2km/s的平均速度沿着巽他海沟向北移动,与这次地震的破裂轨迹很相似。声纳数据说明了地震破裂过程明显地分为2个阶段,刚开始是以大约2.4km/s沿着巽他海沟朝西北方向破裂。到了距离震中600km附近破裂速度下降至大约1.5km/s,但仍朝着西北继续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纳信号 破裂长度 平均速度 苏门答腊 大地震 估算 尾波持续时间 地震破裂过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