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尾矿堆场对地下水及其水质影响的联合模拟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新华 张祥伟 +3 位作者 王华 王江平 谢和平 朱家骅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54-664,共11页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后的废弃物堆场常处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区域内外边界不规整的地带。为了客观评价堆场渗漏对地下水及其水质的影响,本文提出了适宜于复杂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内外边界条件的地下水与地下水中污染物分布规律联合模拟分析...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后的废弃物堆场常处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区域内外边界不规整的地带。为了客观评价堆场渗漏对地下水及其水质的影响,本文提出了适宜于复杂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内外边界条件的地下水与地下水中污染物分布规律联合模拟分析的非构造网格FVM数值模型,通过在某化工行业尾矿堆场渗漏评价的具体应用,取得了很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构造网格 地下水 模拟 污染 尾矿堆场
下载PDF
非构造网格FVM模型模拟尾矿堆场对地下水的影响
2
作者 张新华 王华 +4 位作者 严瑞平 李能川 王江平 谢和平 朱家骅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20,共7页
为了评价复杂地质区域矿产资源开发后的废弃物堆积场对地下水的影响,需要准确掌握区域地下水位在废弃物堆积场作用下的空间变化规律,为此提出了全隐式非构造网格有限体积(FVM)地下水模拟模型。在贵州某化工企业尾矿堆场的实际应用中,通... 为了评价复杂地质区域矿产资源开发后的废弃物堆积场对地下水的影响,需要准确掌握区域地下水位在废弃物堆积场作用下的空间变化规律,为此提出了全隐式非构造网格有限体积(FVM)地下水模拟模型。在贵州某化工企业尾矿堆场的实际应用中,通过模拟成果与钻孔资料对比分析,验证了该数值模拟模的可行性与精度;通过有无尾矿堆场的模拟结果对比分析,弄清了尾矿堆场对区域地下水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基于非构造网格有限体积地下水数值模拟模型适宜于复杂区域内地下水模拟或污染源对地下水的影响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构造网格 地下水 模拟 污染 尾矿堆场
下载PDF
大型山谷型尾矿干堆场设计理念与实例 被引量:20
3
作者 付永祥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4,31,共5页
分析了尾矿干式堆存的适宜范围和优势,对一些涉及尾矿干式堆存的概念进行了定义,探讨了大型山谷型尾矿干堆场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注意事项,介绍了承德地区一个300万t/a尾矿干堆场的设计实例。
关键词 堆场 设计 实例
下载PDF
茂麓选厂尾矿干堆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宛鸿 王永建 +1 位作者 李春苗 肖明慧 《能源技术与管理》 2016年第5期120-123,共4页
茂麓选厂尾矿干堆场区域地形地貌复杂,植被覆盖率低,岩石破碎、岩体结构稳定性差,构造发育,工程地质条件复杂,人类工程活动强度强烈,因而,容易诱发各种地质灾害。通过对其地质条件进行深入分析、评价认为,不稳定边坡、崩塌及泥石流等地... 茂麓选厂尾矿干堆场区域地形地貌复杂,植被覆盖率低,岩石破碎、岩体结构稳定性差,构造发育,工程地质条件复杂,人类工程活动强度强烈,因而,容易诱发各种地质灾害。通过对其地质条件进行深入分析、评价认为,不稳定边坡、崩塌及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的危险危害性大;岩体风化卸荷、地基不均匀沉降及河流侵蚀等不良地质作用发生的危险危害性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场 地质灾害 不稳定边坡 蹦塌 泥石流 危害性评价
下载PDF
大型上游式尾矿库改建干堆场关键技术研究
5
作者 鞠洪钢 李荣海 +1 位作者 于克旭 范须明 《矿业工程》 CAS 2015年第1期47-49,共3页
通过总结大量科学的研究以及成功应用的实例,介绍了既有大型尾矿库改建尾矿干堆场的关键技术-尾矿脱水工艺和干堆场设置。通过两个技术实例,阐述既有大型上游发尾矿库改建干堆场关键技术。
关键词 脱水技术 堆场
下载PDF
尾矿干堆场环境影响评价要点探讨
6
作者 周建禄 吕享宇 王敬 《科技风》 2014年第1期112-112,共1页
本文分析了尾矿干堆场选址、污染控制、环境风险评价过程中应关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环保要求。
关键词 堆场 选址 环境影响评价
下载PDF
新型尾矿无害化处理工艺及实践 被引量:6
7
作者 王安理 李建政 马秀勤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63-65,88,共4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尾矿无害化处理工艺。只建尾矿堆场,无需建尾矿库,尾矿渣直接堆存尾矿堆场,回水全部重复利用。从根本上解决了尾矿处理的安全、环保等问题,实现尾矿安全、高效、环保、节水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 无害化处理 尾矿堆场 回水重复利用 深锥浓密机
下载PDF
红黏土覆盖层水力参数演变规律与防渗设计讨论 被引量:2
8
作者 焦卫国 刘振男 +3 位作者 季永新 张玥 贺明卫 廖化荣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5-52,共8页
以红黏土为对象,通过室内单元体并结合填埋场现场原位试验,从建设施工和建成后长期服役两个不同时间尺度对土质覆盖层水力参数开展了5 a的跟踪监测;分析对比了从实验室到现场、从建设施工到建成长期服役水力参数的劣化衰减规律。结果表... 以红黏土为对象,通过室内单元体并结合填埋场现场原位试验,从建设施工和建成后长期服役两个不同时间尺度对土质覆盖层水力参数开展了5 a的跟踪监测;分析对比了从实验室到现场、从建设施工到建成长期服役水力参数的劣化衰减规律。结果表明:(1)5 a长期服役中,无植被红黏土覆盖层入渗系数从10^(-7)cm/s增大到10^(-3)cm/s,增大4个数量级;有植被条件入渗系数从10^(-7)cm/s增大到10^(-6)cm/s,增大1个数量级。(2)自然气候长期服役覆盖层中大孔隙逐渐增多,降雨雨强过大(如暴雨)导致土质覆盖层防渗能力和储水能力下降。工程设计中应根据当地降雨参数进行适当放大调整。(3)自然气候下经历反复吸、脱湿滞回循环,土质覆盖层的储水能力与降雨前土层吸湿起点(或初始吸力)和吸湿路径有关。采用室内吸湿起点初始吸力-1500 kPa的主吸湿曲线设计偏于保守,结果相对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矿堆场 填埋场 封场覆盖 植被土 长期服役 水力参数 植被根系 防渗设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