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螯虾尾神经节光敏神经元反应的适应特性及信号通路检测 被引量:2
1
作者 阮鸿宇 张人骥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760-767,共8页
520nm光照诱发克氏原螯虾尾神经节光敏神经元反应,发现2min后出现明显适应现象。适应期间,用550nm检测光刺激引起的效应随适应发展逐渐减弱。胞外高[Mg2+]不抑制此光敏反应;高[Mg2+]、高[Ca2+]均显著增加适应速率;低[Na+]显著降低适应速... 520nm光照诱发克氏原螯虾尾神经节光敏神经元反应,发现2min后出现明显适应现象。适应期间,用550nm检测光刺激引起的效应随适应发展逐渐减弱。胞外高[Mg2+]不抑制此光敏反应;高[Mg2+]、高[Ca2+]均显著增加适应速率;低[Na+]显著降低适应速率,但能被胞外高[Ca2+]所拮抗。检测光敏神经元的上行传入通路,未见通过下咽神经节,提示可能有中枢启动运动反射环路。统计239例成体螯虾光敏神经元反应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 光敏神经 尾神经节 信号通路 检测
下载PDF
尾神经节阻滞 被引量:2
2
作者 伊藤樹史 立原弘章 +2 位作者 福留健之 吴志茹 程彤 《疼痛》 2000年第1期37-39,共3页
【概述】肛门部疼痛以及包括躯体神经之外的其他交感神经所致的疼痛,范围不确定,治疗易出现耐受性,成为疼痛治疗领域中的难治性疼痛。止痛采用骶部硬膜外阻滞。
关键词 尾神经节阻滞 适应证 CT引导
下载PDF
骶、尾脊神经节的形态观测和临床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佘永华 《四川解剖学杂志》 1999年第1期1-3,共3页
在20具(40例)成人尸体标本上解剖观测了骶脊神经节及尾脊神经节的位置、大小、神经根自硬脊膜穿出处至神经节近端之间的长度及神经根与硬脊膜之间的角度。讨论了神经节位置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关键词 神经 形态 骶管 临床意义
下载PDF
经骶尾关节入路奇神经节阻滞联合加巴喷丁治疗会阴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效果 被引量:2
4
作者 贾建章 刘心 +4 位作者 卫西芳 易喜 张智尧 白文柱 张大志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年第19期73-75,共3页
目的分析经骶尾关节入路奇神经节阻滞联合加巴喷丁治疗会阴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效果。方法从2018年8月至2019年9月接诊的会阴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中选取6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联合治疗组,各32例。给予参... 目的分析经骶尾关节入路奇神经节阻滞联合加巴喷丁治疗会阴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效果。方法从2018年8月至2019年9月接诊的会阴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中选取6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联合治疗组,各32例。给予参照组加巴喷丁治疗,给予联合治疗组经骶尾关节入路奇神经节阻滞联合加巴喷丁治疗。比较两组数字疼痛强度量表(NRS)评分、疼痛缓解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评分。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NRS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联合治疗组低于参照组(P<0.05)。治疗8周后,联合治疗组疼痛总缓解率高于参照组(P<0.05)。治疗8周后,联合治疗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治疗8周后,两组SF-36各项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联合治疗组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经骶尾关节入路奇神经节阻滞联合加巴喷丁治疗会阴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效果显著,可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骶入路奇神经阻滞 加巴喷丁 会阴部带状疱疹后神经
下载PDF
骶部下位脊神经节的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林鸿仪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71-173,共3页
在130例尸体中发现一些下位骶、尾脊神经节向上移位,其中尾脊神经节移至蛛网膜下腔内有27例,占20.77±3.6%,第5骶脊神经节上移至蛛网膜下腔内有23例,占17.69±3.3%。又在43例尸体上继续观察硬脊膜囊内、外的骶、尾脊神经节,... 在130例尸体中发现一些下位骶、尾脊神经节向上移位,其中尾脊神经节移至蛛网膜下腔内有27例,占20.77±3.6%,第5骶脊神经节上移至蛛网膜下腔内有23例,占17.69±3.3%。又在43例尸体上继续观察硬脊膜囊内、外的骶、尾脊神经节,发现尾脊神经节缺如者有30例,占69.77±7.0%,第5骶脊神经节向上移至硬脊占膜下端附近有21例,占48.85±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 神经 解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