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胰尾上缘后间隙入路二级脾蒂分离技术在腹腔镜脾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1
作者 张志平 刘颖斌 +4 位作者 殷永芳 张谋成 胡礼 杨斌 严志龙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05-409,共5页
目的:探讨经胰尾上缘后间隙入路二级脾蒂分离技术在腹腔镜脾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3月至2017年10月浙江省宁波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3例行腹腔镜部分脾切除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患者术前均... 目的:探讨经胰尾上缘后间隙入路二级脾蒂分离技术在腹腔镜脾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3月至2017年10月浙江省宁波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3例行腹腔镜部分脾切除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患者术前均经CT血管造影检查评估后,经胰尾上缘后间隙入路,采用二级脾蒂分离技术施行腹腔镜脾部分切除术。观察指标:(1)术中及术后恢复情况。(2)随访情况。采用门诊方式进行随访,随访内容为术后4周外周血血小板(PLT)变化、脾静脉栓塞、病变残留及复发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7年11月。计量资料以平均数(范围)表示。结果:(1)术中及术后恢复情况:13例患者均成功采用经胰尾上缘后间隙入路二级脾蒂分离技术施行腹腔镜部分脾切除术,无中转开腹,其中6例行腹腔镜脾下极部分切除术,7例行腹腔镜脾上极部分切除术。13例患者手术时间为42-93 min,平均手术时间为61 min;术中出血量为30-260 mL,平均术中出血量为92 mL;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为22-47 h,平均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为34 h;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为3.0-6.0 d,平均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为4.2 d。13例患者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脾囊肿7例、脾血管瘤2例、脉管瘤2例、脾错构瘤1例、脾淋巴管瘤1例。13例患者中,1例术后5 d脾窝积液、发热,B超检查引导下行穿刺置管引流术后好转。13例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为7.0-16.0 d,平均术后住院时间为9.6 d。(2)随访情况:13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0-19.5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8.5个月。随访期间,13例患者外周血PLT正常;脾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未发现静脉栓塞,CT血管造影检查示血管灌注良好;7例脾囊肿无复发,6例脾肿瘤无肿瘤残留及复发。结论:采用经胰尾上缘后间隙入路二级脾蒂分离技术行腹腔镜脾切除术安全有效,能够精准解剖脾门,保护残留脾脏血供及功能,减少手术副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肿瘤 良性 睥部分切除术 二级脾蒂分离 间隙入路 腹腔镜检查
原文传递
静叶轮毂间隙对高负荷压气机性能的影响研究
2
作者 黄松 阳诚武 +2 位作者 韩戈 赵胜丰 卢新根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662-2669,共8页
静叶轮毂间隙的改变显著影响轴流压气机的气动性能。本文以某1.5级高负荷轴流压气机为研究对象,采用经过校核的三维稳态数值模拟方法探究静子轮毂间隙大小和尾缘间隙长度对其气动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原型压气机在近失速工况点,静子近... 静叶轮毂间隙的改变显著影响轴流压气机的气动性能。本文以某1.5级高负荷轴流压气机为研究对象,采用经过校核的三维稳态数值模拟方法探究静子轮毂间隙大小和尾缘间隙长度对其气动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原型压气机在近失速工况点,静子近轮毂区域吸力面发生流动分离,导致流动堵塞,引发压气机失速。随着轮毂间隙的增加,压气机的失速裕度先迅速增加后缓慢减小,峰值效率下降。在峰值效率工况点,原型静子近轮毂区域的流动整体良好,吸力面分离较小,轮毂间隙反而使得泄漏流增多,泄漏损失增加。而尾缘间隙相比于轮毂间隙,其对压气机的峰值效率恶化较小。随着尾缘间隙长度的增加,轮毂泄漏流增多,有效抑制了静子吸力面附近低能流体的堆积,改善了近轮毂区域的流场,提升了压气机的失速裕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缘间隙 失速裕度 高负荷轴流压气机 轮毂泄漏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