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来源的尿卟啉原Ⅲ转甲基酶在脱氮假单胞菌中的表达及其对生产维生素B_(12)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程立芳 康洁 +3 位作者 房欢 董会娜 花尔并 张大伟 《工业微生物》 CAS 2017年第3期1-8,共8页
S-腺苷-L-甲硫氨酸依赖型尿卟啉原Ⅲ转甲基酶(S-adenosy-L-methionine uroprophyrinogen Ⅲ methyltransferase,SUMT)催化尿卟啉原Ⅲ(uroprophyrinogen Ⅲ,urogen Ⅲ)中心碳原子C-2和C-7甲基化生成前咕啉-2,是维生素B_(12)生物合成途径... S-腺苷-L-甲硫氨酸依赖型尿卟啉原Ⅲ转甲基酶(S-adenosy-L-methionine uroprophyrinogen Ⅲ methyltransferase,SUMT)催化尿卟啉原Ⅲ(uroprophyrinogen Ⅲ,urogen Ⅲ)中心碳原子C-2和C-7甲基化生成前咕啉-2,是维生素B_(12)生物合成途径中的一步关键酶。本文分别克隆了荚膜红细菌来源的RCcob A1,RCcob A2和脱氮假单胞菌来源的PDcob A,并在VB_(12)生产菌株脱氮假单胞菌中过表达和发酵。通过对三株重组菌维生素B_(12)发酵结果分析可知,SUMT(PDcob A),SUMT1(RCcob A1)和SUMT2(RCcob A2)的表达有利于维生素B_(12)产量的提高,与对照菌株相比分别提高了16.48%,10.2%和31.86%。根据摇瓶发酵的结果在5 L发酵罐上进行了放大实验,p BBR122-PblaRCcob A2的产量为144.5 mg/L,相比对照菌p BBR122-Pbla(111.3 mg/L)产量提高了29.83%左右。结论:SUMT的表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除维生素B_(12)合成途径中的瓶颈,提高维生素B_(12)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B12 尿卟啉原III转甲基酶 尿卟啉原III 脱氮假单胞菌
下载PDF
小麦尿卟啉原Ⅲ合成酶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曹凤 王亚红 +2 位作者 金伟波 杜光源 郭蔼光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299-1304,共6页
根据水稻已公布的尿卟啉原Ⅲ合成酶(UROS)基因和小麦EST的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对小麦尿卟啉原Ⅲ合成酶基因的部分片段进行克隆,得到了364 bp的cDNA(命名为UROS1)。以UROS1作为种子进行电子克隆,得到一段长为1210 bp的cDNA序列,并设... 根据水稻已公布的尿卟啉原Ⅲ合成酶(UROS)基因和小麦EST的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对小麦尿卟啉原Ⅲ合成酶基因的部分片段进行克隆,得到了364 bp的cDNA(命名为UROS1)。以UROS1作为种子进行电子克隆,得到一段长为1210 bp的cDNA序列,并设计特异性引物克隆到1个1077 bp cDNA序列。对该片段分析结果表明,克隆得到的小麦UROS基因包含了信号肽区和全长的成熟肽区。小麦UROS基因与水稻UROS基因的同源性为86%左右,其推导氨基酸序列与水稻和拟南芥蛋白序列同源性分别约91%和79%。动物、植物以及微生物间核酸序列的保守性较低,氨基酸序列保守性也不高,但都存在UROS保守结构域(Hem D)。进化分析显示,该酶在不同物种间的进化速度差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返白系 尿卟啉原Ⅲ合成酶 电子克隆 序列分析
下载PDF
小麦尿卟啉原合酶的分离和纯化 被引量:8
3
作者 范军 郭蔼光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1-15,共5页
以40%~70%饱和度硫酸铵分级沉淀、DEAESepharoseiCL-6B、SephadexG-100、羟基磷灰石、PhenylSepharoseCL-4B和制备电泳分离纯化了小麦的尿卟啉原合酶(UROS)。酶的亚基分子质量为54ku,全酶分子质量为66ku,酶的等电点6.3,在pH8.2时比活为... 以40%~70%饱和度硫酸铵分级沉淀、DEAESepharoseiCL-6B、SephadexG-100、羟基磷灰石、PhenylSepharoseCL-4B和制备电泳分离纯化了小麦的尿卟啉原合酶(UROS)。酶的亚基分子质量为54ku,全酶分子质量为66ku,酶的等电点6.3,在pH8.2时比活为257μmol/(mg·min),最适反应温度40℃,5mmol/L的巯基乙醇和Mg2+促进酶活,纯化的小麦UROS在-20℃下0.1mol/L,pH8.5的Tris-HCl,内含质量分数为50%的甘油,5mmol/L的巯基乙醇和MgCl2中贮藏7d酶活损失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卟啉原Ⅲ合酶 小麦 纯化 分离 代谢 层析法
下载PDF
对生玉米幼叶尿卟啉原脱羧酶的纯化及部分性质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范军 何晓梅 +2 位作者 朱娟 朱苏文 程备久 《激光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48-153,共6页
尿卟啉原Ⅲ脱羧酶是植物血红素和叶绿素合成的一个关键调控酶。对生玉米叶片中叶绿素含量较比互生玉米高。对生玉米幼苗经硫酸铵分级沉淀,DEAE Sepharose CL-6B、Sephacryl S-200、羟基磷灰石和B lueSepharose CL-6B层析,纯化了尿卟啉... 尿卟啉原Ⅲ脱羧酶是植物血红素和叶绿素合成的一个关键调控酶。对生玉米叶片中叶绿素含量较比互生玉米高。对生玉米幼苗经硫酸铵分级沉淀,DEAE Sepharose CL-6B、Sephacryl S-200、羟基磷灰石和B lueSepharose CL-6B层析,纯化了尿卟啉原脱羧酶。纯化倍数为1 060倍,得率约8%,比活约880 U/mg蛋白。纯化的UROD在SDS/PAGE显示一条带,亚基分子量约为40 kD,Sephacryl S-300测得全酶分子量约为55 kD。IEF-PAGE显示UROD为一条带,等电点约为6.0,酶的最适pH值约7.0,在55℃下保温12 m in,酶活力丧失90%,在100 mm ol/L的巯基乙醇下,UROD的酶活力提高7倍。体外5 mm ol/L的磷酸吡哆醛修饰显示UROD活力下降约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卟啉原脱羧酶 对生玉米 纯化 酶性质
下载PDF
水稻尿卟啉原脱羧酶编码基因的鉴定和电子克隆 被引量:2
5
作者 徐吉臣 刘国振 +5 位作者 李夏真 肖晗 李晓波 李宏昌 韦丽荣 朱立煌 《自然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4-69,共6页
尿卟啉原脱羧酶(UROD)在动植物体内广泛存在,编码该酶的基因在不同植物中都有很大的保守性.依据UROD基因序列的保守性,鉴定和克隆了水稻的UROD基因,并获得了该基因的全序列.该基因共有1041个核苷酸,可编码347个氨基酸.遗传分析表明,该... 尿卟啉原脱羧酶(UROD)在动植物体内广泛存在,编码该酶的基因在不同植物中都有很大的保守性.依据UROD基因序列的保守性,鉴定和克隆了水稻的UROD基因,并获得了该基因的全序列.该基因共有1041个核苷酸,可编码347个氨基酸.遗传分析表明,该基因位于水稻第3号染色体上,与其他植物进行同源性比较发现,基因的差异主要集中于基因的N末端,这一段序列具有引导尿卟啉原脱羧酶进入叶绿体的传输功能.进一步比较了不同植物间UROD基因的DNA和氨基酸序列变异,以探讨基因的衍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尿卟啉原脱羧酶 编码基因 基因鉴定 电子克隆 基因定位
下载PDF
尿卟啉原Ⅲ合成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楠 《广州化工》 CAS 2009年第2期50-51,共2页
尿卟啉原Ⅲ合成酶(UrogenⅢS)是四吡咯化合物生物代谢中的关键酶之一,它催化羟甲基胆素重排环合形成天然四吡咯化合物的共同前体-尿卟啉原Ⅲ。总结了UrogenIIIS在生化性质、晶体结构、催化机理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 尿卟啉原Ⅲ合成酶 四吡咯化合物 催化机理
下载PDF
蒺藜状苜蓿尿卟啉原Ⅲ甲基转移酶基因MtSUMT1的克隆及分析
7
作者 王艳 李学东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年第5期40-43,共4页
利用RT-PCR的方法克隆了蒺藜状苜蓿尿卟啉原Ⅲ甲基转移酶基因MtSUMT1,(GenBank登录号:EF520735),经核苷酸序列测定分析,发现该基因的完整阅读框共1086bp,推测其编码361个氨基酸,由核苷酸推导出的氨基酸序列比对发现该蛋白与UPM1(Arabido... 利用RT-PCR的方法克隆了蒺藜状苜蓿尿卟啉原Ⅲ甲基转移酶基因MtSUMT1,(GenBank登录号:EF520735),经核苷酸序列测定分析,发现该基因的完整阅读框共1086bp,推测其编码361个氨基酸,由核苷酸推导出的氨基酸序列比对发现该蛋白与UPM1(Arabidopsis thaliana)、ZmSUMT1(Zea mays)的一致性分别高达70%和63%.对其编码的蛋白序列进行了结构域和功能预测.用半定量PCR方法检测不同组织,发现该基因是普遍表达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蒺藜状苜蓿 尿卟啉原Ⅲ甲基转移酶 西罗血红素 MtSUMT1基因
下载PDF
玉米尿卟啉原Ⅲ脱羧酶同功酶生物信息学分析、基因克隆和原核表达 被引量:1
8
作者 汪苗 方美姑 +3 位作者 亓振国 张宽亮 程备久 范军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19-627,共9页
尿卟啉原Ⅲ脱羧酶是生物卟啉类化合物分支合成的关键酶。从GenBank中搜寻到4种玉米尿卟啉原Ⅲ脱羧酶:Les22、UROD1、UROD2和截短UROD,氨基酸序列比对显示N端的同源性较差;玉米les22基因比urod1基因在开放阅读框的上游少3个碱基,导致阅... 尿卟啉原Ⅲ脱羧酶是生物卟啉类化合物分支合成的关键酶。从GenBank中搜寻到4种玉米尿卟啉原Ⅲ脱羧酶:Les22、UROD1、UROD2和截短UROD,氨基酸序列比对显示N端的同源性较差;玉米les22基因比urod1基因在开放阅读框的上游少3个碱基,导致阅读框移码。植物除玉米外存在高度同源的UROD1和UROD2,具有结构完整性。本文以玉米幼叶总RNA为模板,通过RT-PCR克隆了玉米les22和urod2基因,并对突变位点进行校正,同时通过定点突变获得urod1基因,它们都编码去除叶绿体导肽的尿卟啉原Ⅲ脱羧酶。再分别将les22、urod2和urod1基因插入大肠杆菌的不同表达载体,转化表达菌株BL21(DE3),16℃诱导表达18h,SDS-PAGE分析显示,Les22的N端含有组氨酸标签或SUMO蛋白,重组蛋白表达为包涵体,UROD2的N端含有组氨酸标签或SUMO、TRX、GST或MBP蛋白,未检测到目的蛋白在上清液的特异表达,而UROD1和MBP融合为可溶性表达,表明玉米UROD的N端氨基酸残基可能参与蛋白在大肠杆菌的折叠。这为研究玉米UROD的种类和功能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卟啉原Ⅲ脱羧酶 玉米 基因克隆 原核表达 生物信息学分析
下载PDF
定点突变改善红色荧光指示蛋白玉米尿卟啉原Ⅲ甲基化酶的水溶性研究
9
作者 潘海韵 程郢 +1 位作者 朱苏文 范军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06-210,共5页
尿卟啉原Ⅲ甲基化酶是一种新型的红色荧光指示蛋白,但是,在大肠杆菌重组表达的SUMT水溶性相对较低,限制了它的应用范围,而且对于结合在蛋白的色素组分尚不清楚。利用定点突变产生玉米尿卟啉原Ⅲ甲基化酶L88R/L89G双突变体和L166A突变体... 尿卟啉原Ⅲ甲基化酶是一种新型的红色荧光指示蛋白,但是,在大肠杆菌重组表达的SUMT水溶性相对较低,限制了它的应用范围,而且对于结合在蛋白的色素组分尚不清楚。利用定点突变产生玉米尿卟啉原Ⅲ甲基化酶L88R/L89G双突变体和L166A突变体,两种突变体分别在大肠杆菌中重组表达,Ni-NTA一步纯化。紫外可见光谱扫描和质谱分析确定从纯化的L88R/L89G双突变体蛋白分离的色素组分。L88R/L89G双突变体在大肠杆菌细胞内有酶活,而L166A突变体胞内酶活丧失。结合蛋白的主要组分为三甲基化咕啉。纯化的双突变体蛋白水溶性增加,为提高它作为荧光指示蛋白检测外源融合蛋白的水溶性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卟啉原Ⅲ甲基化酶 玉米 定点突变 三甲基咕啉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尿卟啉原Ⅲ合成酶基因BnHemd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10
作者 郑潇潇 朱瑶瑶 +3 位作者 梁华兵 詹杰鹏 师家勤 王新发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80-389,共10页
为探讨油菜尿卟啉原Ⅲ合成酶基因Bn Hemd的功能及其与叶绿素合成的关系,促进光合效率和产量的提升,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对甘蓝型油菜中双11号中该基因在A9和C8染色体上的两个拷贝进行编辑。从中双11号中克隆到基因Bn A09.Hemd和Bn C08.Hemd... 为探讨油菜尿卟啉原Ⅲ合成酶基因Bn Hemd的功能及其与叶绿素合成的关系,促进光合效率和产量的提升,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对甘蓝型油菜中双11号中该基因在A9和C8染色体上的两个拷贝进行编辑。从中双11号中克隆到基因Bn A09.Hemd和Bn C08.Hemd,CDS序列分别为885 bp和876 bp,均由9个外显子构成,各编码294和291个氨基酸残基。Bn Hemd蛋白性质与结构分析结果表明,甘蓝型油菜中基因Bn Hemd的两个拷贝的蛋白理化性质十分相似,均为不稳定蛋白,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31.97 k D和31.40 k D。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Bn A09.Hemd和Bn C08.Hemd分别与白菜和甘蓝中的同源基因亲缘关系最近。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Bn Hemd在中双11号的根、茎、叶、花蕾、种子和角果皮中均有表达,在角果皮和花蕾中的表达量远高于根、茎、叶。初步的功能分析结果表明,中双11号中该基因两个拷贝同时编辑的植株表现为:叶绿素含量显著减少、光合速率降低、生长迟缓,表明甘蓝型油菜BnHemd对叶绿素合成起重要作用,同时影响光合效率和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尿卟啉原Ⅲ合成酶 基因编辑 叶绿素 光合效率
下载PDF
尿卟啉变化与尿铅含量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惠娟 谢德兴 《职业与健康》 CAS 2005年第12期1938-1939,共2页
目的探讨尿卟啉变化与尿铅含量的关系,保证检验结果准确,为铅中毒诊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 012名冶炼工人进行尿卟啉、尿铅含量测定。结果尿卟啉阳性程度越高,尿铅含量就越高,尿铅含量异常检出率越高;尿铅含量≥0.34μmol/L,尿卟啉呈... 目的探讨尿卟啉变化与尿铅含量的关系,保证检验结果准确,为铅中毒诊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 012名冶炼工人进行尿卟啉、尿铅含量测定。结果尿卟啉阳性程度越高,尿铅含量就越高,尿铅含量异常检出率越高;尿铅含量≥0.34μmol/L,尿卟啉呈阳性者占多数;尿铅含量<0.34μmol/L,尿卟啉呈阴性者占多数。结论尿卟啉变化与尿铅含量存在平行关系,可用于指导实际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铅 尿卟啉 平行关系
下载PDF
基于尿卟啉原Ⅲ代谢增强的VB_(12)发酵培养基优化
12
作者 高承斌 谢广健 +3 位作者 刘春风 王光明 付海晨 刘嘉莉 《山东化工》 CAS 2022年第5期14-17,共4页
基于VB_(12)代谢过程能量流、物质流分析,针对性地增强了尿卟啉原III代谢流向,并结合科研院所的研究成果对主要易得的关键代谢物质进行配方优化,利用Design-Expert软件进行方案设计及数据分析,得出谷氨酸和小肽蛋白为重要模型项,之后结... 基于VB_(12)代谢过程能量流、物质流分析,针对性地增强了尿卟啉原III代谢流向,并结合科研院所的研究成果对主要易得的关键代谢物质进行配方优化,利用Design-Expert软件进行方案设计及数据分析,得出谷氨酸和小肽蛋白为重要模型项,之后结合成本核算得出现阶段最优配方解,成功在小试实验中使发酵单位提高了16.3%,之后成功进行了中试放大实验,连续3批放大实验中的平均单位较该中试罐1~6月份同罐批平均单位提高了6.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卟啉原Ⅲ VB_(12) 小肽蛋白 放大
下载PDF
肝红细胞生成性卟啉症:尿卟啉原脱羧酶基因错义突变与疾病的轻重及卟啉分泌类型
13
作者 Armstrong D.K.B. Sharpe P.C. +2 位作者 Chambers C.R. G.H. Elder 党倩丽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皮肤病学分册)》 2005年第3期61-62,共2页
Hepatoerythropoietic porphyria (HEP) is an uncommon inherited cutaneo us porph yria, related to porphyria cutanea tarda, that results from severe uroporphyrino gen decarboxylase (UROD) deficiency. It is characterized ... Hepatoerythropoietic porphyria (HEP) is an uncommon inherited cutaneo us porph yria, related to porphyria cutanea tarda, that results from severe uroporphyrino gen decarboxylase (UROD) deficiency. It is characterized clinically by the onset in early childhood of severe lesions on sun-exposed skin. We describe a man a ged 38 years with an unusually mild form of the disease that started in his earl y teens. Our data confirm that homozygosity for the F46L mutation in the UROD ge ne causes a mild form of HEP and show that this genotype may be associated with a unique urinary porphyrin excretion pattern in which pentacarboxylic porphyrin predomina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卟啉症 红细胞生成 脱羧酶 尿卟啉 错义突变 纯合子 数据显示 五价
下载PDF
模拟失重条件下小鼠骨组织尿卟啉原Ⅲ合酶通过增加破骨细胞活性促进骨量流失
14
作者 佟凡 刘明秋 +2 位作者 丁祎 吴正升 崔春萍 《军事医学》 CAS CSCD 2024年第3期166-171,共6页
目的 探究尿卟啉原Ⅲ合酶(UROS)对失重性骨丢失的影响。方法 将8只C57BL/6J雄性小鼠(9周龄)分为对照组和尾吊组(HLU),每组4只。小鼠尾吊28 d后,取小鼠后肢分别进行Micro CT和力学实验检测。利用旋转式细胞培养系统(RCCS)建立失重的破骨... 目的 探究尿卟啉原Ⅲ合酶(UROS)对失重性骨丢失的影响。方法 将8只C57BL/6J雄性小鼠(9周龄)分为对照组和尾吊组(HLU),每组4只。小鼠尾吊28 d后,取小鼠后肢分别进行Micro CT和力学实验检测。利用旋转式细胞培养系统(RCCS)建立失重的破骨细胞模型,通过实时定量PCR(qPCR)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明确失重导致破骨细胞活性的变化,q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UROS表达水平变化;构建UROS敲除RAW264.7稳定株,通过qPCR和TRAP染色进一步明确UROS缺失后破骨细胞活性的变化。结果 小鼠尾吊后骨组织骨量流失明显,UROS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调;破骨细胞失重处理后,UROS的蛋白表达水平上调,并且破骨分化基质金属蛋白酶9、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等表达水平上调。敲低UROS后,破骨细胞分化相关标志物表达水平显著下调。结论 失重应激条件下,破骨细胞中UROS表达水平上调,进而导致破骨细胞活性增强,骨吸收大于骨形成,从而导致骨量流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卟啉原Ⅲ合酶 小鼠 失重 破骨细胞 骨丢失
原文传递
荚膜红细菌尿卟啉原Ⅲ转甲基酶的纯化及其酶学性质 被引量:1
15
作者 康洁 房欢 +2 位作者 董会娜 宋文军 张大伟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5-67,共13页
S-腺苷-_L-甲硫氨酸依赖型尿卟啉原Ⅲ转甲基酶(S-adenosy-_L-methionine uroprophyrinogenⅢmethyltransferase,SUMT)催化尿卟啉原Ⅲ(UroprophyrinogenⅢ,urogenⅢ)的中心碳原子C-2和C-7位上甲基化生成前咕啉-2,是维生素B12生物合成途... S-腺苷-_L-甲硫氨酸依赖型尿卟啉原Ⅲ转甲基酶(S-adenosy-_L-methionine uroprophyrinogenⅢmethyltransferase,SUMT)催化尿卟啉原Ⅲ(UroprophyrinogenⅢ,urogenⅢ)的中心碳原子C-2和C-7位上甲基化生成前咕啉-2,是维生素B12生物合成途径中的一步关键酶,但大部分SUMT受其底物urogenⅢ和副产物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S-adenosy-_L-homocysteine,SAH)的抑制作用。为了挖掘能耐受高浓度urogenⅢ的转甲基酶,文中从荚膜红细菌Rhodobacter capsulatus SB1003中克隆2个SUMT基因(RCcobA1,RCcobA2),经表达与纯化后,检测发现RCcobA1和RCcobA2的酶活分别为27.3 U/mg和68.9 U/mg,后者比VB_(12)工业生产菌株脱氮假单胞菌Pseudomonas denitrificans中内源的SUMT(PDcob A,27.9 U/mg)高2.4倍,并且当urogenⅢ浓度高达70μmol/L时都几乎不受抑制作用。因此,RCcobA2的发现可以为解除VB_(12)合成途径的瓶颈以及提高VB_(12)产量提供理论支持和方向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B12 尿卟啉原Ⅲ转甲基酶 尿卟啉原Ⅲ 酶偶联法 荚膜红细菌
原文传递
五氯酚生产工人尿中尿卟啉及ALA水平的测定 被引量:4
16
作者 郝志辉 程慰南 +3 位作者 刘志敏 韩伟 刘国芳 Coenraads PJ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3期41-43,共3页
五氯酚生产工人尿中尿卟啉及ALA水平的测定郝志辉,程慰南,刘志敏,CoenraadsPJ,韩伟,刘国芳五氯酚(PCP)是一种广谱杀虫剂、灭菌剂及消毒剂[1]。我国生产的五氯酚大多数用作木材防腐剂,而五氯酚钠(PCP-... 五氯酚生产工人尿中尿卟啉及ALA水平的测定郝志辉,程慰南,刘志敏,CoenraadsPJ,韩伟,刘国芳五氯酚(PCP)是一种广谱杀虫剂、灭菌剂及消毒剂[1]。我国生产的五氯酚大多数用作木材防腐剂,而五氯酚钠(PCP-Na)主要用于血吸虫防治中的灭钉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氯酚 工人 尿卟啉 氨基酮戊酸
原文传递
虾夷扇贝UROS基因的全基因组鉴定、序列特征及表达分析
17
作者 杭雲娜 王怡颖 +6 位作者 孙红妍 范志越 王许波 田莹 郝振林 毛俊霞 常亚青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3-280,共8页
为探明尿卟啉原Ⅲ合酶(UROS)基因在贝类壳色形成中的分子功能,利用生物信息学和实时荧光定量PCR等方法,进行虾夷扇贝UROS基因的全基因组鉴定、序列特征及其在不同壳色个体中的表达分析。结果显示,在虾夷扇贝全基因组范围内鉴定获得1个... 为探明尿卟啉原Ⅲ合酶(UROS)基因在贝类壳色形成中的分子功能,利用生物信息学和实时荧光定量PCR等方法,进行虾夷扇贝UROS基因的全基因组鉴定、序列特征及其在不同壳色个体中的表达分析。结果显示,在虾夷扇贝全基因组范围内鉴定获得1个单拷贝的UROS基因,将其命名为PyUROS基因。PyUROS基因的序列全长为68808 bp,包括9个外显子、8个内含子,共编码298个氨基酸。在PyUROS蛋白质序列中预测到1个HemD保守功能域,表明本试验中所鉴定的PyUROS基因为UROS基因。PyUROS基因在虾夷扇贝成体各组织中广泛表达,表明其在虾夷扇贝生命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PyUROS基因在虾夷扇贝不同外套膜区域及不同壳色个体间显著差异表达,推测其在虾夷扇贝壳色形成中发挥重要功能。本试验结果为贝类壳色形成分子机制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为贝类壳色遗传育种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夷扇贝 壳色 血红素合成通路 尿卟啉原Ⅲ合酶
下载PDF
表达大肠杆菌谷氨酸-1-半醛氨基转移酶对红色荧光报告蛋白尿卟啉原Ⅲ甲基化酶的影响
18
作者 叶爱华 张宽亮 +3 位作者 陈宗梅 荣亮 汪苗 范军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717-1723,共7页
谷氨酸-1-半醛氨基转移酶(Glutamate-1-semiadhyde aminotransferase,GSAT)是尿卟啉原Ⅲ生物合成上游途径的一个酶,尿卟啉原Ⅲ是红色荧光报告蛋白尿卟啉原Ⅲ甲基化酶(Uroporphyrinogen Ⅲ methyltransferase,UPMT)的底物。为了探明大肠... 谷氨酸-1-半醛氨基转移酶(Glutamate-1-semiadhyde aminotransferase,GSAT)是尿卟啉原Ⅲ生物合成上游途径的一个酶,尿卟啉原Ⅲ是红色荧光报告蛋白尿卟啉原Ⅲ甲基化酶(Uroporphyrinogen Ⅲ methyltransferase,UPMT)的底物。为了探明大肠杆菌共表达GSAT对UPMT荧光强度的影响,通过PCR扩增玉米upmt基因,将其插入pETDuet-1质粒中第2个顺反子中,构建的载体命名为pETU,表达UPMT的N端含有组氨酸标签;通过PCR扩增大肠杆菌编码GSAT的hemL基因,定点突变去除hemL基因中NcoⅠ序列,亚克隆至pET-51b质粒,再将获得的hemL基因插入pETU质粒的第一个顺反子中,构建pETeGU载体。表达GSAT的N端含有Strep标签。和单独表达upmt基因相比,表达2个基因后,蛋白印迹分析表明没有明显改变UPMT表达量,光谱扫描分析显示没有改变荧光物质的组成,但是增强了重组细胞的红色荧光物质三甲基咕啉的含量,该物质在354nm有特异吸收。用2mmol/L的GSAT抑制剂3-氨基-2,3二羟基苯甲酸处理后,表达两种酶的菌落荧光消失,表明重组GSAT可能增加内源尿卟啉原Ⅲ水平,从而增强重组UPMT催化产生的红色荧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卟啉原Ⅲ甲基化酶 红色荧光报告蛋白 谷氨酸-1-半醛氨基转移酶 共同表达 大肠杆菌
原文传递
红细胞生成尿卟啉病的眼部损害1例
19
作者 叶荣坤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1989年第8期44-45,共2页
红细胞生成尿卟啉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患,十分罕见。我院曾遇1例,报道如下。张××20岁男性。1987年11月15日初诊。双眼经常红、痛疼,视力减退,已10余年。10余年来,日光照射后,双眼睑皮肤刺痛、起水泡、糜烂、结痂,以后... 红细胞生成尿卟啉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患,十分罕见。我院曾遇1例,报道如下。张××20岁男性。1987年11月15日初诊。双眼经常红、痛疼,视力减退,已10余年。10余年来,日光照射后,双眼睑皮肤刺痛、起水泡、糜烂、结痂,以后形成瘢痕。患者生后尿即呈棕红色,牙齿亦呈棕色。3岁时,皮肤露出部位受日光照射后出现小水泡、溃疡和瘢痕,反复发作。这种改变随年龄增长而加重。体格检查发现面部皮肤布满瘢痕和色素沉着。牙根紫褐色,牙体棕色。双耳皮肤有瘢痕,耳轮略有凹曲,耳廓变硬。脾在肋下4cm。四肢正常。视力右眼0.1,左眼0.1。眼睑皮肤有色素和瘢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生成 眼睑皮肤 眼部损害 视力减退 尿卟啉 日光照射 体格检查 痛疼 紫褐色 色素沉着
原文传递
急性间歇性尿卟啉病1例报道
20
作者 李星辰 安振梅 《中华全科医学》 2016年第12期2149-2152,共4页
急性间歇性尿卟啉病(Acute intermittent porphyria,AIP)作为一组罕见的常染色体遗传性代谢性疾病,由于肝脏中胆色素原脱氨酶(PBGD)活性的下降,导致了δ-氨基乙酰丙酸(δ-ALA)和胆色素原(PBG)的累积,进而产生一系列临床症状。AI... 急性间歇性尿卟啉病(Acute intermittent porphyria,AIP)作为一组罕见的常染色体遗传性代谢性疾病,由于肝脏中胆色素原脱氨酶(PBGD)活性的下降,导致了δ-氨基乙酰丙酸(δ-ALA)和胆色素原(PBG)的累积,进而产生一系列临床症状。AIP的病程可分为急性发作期和间歇期,多于青春期后的人群中出现,女性多于男性,以急性腹痛起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间歇性尿卟啉 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