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尿激酶联合肝素进行中心静脉置管封管疗效观察与护理
1
作者 汪祝琴 董世萍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3年第S1期461-462,共2页
目的比较尿激酶联合肝素和肝素对中心静脉置管封管的疗效观察。方法将20例血透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尿激酶联合肝素封管)和对照组(肝素封管),观察与比较两组导管堵塞次数、静脉压、血流量、出血、动静脉反接次数等指标。结果研究组导管... 目的比较尿激酶联合肝素和肝素对中心静脉置管封管的疗效观察。方法将20例血透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尿激酶联合肝素封管)和对照组(肝素封管),观察与比较两组导管堵塞次数、静脉压、血流量、出血、动静脉反接次数等指标。结果研究组导管堵塞与动静脉端反接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血流量(220±50)ml/min,对照组(170±50)ml/min;研究组静脉压(70±30)mmHg,对照组研究组静脉压(110±30)mmHg,两者差异(P<0.05)有显著性,两组的出血情况差异(P>0.05)无显著性。结论中心静脉置管患者规律使用尿激酶联合肝素封管,可以保证导管的通畅度和足够的血流量,一定程度上延长了导管的使用时间,提高了患者透析的充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激酶联合肝素 中心静脉置管 封管 护理
原文传递
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华法林治疗次大面积肺栓塞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志标 严婕华 黄洪发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10期53-56,共4页
目的 探讨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华法林治疗次大面积肺栓塞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次大面积肺栓塞患者46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23例,对照组运用常规的低分子肝素和华法林治疗,研究组运用... 目的 探讨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华法林治疗次大面积肺栓塞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次大面积肺栓塞患者46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23例,对照组运用常规的低分子肝素和华法林治疗,研究组运用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华法林联合抗凝治疗的方式,对两组治疗3d、1周后的数据分别进行记录,并比较临床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在治疗3d后的心率、呼吸频率略低于对照组(P<0.05),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略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在治疗1周后的心率、呼吸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相对于常规的低分子肝素和华法林治疗方式,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华法林联合抗凝治疗次大面积肺栓塞的治疗方式在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等方面的治疗上疗效显著,且具有治疗时间短、见效快、安全性高的优势,在次大面积肺栓塞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理想,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 华法林治疗 次大面积肺栓塞 安全性
下载PDF
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3
作者 吕云 蔡舸 高彦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3年第11期1384-1385,共2页
目的:讨论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应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心血管内科2007年7月-2009年12月AMI患者100例,按照随机的分组原则分为优质组和传统组,各50例。传统组患者采用一般药物进行治疗,优质组在此基础上... 目的:讨论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应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心血管内科2007年7月-2009年12月AMI患者100例,按照随机的分组原则分为优质组和传统组,各50例。传统组患者采用一般药物进行治疗,优质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经过不同药物治疗后心肌酶谱、心电图检查以及射血分数、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治疗后优质组心肌酶谱变化时间为10.34±1.33小时,ST段变化时间为1.50±2.42小时均显著低于传统组15.91±3.22小时,8.52±1.36小时,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组治疗后射血分数为(67.32±4.74)%显著高于传统组(34.78±5.87)%,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26.34%显著低于传统组56.3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组优于传统组。结论: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相对于传统药物治疗来说作用显著.操作简单,安全系数高且并发症发生率低,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 传统疗法 临床价值
下载PDF
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应用
4
作者 柴俊德 《中国实用医刊》 2016年第23期106-108,共3页
目的分析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使用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使用尿... 目的分析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使用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使用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sT段变化时间为(1.49±2.3)h,心肌酶谱变化时间为(9.58±1.2)h;对照组分别为(9.0±2.1)h、(16.2±1.2)h,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次,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射血分数为(68.6±5.0)%,对照组为(34.14-5.0)%,对照组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另外,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8%,对照组为82.22%,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2%,对照组为13.33%,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使用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有助于帮助患者恢复心功能,疗效更为显著,且安全性高,可在临床中大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 治疗效果 急性心肌梗死
原文传递
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15
5
作者 关跃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13年第6期18-20,共3页
目的具体总结现阶段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治疗方法、效果,为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治疗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治疗的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临床药物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硝酸甘油静滴、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 目的具体总结现阶段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治疗方法、效果,为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治疗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治疗的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临床药物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硝酸甘油静滴、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阿司匹林口服)和观察组(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尿激酶静脉滴注溶栓治疗)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临床症状变化时间。结果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观察指标进行统计,经分析证实观察组患者总体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来说,行尿激酶、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总体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比例,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并发症 时间变化 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
下载PDF
不同封管方式对行血液透析治疗患者深部静脉置管感染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刘玉清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第12期2035-2036,共2页
目的:探究不同封管方式对血透患者深部静脉置管感染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8年10月于我院进行血透治疗的患者7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尿激酶,观察组采用尿激酶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肝素钠混合液封管。... 目的:探究不同封管方式对血透患者深部静脉置管感染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8年10月于我院进行血透治疗的患者7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尿激酶,观察组采用尿激酶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肝素钠混合液封管。治疗14d后比较两组生化指标[C反应蛋白(CRP)、外周白细胞(WBC)、血沉(ESR)]及导管血流量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CRP(7.89±2.03)mg/L、WBC(5.46±1.37)×10^9/L、ESR(14.31±1.78)mm/h,均低于对照组的(10.18±2.55)mg/L、(6.49±1.69)×10^9/L、(16.43±2.05)mm/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第14天导管血流量(237.23±14.83)ml/min,高于对照组的(226.46±14.15)ml/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激酶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肝素钠混合液封管可减轻血透患者深静脉置管感染症状,提高导管血流量,促进患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尿激酶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肝素钠混合液封管 深部静脉置管感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