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采血点对血液透析患者尿素下降率及护患满意度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曾蜀春 简讯 +1 位作者 叶丽 吴宁 《浙江医学》 CAS 2021年第9期979-981,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采血点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尿素下降率(URR)及护患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至10月在四川绵阳四〇四医院血液透析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100例,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研究方法。2019年6月前,患者采取透析结束后另择外... 目的探讨不同采血点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尿素下降率(URR)及护患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至10月在四川绵阳四〇四医院血液透析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100例,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研究方法。2019年6月前,患者采取透析结束后另择外周静脉采血点抽取血液样本检测透析后肾功能指标,为对照组。2019年6月开始,患者采取透析结束后停止超滤,适当减慢血流量维持15 s后在透析管路动脉端采血点直接抽取透析后血液样本检测透析后肾功能指标,为观察组。观察并比较两组URR平均值、URR合格率、护患满意度。结果观察组URR平均值高于对照组(0.710±0.04比0.635±0.04,P<0.05),URR合格率亦高于对照组(68.30%比45.06%,P<0.05)。观察组护、患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透析结束后通过透析管路动脉端采血点抽取透析后血液标本检测肾功能指标,URR结果更准确,且能提高护患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尿素下降率 采血点 满意度
下载PDF
股静脉中段穿刺对重症血液净化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影响
2
作者 齐佳 陈功灵 +2 位作者 杨小霞 龚翠苗 梁小英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058-0061,共4页
分析股静脉中段穿刺对重症血液净化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影响。方法 选取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2020年12月~2024年2月收入的93例重症血液净化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5)与研究组(n=48)。两组均实施B超引导下深静脉留置透析管,... 分析股静脉中段穿刺对重症血液净化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影响。方法 选取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2020年12月~2024年2月收入的93例重症血液净化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5)与研究组(n=48)。两组均实施B超引导下深静脉留置透析管,其中对照组采取腹股沟韧带中点穿刺,研究组采取股静脉中段穿刺。统计一次穿刺成功率、一次置管成功率、导管头端异位发生率、误入动脉发生率、神经损伤发生率、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股静脉与股动脉重叠率,测定穿刺置管操作时间、最大血流量、尿素下降率并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一次置管成功率、最大血流量、尿素下降率高于对照组(P<0.05),导管头端异位发生率、误入动脉发生率、神经损伤发生率、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股静脉与股动脉重叠率低于对照组(P<0.05),穿刺置管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股静脉中段穿刺能够预防重症血液净化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降低穿刺置管操作难度并提高操作精度,提高血液净化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血液净化 股静脉中段穿刺 导管相关感染 最大血流量 尿素下降率
下载PDF
透析液流量对血液透析充分性的影响 被引量:25
3
作者 边琪 李保春 +4 位作者 袁伟杰 傅鹏 苏红 何鸣峰 崔若兰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5期434-437,共4页
目的:观察增加透析液流量(Qd)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透析充分性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稳定透析6个月以上的MHD患者38例。血透透析液流量定于500ml/min和800ml/min各透析4周,其他透析参数透析时间,血流量(Qb),超滤量和透析器型号与... 目的:观察增加透析液流量(Qd)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透析充分性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稳定透析6个月以上的MHD患者38例。血透透析液流量定于500ml/min和800ml/min各透析4周,其他透析参数透析时间,血流量(Qb),超滤量和透析器型号与面积不变。每种Qd量于第3周和第4周分别测定透析前后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水平,记录每次透析的透析时间、超滤量及透析后体重(W),并根据Kt/V的自然对数公式计算Kt/V、尿素下降率(URR),取2次测定值的平均值作为患者该透析液流量的Kt/V。同时检测第4周及第8周透析前的血红蛋白(Hb)和红细胞压积(Hct)水平。采用成对t检验和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研究中每例患者构成自身对照,研究前后一般情况完全一致。Qd为800ml/min时URR及Kt/V值均较Qd流量为500ml/min时增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Cr下降率、Hb和Hct水平略有增加趋势,无显著性差异。Qd为800ml/min时透析后URR>65%的百分数明显高于Qd为500ml/min时,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将Qd从500ml/min增加至800ml/min,可显著增加URR、增加Kt/V,提高透析充分性达标率。800ml/min透析液流量的MHD可选择性用于不便于延长治疗时间和提高血流量达到透析充分性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净化 透析液流量 透析充分性 尿素下降率 尿素清除指数
下载PDF
无抗凝血液滤过在有高危出血风险重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杨荣利 刘大为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51-655,共5页
目的探讨无抗凝血液滤过技术在有高危出血风险的危重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5年12月~2006年12月在我院ICU病房接受床旁血液滤过治疗的4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无抗凝血液滤过与常规肝素抗凝血液滤过方法进行比... 目的探讨无抗凝血液滤过技术在有高危出血风险的危重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5年12月~2006年12月在我院ICU病房接受床旁血液滤过治疗的4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无抗凝血液滤过与常规肝素抗凝血液滤过方法进行比较。结果41例患者共进行了224次血液滤过治疗,其中有27例患者因存在高危出血风险而进行了114次(50.89%)无抗凝血液滤过,其他110次(49.11%)血液滤过采用常规肝素抗凝。无抗凝血液滤过的管路寿命明显低于常规肝素抗凝血液滤过[(13.21±9.73)hvs.(28.35±26.43)h,P<0.01]。管路寿命与治疗前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及血小板(PLT)水平无相关性(P>0.05)。两种治疗后血肌酐、尿素氮、血钾及pH值均有显著改善(P<0.05);尿素下降率在肝素抗凝血液滤过和无抗凝血液滤过分别为(38.4±26.7)%和(24.3±13.2)%。两种治疗后PLT及Fbg均有显著下降(P<0.01)。无抗凝血液滤过治疗前后PT和APTT无明显变化(P>0.05);肝素抗凝血液滤过治疗后APTT明显延长(P<0.01),而PT未产生明显改变(P>0.05)。21例起初行肝素抗凝血液滤过的患者中有7例出现出血并发症而改为无抗凝血液滤过。41例患者中有17例于住院期间死亡(41.5%),无患者死于血液滤过的并发症。结论无抗凝血液滤过技术不引起凝血指标明显延长,可减少出血风险;虽然在管路寿命及溶质下降率方面略逊于肝素抗凝血液滤过,但对于临床上需要血液净化治疗的有高危出血风险的患者来说,不失为一种较好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滤过 无抗凝 肝素 出血 尿素下降率
下载PDF
透析液流量对血液透析充分性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廖淑惠 郑建华 陈兴娅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1年第3期93-94,共2页
目的探讨提高透析液流量对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长期规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30例,血流量为350-400 ml/min,透析液流量从常规500 ml/min增加至800 ml/min进行13周,其他透析参数(透析时间、血流量、透析器、超滤... 目的探讨提高透析液流量对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长期规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30例,血流量为350-400 ml/min,透析液流量从常规500 ml/min增加至800 ml/min进行13周,其他透析参数(透析时间、血流量、透析器、超滤量)及药物治疗不变。增加透析液流量的前两周及增加后的第12和13周测定透析前后(每周最后一次透析时采集标本)尿素氮、肌酐,并记录每次透析的时间、超滤量、透后体重,再计算出尿素清除指数(Kt/V)和尿素下降率(URR),取两次测定值的平均值,观察透析液流量对Kt/V和URR的影响。结果透析液流量为800 ml/min时Kt/V值和URR较透析液流量为500 ml/min时有所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透析液流量从500 ml/min增加至800ml/min,可增加Kt/V值和URR,提高血液透析充分性。对于不便增加透析时间和提高血流量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可增加透析液流量为800 ml/min来提高血液透析充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析液流量 血液透析充分性 尿素清除指数 尿素下降率
下载PDF
血流量对不同体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王志宏 刘书馨 +2 位作者 常明 邢淑巧 付瑶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1年第10期36-37,共2页
目的探讨血流量对不同体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血液透析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332例,记录患者干体重、超流量、计算KT/V、URR,根据KT/V是否达标将患者分为KT/V≥1.2和KT/V〈1.2两组,比较两组干... 目的探讨血流量对不同体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血液透析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332例,记录患者干体重、超流量、计算KT/V、URR,根据KT/V是否达标将患者分为KT/V≥1.2和KT/V〈1.2两组,比较两组干体重、年龄、超滤量、血流量、KT/V和URR的差异。对KT/V〈1.2的大体重患者,在心血管状况和内瘘血流量允许的情况下,增加患者血流量,观察KT/V的达标率和KT/V、URR变化。结果1、332例患者中KT/V≥1.2的227例,占68.4%;KT/V〈1.2的95例,占31.6%。对KT/V≥1.2和KT/V〈1.2两组进行比较,发现:(1)两组间在年龄、超滤量、血流量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2)干体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KT/V≥1-2组干体重显著低于KT/V〈1.2组(59.7±9.14vs73.3±11.3);(3)KT/V≥1.2组URR显著高于KT/V〈1.2组(P〈0.05)。2、对KT/V〈1.2的大体重(平均体重73.8±8.5kg)患者,在心血管状况和内瘘血流量允许的情况下,对其中50例患者增加血流量,由以前平均血流量228.7±21.5ml/min升至调整后平均血流量2593±16.1ml/min,结果显示血流量增加前50例患者的KT/V均小于1.2,血流量增加后KT/V≥1.2的达23例,占46.0%,显著提高了KT/V的达标率。3、血流量增加后50例大体重患者的KT/V显著升高(1.17±0.15VS1.04±0.11,P〈0.05),URR显著增加(0.63±0.05vs0.58±0.04,P〈0.05)。结论血流量对不同体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存在明显的影响,对体重较大的患者提高血流量后URR及KT/V明显提高耳.达标率增加,血流量是影响血液透析充分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充分性 尿素清除指数 尿素下降率 血流量 干体重
下载PDF
血流量对血液透析充分性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石东英 孙德珍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07年第5期577-578,共2页
目的:观察增加血流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透析充分性的影响。方法: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25例,设定血液透析开始后血流量在200ml/min、260ml/min各透析4周,分别在第3周和第4周透析时选取1次计算各组尿素清除指数(Kt/V)及尿素下降... 目的:观察增加血流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透析充分性的影响。方法: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25例,设定血液透析开始后血流量在200ml/min、260ml/min各透析4周,分别在第3周和第4周透析时选取1次计算各组尿素清除指数(Kt/V)及尿素下降率(URR),取两次测定值的平均值作为患者该血流量的Kt/V及URR,采用成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观察增加血流量对Kt/V及URR的影响。结果:本研究中每例患者构成自身对照,研究前后一般情况一致。血流量为260ml/min时Kt/V及URR均较血流量在200ml/min时增加,且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血流量从200ml/min增加至260ml/min,可增加Kt/V及URR,提高透析充分性,进一步明确血流量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质量控制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量 血液透析充分性 尿素清除指数 尿素下降率
下载PDF
运动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覃艳斯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8年第8期45-47,共3页
目的探讨运动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8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透析过程中给予透析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运动干预,持续3个月。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运动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8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透析过程中给予透析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运动干预,持续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干预3个月时尿素清除指数(Kt/V)、尿素下降率(URR)、残余肾功能(RRF)和血压状况。结果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Kt/V,RRF,URR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值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过程中运动干预可以提高血液透析充分性,提升透析效果,改善透析低血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运动干预 尿素清除指数 尿素下降率 残余肾功能 血压
下载PDF
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中自体动静脉内瘘和带隧道带涤纶套透析导管临床应用对比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牟洪宾 王荣 +4 位作者 徐军 周刚 毕光宇 陈蕊 王海霞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3年第12期81-85,共5页
目的对比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中自体动静脉内瘘(AVF)和带隧道带涤纶套透析导管(TCC)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8月收治的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慢性肾衰竭112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AVF组(采用AVF血液透析)和TCC组(采用... 目的对比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中自体动静脉内瘘(AVF)和带隧道带涤纶套透析导管(TCC)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8月收治的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慢性肾衰竭112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AVF组(采用AVF血液透析)和TCC组(采用TCC血液透析)2组各56例。比较2组透析6个月后血液透析相关指标[尿素清除率(Kt/V)、尿素下降率(URR)、透析有效血流量(Qb)],透析前和透析3、6个月后营养状态指标、肾功能指标、血栓弹力图参数(α角和k值)及血清高级氧化蛋白产物(AOPP)、褪黑素(MT)水平,以及透析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透析6个月后,AVF组Kt/V、URR和Qb高于或大于TCC组(P<0.01)。透析3和6个月后,AVF组营养状态指标、k值和血清MT高于TCC组,肾功能指标、α角和血清AOPP低于TCC组(P<0.05,P<0.01)。透析期间,AVF组总并发症发生率(7.14%,4/56)低于TCC组(23.21%,13/56)(P<0.05)。结论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采用AVF治疗效果优于TCC,可促进机体代谢废物排出,改善营养状态及肾功能,减少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和骨质疏松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功能不全 血液透析 自体动静脉内瘘 带隧道带涤纶套透析导管 尿素清除 尿素下降率 白蛋白 尿素
下载PDF
国产高通量透析器对β2-微球蛋白的清除率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白卓卓 陈建文 +2 位作者 张进京 王素珍 马坚毅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56-658,共3页
随着患者生存时间的延长,透析相关的长期并发症,如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简称β2-MG,是由淋巴细胞、血小板、多形核白细胞产生的一种球蛋白,分子质量为11800u)沉积引起的淀粉样病变、皮肤瘙痒、顽固性高血压以及心血... 随着患者生存时间的延长,透析相关的长期并发症,如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简称β2-MG,是由淋巴细胞、血小板、多形核白细胞产生的一种球蛋白,分子质量为11800u)沉积引起的淀粉样病变、皮肤瘙痒、顽固性高血压以及心血管合并症的发生逐渐增加,成为影响血液透析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的主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透析器 Β2-微球蛋白 尿素下降 β2-微球蛋白清除
原文传递
不同血液透析滤过器对终末期肾脏病患者高血压及毒素清除效果1例
11
作者 陈强 华青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3期241-243,共3页
慢性肾衰竭是各类原发与继发的慢性肾脏疾病不断恶化的统称,继而伴有肾功能不全的表现,为此临床上常常又将这些疾病统称为终末期肾脏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当前临床上针对各类ESRD主要采取血液透析的方式进行治疗,其中高... 慢性肾衰竭是各类原发与继发的慢性肾脏疾病不断恶化的统称,继而伴有肾功能不全的表现,为此临床上常常又将这些疾病统称为终末期肾脏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当前临床上针对各类ESRD主要采取血液透析的方式进行治疗,其中高容量的血液透析模式在常规血液透析清除大分子物质的基础上,还能将血液中的小分子物质清除掉,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高血压、贫血、减轻皮肤瘙痒等多方面的效果,同时提高透析患者生活质量。临床实践发现,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并发症较多,采取不适合患者的治疗模式,可能会影响患者的预后。本文分别使用欧赛OCI-HD180与百特Polyflux140H进行12周的治疗对比的案例1例,以探讨不同的血液透析滤过器对于患者透析治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容量血液透析滤过 血压控制 终末期肾病 甲状旁腺激素 Β2-微球蛋白 尿素下降率
下载PDF
不同动静脉瘘穿刺方式对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干雁群 郑志波 《中华全科医学》 2023年第6期981-984,共4页
目的动静脉穿刺针插入技术可显著影响透析效果,本文旨在探究不同穿刺方式对透析充分性的影响差异以供临床实践参考。方法以2020年1月—2021年10月至浙江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进行透析的21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区域、绳梯和扣眼3种不同穿... 目的动静脉穿刺针插入技术可显著影响透析效果,本文旨在探究不同穿刺方式对透析充分性的影响差异以供临床实践参考。方法以2020年1月—2021年10月至浙江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进行透析的21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区域、绳梯和扣眼3种不同穿刺方式,采集患者临床信息,通过透析开始后6个月内的平均尿素清除指数(Kt/V)和尿素下降率(urea reduction ratio,URR)比较透析的充分性差异,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患者透析龄为(55.6±2.8)个月,动静脉内瘘使用时间为(45.3±1.6)个月。穿刺技术中区域穿刺法116例(53.5%),绳梯穿刺70例(32.2%),扣眼穿刺31例(14.3%)。Kt/V、URR值与动静脉瘘位置间存在显著关联,肱动脉-头静脉内瘘组患者的Kt/V及URR值更优于桡动脉-头静脉内瘘组患者(P值分别为0.002、0.028)。穿刺针沿顺行方向使得Kt/V增加了0.892倍(95%CI:0.851~0.963,P=0.033),而穿刺方法、动脉针旋转、动静脉瘘位置和动静脉针是否位于同一血管节段对Kt/V、URR值即透析充分性无显著影响(均P>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瘘穿刺方式中穿刺针方向与血流方向一致时可增加血液透析的充分性,不同穿刺方式、插入后动脉针旋转及动静脉穿刺针位于同一血管节段均不会对透析充分性产生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穿刺 动静脉瘘 尿素清除指数 尿素下降率
原文传递
运动管理金字塔图片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艳萍 蔡瑜玮 +1 位作者 毛伟君 程盈盈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8期763-765,共3页
探究运动管理金字塔图片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1月,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恩泽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血液透析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2例,对照组2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干预,观察... 探究运动管理金字塔图片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1月,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恩泽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血液透析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2例,对照组2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接受运动管理金字塔图片干预,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率、自我护理能力以及尿素下降率和清除指数。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睡眠障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χ^2=5.793,P=0.01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各项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14,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尿素下降率和尿素清除指数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运动管理金字塔图片能够有效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睡眠和自我护理能力,对于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管理金字塔图片 血液透析 睡眠障碍 自我护理能力 尿素下降率 尿素清除指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