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23欧洲泌尿外科学会指南:非神经源性男性下尿路症状管理解读
1
作者 邓文 李备 +2 位作者 杜广辉 杨为民 陈园 《临床外科杂志》 2024年第1期41-44,共4页
下尿路症状(LUTS)常见于成年男性,不仅对人们的生活质量造成不利影响,还会给病人和医疗保健系统带来经济负担^([1])。其中,非神经源性良性LUTS主要包括良性前列腺梗阻(BPO)、逼尿肌过度活动/膀胱过度活动(OAB)和夜间多尿。2023年8月2日... 下尿路症状(LUTS)常见于成年男性,不仅对人们的生活质量造成不利影响,还会给病人和医疗保健系统带来经济负担^([1])。其中,非神经源性良性LUTS主要包括良性前列腺梗阻(BPO)、逼尿肌过度活动/膀胱过度活动(OAB)和夜间多尿。2023年8月2日欧洲泌尿外科学会(EAU)发布了《非神经源性男性下尿路症状管理指南》。该指南对40岁及以上男性非神经源性LUTS提供了基于循证医学的评估和治疗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神经尿路症状 指南解读
下载PDF
神经源性下尿路功能障碍中尿源性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孙朋浩 宋伟 《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4年第1期54-58,共5页
神经源性下尿路功能障碍(neurogenic lower urinary tract dysfunction,NLUTD)是一类由神经系统病变导致膀胱和(或)尿道功能障碍产生的一系列并发症的疾病总称。目前,对于该疾病的诊断与监测主要基于侵入性尿流动力学检查。有研究发现,... 神经源性下尿路功能障碍(neurogenic lower urinary tract dysfunction,NLUTD)是一类由神经系统病变导致膀胱和(或)尿道功能障碍产生的一系列并发症的疾病总称。目前,对于该疾病的诊断与监测主要基于侵入性尿流动力学检查。有研究发现,一些尿源性生物标志物在NLUTD患者的尿液中升高,例如神经生长因子、前列腺素、炎性细胞因子、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参与细胞外基质降解的蛋白质等。这些尿源性生物标志物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监测方法或许可以为该疾病的诊断与监测带来突破,并进一步成为尿动力学检查的一种微创替代方法。基于此,本文总结了多种用于NLUTD及其并发症诊断与监测的尿液生物标志物,并分析目前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尿路功能障碍 神经膀胱 尿液分析 生物标志物
下载PDF
经腹壁超声测量膀胱壁厚度对神经源性下尿路功能障碍患者上尿路损害的评估价值
3
作者 费晓冬 侯笑 +3 位作者 马柯 王兆清 王平萍 胡宇凡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6期47-49,共3页
目的:探讨经腹壁超声测量膀胱壁厚度(BWT)对神经源性下尿路功能障碍(NLUTD)患者发生上尿路损害(UTD)的评估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期间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96例NLUTD患者,均接受血清肌酐(SCr)、泌尿系超声等... 目的:探讨经腹壁超声测量膀胱壁厚度(BWT)对神经源性下尿路功能障碍(NLUTD)患者发生上尿路损害(UTD)的评估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期间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96例NLUTD患者,均接受血清肌酐(SCr)、泌尿系超声等检查判断UTD发生情况,并据此分为UTD组(证实发生UTD)和No-UTD组(未发生UTD);同时所有NLUTD患者均接受经腹壁超声检查,获取BWT测量值。比较两组NLUTD患者的相关资料和BWT测量值,先采用多因素Logistic分析验证NLUTD患者BWT测量值与UTD发生的风险关系,若明确为独立危险因素后,则进一步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BWT测量值对NLUTD患者发生UTD的定量评估价值,获取最佳截断值(cut-off)。结果:96例NLUTD患者UTD发生率为45.83%(44/96),UTD组44例,No-UTD组52例。UTD组NLUTD病程长于No-UTD组,尿培养阳性率、亚硝酸盐阳性率高于No-UTD组,BWT测量值大于No-UT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NLUTD病程(OR=1.437,95%CI:1.105~3.057)、BWT测量值(OR=2.039,95%CI:1.218~4.276)均是NLUTD患者发生UTD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ROC曲线分析显示,BWT测量值诊断NLUTD患者发生UTD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98(95%CI:0.694~0.902),cut-off为3.87 mm,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依次为84.09%、69.23%、76.04%。结论:经腹壁超声测量BWT可作为临床定量评估NLUTD患者UTD发生风险的有效影像学指标,为制定NLUTD治疗和随访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尿路功能障碍 尿路损害 经腹壁超声 膀胱壁厚度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下载PDF
尿路源性大肠埃希菌导致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后感染1例并文献复习
4
作者 何凡 冯宗贤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3年第5期548-550,共3页
脊柱手术部位感染一类严重并发症,其发生率为0.7%~10.9%[1-2],而内置物及特殊的解剖特点导致腰椎后路融合内固定术后深部感染的治疗更加棘手。引起脊柱感染最常见的致病微生物为革兰氏阳性菌,其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最为常见,约占所有脊... 脊柱手术部位感染一类严重并发症,其发生率为0.7%~10.9%[1-2],而内置物及特殊的解剖特点导致腰椎后路融合内固定术后深部感染的治疗更加棘手。引起脊柱感染最常见的致病微生物为革兰氏阳性菌,其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最为常见,约占所有脊柱感染的50%[3],其次是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引发尿路感染并造成脊柱感染的病例报道较少[4-6],也未见因尿路感染导致腰椎术后感染并造成严重后果的报道。笔者于2021-08诊治1例尿路源性大肠埃希菌导致腰椎术后感染,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手术部位感染 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 大肠埃希菌 尿路源性
原文传递
青年男性下尿路排尿功能障碍影像尿动力特点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张贺林 黄贤德 +2 位作者 杨晓春 李二强 郭利君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32-36,共5页
目的探讨青年男性人群中下尿路排尿障碍影像尿流动力学检查结果、特点及对临床诊治的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21年9月因下尿路排尿障碍就诊于甘肃省人民医院泌尿外科行影像尿动力的106例青年男性(18~45岁)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 目的探讨青年男性人群中下尿路排尿障碍影像尿流动力学检查结果、特点及对临床诊治的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21年9月因下尿路排尿障碍就诊于甘肃省人民医院泌尿外科行影像尿动力的106例青年男性(18~45岁)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及影像尿动力特点。结果106例患者中,有明确的神经系统病变导致神经源性下尿路功能障碍患者55例(52.44%),非神经源性下尿路功能障碍患者51例(48%)。神经源性下尿路功能障碍患者中排尿困难是最常见的症状,占76.74%;腰骶部病变为主要原因(76.36%);影像尿动力主要诊断为逼尿肌肌力不同程度的减弱。非神经源性下尿路功能障碍患者中主要症状为尿频(48.72%)、排尿困难(48.72%),存在2个及2个以上下尿路症状的患者约58.97%,主要诊断为逼尿肌无力(35.90%)。结论青年男性神经源性下尿路功能障碍多为逼尿肌肌力不同程度的减弱、逼尿肌括约肌协调失调及膀胱顺应性降低;非神经源性多为逼尿肌过度活动(DO)及逼尿肌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男 影像尿动力 尿路症状 LUTS 神经尿路功能障碍
下载PDF
两端膨大式尿道记忆支架在神经源性排尿障碍的临床应用
6
作者 卫中庆 易超然 +2 位作者 宋涛 罗锐 孙则禹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1832-1834,共3页
目的制备个体化两端膨大式尿道支架治疗神经源性下尿路功能障碍患者,对其疗效作评估。方法对21例神经源性损伤致下尿路功能性梗阻患者采用个体化两端膨大式尿道支架,经尿道支架置入器植入后尿道(支架置于膀胱颈与尿道外括约肌之间)。对... 目的制备个体化两端膨大式尿道支架治疗神经源性下尿路功能障碍患者,对其疗效作评估。方法对21例神经源性损伤致下尿路功能性梗阻患者采用个体化两端膨大式尿道支架,经尿道支架置入器植入后尿道(支架置于膀胱颈与尿道外括约肌之间)。对术前、术后的排尿量、剩余尿量、尿动力学指标、肾积水程度、血清肌肝及尿素氮等项指标作比较,评估疗效。结果获得随访的19例中,平均排尿量由234.3ml增至385.4ml,平均剩余尿量由327.3ml降至45.2ml,平均逼尿肌漏尿点压由63.1cmH2O降至32.4cmH2O,最大排尿压由126.0cmH2O降至76.0cmH2O,最大尿流率由6.3ml/s升至16.5ml/s,肾积水程度及血清肾功能指标有改善(P<0.05),未有严重尿失禁及支架移位,1例有结石形成。结论应用个体化两端膨大式尿道记忆支架能减少了尿失禁和支架移位,明显改善患者的排尿功能,减少膀胱剩余尿量,保护患者的肾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治疗神经源性下尿路功能障碍的一种较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尿路功能障碍 尿道支架 植入术
下载PDF
神经源性尿路功能障碍大鼠输尿管平滑肌细胞Ca2+变化的意义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庆伟 陶德赏 +4 位作者 王晓飞 王焱 刘欣健 吕宇涛 文建国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943-946,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源性尿路功能障碍(NUTD)早期输尿管平滑肌细胞(USMC)内Ca2+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45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NUTD组、实验对照组(EC组)和空白对照组(BC组)。其中NUTD组离断第1腰椎并破坏骶段脊髓;EC组仅咬... 目的探讨神经源性尿路功能障碍(NUTD)早期输尿管平滑肌细胞(USMC)内Ca2+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45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NUTD组、实验对照组(EC组)和空白对照组(BC组)。其中NUTD组离断第1腰椎并破坏骶段脊髓;EC组仅咬除棘突,未破坏脊髓;BC组未争手术处理。术后1周行影像尿动力学检查,观察3组大鼠逼尿肌功能及膀胱输尿管返流发生情况。模型建立后6周,3组大鼠均行影像尿动力学检查,采用急性酶法获得USMC。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并比较3组细胞内Ca2+浓度差异,并分别用10-8mol/L、10^-7mol/L、10^-6mol/L的BayK8644处理NUTD组细胞,比较其对细胞内Ca2+浓度的影响。结果模型建立6周后,NUTD组大鼠均表现为膀胱逼尿肌无收缩,无逼尿肌过度活动和膀胱输尿管返流。所得细胞免疫荧光证实为USMC。NUTD组USMC内Ca2+荧光强度(FI)(9.80±1.11)显著低于EC组(32.06±3.67)和Bc组(31.44±2.8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8mol/L、10^-7mol/L、10^-6mol/L的BayK8044处理NUTD组细胞的FI相对增加值分别是3.80±1.30、10.04±2.15、19.89±2.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SMC内Ca2+浓度降低可能是神经源性输尿管原发性功能障碍的重要因素之一,钙通道激动剂可对功能受损的USMC内异常Ca2+浓度发挥有效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尿路障碍 输尿管平滑肌细胞 L-型Ca2+通道 BAY K8644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原文传递
儿童非神经源性下尿路功能障碍的影像尿动力学和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张艳 张艳平 +5 位作者 张瑞莉 贾亮花 王庆伟 王焱 陆伟 文建国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8期3001-3006,共6页
目的分析儿童非神经源性下尿路功能障碍(NNLUTD)的影像尿动力学和临床特征。方法纳入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NNLUTD的患儿。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排除神经系统疾病、直肠功能障碍及解剖学畸形... 目的分析儿童非神经源性下尿路功能障碍(NNLUTD)的影像尿动力学和临床特征。方法纳入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NNLUTD的患儿。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排除神经系统疾病、直肠功能障碍及解剖学畸形引起的下尿路功能障碍。所有患儿进行影像尿动力学和尿常规检查,并依据影像尿动力结果分为4组:尿动力结果正常者(Normal组)、单纯逼尿肌过度活动者(DO组)、逼尿肌括约肌协同失调者(DSD组)和逼尿肌活动低下者(DU组)。分析4组患儿临床症状、影像尿动力学结果、尿路感染(UTI)和膀胱输尿管反流(VUR)比例等。结果共173例患儿纳入本研究,男103例、女70例,年龄(7.2±3.3)岁。Normal组46例(26.6%),DO组63例(36.4%),DSD组39例(22.5%)和DU组25例(14.5%)。DSD组和DU组VUR比例均高于Normal组和DO组[18例(46.2%)和11例(44.0%)比7例(15.2%)和14例(22.2%),均P<0.05],DO组VUR患儿中男性构成比高于女性[12例(32.4%)比2例(7.7%),P=0.020];DSD组和DU组UTI比例均高于DO组[16例(41.0%)和12例(48.0%)比12例(19.0%),均P<0.05],Normal组、DO组和DU组UTI患儿中女性构成比均高于男性[9例(45.0%)比4例(15.4%)、8例(30.8%)比4例(10.8%)和7例(87.5%)比5例(29.4%),均P<0.05]。DSD组最大逼尿肌压力高于Normal组、DO组和DU组[(95±47)比(43±18)、(56±18)和(12±9)cmH_(2)O,均P<0.05,1 cmH_(2)O=0.098 kPa];与Normal组和DO组两组相比,DSD组和DU组两组残余尿量均较多[(58±38)和(70±62)比(8±8)和(8±7)ml],两组低顺应性膀胱比例均较高[15例(38.5%)和11例(44.0%)比1例(2.2%)和10例(15.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DO组、DSD组和DU组最大膀胱容量均低于Normal组[(178±61)、(184±81)和(194±93)比(256±92)ml,均P<0.05]。4组患儿之间尿急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ormal组、DO组、DSD组和DU组分别为13例(28.3%)、41例(65.1%)、22例(56.4%)和11例(44.0%),P=0.001];4组患儿之间排尿困难比例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Normal组、DO组、DSD组和DU组分别为5例(10.9%)、18例(28.6%)、20例(51.3%)和15例(60.0%),P<0.001]。结论儿童NNLUTD 4种类型具有不同的影像尿动力学特征。DSD和 DU患儿VUR和UTI发生率较高,可能与膀胱顺应性降低和残余尿量增多相关。影像尿动力学检查为临床诊治难治性NNLUTD患儿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尿路功能障碍 非神经 影像尿动力 症状 横断面研究
原文传递
骶神经调控术和胫后神经电刺激治疗非神经源性下尿路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曹德宏 吴康 +4 位作者 李金泽 黄引 柳良仁 艾建忠 魏强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22年第8期638-641,共4页
下尿路功能障碍(LUTD)是以尿频、尿急、尿失禁、尿潴留、排尿困难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常见临床疾病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药物和手术作为LUTD的传统治疗方法对难治性LUTD疗效欠佳。近年来,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作为一种可选的治... 下尿路功能障碍(LUTD)是以尿频、尿急、尿失禁、尿潴留、排尿困难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常见临床疾病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药物和手术作为LUTD的传统治疗方法对难治性LUTD疗效欠佳。近年来,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作为一种可选的治疗方法,在对保守治疗无效的非神经源性LUTD的治疗中,取得了良好效果。本文通过对骶神经调控术和胫后神经电刺激治疗非神经源性LUTD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非神经源性LUTD的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神经尿路功能障碍 骶神经调控术 胫后神经电刺激
原文传递
膀胱壁厚度预测神经源性下尿路功能障碍患者上尿路损害的价值 被引量:8
10
作者 崔艳红 谢克基 欧汝彪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77-381,共5页
目的 探讨神经源性下尿路功能障碍(NLUTD)患者膀胱壁厚度(BWT)与上尿路损害(UTD)的相关性,以及BWT预测UTD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161例NLTUD患者的临床资料,男92例,女69例。年龄(39.5±18.4... 目的 探讨神经源性下尿路功能障碍(NLUTD)患者膀胱壁厚度(BWT)与上尿路损害(UTD)的相关性,以及BWT预测UTD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161例NLTUD患者的临床资料,男92例,女69例。年龄(39.5±18.4)岁,范围18-81岁。83例伴肾盂积水,64例伴单侧或双侧输尿管积水,14例伴输尿管膀胱反流。30例血肌酐(SCr)异常,SCr(290.7±164.0)μmol/L,范围125-938μmol/L。17例GFR〈90 ml/(min·1.73 m2),GFR(45.2±23.0)ml/(min·1.73 m2),范围84.3-14.6 ml/(min·1.73 m2)。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合并UTD)和对照组(无UTD)。试验组101例,男60例,女41例;年龄为(37.9±19.1)岁;伴肾盂积水59例,输尿管积水12例,膀胱输尿管反流14例,SCr异常30例,GFR异常17例。对照组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龄(42.3±16.8)岁;伴肾盂积水5例,输尿管积水2例,无膀胱输尿管反流、SCr及GFR异常病例。两组性别比例、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61例均行超声检查测量BWT。119例行尿动力学检查。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BWT和尿动力学参数的差异。采用ROC曲线确定BWT诊断UTD的临界值,分析BWT与UTD、尿动力学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本研究161例的BWT为2-25 mm,中位值7.0 mm(7.1 mm)。尿动力学检查结果示,膀胱顺应性0.8-141.5 ml/cmH2O,中位值12.7 ml/cmH2O(22.8 ml/cmH2O);膀胱最大测压容量(MCC)49-700 ml,中位值256 ml(171 ml);充盈期最大逼尿肌压力(Pdetmax)3-144 cmH2O(1 cmH2O=0.098 kPa),中位值34 cmH2O(19.1 cmH2O)。试验组和对照组的BWT中位值分别为9.0 mm(5.0 mm)和4.0 mm(5.7 mm),膀胱顺应性中位值分别为9.3 ml/cmH2O(15.3 ml/cmH2O)和24.2 ml/cmH2O(38.7 ml/cmH2O),MCC中位值分别为225.0 ml(159.0 ml)和310.6 ml(140.5 ml),Pdetmax中位值分别为40.0 cmH2O(20.4 cmH2O)和29.2 cmH2O(18.4 cmH2O),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5.931,P〈0.001;Z=-4.07,P〈0.05;Z=-2.22,P〈0.05;Z=-2.92,P〈0.05)。多因素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BWT与膀胱顺应性和MMC呈负相关(r=-0.419,P〈0.001;r=-0.198,P=0.031),与Pdetmax呈正相关(r=0.251,P=0.006)。根据ROC曲线确定BWT临界值为4.8 mm,BWT≥4.8 mm预测UDT的敏感性为86.1%,特异性为53.3%。结论 BWT增厚是NLUTD患者存在UTD的危险因素之一。当BWT≥4.8 mm时,NLUTD患者存在UTD的可能性大。可考虑将BWT作为NLUTD患者诊断UTD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尿路功能障碍 膀胱壁厚度 尿路损害 尿动力学检查
原文传递
尿管源性尿路感染的预防及护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1
作者 吕玲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0年第16期1974-1976,共3页
尿路感染是最常见的院内获得性感染,严重时可以引起菌血症或败血症,导致全身疾病反应,延长住院时问,增加住院患者的死亡率。研究普遍认为导致其发生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留置尿管,被称为尿管源性尿路感染(CAUTI)。为此,笔者从CAUT... 尿路感染是最常见的院内获得性感染,严重时可以引起菌血症或败血症,导致全身疾病反应,延长住院时问,增加住院患者的死亡率。研究普遍认为导致其发生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留置尿管,被称为尿管源性尿路感染(CAUTI)。为此,笔者从CAUTI的预防,发生及护理等方面进行了相关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管尿路感染 预防 护理 综述文献
原文传递
尿管源性尿路感染的预防及护理措施研究进展(综述)
12
作者 柴旭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11年第4期71-73,共3页
尿路感染是最常见的院内获得性感染,严重时可以引起菌血症或败血症,导致全身疾病反应,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患者的死亡率。研究普遍认为,导致其发生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留置尿管,被称为尿管源性尿路感染(Catheter-associated urinarytra... 尿路感染是最常见的院内获得性感染,严重时可以引起菌血症或败血症,导致全身疾病反应,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患者的死亡率。研究普遍认为,导致其发生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留置尿管,被称为尿管源性尿路感染(Catheter-associated urinarytract infection,CAUTI)。经过查阅大量文献,本文从CAUTI的预防,发生及护理等方面对相关知识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管尿路感染 预防 护理
原文传递
经耻骨后尿道中段无张力吊带术治疗女性神经源性压力性尿失禁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付锦高 黄黎明 +3 位作者 李艳仪 梁翠平 余新立 廖勇彬 《重庆医学》 CAS 2019年第A01期147-150,共4页
目的评估经耻骨后尿道中段无张力吊带(retropubic tension-free vaginal tape,RP-TVT,使用合成材料)术治疗女性神经源性压力性尿失禁(NSUI)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1月至2018年7月该院泌尿外科收治的有神经源性疾病史... 目的评估经耻骨后尿道中段无张力吊带(retropubic tension-free vaginal tape,RP-TVT,使用合成材料)术治疗女性神经源性压力性尿失禁(NSUI)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1月至2018年7月该院泌尿外科收治的有神经源性疾病史及压力性尿失禁(SUI)症状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分析患者行RP-TVT术前后ICI-Q-SF、PISQ-12、最大尿流率、膀胱残余尿、生活质量评分(QOL)、症状评分[漏尿次数评分+漏尿量评分]等,评估RP-TVT术治疗女性NSUI的疗效。随访11~66个月,平均(37.05±14.28)个月。结果21例女性患者年龄43~72岁,平均59.71岁。随访3、12、24、36个月完全控尿患者分别85.7%(18/21)、85.0%(17/20)、88.9%(16/18)、86.7%(13/15)。症状评分由(8.67±2.11)分降至(0.67±1.91)分,QOL由(8.43±1.33)分降至(0.87±1.81)分,PISQ-12评分由(21.00±2.41)分增至(24.80±2.60)分。术后不同随访时间点症状评分、QOL、PISQ-12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8例术前合并逼尿肌无力/活动度低的患者术后并发尿潴留。结论RP-TVT治疗女性NSUI效果确切,且安全、微创,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变膀胱 神经尿路症状 压力尿失禁 尿道中段无张力吊带术 经耻骨后
下载PDF
脊髓损伤术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多药耐药菌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晓丹 包丹丹 +2 位作者 李茜 何庆权 宋杨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29-433,共5页
目的 探究脊髓损伤术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多药耐药菌(MDRO)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8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康复中心住院的85例脊髓损伤长期留置导尿管尿路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 目的 探究脊髓损伤术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多药耐药菌(MDRO)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8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康复中心住院的85例脊髓损伤长期留置导尿管尿路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脊髓损伤术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MDRO的影响因素。结果 85例患者共检出病原菌157株,其中革兰阴性菌83株占52.87%,革兰阳性菌45株占28.66%,真菌29株占18.47%,以大肠埃希菌、屎肠球菌、白假丝酵母为主;共检出多药耐药菌43株,包括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科细菌(ESBLs-ECO)、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碳青霉烯肠杆菌科细菌(CRE)、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RPA)、耐碳青霉烯鲍氏不动杆菌(CRAB)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ESBLs-KPN);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留置导尿管时间、住院期间插导尿管次数、抗菌药物用药史和住院时间是脊髓损伤术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MDRO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脊髓损伤长期留置导尿管患者尿路感染耐药菌较多,针对病原菌特点及感染影响因素,制定合理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尽可能降低感染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神经尿路功能障碍 导尿管 尿路感染 多药耐药菌 术后感染: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神经源性膀胱评估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5
作者 杜一婷 梁英 王春芳 《慢性病学杂志》 2018年第1期25-30,共6页
中枢或者周围神经系统病变往往导致不同程度的泌尿系统功能障碍,称为神经源性膀胱(Neurogenic Bladder,NB),或神经源性下尿路功能障碍(Neurogenic Lower Urinary Tract Dysfunction,NLUTD)。NB可引起多种长期并发症,因此全面系统的评估N... 中枢或者周围神经系统病变往往导致不同程度的泌尿系统功能障碍,称为神经源性膀胱(Neurogenic Bladder,NB),或神经源性下尿路功能障碍(Neurogenic Lower Urinary Tract Dysfunction,NLUTD)。NB可引起多种长期并发症,因此全面系统的评估NB的容量、压力、残余尿量、逼尿肌与括约肌协调性等指标,对于重建膀胱功能、保护患者肾功能、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质量以及后续的诊断及治疗都极其重要。本文就NB的评估方法加以综述。以期为NB的规范化管理与并发症的早期预防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膀胱 神经尿路功能障碍 评估方法 尿动力学
原文传递
脊髓损伤后下尿路功能障碍管理 被引量:3
16
作者 杨卫新 《华西医学》 CAS 2022年第5期693-699,共7页
脊髓损伤引起的神经源性下尿路功能障碍的管理是康复科最具挑战性的工作之一。过去的几十年里,脊髓损伤患者的下尿路功能障碍管理取得了相当大的进步。但是,泌尿系统并发症仍然是脊髓损伤患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脊髓损伤患者的下尿路... 脊髓损伤引起的神经源性下尿路功能障碍的管理是康复科最具挑战性的工作之一。过去的几十年里,脊髓损伤患者的下尿路功能障碍管理取得了相当大的进步。但是,泌尿系统并发症仍然是脊髓损伤患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脊髓损伤患者的下尿路功能障碍表现为多种症状和体征,需要全面评估,脊髓损伤患者的下尿路功能障碍管理需要量身定制个体化的治疗方法。该文结合国内外的康复临床实践,阐述了脊髓损伤后下尿路功能障碍的评估和康复治疗进展,并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供临床工作人员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神经尿路功能障碍 尿流动力学 A型肉毒毒素 间歇导尿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