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尿路菌群在女性急性单纯性和反复发作性下尿路感染特征
1
作者
文翔
吴建国
+4 位作者
肖天兵
黄余清
陈燕
熊杰
贾蓓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1-317,共7页
目的:观察尿路菌群在急性单纯性和反复发作性下尿路感染的不同特征,以探索反复发作性尿路感染(recurrent urinary tract infection,rUTI)诊治新方向。方法:纳入2020年5月至2021年9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奉节县人民医院的单纯下...
目的:观察尿路菌群在急性单纯性和反复发作性下尿路感染的不同特征,以探索反复发作性尿路感染(recurrent urinary tract infection,rUTI)诊治新方向。方法:纳入2020年5月至2021年9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奉节县人民医院的单纯下尿路感染女性患者53例,分为急性组27例和反复组26例,收集尿液标本进行尿培养并采用16s核糖体核糖核酸(16 sribosomal ribonucleic acid,16srRNA)二代测序检测尿液中菌群。结果:(1)2组尿路菌群在菌门中,俭菌超门急性组平均值0.004 9±0.0026,反复组平均值0.002 8±0.001 8,浮霉菌门急性组平均值0.003 5±0.001 9,反复组平均值0.002 3±0.002 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44、2.160,P=0.001、0.035);在菌属中,急性组相对丰度平均值较高的菌属中,苍白杆菌属急性组平均值0.026 9±0.010 9,反复组平均值0.017 1±0.010 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72,P=0.001);(2)急性组的α多样性分值中位数与反复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β多样性急性组矩阵距离中位数为0.277(0.225,0.361),反复组矩阵距离中位数为0.319(0.240,0.5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259、R=0.042、P=0.027);(3)组间相对丰度中位数具有明显差异的分类单元有α变形杆菌纲等。结论:急性组和反复组的菌群多样性、菌群相对丰度、优势菌群差异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
感染
尿路菌群
16s核糖体核糖核酸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尿路菌群在女性急性单纯性和反复发作性下尿路感染特征
2
作者
朱金辉
李慧
《医学研究前沿》
2024年第4期34-36,共3页
本研究的目的观察尿路菌群在急性单纯性和反复发作性下尿路感染的不同特征。纳入于2023年6月至2023年12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单纯下尿路感染女性患者66例,分为急性组33例和反复组33例,收集尿液标本进行尿培养,并采用16s...
本研究的目的观察尿路菌群在急性单纯性和反复发作性下尿路感染的不同特征。纳入于2023年6月至2023年12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单纯下尿路感染女性患者66例,分为急性组33例和反复组33例,收集尿液标本进行尿培养,并采用16s核糖体核糖核酸二代测序检测尿液中菌群。研究结果表明,急性单纯性下尿路感染女性患者的尿液中菌群多样性较低,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中以大肠埃希菌和粪肠球菌居多;而反复发作性下尿路感染女性患者的尿液中菌群多样性较高,包括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其中以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葡萄球菌为主。此外,急性组和反复组在菌群丰度和结构上也存在差异。因此,尿路菌群在急性单纯性和反复发作性下尿路感染中具有不同的特征,这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菌群
女性
尿路
感染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微生态-上皮路径探析补肾通络五联法辨治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作用机制
3
作者
唐惠玲
黄源鹏
《亚太传统医药》
2024年第1期212-216,共5页
随着基因测序等技术的发展,被认为是无菌的尿路中发现存在特定的菌群微生态。研究表明,尿路菌群微生态及上皮屏障调节机制与组织的上皮间质转化过程密切相关,而上皮间质转化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提示微生...
随着基因测序等技术的发展,被认为是无菌的尿路中发现存在特定的菌群微生态。研究表明,尿路菌群微生态及上皮屏障调节机制与组织的上皮间质转化过程密切相关,而上皮间质转化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提示微生态-上皮路径对BPH可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补肾通络五联法可能通过改善上皮间质转化而抑制BPH。基于此,认为补肾通络五联法可能通过调节尿路菌群微生态,影响尿路上皮屏障及通透性,进而改善上皮间质转化,最终抑制BPH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通络五联法
尿路菌群
微生态
上皮屏障
上皮间质转化
良性前列腺增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尿路菌群在女性急性单纯性和反复发作性下尿路感染特征
1
作者
文翔
吴建国
肖天兵
黄余清
陈燕
熊杰
贾蓓
机构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科、重庆市传染病寄生虫病学重点实验室
重庆市奉节县人民医院感染科
出处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1-317,共7页
基金
重庆市科卫联合医学科研资助项目(编号:2019ZDXM029)。
文摘
目的:观察尿路菌群在急性单纯性和反复发作性下尿路感染的不同特征,以探索反复发作性尿路感染(recurrent urinary tract infection,rUTI)诊治新方向。方法:纳入2020年5月至2021年9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奉节县人民医院的单纯下尿路感染女性患者53例,分为急性组27例和反复组26例,收集尿液标本进行尿培养并采用16s核糖体核糖核酸(16 sribosomal ribonucleic acid,16srRNA)二代测序检测尿液中菌群。结果:(1)2组尿路菌群在菌门中,俭菌超门急性组平均值0.004 9±0.0026,反复组平均值0.002 8±0.001 8,浮霉菌门急性组平均值0.003 5±0.001 9,反复组平均值0.002 3±0.002 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44、2.160,P=0.001、0.035);在菌属中,急性组相对丰度平均值较高的菌属中,苍白杆菌属急性组平均值0.026 9±0.010 9,反复组平均值0.017 1±0.010 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72,P=0.001);(2)急性组的α多样性分值中位数与反复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β多样性急性组矩阵距离中位数为0.277(0.225,0.361),反复组矩阵距离中位数为0.319(0.240,0.5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259、R=0.042、P=0.027);(3)组间相对丰度中位数具有明显差异的分类单元有α变形杆菌纲等。结论:急性组和反复组的菌群多样性、菌群相对丰度、优势菌群差异明显。
关键词
尿路
感染
尿路菌群
16s核糖体核糖核酸
Keywords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urinary tract microbiome
16s ribosomal ribonucleic acid
分类号
R714.258 [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尿路菌群在女性急性单纯性和反复发作性下尿路感染特征
2
作者
朱金辉
李慧
机构
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
出处
《医学研究前沿》
2024年第4期34-36,共3页
文摘
本研究的目的观察尿路菌群在急性单纯性和反复发作性下尿路感染的不同特征。纳入于2023年6月至2023年12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单纯下尿路感染女性患者66例,分为急性组33例和反复组33例,收集尿液标本进行尿培养,并采用16s核糖体核糖核酸二代测序检测尿液中菌群。研究结果表明,急性单纯性下尿路感染女性患者的尿液中菌群多样性较低,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中以大肠埃希菌和粪肠球菌居多;而反复发作性下尿路感染女性患者的尿液中菌群多样性较高,包括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其中以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葡萄球菌为主。此外,急性组和反复组在菌群丰度和结构上也存在差异。因此,尿路菌群在急性单纯性和反复发作性下尿路感染中具有不同的特征,这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
尿路菌群
女性
尿路
感染
Keywords
urinary tract microbiota
women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分类号
R446.5 [医药卫生—诊断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微生态-上皮路径探析补肾通络五联法辨治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作用机制
3
作者
唐惠玲
黄源鹏
机构
福建中医药大学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厦门中医院
出处
《亚太传统医药》
2024年第1期212-216,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674041,82074508)。
文摘
随着基因测序等技术的发展,被认为是无菌的尿路中发现存在特定的菌群微生态。研究表明,尿路菌群微生态及上皮屏障调节机制与组织的上皮间质转化过程密切相关,而上皮间质转化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提示微生态-上皮路径对BPH可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补肾通络五联法可能通过改善上皮间质转化而抑制BPH。基于此,认为补肾通络五联法可能通过调节尿路菌群微生态,影响尿路上皮屏障及通透性,进而改善上皮间质转化,最终抑制BPH的研究思路。
关键词
补肾通络五联法
尿路菌群
微生态
上皮屏障
上皮间质转化
良性前列腺增生
Keywords
Five-Joint Method of Invigorating the Kidney and Dredging Collaterals
Urinary Tract Microecology
Epithelial Barrier
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分类号
R277.5 [医药卫生—中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尿路菌群在女性急性单纯性和反复发作性下尿路感染特征
文翔
吴建国
肖天兵
黄余清
陈燕
熊杰
贾蓓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尿路菌群在女性急性单纯性和反复发作性下尿路感染特征
朱金辉
李慧
《医学研究前沿》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微生态-上皮路径探析补肾通络五联法辨治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作用机制
唐惠玲
黄源鹏
《亚太传统医药》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