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尿CD80在儿童微小病变肾病与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中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饶兴愉 胡超华 +2 位作者 罗开源 廖红群 钟小明 《中国当代医药》 2017年第20期79-81,共3页
目的探析尿CD80检验在儿童微小病变肾病(MCD)与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FSGS)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6年12月我院所收治的30例MCD患儿为本次研究的MCD组,选同期我院收治的30例FSGS患儿为本次研究的FSGS组,另选同期来我院... 目的探析尿CD80检验在儿童微小病变肾病(MCD)与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FSGS)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6年12月我院所收治的30例MCD患儿为本次研究的MCD组,选同期我院收治的30例FSGS患儿为本次研究的FSGS组,另选同期来我院体检的30例健康儿童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对三组患儿尿CD80检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在尿CD80水平上,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MCD发作期与缓解期患儿在尿CD80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CD初治患儿及FSGS患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CD80在微小病变肾病与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患儿体内的含量有较大差异,因此可作为两种疾病的鉴别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cd80 微小病变肾病 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
下载PDF
利妥昔单抗对激素依赖型肾病综合征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和尿CD80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王汝琼 林道炯 +2 位作者 吴守业 周琼花 陈金淑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1年第5期612-617,共6页
目的:观察利妥昔单抗(RTX)对激素依赖型肾病综合征(SDNS)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和尿CD80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9年10月在本院儿科肾脏病科首次接受RTX治疗的28例SDNS患儿作为研究对象(SDNS组),另外选择28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 目的:观察利妥昔单抗(RTX)对激素依赖型肾病综合征(SDNS)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和尿CD80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9年10月在本院儿科肾脏病科首次接受RTX治疗的28例SDNS患儿作为研究对象(SDNS组),另外选择28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SDNS患儿在糖皮质激素诱导缓解期进行1~2次RTX输注(375 mg·m^(-2),间隔1周)。在治疗前和RTX治疗后1个月、复发时(复发亚组)或随访12个月(缓解亚组)采集外周血和尿液,采用多色流式细胞术分析外周血T、B细胞亚群;ELISA法检测尿CD80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SDNS组治疗前外周血表现出更高的Th17、Th1、Th2和记忆B细胞绝对计数,同时调节性T细胞(Treg)绝对计数减少(P<0.05);另外Th17/Treg之值升高,Th1/Th2之值降低,且尿CD80水平也明显升高(P<0.05)。与基线值相比,RTX治疗后1个月和复发时或随访12个月时患儿Th17/Treg之值和尿CD80水平均降低(P<0.05)。且复发亚组患儿Th17、Treg、Th1、Th2绝对计数、Th17/Treg之值以及尿CD80水平较缓解亚组波动范围小(P<0.05)。结论:RTX诱导的记忆B细胞损耗对辅助性T细胞,主要Th17/Treg之值和Th1/Th2之值有显著影响,且这种免疫失衡可能与患儿SDNS复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妥昔单抗 激素依赖型肾病综合征 T淋巴细胞亚群 尿cd80
下载PDF
成人微小病变患者尿中CD80水平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3
作者 王晓荣 李绍梅 +3 位作者 杨林 谭会斌 李素敏 傅淑霞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16-220,共5页
目的:探讨成人微小病变(MCD)患者尿液CD80在MCD发生与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对MCD与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鉴别诊断的意义. 方法:MCD患者35例(肾病组初治9例和复发10例,完全缓解组16例),其中9例初治患者经随访后完全缓解,行自... 目的:探讨成人微小病变(MCD)患者尿液CD80在MCD发生与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对MCD与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鉴别诊断的意义. 方法:MCD患者35例(肾病组初治9例和复发10例,完全缓解组16例),其中9例初治患者经随访后完全缓解,行自身配对研究;同期原发FSGS肾病综合征患者18例.记录所有患者相关资料.ELISA法测尿CD80浓度(ng/ml)及血清白细胞介素13(IL-13) (pg/ml)水平,其中尿CD80值用尿肌酐值(g/ml)校正. 结果:(1)尿CD80/肌酐水平:MCD肾病组明显高于MCD完全缓解组或FSGS肾病组[247.0ng/g(196.0~ 378.0ng/g)vs 42.0 ng/g(24.0~76.3 ng/g) 、73.0 ng/g(35.3~ 172.0 ng/g),P<0.05],MCD完全缓解组与FSGS肾病组无统计学差异;MCD初治组与复发组无统计学差异.(2)血IL-13水平在MCD肾病组、MCD完全缓解组及FSGS肾病组中无统计学差异.(3)自身配对研究示:MCD完全缓解后较治疗前尿CD80/肌酐水平显著下降[41.0 ng/g(17.0~61.5 ng/g) vs 323.0 ng/g(225.5~587.5 ng/g),Z=2.666,P=0.008],而血IL-13水平无统计学差异(Z=0.847,P=0.397).(4) MCD肾病组尿CD80/肌酐与24h尿蛋白定量及血IL-13水平均无相关性(分别r=-0.219,P=0.369;r=0.303,P=0.205).(5)尿CD80鉴别诊断MCD和FSGS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83(截点为194.5 ng/ml,其敏感度为78.9%,特异性为88.9%). 结论:CD80可能参与了MCD发生及发展,且可作为成人肾病综合征患者MCD与FSGS鉴别诊断的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cd80 肾病综合征 微小病变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白细胞介素13
下载PDF
尿可溶性CD163在慢性移植肾肾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杨迷玲 徐宪伟 +2 位作者 张果 曲青山 杨金花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3731-3735,共5页
目的探讨尿可溶性CD163(sCD163)在慢性移植肾肾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选取诊断为慢性移植肾肾损伤的肾活检标本30例和正常肾组织10例做对照,同时收集尿液标本;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即ELISA法定量检测尿液可溶性CDl63水平;用Masson染色法... 目的探讨尿可溶性CD163(sCD163)在慢性移植肾肾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选取诊断为慢性移植肾肾损伤的肾活检标本30例和正常肾组织10例做对照,同时收集尿液标本;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即ELISA法定量检测尿液可溶性CDl63水平;用Masson染色法评估肾活检组织的间质纤维化程度;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活检组织中CD163(标记M2型巨噬细胞)和SMA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患者尿可溶性CD163水平与患者血肌酐(Cr)、活检组织中CD163和移植肾间质纤维化程度的关系。结果慢性移植肾肾损伤患者尿可溶性CD163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P <0.05);移植肾组织中的CD163和SMA显著高于正常肾组织(P <0.05);随着移植肾间质纤维化程度的加重,尿可溶性CD163水平和肾组织中CD163的表达逐渐增多,患者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也逐渐升高(P <0.05);患者尿可溶性CD163水平与移植肾组织中CD163的表达和血肌酐水平呈正相关(P <0.001)。结论 CD163+的M2型巨噬细胞可以促进慢性移植肾肾损伤的发生、发展,导致肾间质纤维化,引起患者肾功能不全,尿可溶性CD163可以作为慢性移植肾肾损伤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尿可溶性cd163 M2型巨噬细胞 间质纤维化
下载PDF
尿可溶性CD163水平对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激素治疗反应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3
5
作者 胡海燕 韦懿 胡勤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第4期435-438,共4页
目的分析尿sCD163水平与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之间的关系,并探索其对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肾病综合征患儿120例。根据患儿对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反应,分为激素治疗有反应组(有反应组)70例及激素治疗... 目的分析尿sCD163水平与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之间的关系,并探索其对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肾病综合征患儿120例。根据患儿对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反应,分为激素治疗有反应组(有反应组)70例及激素治疗无反应组(无反应组)50例。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尿液sCD163水平,并使用尿肌酐浓度进行校正;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患儿一般资料、组织病理学资料及临床资料与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的关系;ROC曲线分析预测因素对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的预测效能。结果2组病理学资料比较差异明显(P<0.001);有反应组血红蛋白、hs-CRP及sCD163水平均显著高于无反组(P<0.05);多因素Logistic结果显示,与尿sCD163在低分位(<3.4 ng·mg^(+))的患儿比较,尿sCD163在中分位(3.4~8.5 ng·mg^(+))患儿对激素治疗有反应的OR为3.66(95%CI,1.76~5.22,P<0.001),尿sCD163在高分位(≥8.5 ng·mg^(+))患儿对激素治疗有反应的OR为8.35(95%CI,5.92~13.81,P<0.001);临床模型预测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的效能为0.7,单独使用尿sCD163预测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的效能为0.74,在临床模型的基础上联合尿sCD163后,预测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的效能为0.81。结论尿sCD163与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有显著相关性,且可提升临床模型对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的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可溶性cd163 儿童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糖皮质激素 治疗反应
下载PDF
广西龙州高背景镉地区人群镉暴露途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宋勇进 张新英 +1 位作者 汤治仙 陈天来 《南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4期81-88,共8页
目的:收集广西某高背景镉地区环境样品土壤、蔬菜和人群晨尿样本,检测重金属Cd的含量水平及其肾功能指标,以揭示该地区居民健康风险及肾功能状况。方法:选取4个相互邻近、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生活习惯相近乡镇为研究对象,采集当地... 目的:收集广西某高背景镉地区环境样品土壤、蔬菜和人群晨尿样本,检测重金属Cd的含量水平及其肾功能指标,以揭示该地区居民健康风险及肾功能状况。方法:选取4个相互邻近、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生活习惯相近乡镇为研究对象,采集当地土壤(60份)、蔬菜(60份)、5~80岁人群晨尿样品(386份)。对样品进行消解,用ICP-MS测定样品Cd的含量,采用医用法测尿肌酐、尿Cd、尿β2-MG、尿NAG、尿RBP。结果蔬菜土壤与其对应的蔬菜Cd含量分别为1.514 mg/kg、0.412 mg/kg,风险值(10-5~10-4)/a,处于人体可接受风险水平,经口摄入是Cd对人体造成健康危害的主要途径,且儿童风险值大于成人。人群尿Cd含量男性1.46μg/gCr,女性2.09μg/gCr,女性尿Cd负荷比男性大;空间特征表明西南乡镇的尿Cd浓度最高,东南地区最低,呈西南到东北逐渐降低的趋势。尿Cd与尿β2-MG的相关性关系(r=0.512,P<0.01)大于尿NAG(r=0.202,P<0.01)大于尿RBP(r=0.118,P<0.01)。结合线性回归结果表明,尿Cd水平对尿β2-MG影响作用较大(R2=0.251,P<0.01),即尿β2-MG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镉致肾功能损害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背景镉 人群 健康风险 尿cd 肾功能
下载PDF
尿可溶性CD163水平对狼疮肾炎严重程度和疾病活动性的临床评价
7
作者 魏斐菲 徐光 +5 位作者 张濛 王柳青 谷裕 王建刚 陶雅非 李海剑 《医药论坛杂志》 2023年第19期27-32,共6页
目的探讨尿可溶性CD163(usCD163)水平对狼疮肾炎(lupus nephritis,LN)严重程度和疾病活动性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7月诊治的LN患者152例,其中活动性LN 86例,非活动性LN 66例,采用ELISA法检测usCD163,分析usCD163水平与... 目的探讨尿可溶性CD163(usCD163)水平对狼疮肾炎(lupus nephritis,LN)严重程度和疾病活动性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7月诊治的LN患者152例,其中活动性LN 86例,非活动性LN 66例,采用ELISA法检测usCD163,分析usCD163水平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评分(SLEDAI),肾脏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评分(rSLEDAI),系统性红斑狼疮国际合作组织肾活动评分(SLICC RAS)、病理活性指数(AI)和慢性指数(CI)的相关性。结果活动性LN组usCD163水平高于非活动性LN。usCD163与SLEDAI、rSLEDAI和SLICC RAS评分正相关。活动性LN患者中,usCD163与24 h尿蛋白(UP)(r=0.419,P<0.001)和红细胞沉降率(ESR)(r=0.409,P<0.001)正相关,与补体C3(ρ=0.361,P<0.001)负相关。增生性LN usCD163水平高于膜性LN。usCD163与AI(r=0.300,P=0.005)及新月体(r=0.319,P=0.003)和透明沉积物(r=0.286,P=0.009)正相关。24 h UP>3.0g/24 h患者中,usCD163与AI(r=0.389,P=0.008)和透明沉积物(r=0.418,P=0.006)正相关。24 h UP≤3.0 g/24 h患者中,usCD163与新月体(r=0.328,P=0.040)正相关。结论usCD163水平与LN患者的疾病活动性和病理特征相关,在24 h UP>3.0 g/24 h的活动性LN患者中相关性尤为明显,可作为活动性LN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狼疮性肾炎 尿可溶性cd163 疾病活动度
原文传递
尿免疫球蛋白80在子痫前期诊断及临床预后中的价值 被引量:2
8
作者 王莉 丁依玲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8年第15期3395-3397,共3页
目的研究尿免疫球蛋白80(CD80)对子痫前期患者肾功能损伤的诊断及其临床预后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海南省人民医院诊治的57例子痫前期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有27例轻度子痫前期患者进展为重度子痫前期,并终止妊娠;同时选择5... 目的研究尿免疫球蛋白80(CD80)对子痫前期患者肾功能损伤的诊断及其临床预后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海南省人民医院诊治的57例子痫前期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有27例轻度子痫前期患者进展为重度子痫前期,并终止妊娠;同时选择50例健康产妇作为对照组。记录并分析两组孕妇的基本临床资料,包括年龄、采血孕周、孕前体质指数(BMI)、产检次数、初潮年龄、最高收缩压(SBP)和最高舒张压(DBP);采用自动生化检测仪相关的生化指标,包括血肌酐、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u NAG)、尿CD80、尿视黄醇结合蛋白(uRBP)、24 h尿钙及24 h尿蛋白。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的年龄、采血孕周和孕前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最高SBP和最高DB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子痫前期患者进展为重度子痫前期后血肌酐、u NA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患者尿CD80、uRBP、24 h尿钙和24 h尿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产妇发生子痫前期为因变量,以孕前BMI、最高SBP、最高DBP、尿CD80、uRBP、24 h尿钙及24 h尿蛋白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孕前BMI、尿CD80及24 h尿蛋白是子痫前期的危险因素。ROC曲线评价尿CD80、孕前BMI及最高SBP对子痫前期诊断价值;尿CD80的最佳诊断点为11.53μg/L,曲线下面积为0.857,优于孕前BMI、最高SBP。结论尿CD80蛋白是子痫前期的预后危险因素,可结合孕前BMI、最高SBP对孕妇是否发生子痫前期进行综合判断,以提高对子痫前期的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cd80 子痫前期 预后价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