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榕小蜂的产卵模式及其对子代性比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孙宝发 王瑞武 胡忠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59-564,共6页
于2007年4月—2007年7月在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通过干预控制榕小蜂产卵的方法研究了聚果榕的传粉榕小蜂Ceratosolen fusciceps和非传粉小蜂Platyneura mayri及垂叶榕的非传粉小蜂Acophila sp.1和Wakerella benjamini等的产卵... 于2007年4月—2007年7月在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通过干预控制榕小蜂产卵的方法研究了聚果榕的传粉榕小蜂Ceratosolen fusciceps和非传粉小蜂Platyneura mayri及垂叶榕的非传粉小蜂Acophila sp.1和Wakerella benjamini等的产卵顺序。对传粉榕小蜂,在完成放蜂后不同间隔时间向榕果内注入乙醚杀死小蜂;对非传粉榕小蜂,在放蜂后不同间隔时间将其从纱网袋内全部放出,从而控制了各种榕小蜂的产卵时间。到榕果成熟后,收集了榕果内的小蜂,并分析比较各种榕小蜂在不同产卵时间下的子代性比。结果表明:Ceratosolen fusciceps、P.mayri和Acophila sp.1在产卵的最初时间内倾向于产下更多的雄性后代,而随后的时间内则产下更多的雌性伴随少量的雄性后代,这样的产卵顺序导致子代性比随着母代产卵时间的延长而下降,榕小蜂后代雌性比例显著高于雄性。同时,子代榕小蜂数量随母代产卵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单头繁殖雌蜂的子代性比随子代数量的增加而减少的现象。而Wakerella benjamini在产卵顺序上是随机的,在其开始产卵后的不同时间段内子代性比都接近于50%。这一结果表明榕小蜂的产卵顺序与母代产卵时间的长短对子代性比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榕小蜂 性比 产卵顺序 局域交配竞争 偏雌性比
下载PDF
聚果榕传粉榕小蜂性比率调节机制初步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马晨迪 杨丽媛 刘涛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93-398,共6页
【目的】榕小蜂是检验局域交配竞争和近交条件下性比调节机制的模式动物,通过控制放蜂试验可进一步了解榕小蜂的性别资源分配策略。【方法】通过控制亲本雌蜂数量(1~12头),统计在不同亲本雌蜂数的情况下,榕小蜂后代的性比(sex ratio)... 【目的】榕小蜂是检验局域交配竞争和近交条件下性比调节机制的模式动物,通过控制放蜂试验可进一步了解榕小蜂的性别资源分配策略。【方法】通过控制亲本雌蜂数量(1~12头),统计在不同亲本雌蜂数的情况下,榕小蜂后代的性比(sex ratio)、窝卵数(clutch size)和后代数(broods size),并用R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不同亲本雌蜂量的后代性比调节与LMC模型的预测基本一致,尤其是当用基于分子方法估计近交系数(inbreeding coefficient) F=0.21时,模型预测与试验结果最为接近。同时,亲本雌蜂量为1头和多头的平均每头雄性后代数有明显差异;当亲本雌蜂量超过1头时,平均每头雌蜂的雄性后代数基本保持不变,但窝卵数(clutch size)则随着进蜂量的增加而减少,窝卵数与性比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结论】聚果榕榕小蜂的性比率调节基本符合局域交配竞争理论的预测,但通过定量的模型预测与实际试验得出的性比仍存在误差,且认为该误差一方面来源于近交对榕小蜂的影响,另一方面来源于聚果榕榕小蜂在1头蜂和多头蜂时存在不同的评估局域交配竞争强度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粉榕小蜂 局域交配竞争 近交 窝卵数 性比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