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30篇文章
< 1 2 10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局灶性脑缺血动物模型的制备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8
1
作者 刘轲 李建生 王明航 《中国中医急症》 2004年第5期313-315,共3页
关键词 缺血 动物模型 制备 影响因素 缺血血管疾病 微栓子栓塞阻断法
下载PDF
局灶性脑缺血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2
作者 孟胜喜 霍清萍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6年第12期1366-1370,共5页
局灶性脑缺血动物模型对于研究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尤为重要。本研究概述局灶性脑缺血动物模型的动物选择、建模方法、模型改良方法以及最新研究进展。
关键词 缺血 动物模型 建模方法 病理生理
下载PDF
局灶性脑缺血动物模型的制备 被引量:8
3
作者 马宁 蔡继福 姜卫剑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0年第1期53-55,共3页
关键词 缺血 动物模型 制备
下载PDF
局灶性脑缺血动物模型的制备探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刘勇 魏鑫甜 陈伊 《中国中医急症》 2019年第1期177-180,185,共5页
脑卒中以缺血性脑卒中最为多见,脑血管阻塞从而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损伤,最后引起神经功能障碍。脑卒中是导致人类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为了研究脑卒中的发病机制从而预防与治疗脑卒中,局灶性脑缺血动物模型对... 脑卒中以缺血性脑卒中最为多见,脑血管阻塞从而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损伤,最后引起神经功能障碍。脑卒中是导致人类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为了研究脑卒中的发病机制从而预防与治疗脑卒中,局灶性脑缺血动物模型对于研究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尤为重要。局灶性脑缺血动物模型作为研究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工具,为制备更有效可靠、价廉便捷的脑梗死动物模型。本研究概述局灶性脑缺血动物模型的动物选择、建模方法、模型改良方法以及最新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 动物模型 模型改良
下载PDF
局灶性脑缺血动物模型及其评价 被引量:3
5
作者 陈静 李树清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110-114,共5页
建立一种符合临床脑缺血发病规律的动物模型是研究局灶性脑缺血发生机制及防治措施的基本条件.近年来随着实验动物科学的不断发展,该领域的研究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现就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的制备及其评价作一综述.
关键词 缺血 动物模型 评价
下载PDF
局灶性脑缺血动物模型的制备及评价 被引量:7
6
作者 何建成 浦斌红 +2 位作者 原金隆 郑超英 陈汝兴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55-57,共3页
局灶性脑缺血动物模型的成功制备对脑缺血病理生理的研究及治疗药物的研制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 ,经过脑科学科研工作者的不懈努力 ,局灶性脑缺血动物模型的制备 ,从实验动物的选择 ,到实验方法、实验手段等渐臻完善。本文就此作一概括... 局灶性脑缺血动物模型的成功制备对脑缺血病理生理的研究及治疗药物的研制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 ,经过脑科学科研工作者的不懈努力 ,局灶性脑缺血动物模型的制备 ,从实验动物的选择 ,到实验方法、实验手段等渐臻完善。本文就此作一概括及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 运动模型制备 综述
下载PDF
局灶性脑缺血动物模型制作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7
作者 王琮 陈宇 +1 位作者 张阿龙 俞浩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1年第6期506-509,共4页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是我国甚至世界范围内危害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目前治疗手段单一并且无法有效治疗病患。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局灶性脑缺血最为多见,其治疗窗口相对较短,因此预防和治疗局灶性脑缺血需要充分了解脑缺血发病机制。局灶性...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是我国甚至世界范围内危害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目前治疗手段单一并且无法有效治疗病患。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局灶性脑缺血最为多见,其治疗窗口相对较短,因此预防和治疗局灶性脑缺血需要充分了解脑缺血发病机制。局灶性脑缺血动物模型是脑缺血发病机制研究及新药开发的必备工具,方便后人在解决脑缺血相关研究问题时,可以更具有针对性的设计实验内容,选择适合的实验动物以及造模方法。本文分析总结了目前实验研究中应用的常用实验动物以及其品系的选择,详细阐述了常用制备局灶性脑缺血模型方法的优缺点;明确了大鼠是制作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的最为常用的实验动物,制作模型一般采用健康、雄性、体重在250~300 g之间的大鼠;在各种方法中,线栓法是最常用的复制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的方法,并指出了制作模型时需关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 动物模型 大鼠 线栓法
下载PDF
实验性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的改进及评价 被引量:116
8
作者 刘亢丁 苏志强 +1 位作者 李毅平 饶明俐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87-89,共3页
参照Koizumi和Longa腔内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阻断(MCAO)模型,并予以改进:(1)根据大鼠头颈部血管铸型标本测得颈内动脉(I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的内径和颈总动脉(CCA)... 参照Koizumi和Longa腔内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阻断(MCAO)模型,并予以改进:(1)根据大鼠头颈部血管铸型标本测得颈内动脉(I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的内径和颈总动脉(CCA)分叉部至MCA起始部的距离,选择3-0单尼龙线(直径0.20~0.249mm)代替Koizumi法覆以硅胶的4-0单尼龙线(直径0.15~0.19mm)及Longa法单4-0尼龙线,插入深度18.5±0.5mm。(2)仅在线栓进入时暂时夹闭翼腭动脉(PPA),并不结扎,以防止ICA内血栓形成,致再灌注时血流受阻。该模型成功率高达92%,稳定性强,是较理想的实验性局灶性脑缺血模型。本文阐述了制作方法及应用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 再灌注损伤 动物模型
下载PDF
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的制备及评价 被引量:11
9
作者 毕方方 田发发 +1 位作者 杨期东 肖波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75-677,共3页
目的 :研究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在缺血 90 ,12 0 ,180min恢复再灌后对脑梗死体积和行为学方面的影响。方法 :采用线栓法建立SD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并将其分为假手术对照组、缺血 90 ,12 0和180min再灌组共 4组。用盐酸 ... 目的 :研究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在缺血 90 ,12 0 ,180min恢复再灌后对脑梗死体积和行为学方面的影响。方法 :采用线栓法建立SD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并将其分为假手术对照组、缺血 90 ,12 0和180min再灌组共 4组。用盐酸 2 ,3,5 三苯基四氮唑 (TTC)染色法测定脑梗死体积和神经功能评分法评价其行为学。结果 :TTC染色显示该模型的缺血区主要位于视交叉后 2~ 4mm脑皮质。缺血 90min再灌组、缺血 12 0min再灌组和缺血 180min再灌组脑梗死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缺血 12 0 ,180min再灌组 2组脑梗死体积较 90min再灌注组有增加趋势 ,3组行为学改变以再灌注后 3~ 6h最明显。结论 :选择脑缺血 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 梗死体积 动物模型 行为学 皮质 视交叉 TTC 染色法 恢复 SD大鼠
下载PDF
线栓法制作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富东 许燕 杨倩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1期22-23,38,共3页
目的 研究尼龙线栓塞大鼠大脑中动脉的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方法 参照Koizumi及ZeaLonga的线栓法 ,加以改进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阻断 (MCAO)模型。结果 大鼠MCA阻断后 ,出现神经功能障碍 ,翼腭动脉 (PPA)结扎或暂时夹闭对神经功... 目的 研究尼龙线栓塞大鼠大脑中动脉的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方法 参照Koizumi及ZeaLonga的线栓法 ,加以改进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阻断 (MCAO)模型。结果 大鼠MCA阻断后 ,出现神经功能障碍 ,翼腭动脉 (PPA)结扎或暂时夹闭对神经功能障碍的影响无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栓法 缺血 动物模型 再灌注损伤
下载PDF
大鼠急性局灶性脑缺血动物模型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温仲民 包仕尧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04年第4期409-411,共3页
脑血管疾病尤其是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研究 ,依赖能模拟临床疾病、重复性好的动物模型。本文重点介绍制作大鼠急性局灶性脑缺血动物模型动物的选择、制作方法、各种模型的优缺点及实验影响因素 ,对系统研究急性脑缺血动物模... 脑血管疾病尤其是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研究 ,依赖能模拟临床疾病、重复性好的动物模型。本文重点介绍制作大鼠急性局灶性脑缺血动物模型动物的选择、制作方法、各种模型的优缺点及实验影响因素 ,对系统研究急性脑缺血动物模型的选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模型 缺血 大鼠 血管疾病 实验研究 缺血 临床疾病 系统研究 依赖
原文传递
局灶性脑缺血实验动物模型原理及适用范围 被引量:1
12
作者 马学玲 徐荣 刘亢丁 《武警医学》 CAS 2005年第2期132-134,共3页
关键词 缺血 实验动物模型 分子生物学 发病机制 梗死
下载PDF
实验性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流动物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德森 龚应霞 +2 位作者 郭俐宏 赵国举 于龙顺 《郧阳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27-28,共2页
关键词 缺血 缺血卒中 缺血再灌注 动物模型
下载PDF
局灶性脑缺血气虚血瘀证动物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6
14
作者 徐亚林 李承晏 王鹏 《湖北中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16-17,共2页
采用激素加高脂饲料饲养 ,并且线栓法制造大鼠左大脑中动脉 (MCA)闭塞的方法 ,构建局灶性脑缺血气虚血瘀证动物模型。通过对模型一般体征、耐疲劳时间、血粘度、神经缺损征以及梗死灶的观察 ,结果表明 :模型鼠出现中风症状、耐疲劳时间... 采用激素加高脂饲料饲养 ,并且线栓法制造大鼠左大脑中动脉 (MCA)闭塞的方法 ,构建局灶性脑缺血气虚血瘀证动物模型。通过对模型一般体征、耐疲劳时间、血粘度、神经缺损征以及梗死灶的观察 ,结果表明 :模型鼠出现中风症状、耐疲劳时间减少 (P <0 .0 5 )和血粘度升高 (P <0 .0 5 ) ,符合局灶性脑缺血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 气虚血瘀证 动物模型 模型构建
下载PDF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适应动物模型的建立与评估
15
作者 傅宏庆 卢炜 +1 位作者 刘静 贾红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2-78,共7页
试验旨在从方法学的角度比较3种有脑保护效应的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适应(ischemic postconditioning,IPOC)模型的成功率、稳定性及其保护作用,以期为IPOC机制的研究建立良好的动物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1组(开颅电凝大脑中动脉+双... 试验旨在从方法学的角度比较3种有脑保护效应的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适应(ischemic postconditioning,IPOC)模型的成功率、稳定性及其保护作用,以期为IPOC机制的研究建立良好的动物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1组(开颅电凝大脑中动脉+双侧颈总动脉夹闭30 min)、模型2组(线栓法大脑中动脉阻塞60 min)、模型3组(线栓法大脑中动脉阻塞100min),3个组再按假手术组、缺血再灌组及缺血后处理组各分为3个亚组,计9组,每亚组10只,分别在灌注2和24h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在灌注24h后取大脑进行2,3,5-3氯4氮唑(TTC)染色确定脑梗死体积百分比,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3种模型后处理后大鼠脑梗死体积的变异系数。结果显示,3种大鼠模型均呈现了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体征,且IPOC均不同程度的降低脑梗死体积,改善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其中电凝法缺血30min时建模的成功率最高。电凝法缺血30min后适应模型脑梗死体积下降42.9%;线栓法缺血60min后适应模型脑梗死体积下降15.9%;线栓法缺血100min后适应模型脑梗死体积下降33.4%。电凝法缺血30min后适应模型脑梗死体积的变异系数最低。开颅电凝法缺血30min再灌30s/缺血10s,反复3次的IPOC模型不仅保护作用强,而且模型成功率高、稳定性好,可作为研究IPOC机制较好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后适应 动物模型 建立 评估
下载PDF
局灶预缺血诱导脑缺血耐受的动物模型 被引量:66
16
作者 郝玉曼 罗祖明 周东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9-131,共3页
目的 建立一种简便可靠的 SD大鼠局灶性脑缺血预处理模型。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 3组 ,分别给予 10 m in大脑中动脉缺血 ( MCAO)预处理 ( PC) ;10 min PC后 2 h MCAO( PC+MCAO)及假手术 ( SS)后 2 hMCAO( SS+MCAO) ,再灌注 2 2 h后处... 目的 建立一种简便可靠的 SD大鼠局灶性脑缺血预处理模型。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 3组 ,分别给予 10 m in大脑中动脉缺血 ( MCAO)预处理 ( PC) ;10 min PC后 2 h MCAO( PC+MCAO)及假手术 ( SS)后 2 hMCAO( SS+MCAO) ,再灌注 2 2 h后处死 ,观察各组神经功能缺损、梗死体积及脑含水量变化。结果  PC+MCAO组神经功能评分、梗死体积及含水量均明显低于 SS+MCAO组 ,PC组无神经功能缺损及梗死灶形成。结论  2次线栓法建立的大鼠局灶脑缺血预处理模型 ,能有效减轻 MCAO所致的神经损伤 ,操作简便 ,稳定性好 ,是一种研究局灶脑缺血耐受的有用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 诱导 缺血耐受 动物模型
下载PDF
半结扎脑表面动脉构建大鼠局灶性淋巴滞留性脑病动物模型 被引量:9
17
作者 肖端 吕田明 +2 位作者 陆兵勋 何国林 尹恝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5-128,共4页
目的通过半结扎脑表面动脉的方法,构建一种局灶性淋巴滞留性脑病动物模型,观察血管周围间隙(VRS)扩张情况。方法 30只SD雄性大鼠,分为24 h模型组、48 h模型组和假手术对照组(每组各10只)。模型组采用脑表面动脉半结扎术造成局部淋巴回... 目的通过半结扎脑表面动脉的方法,构建一种局灶性淋巴滞留性脑病动物模型,观察血管周围间隙(VRS)扩张情况。方法 30只SD雄性大鼠,分为24 h模型组、48 h模型组和假手术对照组(每组各10只)。模型组采用脑表面动脉半结扎术造成局部淋巴回流障碍,术中监测大鼠脑电图变化;假手术组大鼠仅开颅分离脑表面动脉而不行半结扎。假手术组于术后48 h,24 h模型组和48 h模型组分别在术后24和48 h灌注固定并取脑进行冰冻切片,HE染色后在光镜下观察VRS扩张情况,采用Mias2000图像分析系统分别对24 h和48 h模型组以及假手术组的VRS截面积进行定量测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脑电图监测显示术后大鼠未出现脑缺血等脑功能障碍改变。半结扎的脑表面动脉支配区域的皮层及皮层下均可见明显扩张的VRS,皮层下白质较多见。扩张的VRS周围脑组织结构疏松,着色浅淡。24 h模型组和48 h模型组半结扎的脑表面动脉支配区域的VRS面积显著大于假手术组(P<0.01),模型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采用脑表面动脉半结扎术能够有效构建大鼠局灶性淋巴滞留性脑病动物模型,手术创伤小、操作方便,制备的动物模型较稳定,为研究脑内淋巴循环障碍提供了一个较理想的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周围间隙 淋巴滞留 半结扎 动物模型
下载PDF
兔局灶性脑梗死溶栓动物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5
18
作者 胡顶高 吴宣富 余力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4期324-326,共3页
目的 建立脑梗死溶栓动物模型,并探讨溶栓药物对溶栓动物模型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兔自体动脉血栓,在数字减影动脉造影术(DSA)下栓塞兔大脑中动脉,造成局灶性脑梗死。经氯化-2,3,5,-三苯基四氯唑染色,作光镜病理形态学观... 目的 建立脑梗死溶栓动物模型,并探讨溶栓药物对溶栓动物模型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兔自体动脉血栓,在数字减影动脉造影术(DSA)下栓塞兔大脑中动脉,造成局灶性脑梗死。经氯化-2,3,5,-三苯基四氯唑染色,作光镜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 给予尿激酶后在DSA血管造影下观察到血管再通,证实该梗死模型能较好地反映脑缺血的病理发展过程。结论 提示该梗死模型可作为溶栓动物模型。此模型的建立为临床筛选各种溶栓药物奠定了动物实验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减影 动物模型 梗死 溶栓疗法
下载PDF
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半暗带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士民 郭玉璞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77-181,共5页
目的 根据黑色神经元辨认不同缺血和再灌注期间的缺血中心区 ,阐明缺血早期半暗带的范围 ,并对其进行动态观察 ,以期阐明半暗带的形态特征。方法 将 72只雄性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空白对照组、持续缺血 2 4h(O2 4R0 )、缺血... 目的 根据黑色神经元辨认不同缺血和再灌注期间的缺血中心区 ,阐明缺血早期半暗带的范围 ,并对其进行动态观察 ,以期阐明半暗带的形态特征。方法 将 72只雄性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空白对照组、持续缺血 2 4h(O2 4R0 )、缺血 4h再灌注 2 4h组 (O4R2 4) ,以下类推 ,即 O2 R0、O2 R0 .5、O2 R2、O2 R4、O2 R8、O2 R2 4、O2 R48、O2 R96组 ,每组 6只动物。实验组经线栓法制成局灶脑缺血 -再灌注模型。动物脑组织经灌注固定后进行苏木素 -伊红、甲苯胺蓝和铅铀染色 ,分别作光镜和电镜观察 ,并用图像分析仪测量缺血中心区和半暗带范围。结果 再灌注后短期内半暗带扩大 ,于再灌注 2 h达最大 (P<0 .0 5 ) ,再灌注 4~ 48h内半暗带范围相对稳定。缺血中心区和半暗带内细胞形态有多种类型 ,并随再灌注时间而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暗带 缺血 再灌注 黑色神经元
下载PDF
光化学诱导大鼠局灶脑缺血动物模型的建立及磁共振T_2WI检测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杰文 索爱琴 +6 位作者 张茂悦 童萼塘 丁广良 胡红兵 李津蕊 高克林 李丽云 《华中医学杂志》 2000年第4期179-180,F004,共3页
目的 检测光化学诱导大鼠局灶脑缺血后 MRI改变。方法 给大鼠尾静脉注射孟加拉玫瑰红 ,经颅骨用黄色激光连续光束照射 ,T2 WI检测。结果  1小时内即发现了缺血灶 ,图像清晰 ,部位明确。结论  T2 WI是一种确定脑缺血早期改变的敏感... 目的 检测光化学诱导大鼠局灶脑缺血后 MRI改变。方法 给大鼠尾静脉注射孟加拉玫瑰红 ,经颅骨用黄色激光连续光束照射 ,T2 WI检测。结果  1小时内即发现了缺血灶 ,图像清晰 ,部位明确。结论  T2 WI是一种确定脑缺血早期改变的敏感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化学 磁共振T2WI 缺血 动物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