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通过术中测量三尖瓣-下腔静脉峡部(CTI)依赖心房扑动(房扑)消融前后峡部传导间期百分比,探讨峡部传导间期百分比在CTI线性阻滞消融终点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本研究入组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诊断CTI依赖房扑并行射频消融治疗患者共37...目的通过术中测量三尖瓣-下腔静脉峡部(CTI)依赖心房扑动(房扑)消融前后峡部传导间期百分比,探讨峡部传导间期百分比在CTI线性阻滞消融终点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本研究入组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诊断CTI依赖房扑并行射频消融治疗患者共37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35例,河北省儿童医院2例),术中均诱发CTI依赖房扑,并采用解剖消融方法沿三尖瓣环至下腔静脉行线性消融,术后经右心房激动标测验证CTI呈线性阻滞。分别统计入组患者心动过速周长(TCL)、冠状窦起搏下消融前局部传导间期(P-ABL1)、冠状窦起搏下消融后局部传导间期(P-ABL2),计算局部传导期间百分比(P-ABL2/TCL)。评估P-A BL 2/T C L对诊断C T I双向传导阻滞的价值,并通过消融后激动顺序验证其有效性。结果所有入组患者均采用解剖方法行射频消融,并行激动标测验证CT I呈线性阻滞。术中诱发TCL为(310.00±46.32)ms。术前测定P-ABL1为(92.16±27.65)ms,术后测量P-ABL2为(173.65±16.35)m s,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P-A B L 2/T C L为(0.81±0.12)。P-A B L 2/T C L越接近1,评估C T I双向传导阻滞的特异性及有效性越高。结论采用术前局部传导间期可预估CTI阻滞终点,并结合术后P-ABL2/TCL的方法可提高CTI阻滞线完整性,减少反复消融,提高手术成功率。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通过术中测量三尖瓣-下腔静脉峡部(CTI)依赖心房扑动(房扑)消融前后峡部传导间期百分比,探讨峡部传导间期百分比在CTI线性阻滞消融终点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本研究入组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诊断CTI依赖房扑并行射频消融治疗患者共37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35例,河北省儿童医院2例),术中均诱发CTI依赖房扑,并采用解剖消融方法沿三尖瓣环至下腔静脉行线性消融,术后经右心房激动标测验证CTI呈线性阻滞。分别统计入组患者心动过速周长(TCL)、冠状窦起搏下消融前局部传导间期(P-ABL1)、冠状窦起搏下消融后局部传导间期(P-ABL2),计算局部传导期间百分比(P-ABL2/TCL)。评估P-A BL 2/T C L对诊断C T I双向传导阻滞的价值,并通过消融后激动顺序验证其有效性。结果所有入组患者均采用解剖方法行射频消融,并行激动标测验证CT I呈线性阻滞。术中诱发TCL为(310.00±46.32)ms。术前测定P-ABL1为(92.16±27.65)ms,术后测量P-ABL2为(173.65±16.35)m s,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P-A B L 2/T C L为(0.81±0.12)。P-A B L 2/T C L越接近1,评估C T I双向传导阻滞的特异性及有效性越高。结论采用术前局部传导间期可预估CTI阻滞终点,并结合术后P-ABL2/TCL的方法可提高CTI阻滞线完整性,减少反复消融,提高手术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