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子宫腺肌瘤局部病灶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
作者 王雪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第28期67-67,共1页
目的分析对子宫腺肌症患者实施子宫腺肌瘤局部病灶切除术的疗效。方法将120例子宫腺肌症患者随机分组,对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开腹手术和子宫腺肌瘤局部病灶切除术治疗。结果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效果和治疗安全性上明显更佳,... 目的分析对子宫腺肌症患者实施子宫腺肌瘤局部病灶切除术的疗效。方法将120例子宫腺肌症患者随机分组,对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开腹手术和子宫腺肌瘤局部病灶切除术治疗。结果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效果和治疗安全性上明显更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子宫腺肌症患者实施临床治疗时,应用子宫腺肌瘤局部病灶切除术治疗可起到更加安全有效的临床疗效,有较高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腺肌瘤局部病灶切除术 子宫腺肌症 临床效果 观察
下载PDF
子宫腺肌瘤局部病灶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6
2
作者 高瑾 《中国社区医师》 2015年第10期46-47,共2页
目的:观察子宫腺肌瘤局部病灶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4月-2014年4月收治子宫腺肌症患者126例,按照完全抽样法1:1分成对照组与比较组,每组63例,对照组应用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比较组行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瘤局灶... 目的:观察子宫腺肌瘤局部病灶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4月-2014年4月收治子宫腺肌症患者126例,按照完全抽样法1:1分成对照组与比较组,每组63例,对照组应用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比较组行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瘤局灶切除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和术后6个月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比较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比较组各症状比例均小于对照组(P<0.05),且术后6个月两组症状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瘤局灶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症,获得显著疗效,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腺肌瘤 局部病灶切除术 子宫腺肌症 临床效果
下载PDF
温通方联合局部病灶切除术治疗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阳虚痰凝证随机对照研究
3
作者 郭洁荣 热孜亚·萨吾尔 +1 位作者 孙霃平 刘胜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65-669,共5页
目的观察温通方联合局部病灶切除术治疗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GLM)阳虚痰凝证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RCT)方法,将80例阳虚痰凝证GLM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采用温通方联合局部病灶切术治疗;对照... 目的观察温通方联合局部病灶切除术治疗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GLM)阳虚痰凝证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RCT)方法,将80例阳虚痰凝证GLM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采用温通方联合局部病灶切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温通方中药治疗,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愈后乳房外形评价及复发率情况。结果治疗组在治疗6个月时治愈率为40%(16/40),优于对照组[12.50%(5/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13,P<0.01)。治疗组在治疗1年时治愈率为90%(36/40),与对照组[75%(30/4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117,P>0.05。治疗组平均总病程为(7.78±3.83)个月,优于对照组[(11.78±2.98)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15,P<0.01)。治疗前后两组乳房外形评价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124,P>0.05)。治疗组术后6个月复发率为2.5%(1/40),与对照组[7.5%(3/4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63,P>0.05)。治疗组术后1年复发率为5%(2/40),优于对照组[20%(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P<0.05)。结论温通方联合局部病灶切除术治疗GLM阳虚痰凝证可明显缩短临床治疗病程,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通方 局部病灶切除术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 阳虚痰凝证 随机对照研究 中西医结合
原文传递
局部病灶切除及皮肤移植术治疗高级别阴道鳞状上皮内病变2例并文献复习
4
作者 何晓明 汤建平 +1 位作者 周斌兵 尤志学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9-160,共2页
1病例简介病例1,37岁,G2P1,因"高级别阴道鳞状上皮内病变"于2014年10月就诊于我院。患者曾因宫颈细胞学检查为低度病变于2014年5月在外院行宫颈环形电切术,术后病理为CINI级。2014年10月复查,阴道镜下发现阴道后穹窿处病变,活检病理... 1病例简介病例1,37岁,G2P1,因"高级别阴道鳞状上皮内病变"于2014年10月就诊于我院。患者曾因宫颈细胞学检查为低度病变于2014年5月在外院行宫颈环形电切术,术后病理为CINI级。2014年10月复查,阴道镜下发现阴道后穹窿处病变,活检病理并经我院会诊为高级别阴道鳞状上皮内病变,遂就诊于我院。阴道镜检查:阴道后穹窿处厚醋白上皮,呈多灶性分布,范围约3cm×4cm(图1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别阴道鳞状上皮内病变 局部病灶切除术 皮肤移植
下载PDF
子宫腺肌瘤及腺肌病病灶切除术后应用孕三烯酮29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陈莲萍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1期3058-3059,共2页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瘤及腺肌病局部病灶切除术后应用孕三烯酮治疗的效果。方法:观察29例行子宫腺肌瘤或腺肌病局部病灶切除术后应用孕三烯酮治疗6个月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4年,平均随访30个月,患者的痛经、月经过多、...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瘤及腺肌病局部病灶切除术后应用孕三烯酮治疗的效果。方法:观察29例行子宫腺肌瘤或腺肌病局部病灶切除术后应用孕三烯酮治疗6个月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4年,平均随访30个月,患者的痛经、月经过多、经期延长等症状缓解,其中2例痛经复发,但程度较轻;3例贫血得到纠正;4例月经周期延长,3例月经量少。所有病例子宫均恢复正常大小。服药过程中11例肝功能出现损害,停药后恢复正常。结论:子宫腺肌瘤或腺肌病病灶切除术后应用孕三烯酮辅助治疗,能明显降低复发率,适用于年轻要求保留生育能力或保留子宫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腺肌病 子宫腺肌瘤 局部病灶切除术 孕三烯酮
下载PDF
丙泊酚联合利多卡因局麻下行乳腺局部病灶切除的临床观察
6
作者 王学宁 《中国医学工程》 2013年第6期141-141,共1页
目的探讨和研究丙泊酚联合利多卡因局麻下行乳腺局部病灶切除的临床效果。方法摘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44例乳腺局部病灶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2例,其中观察组患者给予静脉输注舒... 目的探讨和研究丙泊酚联合利多卡因局麻下行乳腺局部病灶切除的临床效果。方法摘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44例乳腺局部病灶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2例,其中观察组患者给予静脉输注舒芬太尼、咪达唑仑后进行丙泊酚的靶控输注,同时行低浓度的利多卡因进行局麻;对照组患者仅给予静脉输注舒芬太尼、咪达唑仑和利多卡因局麻,对比两组患者术中镇痛效果,药物用量以及术后反应等。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镇痛有效率分别为95.45%和86.36%,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上观察组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联合利多卡因局麻下行乳腺局部病灶切除的麻醉效果显著,且术后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利多卡因 乳腺局部病灶切除术 局部麻醉
下载PDF
局灶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病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曾强震 金红梅 《医学综述》 2016年第11期2268-2270,共3页
目的探讨局部病灶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4年7月在麻城市人民医院治疗的子宫腺肌病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60例。观察组接受局部病灶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接受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对比术... 目的探讨局部病灶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4年7月在麻城市人民医院治疗的子宫腺肌病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60例。观察组接受局部病灶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接受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对比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及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的痛经情况、子宫体积变化、血红蛋白水平及糖类抗原(CA)125水平。结果术后两组患者的痛经情况得到有效缓解,术后各时段两组患者的痛经缓解情况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6、12个月子宫体积均较治疗前呈下降趋势[观察组(96±10)cm3、(83±10)cm3、(78±8)cm3比(229±21)cm3;对照组(165±14)cm3、(162±13)cm3、(156±12)cm3比(229±21)cm3],观察组下降速度更快,两组在组间、不同时点间、组间·不同时点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6、12个月的血红蛋白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提升[观察组(103±23)g/L、(114±21)g/L、(124±20)g/L比(78±17)g/L;对照组(98±22)g/L、(116±21)g/L、(121±19)g/L比(76±16)g/L],不同时点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6、12个月CA125水平较治疗前呈下降趋势[观察组(43±8)k U/L、(37±4)k U/L、(34±5)k U/L比(86±17)k U/L;对照组(44±7)k U/L、(38±4)k U/L、(33±6)k U/L比(91±18)k U/L],不同时点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病灶切除术同子宫动脉栓塞术一样,均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近期疗效明确,可以将其作为替代全子宫切除术的手术方式在临床上积极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腺肌病 局部病灶切除术 子宫动脉栓塞
下载PDF
病灶局部切除术配合皮下埋植炔诺酮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赵彩霞 刘鑫 +1 位作者 刘淑杰 赵彩云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6期5826-5827,共2页
目的:探讨病灶局部切除术配合皮下埋植炔诺酮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优势。方法:对大庆市人民医院2007年1月~2009年9月210例子宫腺肌症患者实施病灶局部切除术配合皮下埋植炔诺酮治疗,与单纯手术切除组比较术后治疗效果。结果:与单纯病灶切... 目的:探讨病灶局部切除术配合皮下埋植炔诺酮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优势。方法:对大庆市人民医院2007年1月~2009年9月210例子宫腺肌症患者实施病灶局部切除术配合皮下埋植炔诺酮治疗,与单纯手术切除组比较术后治疗效果。结果:与单纯病灶切除术比较,病灶局部切除术配合皮下埋植炔诺酮治疗子宫腺肌症在治疗痛经、缩小子宫体积等方面有明显的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灶局部切除术配合皮下埋植炔诺酮治疗子宫腺肌症,既解除了患者子宫腺肌症痛经、月经增多及子宫体增大等主要临床表现,又满足了年轻有生育要求患者妊娠分娩的需求,而且皮下埋植较之曼月乐节育器及口服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费用低廉,兼有避孕及治疗双重功效,手术简单方便,远期疗效也十分肯定,有推广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灶局部切除 皮下埋植 炔诺酮 子宫腺肌症
原文传递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海霞 曲丽波 《中国农村卫生》 2017年第18期83-83,共1页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是孕囊着床于前次剖宫产瘢痕处的异位妊娠,是一种少见而危险的情况,其发生率为0.045%,在有剖宫产史的异位妊娠中占6.1%。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不断上升,此种异位妊娠的发生率也...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是孕囊着床于前次剖宫产瘢痕处的异位妊娠,是一种少见而危险的情况,其发生率为0.045%,在有剖宫产史的异位妊娠中占6.1%。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不断上升,此种异位妊娠的发生率也有升高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瘢痕妊娠 剖宫产 异位妊娠 子宫肌壁间妊娠 内孕 剖宫产瘢痕 CESAREAN 胎盘植入 局部病灶切除术 肌层
下载PDF
病灶局部切除术联合曼月乐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郭秀丽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2年第14期40-42,46,共4页
目的:评价分析对子宫腺肌病采取病灶局部切除术联合曼月乐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医院收治的子宫腺肌病患者临床资料,其中随机选择50例采用病灶局部切除术治疗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中术后放置曼月乐环的3... 目的:评价分析对子宫腺肌病采取病灶局部切除术联合曼月乐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医院收治的子宫腺肌病患者临床资料,其中随机选择50例采用病灶局部切除术治疗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中术后放置曼月乐环的30例患者列为观察组,其余20例术后采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的患者列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存在的差异。结果: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月经量、痛经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子宫体积与子宫内膜厚度差异尚不大(P>0.05),治疗后再与治疗前相比,以上评价指标皆有不同程度改善,观察组月经量较对照组更少、痛经程度VAS评分更低、子宫体积与子宫内膜厚度均已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统计到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更低(P<0.05);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的检测黄体生成素(LH)、卵泡雌激素(FSH)、雌二醇(E_2)和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和对照组相比(P>0.05);治疗1年时,观察组FSH、LH、E_2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AMH水平要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较大(P<0.05)。结论:病灶局部切除术联合曼月乐环治疗子宫腺肌病有其治疗优势,能改善患者疾病症状,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腺肌病 病灶局部切除 曼月乐环 GNRH-A
下载PDF
剖宫产子宫瘢痕部位妊娠治疗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纪晔 丁兰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5年第18期2453-2455,共3页
近年来我国剖宫产率的不断增加,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CSP)患者呈现逐年增多的趋势,随着广大医务工作者对其诊断上认知的不断提高与治疗方案的研究,使其治疗方法不断的改进,由早期的开腹局部病灶切除术或子宫全切术,到以后的药物介入后刮... 近年来我国剖宫产率的不断增加,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CSP)患者呈现逐年增多的趋势,随着广大医务工作者对其诊断上认知的不断提高与治疗方案的研究,使其治疗方法不断的改进,由早期的开腹局部病灶切除术或子宫全切术,到以后的药物介入后刮宫治疗,到后期宫、腹腔镜腔镜下手术治疗以及目前正在开展的经阴道局部病灶切除术,甚至高强度聚焦超声波治疗子宫切口妊娠。随着治疗方法的逐渐改进,治疗时间逐渐缩短,对患者的创伤及术后合并症逐渐减少,治疗成功率越来越高。但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状况、发病时的生命体征,病灶相对于宫腔的具体位置和大小、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含量以及医院抢救设备及医务人员的整体技术水平综合考量评判,施行个体化治疗,争取取得最佳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 甲氨蝶呤 宫腔镜 腹腔镜 经阴道局部病灶切除术
下载PDF
剖宫产瘢痕妊娠保守治疗失败1例
12
作者 李素芬 李真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75-475,共1页
1病例报告患者,30岁,因停经52天,阴道不规则流血19天于2015年3月31日就诊于我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15年2月7日,经期2~3天,周期30天。生育史:G_5P_1,28岁剖宫产1次,之前人工流产3次。患者停经30余天时自查尿HCG阳性,出现... 1病例报告患者,30岁,因停经52天,阴道不规则流血19天于2015年3月31日就诊于我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15年2月7日,经期2~3天,周期30天。生育史:G_5P_1,28岁剖宫产1次,之前人工流产3次。患者停经30余天时自查尿HCG阳性,出现恶心、呕吐等早孕反应。3月12日患者开始出现阴道少量流血,不伴腹痛,未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瘢痕 平素月经规律 早孕反应 末次月经 生育史 血流信号 超声检查 局部病灶切除术 混合性包块 肌层
下载PDF
会阴子宫内膜异位症6例分析
13
作者 沈定定 《苏州医学杂志》 2000年第4期215-216,共2页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绝经前妇女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近年来发病率明显升高,但会阴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极少见。现就我院1989年5月~1998年5月收治的6例分析如下。
关键词 会阴子宫内膜异位症 妇科疾病 局部病灶切除术 阴道分娩
全文增补中
外阴佩吉特病的病因、分类及诊治研究进展
14
作者 曾戴情 王绍娟 《山东医药》 CAS 2022年第36期93-96,共4页
外阴佩吉特病(VPD)指发生在外阴的佩吉特病,是一种罕见的外阴上皮肿瘤。VPD好发于绝经后老年女性,病因尚不明确。根据是否存在浸润,VPD可分为非浸润性及浸润性VPD;也可根据组织细胞学来源,分为原发性病变及继发性病变两大类。病理检查... 外阴佩吉特病(VPD)指发生在外阴的佩吉特病,是一种罕见的外阴上皮肿瘤。VPD好发于绝经后老年女性,病因尚不明确。根据是否存在浸润,VPD可分为非浸润性及浸润性VPD;也可根据组织细胞学来源,分为原发性病变及继发性病变两大类。病理检查是诊断VPD的主要方法,其应与良性疾病如湿疹、接触性皮炎、擦伤、脂溢性皮炎、念珠菌病、银屑病等及恶性肿瘤疾病如黑色素瘤、上皮性外阴内瘤变、皮脂腺癌、组织细胞增生症、皮肤T淋巴瘤、乳头瘤状病毒诱导高级别上皮内瘤外阴病变、硬化萎缩性苔藓等进行鉴别诊断。目前手术治疗(局部广泛病灶切除术、莫氏显微手术)仍是VPD治疗的首选方法,非手术治疗(咪喹莫特、放射性治疗、化学性治疗、免疫治疗、激光、光动力疗法)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生存年限及控制疾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佩吉特病 外阴上皮肿瘤 病理检查 局部广泛病灶切除 咪喹莫特
下载PDF
阴道前庭葡萄状肉瘤1例
15
作者 李全德 任振芳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1990年第10期42-42,共1页
患者54岁,因外阴瘙痒3年发现外阴红肿物5+月于1980年7月19日入院查体:尿道口与处女膜缘间有一核桃大小的肿块,呈暗红色分叶状,质脆,易脱落,触之易出血,有恶臭昧。阴道内分泌物不多,官颈、宫体已萎缩,双附件区未触及肿块。Hb11.5g/L,WBC6... 患者54岁,因外阴瘙痒3年发现外阴红肿物5+月于1980年7月19日入院查体:尿道口与处女膜缘间有一核桃大小的肿块,呈暗红色分叶状,质脆,易脱落,触之易出血,有恶臭昧。阴道内分泌物不多,官颈、宫体已萎缩,双附件区未触及肿块。Hb11.5g/L,WBC6.9×10~9/L,NO.66,L0.32,M0.02.尿蛋白(一),RBC少许。涂片见有肯定恶性瘤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状肉瘤 阴道前庭 分叶状 双附件区 尿道口 瘤细胞 尿蛋白 内分泌物 局部病灶切除术 横纹肌细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