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0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补肾活血汤治疗胫骨骨折延迟愈合患者的效果及对局部血供、骨转换的影响
1
作者 王齐康 李清智 《中外医学研究》 2023年第15期113-117,共5页
目的:探究补肾活血汤治疗胫骨骨折延迟愈合患者的效果及对局部血供、骨转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2年1月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医院收治的82例胫骨骨折延迟愈合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 目的:探究补肾活血汤治疗胫骨骨折延迟愈合患者的效果及对局部血供、骨转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2年1月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医院收治的82例胫骨骨折延迟愈合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骨折延迟愈合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补肾活血汤。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6周、12周后血液指标及骨转换指标、局部血供状态。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12周后,观察组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及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12周后,观察组骨钙素N端中分子片段(N-MID)、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及Ⅰ型胶原交联N-末端肽(NTX)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12周后,观察组流态积分、襻周积分、形态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活血汤治疗胫骨骨折延迟愈合患者的效果较好,且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局部血供及骨转换状态,在胫骨骨折延迟愈合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活 胫骨骨折 延迟愈合 局部血 骨转换
下载PDF
心房钠尿因子对麻醉家兔局部血流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赵工 何瑞荣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37-44,共8页
在42只麻醉家兔,观察了静脉注射心房肽Ⅱ(AtriopeptinⅡ,APⅡ)对局部血流量以及动脉内注射 AP Ⅱ 对局部血管阻力的影响。结果如下:(1)静脉注射 APⅡ(30μg/kg)5min后,平均动脉压(MAP)降低11.0±1.5mmHg(n=8,M±SE,下同),与溶... 在42只麻醉家兔,观察了静脉注射心房肽Ⅱ(AtriopeptinⅡ,APⅡ)对局部血流量以及动脉内注射 AP Ⅱ 对局部血管阻力的影响。结果如下:(1)静脉注射 APⅡ(30μg/kg)5min后,平均动脉压(MAP)降低11.0±1.5mmHg(n=8,M±SE,下同),与溶剂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O.01)但心率无明显变化;(2)经放射性生物微球法测定,AP Ⅱ 明显增加肾皮质血流量(p<0.05),而肾髓质的血流量有所减少。大脑、心脏、小肠和后肢肌肉的血流量无明显变化;(3)在自体血恒量灌流条件下,局部动脉内注射 AP Ⅱ(0.8μg/kg)时,肾血管灌流压降低21.2±3.3mmHg(n=9,P<0.001),后肢血管灌流压降低7.8±1.1mmHg(n=7,P<0.001);而肠系膜血管灌流压无明显改变。以上结果表明,AP Ⅱ 可明显舒张肾血管,增加肾血流,其作用远大于对其他局部血管的作用。APⅡ引起的肾血流增加,可能是其利尿和钠尿作用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钠尿因子 局部血流量 局部血管阻力 平均动脉压 静脉注射
下载PDF
丹参酮、纳络酮对缺血再灌注心肌局部血流量的影响 被引量:34
3
作者 杨天德 刘桥义 +1 位作者 陶军 王舟琪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45-47,共3页
目的:观察丹参酮、纳络酮对缺血再灌注心肌局部血流量的影响。方法: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方法复制犬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心肌局部血流量用氢气清除法测定。结果:丹参酮、纳络酮均能明显增加正常及部分再灌注心肌血流量,丹参酮... 目的:观察丹参酮、纳络酮对缺血再灌注心肌局部血流量的影响。方法: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方法复制犬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心肌局部血流量用氢气清除法测定。结果:丹参酮、纳络酮均能明显增加正常及部分再灌注心肌血流量,丹参酮主要增加缺血周围区血流量,纳络酮可增加缺血中心区及周围区血流量。结论:丹参酮、纳络酮均能缩小缺血区范围,纳络酮还能减轻缺血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局部血流量 /再灌注 丹参酮 纳络酮
下载PDF
手术室环境及局部血运对开放骨折伤口感染率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樊国峰 孟令权 +5 位作者 赵娟 王增立 李冰冰 韩颖 朱军 刘创建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03年第11期19-21,共3页
目的 明确手术室环境、伤部血运、手术技术对Ⅱ型及Ⅲ型开放骨折病人伤口感染率的影响。方法 将 2 11处Ⅱ型及Ⅲ型开放骨折依据是否在空气层流手术间行清创手术、是否为胫骨骨折、是否有大骨片进行分组 ,χ2 检验比较在空气层流手术... 目的 明确手术室环境、伤部血运、手术技术对Ⅱ型及Ⅲ型开放骨折病人伤口感染率的影响。方法 将 2 11处Ⅱ型及Ⅲ型开放骨折依据是否在空气层流手术间行清创手术、是否为胫骨骨折、是否有大骨片进行分组 ,χ2 检验比较在空气层流手术间和非空气层流手术间行手术治疗的伤口感染率、胫骨与其他四肢长骨开放骨折的伤口感染率、有大块游离骨片与无大块游离骨片的开放骨折的伤口感染率。结果 ①还不能认为在空气层流手术间行Ⅱ型及Ⅲ型开放骨折的清创手术治疗的伤口感染率低于在普通手术间进行手术治疗的感染率 (P >0 .0 5 )。②胫骨开放骨折的伤口感染率高于其他四肢长骨的伤口感染率 (P <0 .0 5 )。③有大块游离骨片遗留的开放骨折的伤口感染率高于无大块骨片的开放骨折的伤口感染率 (P<0 .0 5 )。结论 ①提高手术室环境不是降低Ⅱ型及Ⅲ型开放骨折伤口感染率的主要因素。②骨折部位血运是影响Ⅱ型及Ⅲ型开放骨折伤口感染率的主要因素。③对Ⅱ型及Ⅲ型开放骨折进行微创手术、保护骨及软组织血运是降低伤口感染率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环境 局部血 开放骨折 伤口感染率 手术治疗
下载PDF
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中脑局部血氧饱和度复合双频指数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郑玉珍 梁禺 张彦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1期46-47,共2页
目的探讨脑局部血氧饱和度(rSO2)和脑电双频指数(BIS)判断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中并发症的价值。方法 216例行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患者,术中监测BIS及rSO2,麻醉维持平稳过程中出现异常(rSO2变化超过5%、BIS突然>70或<30)者立即行血管造影... 目的探讨脑局部血氧饱和度(rSO2)和脑电双频指数(BIS)判断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中并发症的价值。方法 216例行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患者,术中监测BIS及rSO2,麻醉维持平稳过程中出现异常(rSO2变化超过5%、BIS突然>70或<30)者立即行血管造影,并根据造影结果予相应处理,记录并发症发生前、发生时和处理后5min时的BIS值以及rSO2值及术后第2天神经功能障碍发生情况。结果术中38例出现BIS及rSO2异常,造影证实动脉瘤破裂6例,血管痉挛20例,血管栓塞12例。动脉瘤破裂者rSO2、BIS值变化幅度最大,栓塞者次之。治疗后5min动脉瘤破裂者rSO2、BIS值无明显变化,而血管栓塞和痉挛者rSO2、BIS值升高;术后第2天,血管破裂者3例昏迷,2例并发偏瘫;血管栓塞者1例出现偏瘫;血管痉挛者术后无1例出现神经功能障碍。结论 rSO2复合BIS可及时发现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中动脉瘤破裂、血管栓塞或痉挛等并发症,并可预测神经功能障碍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血氧饱和度 双频指数 颅内动脉瘤
下载PDF
银杏叶制剂和丹参对急性肾衰兔肾皮质局部血流量的影响 被引量:13
6
作者 刘久波 吕军 +3 位作者 张珍 陈林 杨青山 易建华 《中国微循环》 2004年第3期149-151,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肾功能衰竭 (acuterenalfailure,ARF)兔肾皮质局部血流量 (regionalrenalbloodflow,rRBF)与血液流变学的关系 ,以及银杏叶制剂 (GinkgoBilobalExtraction ,GbE)、丹参对其的影响。方法用50%的甘油10ml/kg行兔后肢肌肉加压注... 目的探讨急性肾功能衰竭 (acuterenalfailure,ARF)兔肾皮质局部血流量 (regionalrenalbloodflow,rRBF)与血液流变学的关系 ,以及银杏叶制剂 (GinkgoBilobalExtraction ,GbE)、丹参对其的影响。方法用50%的甘油10ml/kg行兔后肢肌肉加压注射 ,建立ARF动物模型 ,观察血液流变学、rRBF的变化 ,并给予GbE、丹参注射液对比观察。结果ARF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异常 ,rRBF明显下降。ηb、ηp、EAI、HCT等与rRBF呈明显负相关 (P均<0.05)。GbE组、丹参组动物血液流变学、rRBF等指标明显改善。结论ARF时血液流变特性恶化和肾局部微循环障碍可能是造成rRBF下降的直接原因之一GbE、丹参对甘油所致ARF家兔的血液流变特性及肾组织缺血性损害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功能衰竭 肾皮质局部血流量 液流变学 银杏叶制剂
下载PDF
脑血管病大脑局部血流量变化研究
7
作者 王湘平 杨靖华 +1 位作者 侯靖边 梁燕 《西南国防医药》 CAS 1994年第2期68-70,126,共4页
本文对122例脑血管病人进行^(133)XE吸入法大脑局部血流量检查,研究脑梗塞及脑出血时脑局部血流量的变化,表现为脑血管病变部位局部血流量减少,并且变化范围较CT改变广泛,能在脑实质发生形态改变前测定出脑循环的改变。但无助于脑缺血... 本文对122例脑血管病人进行^(133)XE吸入法大脑局部血流量检查,研究脑梗塞及脑出血时脑局部血流量的变化,表现为脑血管病变部位局部血流量减少,并且变化范围较CT改变广泛,能在脑实质发生形态改变前测定出脑循环的改变。但无助于脑缺血与脑出血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病 133XE 局部血流量
下载PDF
急性肾功能衰竭家兔肾皮质局部血流量与球结膜微循环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聂磊 刘久波 +5 位作者 涂汉军 陈林 李茂玉 杨道华 易建华 杨青山 《中国微循环》 2002年第3期155-157,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肾功能衰竭(ARF)兔球结膜微循环(BCM)与肾皮质局部血流量(rRBF)变化的关系。方法用50%的甘油10ml/kg行兔后肢肌肉加压注射 ,建立ARF模型 ,观察不同时相BCM、rRBF、肾功能(血Cr、BUN)以及肾组织形态学的改变。结果ARF组肾组... 目的探讨急性肾功能衰竭(ARF)兔球结膜微循环(BCM)与肾皮质局部血流量(rRBF)变化的关系。方法用50%的甘油10ml/kg行兔后肢肌肉加压注射 ,建立ARF模型 ,观察不同时相BCM、rRBF、肾功能(血Cr、BUN)以及肾组织形态学的改变。结果ARF组肾组织出现严重损害 ,肾功能明显下降 ,BCM功能障碍 ,rRBF明显下降。BCM总积分与rRBF呈明显负相关 (P均<0.05)。结论1、甘油所致ARF家兔BCM形态、流态、管周状态积分及总积分明显升高 ;rRBF降低 ;肾组织出现严重损害。2、肾局部微循环障碍可能是造成rRBF下降和肾组织形态学损害的直接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功能衰竭 肾皮质局部血流量 球结膜微循环
下载PDF
针刺对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患者局部血供及生物力学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吴单 莫晓枫 《新中医》 CAS 2019年第12期219-221,共3页
目的:观察针刺对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患者局部血供及生物力学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72例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 目的:观察针刺对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患者局部血供及生物力学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72例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治疗后,观察2组上肢功能、甲襞微循环指标(白微栓率、红细胞聚集率、输入枝及输出枝长度)及生物力学指标(肘屈曲及肘伸展总做功量、肘屈曲及肘伸展60。峰力矩)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3个及6个疗程,观察组上肢功能、甲襞微循环指标及生物力学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可以改善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患者的局部血供及生物力学状态,促进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上肢功能障碍 针刺 局部血 生物力学状态
下载PDF
脑梗死急性期局部血流量变化及电针干预效应研究 被引量:17
10
作者 石磊 杜元灏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2期85-87,共3页
[目的]观察脑梗死发生后双侧脑皮质血流量变化规律以及电针的干预效应。[方法]采用Longa的腔内线栓法复制大鼠脑梗死模型,以DRT-4激光多普勒血流仪动态监测双侧脑皮质血流量,连续记录6 h,比较脑梗死后30 min和1、2、3、4、5、6 h各时相... [目的]观察脑梗死发生后双侧脑皮质血流量变化规律以及电针的干预效应。[方法]采用Longa的腔内线栓法复制大鼠脑梗死模型,以DRT-4激光多普勒血流仪动态监测双侧脑皮质血流量,连续记录6 h,比较脑梗死后30 min和1、2、3、4、5、6 h各时相脑皮质血流量的变化规律及电针的干预效应。[结果]大脑中动脉梗死(MCAO)即刻,梗死半球局部脑血流量显著下降,模型对照组局部血流量下降至(25.18±1.87)%,在MCAO后30 min^6 h,血流量比值维持在这一水平,有上升趋势但本组各时相之间比较并无统计学差异;电针干预组在MCAO即刻局部脑血流量急剧下降至(23.46±1.24)%,电针干预后,平均上升至(46.96±1.61)%,平均升高幅度为20%。在MCAO后各时相,电针干预组与模型对照组血流量比值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1),电针干预组局部血流量显著升高,但仍然低于梗死前水平(P<0.01)。MCAO即刻,梗死灶对侧半球局部脑血流量出现一定幅度的下降,模型对照组局部脑血流量下降至(86.55±1.46)%,在MCAO后30 min^6 h内,随时间延续,血流量维持梗死即刻水平,有小幅波动,但本组各时相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电针干预组在MCAO即刻局部脑血流量下降至(86.70±2.21)%,电针干预后,血流量上升至(97.46±3.28)%,维持这一水平。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电针干预组局部脑血流量比值在MCAO后30 min和1 h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MCAO后2、3、4、5、6 h局部血流量比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但电针干预组局部脑血流量比值平均高于相应模型对照组。[结论]电针干预可显著提高MCAO模型大鼠局部脑血流量,并且电针干预可同步提高梗死灶对侧半球局部脑血流量,由此可增加梗死区周围脑血流灌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电针 局部流量 激光多普勒
下载PDF
丽尔生发灵的生发作用及其对局部血流量的影响
11
作者 刘育英 马军 +1 位作者 胡金麟 田牛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1989年第4期352-,340,共2页
受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的委托,我们测定并观察治疗前后脱发区单位面积毛发数量,长度及其管径的变化,为认识丽尔生发灵的生发机制提供依据。材料和方法,11例脱发多年的男性自愿受试者,年龄36~55岁,脱发时间6~15年。分二组,丽... 受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的委托,我们测定并观察治疗前后脱发区单位面积毛发数量,长度及其管径的变化,为认识丽尔生发灵的生发机制提供依据。材料和方法,11例脱发多年的男性自愿受试者,年龄36~55岁,脱发时间6~15年。分二组,丽尔Ⅰ组5人:丽尔Ⅱ组6人。丽尔生发灵Ⅰ、Ⅱ型均由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研制并提供。使用时用棉签或毛刷沾药水涂在头部脱发区的皮肤上,前三天每天一次,以后早晚各一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血流量 脱发区 天每天 流量计 时用 单位面积 涂药 局部微循环 亚组 黑变
下载PDF
神经节苷脂GM1对大鼠脑损伤后局部血流量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8
12
作者 姚一 陈长才 卓豫 《创伤外科杂志》 2002年第2期83-86,共4页
目的 探讨GM1对脑损伤后局部脑血流量 (rCBF)的调节作用及对脑水肿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大鼠左顶部中型液压脑损伤模型 ,用干湿比重法和氢清除法检测同侧皮质正常及伤后不同时相点的脑组织含水量和rCBF。结果  (1 )脑组织含水量 :... 目的 探讨GM1对脑损伤后局部脑血流量 (rCBF)的调节作用及对脑水肿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大鼠左顶部中型液压脑损伤模型 ,用干湿比重法和氢清除法检测同侧皮质正常及伤后不同时相点的脑组织含水量和rCBF。结果  (1 )脑组织含水量 :损伤组伤后 0 .5小时即上升 ,48小时达到高峰 ,明显高于假伤对照组。GM1组伤后水含量与假伤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但明显低于损伤组 ,两者间有显著性差异。(2 )rCBF :损伤组伤后急剧下降 ,1小时达最低点 ,其后缓慢回升 ,2 4小时恢复到假伤对照组比较水平 ,48小时则明显高于假伤对照组 ,表现为伤后早期的低灌注和后期的过度灌注。GM1组无上述变化 ,与假伤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局部流量 创伤性脑水肿 神经节苷脂
下载PDF
鼠两侧大脑皮质局部血流量的测定和差异性研究
13
作者 赵懋根 汤浩 +1 位作者 陈声权 杨儒昌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S1期9-11,共3页
通过自编软盘的计算机程序和Qould四道记录仪,采用氢清除法测定大鼠大脑皮质的局部血流量(LCBF)。额皮质、前肢皮质和纹状皮质的m-LCBF分别为62.29±6.12、64.50±6.89和65.78±7.14ml/100g/min;鼠两侧大脑皮质的m-LCBF为64... 通过自编软盘的计算机程序和Qould四道记录仪,采用氢清除法测定大鼠大脑皮质的局部血流量(LCBF)。额皮质、前肢皮质和纹状皮质的m-LCBF分别为62.29±6.12、64.50±6.89和65.78±7.14ml/100g/min;鼠两侧大脑皮质的m-LCBF为64.19±6.72ml/100g/min。通过对两侧大脑半球六个部位皮质的m-LCBF测定,证明两侧大脑皮质的m-LCBF无显著性差异(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血流量 皮质
下载PDF
下肢脱套伤皮肤原位回植术后局部血运的观察与护理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君 《内蒙古中医药》 2017年第1期146-147,共2页
目的:探讨下肢脱套伤皮肤原位回植术后局部血运的护理措施及其效果。方法:从2015年1月开始,至2016年1月结束,我院收治80例小腿脱套伤患者,随机分组为两个小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整体护理措施进行干... 目的:探讨下肢脱套伤皮肤原位回植术后局部血运的护理措施及其效果。方法:从2015年1月开始,至2016年1月结束,我院收治80例小腿脱套伤患者,随机分组为两个小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整体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采用调查表调查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且予以对比。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0%,压疮发生率为7.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5.0%,压疮发生率为37.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更高,压疮发生率明显更低,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整体护理措施对下肢脱套伤皮肤原位回植术患者进行护理,能够有效地改善局部血运的情况,减少压疮的形成,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以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脱套伤 皮肤原位回植术 局部血 护理
下载PDF
无热源治疗仪与TDP对糖尿病足局部血运改变效果及安全性的对比 被引量:1
15
作者 马玉娟 徐程英 +2 位作者 耿俊 徐静 张兆新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0年第25期191-192,共2页
目的对比无热源治疗仪与TDP对糖尿病足局部血运改变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本院烧伤创面修复外科糖尿病足患者40例,依据方法分为使用无热远红外治疗设备组(无热源治疗仪组)、使用传统烤灯治疗器组(电磁波谱... 目的对比无热源治疗仪与TDP对糖尿病足局部血运改变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本院烧伤创面修复外科糖尿病足患者40例,依据方法分为使用无热远红外治疗设备组(无热源治疗仪组)、使用传统烤灯治疗器组(电磁波谱治疗器组)两组,各20例,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症状体征评分、足背动脉血流量、临床疗效、烫伤发生情况。结果无热源治疗仪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的TCSS评分降低幅度、足背动脉血流量增加幅度均显著高于电磁波谱治疗器组(P<0.05)。无热源治疗仪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5.0%(19/20)显著高于电磁波谱治疗器组72.5%(14.5/20)(P<0.05)。无热源治疗仪组患者的烫伤发生率0显著低于电磁波谱治疗器组10.0%(2/20)(P<0.05)。结论无热源治疗仪对糖尿病足局部血运改变效果较TDP好,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热源治疗仪 TDP 糖尿病足 局部血运改变 足背动脉流量 烫伤
下载PDF
^(133)Xe吸入法测定急性脑血管病的脑局部血流量
16
作者 方麒林 张福麟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11-312,共2页
关键词 急性脑管病 局部血流量 ^133Xe吸入法
下载PDF
应用氢电极观察半导体激光对脑局部血流量的影响
17
作者 汤敏 康瑜 +4 位作者 吴敏洁 王黛 蒋少敏 边毓土 成柏华 《化学传感器》 1996年第3期206-210,共5页
本文应用氢电极(Pt/PtCl),来检测脑局部组织氢的清除率,从而分析650um半导体激光对小鼠脑皮层血流量的影响,发现激光照射后小鼠皮层血流量明显减少,达显著性差异(P<0.01)。
关键词 半导体激光 局部血流量 流量 氢电极 电化学
下载PDF
快速补液对烧伤延迟复苏心肌局部血流量的影响及组织学观察
18
作者 吴庆云 陈存富 +4 位作者 任秋芝 孔祥红 李岩 石强 付东梅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00年第4期4-6,共3页
目的 :探讨快速补液对烧伤延迟复苏后心肌局部血流量的改善作用。方法 :采用大鼠 30 %TBSA(Ⅲ°)烧伤模型 ,分为快速补液组 (RI组 )和均匀补液组 (AI组 ) ,采用氢廓清法测定伤前、伤后 1、3、6、1 2、2 4、48h的心肌局部血流量 ,同... 目的 :探讨快速补液对烧伤延迟复苏后心肌局部血流量的改善作用。方法 :采用大鼠 30 %TBSA(Ⅲ°)烧伤模型 ,分为快速补液组 (RI组 )和均匀补液组 (AI组 ) ,采用氢廓清法测定伤前、伤后 1、3、6、1 2、2 4、48h的心肌局部血流量 ,同时行心肌组织光镜和电镜形态学观察。结果 :伤后 1h ,心肌局部血流量降低 ,6h达最低点。补液后 ,心肌局部血流量显著升高 ,RI组的升高幅度显著大于AI组。形态学观察表明 ,RI组的心肌损害较AI组轻。结论 :快速补液能够改善心肌局部血流量 ,从而可减轻心肌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延迟复苏 心肌局部血流量 快速补液
下载PDF
多元化保温处理对游离皮瓣移植患者皮瓣局部血运和皮瓣成活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冷少龙 朱林榆 《中医临床研究》 2019年第36期106-107,共2页
目的:探讨多元化保温处理对游离皮瓣移植患者皮瓣局部血运和皮瓣成活的影响分析。方法:将2018年5月-2019年5月在我院皮肤外科治疗的60例游离皮瓣移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保温护理,观察组采用多元化保温处理,比较两组患者的... 目的:探讨多元化保温处理对游离皮瓣移植患者皮瓣局部血运和皮瓣成活的影响分析。方法:将2018年5月-2019年5月在我院皮肤外科治疗的60例游离皮瓣移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保温护理,观察组采用多元化保温处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皮瓣成活率、皮瓣局部血运。结论:观察组皮瓣成活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而血管危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局部皮瓣弹性评分、毛细血管充盈时间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元化保温处理对游离皮瓣移植患者皮瓣局部血运和皮瓣成活的影响显著,能有效提高皮瓣成活率,促进皮瓣局部血运,改善预后,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皮瓣移植 多元化保温处理 皮瓣局部血 皮瓣成活
下载PDF
浅谈骨折迟缓愈合与局部血供的关系 被引量:2
20
作者 赵永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09年第1期45-45,共1页
关键词 骨折迟缓愈合 局部血 骨折愈合过程 液供给 愈合时间 骨折部位 组织再生 骨折断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