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几种常见暗色致病真菌的耐热实验 被引量:2
1
作者 柴宝 刘军 +3 位作者 吕桂霞 沈永年 陈伟 刘维达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5年第6期450-451,共2页
观察并记录经37℃、45℃、55℃处理10、30、60min后裴氏着色真菌、紧密着色真菌、疣状瓶霉、卡氏枝孢霉、皮炎外瓶霉、甄氏外瓶霉、假阿利什菌、链格孢和孢子丝菌在沙氏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所有受试菌种的菌悬液经37℃、45℃不同时间... 观察并记录经37℃、45℃、55℃处理10、30、60min后裴氏着色真菌、紧密着色真菌、疣状瓶霉、卡氏枝孢霉、皮炎外瓶霉、甄氏外瓶霉、假阿利什菌、链格孢和孢子丝菌在沙氏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所有受试菌种的菌悬液经37℃、45℃不同时间处理后再培养的生长情况未受影响;在55℃处理后除皮炎外瓶霉、链格孢外其余菌种在55℃不同时间处理后生长均受不同程度影响。可通过耐热试验来鉴别皮炎外瓶霉与甄氏外瓶霉;局部温热引起的局部血循环加速,血管扩张,局部细胞因子释放、各种效应细胞等可能也参与了对着色真菌及其它几种常见深部致病真菌的杀灭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病真菌 耐热实验 皮炎外瓶霉 甄氏外瓶霉 裴氏着色真菌 细胞因子释放 不同时间 卡氏枝孢霉 沙氏培养基 局部血循环 孢子丝菌 不同程度 耐热试验 局部温热 血管扩张 效应细胞 链格孢 生长 菌悬液 再培养 菌种
下载PDF
30例骨折采用骨外固定的护理
2
作者 董永华 《当代医学》 2009年第25期101-101,共1页
骨外固定支架具有术后固定角度的可调性,从而可以调节术后残骨外固定的一项治疗技术。是利用生物力学原理达到骨折端复位与固定,促进骨愈合和功能恢复纠正残余轴线偏差,实现了早期的牢固稳定与后期的弹性固定,术后一般不需其他外固... 骨外固定支架具有术后固定角度的可调性,从而可以调节术后残骨外固定的一项治疗技术。是利用生物力学原理达到骨折端复位与固定,促进骨愈合和功能恢复纠正残余轴线偏差,实现了早期的牢固稳定与后期的弹性固定,术后一般不需其他外固定保护。术后早期待疼痛减轻即可进行伤肢的功能锻炼,使骨折端不断获得间断性生理应力作用,促进局部血循环,激发骨折端新生骨细胞生长促进骨的愈合。可根据不同骨折类型的治疗目的实施不同的力学作用方式。固定的范围灵活,既可进行骨折局部固定,又能进行长跨度的固定或多部位的联合固定,以及跨关节的固定。有利于开放性或感染性伤口的处理,方便软组织的治疗肢体后方架空,便于护理。骨干部和近关节端的固定基本不影响关节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外固定支架 骨折端 护理 生物力学原理 关节活动 局部血循环 感染性伤口 术后固定
下载PDF
中风后的康复(一)
3
作者 王忆长 《中国社区医师》 2008年第4期45-46,共2页
中风就是脑血管意外,包括脑血栓、脑栓塞、脑出血。脑神经元的代谢需求远较其他组织为高,而能源的贮存极为有限,需靠不间断的血液循环随时供应。发生中风的最后原因是神经元的代谢需求与局部血循环所能提供的氧及其他营养物(主要是... 中风就是脑血管意外,包括脑血栓、脑栓塞、脑出血。脑神经元的代谢需求远较其他组织为高,而能源的贮存极为有限,需靠不间断的血液循环随时供应。发生中风的最后原因是神经元的代谢需求与局部血循环所能提供的氧及其他营养物(主要是葡萄糖)之间骤然供不应求所致,受影响的神经细胞因而坏死或损伤,受这部分脑细胞控制的身体功能也因此受到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后 脑血管意外 康复 脑神经元 局部血循环 血液循环 供不应求 身体功能
下载PDF
外固定架撑开固定治疗儿童股骨头无菌性坏死(附11例报告) 被引量:2
4
作者 任健 王一民 +3 位作者 潘定康 雍江涛 施鹏程 徐亮 《实用骨科杂志》 2002年第2期92-94,共3页
目的 :探讨一种新的儿童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治疗方法。方法 :根据不同分型的儿童股骨头无菌性坏死 ,选择股骨头钻孔减压术 ;血管束植入术 ;带血管骨块或骨膜瓣移植术。术后采用单侧外固定架将患髋关节撑开、固定 ,使关节间隙稍大于正常... 目的 :探讨一种新的儿童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治疗方法。方法 :根据不同分型的儿童股骨头无菌性坏死 ,选择股骨头钻孔减压术 ;血管束植入术 ;带血管骨块或骨膜瓣移植术。术后采用单侧外固定架将患髋关节撑开、固定 ,使关节间隙稍大于正常间隙 ,避免患侧股骨头在术后继续受压。结果 :所有病例经半年以上随访 (平均随访时间为 14个月 ) ,塌陷的股骨头骺均呈不同程度地抬起、变园 ;患髋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正常。结论 :本术式术后能降低关节内压力 ,有利于局部血循环重建 ,缩短病程 ,使患儿早期下地、站立及行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固定架 儿童 股骨头无菌性坏死 髋关节撑开 局部血循环重建
下载PDF
脑卒中常见并发症
5
作者 奴尔古扎尔·沙力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1年第14期498-498,共1页
脑神经元的代谢需求远较其他组织为高,而能源的贮存极为有限,需靠不间断的血液循环来供应。发生脑卒中的最后原因是神经元的代谢需求与局部血循环所能提供的氧及其他营养物(主要是葡萄糖)之间骤然供不应求所致。局部血循环的紊乱可... 脑神经元的代谢需求远较其他组织为高,而能源的贮存极为有限,需靠不间断的血液循环来供应。发生脑卒中的最后原因是神经元的代谢需求与局部血循环所能提供的氧及其他营养物(主要是葡萄糖)之间骤然供不应求所致。局部血循环的紊乱可能来自供应血管的破裂而出血,常见的则是血管狭窄闭塞而使血流中断。出血点如位于脑内侧形成或大或小的血肿即脑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常见并发症 局部血循环 脑神经元 血液循环 供不应求 狭窄闭塞 脑出血
下载PDF
老年人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6
作者 聂元华 《解放军健康》 2011年第5期27-27,共1页
老年人的药代动力特点 药物的吸收老年人的消化道黏膜萎缩,消化器官分泌和蠕动功能减退,肠道动脉硬化,血流减少。这些因素使老年人口服的药物在胃肠道中吸收的速度较慢、比率低,疗效降低;老年人局部血循环较差,这也使肌肉及皮下... 老年人的药代动力特点 药物的吸收老年人的消化道黏膜萎缩,消化器官分泌和蠕动功能减退,肠道动脉硬化,血流减少。这些因素使老年人口服的药物在胃肠道中吸收的速度较慢、比率低,疗效降低;老年人局部血循环较差,这也使肌肉及皮下注射药物吸收速度和比率有所减低。为了排除多种因素对药物吸收的影响,对老年急诊、危重病人一般首选静脉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抗生素 吸收速度 注射药物 局部血循环 药代动力 黏膜萎缩 功能减退
下载PDF
正确应用伤湿止痛膏
7
作者 彭汉光 《家庭中医药》 1998年第2期39-39,共1页
许多病人往往认为伤湿止痛膏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作用,所以在跌打扭伤后立即贴上,以为这样伤痛会好得快些。殊不知适得其反,局部反而肿胀疼痛更加厉害,这是为什么呢?原来,人体组织在受到外界损伤后即呈现炎症反应,液体大量自血管内... 许多病人往往认为伤湿止痛膏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作用,所以在跌打扭伤后立即贴上,以为这样伤痛会好得快些。殊不知适得其反,局部反而肿胀疼痛更加厉害,这是为什么呢?原来,人体组织在受到外界损伤后即呈现炎症反应,液体大量自血管内渗出到扭伤处,局部慢慢出现肿胀,继而压迫神经引起疼痛。这种反应在24小时内可以达到顶峰。如果24小时内贴上伤湿止痛膏,因其有活血作用,局部血循环量就会增多增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止痛膏 正确应用 伤湿 肿胀疼痛 炎症反应 局部血循环 消肿止痛 人体组织 血管内 好得快
下载PDF
怎样护理新生儿
8
作者 胡建军 《家庭医学(上半月)》 1996年第19期46-46,共1页
护理新生儿的关键是保暖、预防感染和合理喂养。 洗澡:新生儿应每日上午洗一次澡。洗澡时室温应保持在25—27℃左右,冬季可用浴罩,以防小儿受凉。
关键词 护理新生 婴儿 预防感染 新生儿败血症 合理喂养 脐部 正常新生儿 正常生理功能 局部血循环 口腔粘膜
下载PDF
显微外科术后皮温图的设计与应用
9
作者 郎云琴 《实用护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6-46,共1页
关键词 局部血循环 动态观察 显微外科手术 术后 皮温图 设计 临床应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