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右美托咪定对大鼠利多卡因局部静脉麻醉的影响机制
1
作者 陈丽君 卢希 +1 位作者 林洁 林芩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12-115,共4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利多卡因局部静脉麻醉(IVRA)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建立大鼠尾静脉IVRA模型给药后,分别通过甩尾和夹尾试验评估大鼠尾静脉IVRA镇痛和麻醉效果。结果右美托咪定可以延长利多卡因IVRA镇痛和麻醉持续时间。哌唑嗪、育...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利多卡因局部静脉麻醉(IVRA)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建立大鼠尾静脉IVRA模型给药后,分别通过甩尾和夹尾试验评估大鼠尾静脉IVRA镇痛和麻醉效果。结果右美托咪定可以延长利多卡因IVRA镇痛和麻醉持续时间。哌唑嗪、育亨宾以及ZD7288不影响右美托咪定延长利多卡因IVRA持续时间的作用。毛喉素可以逆转右美托咪定延长利多卡因IVRA持续时间的作用。结论右美托咪定通过抑制超极化激活环核苷酸门控通道,延长利多卡因IVRA持续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静脉麻醉 利多卡因 右美托咪定 α肾上腺素能受体 超极化激活环核苷酸门控通道
下载PDF
新斯的明复合利多卡因用于局部静脉麻醉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斌 曹小平 +1 位作者 唐自跃 张勇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2期28-30,共3页
目的研究并评价新斯的明复合利多卡因用于局部静脉麻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行手外科手术的患者 2 6例 ,随机分成两组进行局部静脉麻醉 ,即患侧上肢驱血后 ,在上臂中上 2 / 3处使用充气止血带阻断部分血流后 ,于远端静脉输注静脉麻醉药... 目的研究并评价新斯的明复合利多卡因用于局部静脉麻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行手外科手术的患者 2 6例 ,随机分成两组进行局部静脉麻醉 ,即患侧上肢驱血后 ,在上臂中上 2 / 3处使用充气止血带阻断部分血流后 ,于远端静脉输注静脉麻醉药。新斯的明复合利多卡因组 (实验组 ) (T组 ,n =13例 )使用新斯的明 0 .0 1mg/kg与利多卡因 4mg/kg稀释到 4 0ml;单纯利多卡因组 (对照组 ) (C组 ,n =13例 )使用利多卡因 4mg/kg稀释到 4 0ml。监测该侧肢体痛觉、运动神经被阻滞与恢复的最短时间。连续监测患者的心率 (HR)、平均动脉压 (MAP)、脉搏氧饱和度 (SPO2 ) ,有无恶心、呕吐、皮疹等副反应。结果新斯的明复合利多卡因组 (T组 )较单纯利多卡因组 (C组 ) ,其痛觉、运动神经阻滞的显效时间明显缩短 (p <0 .0 5 ) ,作用时间延长 (p <0 .0 5 ) ;两组患者围术期心率 (HR)、平均动脉压 (MAP)、脉搏氧饱和度 (SPO2 )无明显变化 ;本实验过程中未见恶心、呕吐、皮疹等副反应。结论新斯的明复合利多卡因用于局部静脉麻醉 ,可缩短麻醉的显效时间 ,延长麻醉的作用时间 ,其生命体征平稳 ,无明显的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斯的明 利多卡因 局部静脉麻醉 临床研究
下载PDF
阿曲可林加入利多卡因中用于局部静脉麻醉
3
作者 田昭涛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11期42-42,44,共2页
该文研究了微量肌松药用于局部静脉麻醉的临床优点。选择40例未用术前药的成年手部手术病人随机给予0.5%利多卡因40ml或0.5%利多卡因40ml加阿曲可林2mg。阿曲可林组病人肌松程度显著,骨折容易复位,有较好的手术... 该文研究了微量肌松药用于局部静脉麻醉的临床优点。选择40例未用术前药的成年手部手术病人随机给予0.5%利多卡因40ml或0.5%利多卡因40ml加阿曲可林2mg。阿曲可林组病人肌松程度显著,骨折容易复位,有较好的手术条件(P<0.01)。术中、防止血带后、5min、15min疼痛较轻。麻醉速度无差异。阿曲可林加到利多卡因中能改善手术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局部静脉麻醉 利多卡因 阿曲可林
下载PDF
肘关节手法松解康复锻炼与局部静脉麻醉的相关性研究
4
作者 林芩 林玮 +2 位作者 林翔 李成 钱彬 《福建中医药》 2015年第5期4-5,共2页
目的观察在局部静脉麻醉下进行肘关节手法松解后康复锻炼的效果。方法肘关节功能障碍者80例,随机分为局部静脉麻醉组(局麻组)和非局麻组各40例,每2周行手法松解及手法辅助下肘关节康复锻炼1次,每次20 min,12周后用改良HSS肘关节评分对... 目的观察在局部静脉麻醉下进行肘关节手法松解后康复锻炼的效果。方法肘关节功能障碍者80例,随机分为局部静脉麻醉组(局麻组)和非局麻组各40例,每2周行手法松解及手法辅助下肘关节康复锻炼1次,每次20 min,12周后用改良HSS肘关节评分对患者肘关节功能进行评估,比较肘关节疼痛程度、最大屈伸活动度。结果非局麻组改良的HSS肘关节功能评分为78.7±9.3,局麻组为90.8±7.2;非局麻组肘关节疼痛评分(VAS评分)为7.3±1.1,局麻组为2.1±0.3;非局麻组肘关节最大屈伸活动度为101.3°±21.2°,局麻组为121.4°±19.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静脉麻醉对肘关节功能康复锻炼,能有效地减轻疼痛,促进肘关节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静脉麻醉 肘关节 功能障碍 手法松解 疼痛
下载PDF
胆碱抑酯酶制剂用于局部静脉麻醉20例临床分析
5
作者 邱久立 陈芦苇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5期444-445,共2页
目的研究胆碱抑酯酶制剂用于局部静脉麻醉临床疗效.方法将临床外科手术患者20例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10例,使用新斯的明和利多卡因复合剂.单纯利多卡因组10例,为对照组.监测患者的心率、血氧饱和度、副作用,观察肢体痛觉、阻滞和恢复运动... 目的研究胆碱抑酯酶制剂用于局部静脉麻醉临床疗效.方法将临床外科手术患者20例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10例,使用新斯的明和利多卡因复合剂.单纯利多卡因组10例,为对照组.监测患者的心率、血氧饱和度、副作用,观察肢体痛觉、阻滞和恢复运动神经的时间等.结果胆碱抑酯酶制剂用于局部静脉麻醉显效时间明显缩小(P<0.05),作用时间延长(P<0.05),患者手术期间心率、血氧饱和度无明显变化,也无副作用.结论胆碱抑酯酶制剂用于局部静脉麻醉可明显缩短麻醉的显效时间,延长麻醉的作用时间,且生命体征平稳,无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静脉麻醉 心率 血氧饱和度 胆碱抑酯酶制剂
下载PDF
局部静脉麻醉下包皮环切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怀湘 李建明 贺明洲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2年第6期97-98,共2页
目的观察阴茎背静脉局部麻醉在包皮环切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门诊行包皮环切术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阴茎背静脉局部麻醉48例(观察组),术中阻断阴茎静脉回流,在阴茎背静脉注入1%利多卡因溶液麻醉。阴茎根部阻滞麻醉48例(对照组),按传... 目的观察阴茎背静脉局部麻醉在包皮环切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门诊行包皮环切术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阴茎背静脉局部麻醉48例(观察组),术中阻断阴茎静脉回流,在阴茎背静脉注入1%利多卡因溶液麻醉。阴茎根部阻滞麻醉48例(对照组),按传统方法麻醉。分别对比各组疼痛例数、麻药用量、术后伤口水肿程度等。结果观察组疼痛发生率为6.25%(3/48),对照组为20.83%(10/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6,P<0.05);两组水肿发生率分别为4.17%(2/48)和22.92%(1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1,P<0.01);两组麻药用量分别为(20.92±2.33)mg和(71.53±7.16)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58,P<0.01)。结论局部静脉麻醉效果佳,明显减轻注射麻药时及术中伤口疼痛,局麻药物用量少,术后水肿发生率低,操作方便,易为患者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静脉麻醉 包皮环切术 阴茎背静脉 麻醉
下载PDF
局部静脉麻醉下行包皮环切术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卢振权 李宝兴 刘文泓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8年第5期396-396,共1页
目的:评价包皮局部静脉麻醉在包皮环切术中的应用。方法:阻断阴茎静脉回流,包皮外板静脉注入1%利多卡因。结果:静脉局部麻醉镇痛与神经阻滞麻醉相比效果佳,局麻药物总量少,术后水肿发生率下降,时间短。结论:静脉局麻操作简单,效果佳,值... 目的:评价包皮局部静脉麻醉在包皮环切术中的应用。方法:阻断阴茎静脉回流,包皮外板静脉注入1%利多卡因。结果:静脉局部麻醉镇痛与神经阻滞麻醉相比效果佳,局麻药物总量少,术后水肿发生率下降,时间短。结论:静脉局麻操作简单,效果佳,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静脉麻醉 包皮环切术
下载PDF
局部静脉麻醉在四肢远端手术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龚建辉 赵敏毅 +2 位作者 吴志忠 李婧超 张晓妍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年第20期111-112,共2页
目的:观察局部静脉麻醉在短时间(时间<90分钟)内的四肢远端手术中的麻醉效果、镇痛效应及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30例拟行上肢远端、下肢远端短小手术的成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传统组均使用局部神经阻滞,另一组为局部静脉麻醉组... 目的:观察局部静脉麻醉在短时间(时间<90分钟)内的四肢远端手术中的麻醉效果、镇痛效应及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30例拟行上肢远端、下肢远端短小手术的成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传统组均使用局部神经阻滞,另一组为局部静脉麻醉组(简称局麻组),采用局部静脉麻醉。结果:局麻组的麻醉起效时间快于传统组(P<0.01);局麻组在止血带疼痛出现时间、术后疼痛时间方面与传统组有较大差异,但不影响手术;止血带放气后的不良反应与传统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四肢远端短小手术采用局部静脉麻醉简便安全、实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远端手术 局部静脉麻醉 局部神经阻滞
下载PDF
手足小手术中应用局部静脉麻醉的体会
9
作者 王春艳 王明义 刘文峰 《黑龙江医学》 2000年第4期97-97,共1页
关键词 手足 局部静脉麻醉 小手术 术中应用 体会 效果
下载PDF
四肢远端手术应用局部静脉麻醉32例
10
作者 王海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1998年第2期71-71,共1页
关键词 局部静脉麻醉 手术应用 远端 四肢 1997年 1994年 麻醉效果
下载PDF
局部麻醉超声引导下股静脉径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临床护理
11
作者 蔡豫 马盘龙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180-0183,共4页
本文研究时,选择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局部麻醉超声引导下股静脉径路)患者为对象,探究临床护理方案。方法 时间选择,2021.06(开始),2023.06(结束),例数确定120例,类型—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局部麻醉超声引导下股静脉径路)患者,我院收治,回顾... 本文研究时,选择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局部麻醉超声引导下股静脉径路)患者为对象,探究临床护理方案。方法 时间选择,2021.06(开始),2023.06(结束),例数确定120例,类型—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局部麻醉超声引导下股静脉径路)患者,我院收治,回顾分析方法,护理方案差异划分组别,VG组—患者纳入60例,护理方案,常规;XZH组—患者纳入60例,护理方案,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1)手术情况:XZH组、VG组,进行术前报告房间隔缺损(超声)最大直径对比(t值0.052),组间无差异(P>0.05);进行手术耗时对比(t值4.528)、进行特级护理时间对比(t值6.026)、进行住院时间对比(t值12.034),均XZH组更短(P<0.05)。(2)并发症情况:XZH组、VG组,出院时进行总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值6.536),XZH组更低(P<0.05)。(3)认知及心理情况:出院时,XZH组、VG组,进行认知分数对比(t值12.535),XZH组更高(P<0.05);进行焦虑分数对比(t值6.133)、进行抑郁分数对比(t值6.218),均XZH组更低(P<0.05)。结论 临床上针对特殊患者需要探究更为有效的护理方案,局部麻醉超声引导下股静脉径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操作容易,患者临床护理方案选择循证护理模式效果理想,可高效推进手术,预防并发症,改善患者心理及认知情况,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间隔缺损封堵术 局部麻醉超声引导下股静脉径路 循证护理 心律失常
下载PDF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调查和静脉局部麻醉的辅助作用 被引量:15
12
作者 徐旭仲 余微萍 +5 位作者 姜爱芬 毛毅 吴洁 寿红艳 陈碧红 黄志莲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2期101-102,共2页
目的 :调查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 ,及上肢静脉局部麻醉对臂丛神经阻滞的辅助作用。方法 :1 54例前臂或手部手术病人 ,均采用传统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注入 1 %利多卡因 +0 .2 5 %布比卡因混合液 2 0ml。对注药后 2 0min手术区... 目的 :调查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 ,及上肢静脉局部麻醉对臂丛神经阻滞的辅助作用。方法 :1 54例前臂或手部手术病人 ,均采用传统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注入 1 %利多卡因 +0 .2 5 %布比卡因混合液 2 0ml。对注药后 2 0min手术区域仍有疼痛的病人 ,行静脉内局部麻醉 ,观察麻醉效果。结果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后 2 0min ,腋神经、前臂外侧皮神经、桡神经阻滞成功率达 81 .8% ,正中神经、尺神经、肋间臂神经阻滞成功率分别为 55 .8%、53 .2 %和 45 .4%。阻滞不全需用静脉局部麻醉 57例 ,占总例数的 37% ,用静脉局部麻醉后麻醉完善 51例。结论 :单纯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失败率较高 ,静脉局部麻醉可显著改善麻醉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局部麻醉 麻醉 神经阻滞麻醉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下载PDF
利多卡因混合芬太尼-潘库溴铵用于静脉局部麻醉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荣春 张定宇 张雅琴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5期27-27,29,共2页
目的 :了解利多卡因混合芬太尼 -潘库溴铵静脉局部麻醉能否降低利多卡因的剂量。方法 :80例前臂和手部手术患者 (ASAⅠ~Ⅱ级 )分成二组 ,用 0 .6ml/kg的 0 .2 5 %利多卡因 (1.5mg/kg)混合 1μg/kg芬太尼 -0 .5mg潘库溴铵或者 0 .5 %利... 目的 :了解利多卡因混合芬太尼 -潘库溴铵静脉局部麻醉能否降低利多卡因的剂量。方法 :80例前臂和手部手术患者 (ASAⅠ~Ⅱ级 )分成二组 ,用 0 .6ml/kg的 0 .2 5 %利多卡因 (1.5mg/kg)混合 1μg/kg芬太尼 -0 .5mg潘库溴铵或者 0 .5 %利多卡因 (3mg/kg)进行静脉局部麻醉。每 5min 1次 ,测量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时间至手术开始 ;手术结束 ,松开止血带后 ,每 5min 1次 ,测量感觉和运动神经恢复时间 ;记录术后镇痛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均取得满意的麻醉效果。两组间感觉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有明显差异 ,A组明显快于B组 (P<0 .0 5 ) ;松开止血带后 ,感觉和运动恢复时间 ,两组相比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术后镇痛时间 ,两组间亦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0 .2 5 %利多卡因混合芬太尼 -潘库溴铵具有 0 .5 %利多卡因相同的静脉局部麻醉效果 ,可减少局麻药剂量和潜在系统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多卡因 芬太尼 潘库溴铵 静脉局部麻醉
下载PDF
压脉带法静脉内局部麻醉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姚家祥 张兰 刘进 《四川医学》 CAS 2006年第4期397-398,共2页
目的观察在静脉内局部麻醉(intravenous regional anesthesia,IVRA)中,使用压脉带技术分区域给予不同剂量局麻药的临床麻醉及镇痛效应,探讨压脉带法IVRA的可行性。方法获得医院伦理与医德委员会的批准及患者同意。32例拟行上肢掌... 目的观察在静脉内局部麻醉(intravenous regional anesthesia,IVRA)中,使用压脉带技术分区域给予不同剂量局麻药的临床麻醉及镇痛效应,探讨压脉带法IVRA的可行性。方法获得医院伦理与医德委员会的批准及患者同意。32例拟行上肢掌指部位短小手术的成年患者,ASAⅠ-Ⅱ级,不给术前药,常规术肢掌背开放静脉留置导管,埃斯马赫弹力绷带驱血后,上臂安置双止血带(压力250mmHg),随机分为2组,压脉带组腕关节上5cm安扎橡胶管压脉带,给予0.5%利多卡因10ml,麻醉起效后去除压脉带,给予0.25%的利多卡因30ml。传统组直接给予0.5%利多卡因40ml。观察麻醉起效时间,止血带疼痛VAS(视觉疼痛评分)≥4的发生时间,收缩压(SP)、舒张压(D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02)的变化,放止血带后的不良反应,疼痛出现时间。结果压脉带组的麻醉起效时间快于传统组(P〈0.01),压脉带组与传统组的止血带疼痛出现时间、术后疼痛出现时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止血带放气后的不良反应传统组大于压脉带组(P〈0.05)。结论上肢掌指短小手术使用压脉带法静脉内局部麻醉简便安全、实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脉带 静脉局部麻醉
下载PDF
低剂量丙泊酚静脉麻醉复合局部浸润麻醉在老年髋关节骨折患者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被引量:24
15
作者 赵华宇 霍树平 刘彦辉 《贵州医药》 CAS 2020年第8期1185-1188,共4页
目的分析低剂量丙泊酚静脉麻醉复合局部浸润麻醉在老年髋关节骨折患者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方法选择髋关节骨折患者90例,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30例。A组行腰硬联合麻醉、B组行全身麻醉、C组行低剂量丙泊酚静脉麻醉复合局部浸润麻醉。... 目的分析低剂量丙泊酚静脉麻醉复合局部浸润麻醉在老年髋关节骨折患者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方法选择髋关节骨折患者90例,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30例。A组行腰硬联合麻醉、B组行全身麻醉、C组行低剂量丙泊酚静脉麻醉复合局部浸润麻醉。对比三组一般手术情况、麻醉效果、呼吸循环功能、麻醉苏醒情况、麻醉舒适度、麻醉相关并发症及预后情况。结果三组中4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THR)、41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BFHR)、40例行闭合复位、5例行开放复位手术,手术类型、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中补液量及麻醉效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不同时间节点的SpO2、MAP、HR、CV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麻醉T2、T3、T4时SpO2、MAP显著低于A、C组,HR、CVP水平显著高于A、C组(P<0.05);三组苏醒时BIS、术后疼痛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睁眼时间、拔管时间、麻醉恢复室(PACU)停留时间、麻醉药物总剂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C组显著低于B组(P<0.05);术毕三组麻醉舒适度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C组舒适度均显著高于A组,B组麻醉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高于A、C组(P<0.05);三组手术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组显著低于A、B组(P<0.05)。结论低剂量丙泊酚静脉麻醉复合局部浸润麻醉用于老年髋关节骨折患者手术麻醉,不仅麻醉效果与腰硬联合麻醉、气管插管全麻相当,且对呼吸循环功能影响小,低剂量麻醉药物于降低麻醉及手术相关并发症风险均有重要价值,更利于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剂量丙泊酚 静脉麻醉复合局部浸润麻醉 老年髋关节骨折 麻醉
下载PDF
低浓度小剂量罗哌卡因在静脉局部麻醉的临床应用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赵雁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4年第2期51-52,共2页
目的:了解低浓度小剂量罗哌卡因在静脉局部麻醉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外科手术患者进行抽样,选取51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进行对比观察,其中实验组患者予以40 ml、浓度为0.125%的罗哌卡因,对照组... 目的:了解低浓度小剂量罗哌卡因在静脉局部麻醉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外科手术患者进行抽样,选取51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进行对比观察,其中实验组患者予以40 ml、浓度为0.125%的罗哌卡因,对照组给予40 ml、浓度为 O.2%的罗哌卡因。记录两组患者麻醉显效时间、手术后恢复时间、术中镇痛效果、术后镇痛维持时间,术后镇痛药使用时间以及24小时内追加镇痛药次数。结果两组患者予以静脉注射麻醉药物后,在感觉神经阻滞时间上,实验组与对照组对比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松开止血带后产生的痛觉时间以及手术后需要注射止痛药时间上,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不良反应上,实验组小于对照组,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静脉局部麻醉时,浓度为0.125%的罗哌卡局部麻醉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安全系数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浓度 小剂量 罗哌卡因 静脉局部麻醉 临床应用
下载PDF
非局麻药在静脉内局部麻醉应用现状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夕江 刘鹏 +1 位作者 逄淑萍 岳忠勇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26期3994-3996,共3页
静脉内局部麻醉(IVRA)是一种简单、可靠、经济、实用的麻醉技术,其成功率在94%~98%[1],是四肢较远端短小手术的理想麻醉方法[2-3]。1908年August Bier发明了这种方法,所以该麻醉技术又称为"Bier block";1963年Holmes成功地实施了这... 静脉内局部麻醉(IVRA)是一种简单、可靠、经济、实用的麻醉技术,其成功率在94%~98%[1],是四肢较远端短小手术的理想麻醉方法[2-3]。1908年August Bier发明了这种方法,所以该麻醉技术又称为"Bier block";1963年Holmes成功地实施了这种技术[4]。由于止血带疼痛和不能提供满意的术后镇痛使IVRA的临床推广应用曾受到限制[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局部麻醉 麻醉技术 止血带 短小手术 新斯的明 可乐定 压脉带 吗啡用量 镇痛效果 局部静脉
下载PDF
香港玛丽医院手术室护士在静脉局部麻醉实施中的角色
18
作者 龚凤球 李美清 林世清 《现代医院》 2009年第4期156-156,共1页
静脉局部麻醉在临床上具有医疗费用低,与经气管插管全麻相比,其具有节省一半耗费,止痛效果好与快,成功率达89%;并且可以缩短患者术后复苏时间,术后并发症极少发生等优点,但局麻药中毒反应后果严重,为了降低国内实施静脉局部麻醉中的风险... 静脉局部麻醉在临床上具有医疗费用低,与经气管插管全麻相比,其具有节省一半耗费,止痛效果好与快,成功率达89%;并且可以缩短患者术后复苏时间,术后并发症极少发生等优点,但局麻药中毒反应后果严重,为了降低国内实施静脉局部麻醉中的风险,提高病人手术的安全性,本文通过介绍香港玛丽医院手术室护士在静脉局部麻醉实施过程中对病人中毒反应先兆监测及中毒反应所采用的预防措施供国内手术室护理同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护士 静脉局部麻醉 中毒预防
下载PDF
改良静脉局部麻醉下左示指近节腱鞘巨细胞瘤切除术1例
19
作者 庞启颖 刘进 +1 位作者 罗朝志 姚家祥 《四川医学》 CAS 2006年第2期218-218,共1页
关键词 细胞瘤切除术 静脉局部麻醉 近节 示指 腱鞘 改良 min 临床资料 生命体征
下载PDF
咪唑安定对静脉局部麻醉止血带反应的影响
20
作者 郭影靓 骆智宇 薛建军 《现代医院》 2007年第7期38-39,共2页
目的评价咪唑安定麻醉前用药对静脉局部麻醉止血带反应的影响。方法上肢远端手术成年患者6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咪唑安定组(M组),0.9%生理盐水组(S组),每组30人。监测血流动力学改变;测量感觉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和松止血带感觉... 目的评价咪唑安定麻醉前用药对静脉局部麻醉止血带反应的影响。方法上肢远端手术成年患者6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咪唑安定组(M组),0.9%生理盐水组(S组),每组30人。监测血流动力学改变;测量感觉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和松止血带感觉运动恢复时间;止血带反应发生时间及程度(视觉模拟评分,VAS);术中需辅助用镇痛药的例数;术后要求镇痛的时间;有无麻醉后惊厥、恶心呕吐发生。结果两组感觉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和松止血带感觉动恢复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M组止血带反应发生时间更晚且止血带引起疼痛(VAS)评分更低,两组比较分别为p<0.01、p<0.05。术中辅助用哌替啶例数:M组3例、S组5例,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M组血流动力学平稳,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咪唑安定麻醉前给药可延缓止血带反应发生时间,加强改善麻醉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唑安定 罗哌卡因 静脉局部麻醉 疼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