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冀中坳陷饶阳凹陷蠡县斜坡带层序地层发育模式及主控因素 被引量:27
1
作者 杨帆 于兴河 +2 位作者 张峰 李胜利 任小军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2-89,共8页
蠡县斜坡是冀中坳陷饶阳凹陷西部的一个古近系构造—沉积型斜坡,该斜坡南、北两个区域由于构造活动强弱程度的不同以及物源供给充足程度的差异,使其在斜坡类型、层序地层的对称性、湖平面的变化及沉积充填特征等方面均有不同。主要表现... 蠡县斜坡是冀中坳陷饶阳凹陷西部的一个古近系构造—沉积型斜坡,该斜坡南、北两个区域由于构造活动强弱程度的不同以及物源供给充足程度的差异,使其在斜坡类型、层序地层的对称性、湖平面的变化及沉积充填特征等方面均有不同。主要表现为斜坡北部具有构造—沉积型斜坡的特征,在沙三上亚段沉积时期构造活动强烈,构造坡折明显,层序地层格架具明显的三分性,发育了构造控制下的以高位体系域占优势的不对称层序,以顺流加积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为主;沙二段沉积时期构造活动减弱,物源供给控制了层序的发育特征,由于北部物源欠发育,泥层厚度较大,以"泥包砂"为特点;沙一段沉积时期北部由于物源供给不足,A/S值逐渐加大,导致地层退积明显,在湖泛时期沉积了一套较厚的砂岩。而南部为典型的单斜型沉积斜坡,斜坡区不发育坡折,缺少低位体系域,沉积了以前积为主的三角洲体系;在沙二段沉积、沙一段沉积时期,物源供给和湖平面变化控制了层序的发育,南部受主物源影响,形成了大套分布广泛的三角洲前缘砂体,以"砂包泥"为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冀中坳陷 饶阳凹陷 蠡县斜坡 层序地层发育模式 主控因素
下载PDF
冲积~河流相层序地层发育模式 被引量:1
2
作者 潘科 申潜玲 肖伟 《现代矿业》 CAS 2011年第3期66-68,共3页
河流相的层序地层结构是由沉积物的供给和可容纳空间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的。河道带的结构是构造沉降、可容纳空间或A/S比值变化的函数。以层序地层学原理为指导,提出河流相层序地层发育模式。
关键词 河流相 地层 河型划分 河型空间转化模式 层序地层发育模式
下载PDF
华北龙山地区青白口系混积岩层序地层格架及发育模式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琴 周琛 +4 位作者 田寒云 朱筱敏 吴新松 宋泽平 王凯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92-803,共12页
华北龙山地区新元古界出露完整,从下向上依次发育碎屑岩和碳酸盐岩,研究层序地层格架及其沉积相演化对恢复华北地区古地理环境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对龙山地区青白口系进行了系统的野外实测、岩石薄片鉴定、X射线衍射、微量元素等实验分析... 华北龙山地区新元古界出露完整,从下向上依次发育碎屑岩和碳酸盐岩,研究层序地层格架及其沉积相演化对恢复华北地区古地理环境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对龙山地区青白口系进行了系统的野外实测、岩石薄片鉴定、X射线衍射、微量元素等实验分析,在野外和室内岩性特征和沉积序列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区域构造运动背景,建立了等时层序地层格架,分析了各层序沉积相演化,并建立了层序地层发育模式。研究认为,依据不整合界面和岩性突变界面,将研究区青白口系自下而上依次划分为SQ_(1)(下马岭组)、SQ_(2)(长龙山组)和SQ_(3)(景儿峪组)3个三级层序,每个层序都发育了TST和HST两个体系域。SQ_(1)和SQ_(2)以碎屑岩沉积为主,对应陆源碎屑供给充分;SQ_(3)以混积岩沉积为主,对应相对清水沉积模式。根据岩性和沉积构造及其沉积序列等特征,SQ_(1)层序TST以浅海陆棚沉积为主,HST以潮下带砂坪和潮间带砂-泥混合坪为主;SQ_(2)层序TST以潮下带砂坪和潮道为主,HST以潮间带砂-泥混合坪和潮上带泥坪为主;SQ_(3)层序TST发育潮下带砂质浅滩和泥质灰坪,HST以潮间含云灰坪和潮上灰质和泥质云坪为主。在层序划分和沉积相演化基础上,建立了以潮坪-浅海陆棚相为主的陆源碎屑-碳酸盐岩混积型层序地层发育模式,具有开阔陆表海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坪相 地层格架 层序地层发育模式 混积岩 青白口系 新元古界 龙山地区 华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